第210章 事后影响-《民国:我每月一元秒杀》

  “让我们去查?

  我们能查到个鬼呀!”

  山本健司,1900年生人。

  出生于辽宁沈阳。

  其实像他这样的人还是挺多的。

  中文名叫做孔三生,8岁也就是1907年的时候,被曲阜一个姓孔的人给收养了。

  三年前得重新激活,成为了一名间谍。

  之后就来到了青岛,主要目的是侦查民间的反日势力。

  两个月前青岛被张伯伦拿下,他就潜伏下来了。

  如今收到电报,让他去侦查张伯伦的军力和装备。

  张伯伦的主力部队是根本不可能安插任何的间谍的。

  山本健司当然也没有任何办法。

  但是他会编呀。

  干这一行又不是说他真的爱国。

  真的想要效忠天蝗。

  说到底无非是想赚钱。

  当然编也不能瞎编。

  他曾经拿着望远镜去看了一下金港那边的岸防炮,也在机场附近,租了一个房子,用来数飞机的起降。

  至于军营那边,是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

  部队里面吃的东西都是张伯伦自己提供的。

  如今的随身农场产出已经足够他们吃了。

  一个星期后,他把这些信息汇总了一下,然后自己又加工了一下。

  就把信息传递出去了。

  「张伯伦手下有陆军6000人,战斗机120架,还有一种比战斗机更大的飞机,也有20架。

  超过300毫米口径的岸防炮有20门,目前没有发现海军。」

  可是当鬼子内阁得到了这条消息之后,一致认为这个消息错漏百出。

  “不可能!

  区区120架飞机,怎么可能打败我们的300架飞机的飞行大队?

  20门300毫米口径的岸防炮,怎么可能灭了我们的海军舰队。

  这一定是个假情报!”

  其实这个情报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靠谱的。

  张伯伦带到青岛的陆军只有4000人,战斗机160架,也就是10个中队。

  轰炸机36架,总共是三个中队。

  “那他们这一次的伤亡有查到吗?”

  “没有,别说这一次他们的伤亡没有查到,就连他们这一次用的是什么战术,到现在仍然不清楚。”

  “查,彻查!”

  “那针对张伯伦的报复行动还要展开吗?”

  “你觉得呢?

  这一次我们出动那么多的舰队,两个甲种师团和300架战机,却连一个水花都没有。

  对方有没有损失,损失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现在展开报复,你是嫌帝国的军人死的还不够多吗?

  不过倒是可以出动超凡界的人士,对他本人展开刺杀。

  张伯伦这个人,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大陆国政策。

  他必须要死!”

  “可是超凡界,他们也不会听我们的话。”

  “他们是不听我们的话,但是他们总会听天蝗的话吧,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还要我教你?

  我看你这个将军是不想当了!”

  至于张伯伦这边,除了弹药的消耗,人员方面没有任何的损失。

  一方面他不是远征作战。

  另一方面也没有正面作战。

  而小鬼子们讨论的战术更是完全没有。

  全部都是利用装备优势进行碾压。

  小鬼子的300架玩具飞机,被张伯伦的100架飞机居高临下,全部歼灭。

  无论什么时候的战斗机,机炮都不可能装在飞机的顶部,因为这不符合伯努利原理。

  和空气动力学背道而驰。

  所以机炮只能放在飞机的下部,或者是飞机的头部。

  这也导致了战斗机如果想向上开枪,水平飞行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垂直飞行。

  而垂直攀爬的时候,飞行员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最大的。

  一不小心还会陷入昏迷。

  就更别说了,打仗了。

  所以这年头的空战居高临下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各国对于战斗机的研究,基本上也是体现在机动速度和升限上面。

  一旦这两方面差距过大,就会形成张伯伦打小鬼子飞机一样的结果。

  这一次打了个0:300,虽然说有运气的成分在内。

  但也足以说明装备碾压之后形成的优势太过于巨大。

  第2天。

  青岛日报,就报道了这一次的战斗。

  自从青岛被收回以后,青岛日报也被收归市府所有。

  青岛日报把这一次的战斗描述成一场战役。

  这也的确可以当做战役来形容了。

  小鬼子出动两个甲种师团总共5万多人。

  还有那么多的战列舰舰队。

  同时还出动空军300架战机。

  这种规模,即便算不上大规模会战,至少也是一个战役级别的。

  《青岛军港深夜轰鸣为哪般?》

  《震惊!空战0:300是怎么完成的?》

  《血染黄海,这一仗打出了炎黄子孙的底气!》

  《倭国陆军省各长官的手掌为何频频骨折,海军省各长官为何三天不拉屎,飞行员为何不敢上飞机,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青岛日报原本是一个小报,地方报。

  由于有了张伯伦以及青岛市府的经济支持,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在各大城市进行了布局,有了分社。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报纸,就在民间广泛传播了起来。

  “她妈的,张伯伦就是牛,其他军阀也看一看,天天窝里斗算什么本事,有能耐就像张师长一样打鬼子去呀!”

  “就是就是,这一战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水平,打出了民族自信心!”

  “还打掉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魔咒。”

  国人特别是男人,对政治,战争是非常感兴趣的。

  一个馄饨摊上四五个人聚在一起,那就是国家大事,国际局势。

  今天这么提气的新闻,怎么可能不会被他们讨论?

  此时在广州。

  党魁拿到报纸以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啧啧啧啧,0:300!

  张伯伦的空军实在是太厉害了,王牌飞行员加先进战斗机的组合,竟然可以完全碾压小鬼子的航空部队。

  还有他这个岸防炮,竟然可以到27公里,堪比主舰炮!

  再加上空军的配合,怪不得能团灭小鬼子的舰队!

  这么优秀的一个军事人才,行政人才,可惜了。”

  党魁对于张伯伦的好感是非常深的。

  就是那种长辈对于晚辈的欣赏。

  这么优秀而且全能的晚辈,实在是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