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御下之道,布子漠东以图后金!-《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晚春的草原一片翠绿,微风拂过,宛如绿色海洋一般荡漾,十二名亲卫围在贾琰身边,聆听着他的教诲。

  “你们是陇西十二家族之中最杰出的年轻人。”

  “我相信你们来到我的身边都是带着家族复兴的重任。”

  “所以,做事一定要思虑再三,决不可为眼前蝇头小利所诱。”

  贾琰一手指着地图,一边高声道:“国朝四周有准噶尔汗国、后金等强敌虎视眈眈。”

  “蒙古各部整合为大蒙古国,这是北方要面临的最直接的威胁,这一仗必须要打胜,没有为什么。”

  “可战后呢?我们要考虑到蒙古各部陷入最为颓败的时期,准噶尔汗国、后金是否会趁机侵吞大漠草原。”

  “尤其是后金,蒙古八旗驻守在科尔沁草原,随时可以对漠东发起进攻,失去了巴林部、科尔沁部,漠东再无可以阻挡蒙古八旗的力量,他们本就是蒙古族人,擅长游牧。”

  “为何只取巴林部,而不去科尔沁部,便是为了让科尔沁部接管巴林部治下,有呼伦贝尔大草原、乌珠穆沁盆地、锡林郭勒大草原在手,科尔沁部必然会实力大增。”

  “莫要忘了,科尔沁部才是科尔沁草原的主人,阿鲁科尔沁只是一个偏部。”

  ‘原来如此!’

  十二亲卫注视着地图上那界限分明的势力分布,心中已然明悟。

  如果后金没有设立蒙古八旗,那么,他们跟草原族群之间还是融洽的合作关系。

  不过,现在的后金经历了改革,完全蜕变为一个国家,蒙古八旗、满八旗、汉绿营,蒙古人、女真人、汉人乃至高丽人等族群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整体。

  在这个时候,后金对于蒙古各部的威胁远远超过了大乾,科尔沁部从祖地离开前往大兴安岭北麓西侧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重返科尔沁草原。

  有了完整的乌珠穆沁盆地,科尔沁部就拥有了最优质的战马,再加上巴林部的覆灭,占据整个漠东,那可是草原四分之一的的地盘,他们又怎么会甘心雌伏,他们只会将獠牙磨得更锋利,对准后金。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大乾在解决了大蒙古国这个威胁后,必须要考虑到战后安排,在漠东扶持科尔沁部是目前最佳的选择,这也是贾琰没有制定对科尔沁部作战方案的原因。

  “董勇。”

  “去,把向导叫来。”

  瞧着亲卫们都理解了深意,贾琰这才挥了挥手,吩咐道。

  “是。”

  董勇连忙下去安排了。

  没一会儿,一个魁梧身影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椭圆脸,尖下巴,颧骨突出,深眼眶,一头微卷黑发被扎了一缕缕小辫子,穿着宽大的长袖高领右衽斜襟袍服。

  “伟大的长生天在上。”

  “尊贵的主人,乌日图向您表示最真诚的祝福。”

  蒙古向导直接匍匐在地上,亲吻着贾琰的靴子,态度谦卑且崇敬。

  “乌日图。”

  俯瞰面前的蒙古人,贾琰开口问道:“你是巴林部的人。”

  “你最清楚巴林部驻地在什么位置,你告诉我,还有多远?”

  “尊贵的主人。”

  巴林部出身的乌日图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回答道:“从我们现在的位置,一路向北,太阳落山之前就能抵达锡林九曲,那里是水草最为丰茂的地方,放牧着最好的战马和最肥的牛、羊。”

  “巴林部的骏马每年在这个时节开始交配、繁育,新生的小马被送往乌珠穆沁,在那里茁壮成长,成年的战马经过选育成为骑兵的坐骑。”

  “好,好哇。”

  得到的确切消息的贾琰惊喜交加,在场一众亲卫都露出了期冀之色。

  “将主。”

  一众亲卫全都目光灼灼的望向他。

  “传令下去,一刻钟后,全军出发继续北上。”

  贾琰直接下达了命令。

  “是。”

  十二亲卫转身前去传令,安抚各自的部众,现场只剩下贾琰和乌日图一对主仆。

  “乌日图。”

  “你为什么会选择来当向导?”

  “巴林部不是你的族群吗?”

  凝视着乌日图,贾琰冷不丁的问道。

  “尊贵的主人。”

  乌日图抬起头,一双眼睛满是仇恨,咬着牙说道:“长生天的子孙没有族群,我们是生活在大漠草原上的狼,巴林部的财富都被首领和他的手下均分了。”

  “底层的牧民与奴隶一样,没有选择的权利,我的未婚妻就是这样被人抢走,我被卖到了大乾。”

  “嗯。”

  微微颌首,贾琰明白了他的情况。

  蒙古人在北元灭亡之后,几乎完全恢复了曾经的游牧状态,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权利、财富,剩下的人对他们来说,像牛羊一样的牲口,只有强壮的武士才能被他们称为族人。

  “我需要一个人,能够替我把控漠东的情况,畜养乌珠穆沁马。”

  “尊敬的主人,乌日图是您最忠诚的仆人。”

  听到这话的乌日图直接俯首叩拜,脸上充满了渴望。

  “乌日图。”

  “巴林部的驻地多为老弱妇孺。”

  “如何收服他们,这是你的事,我只要结果,你明白吗?”

  贾琰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变化,始终淡漠如斯。

  “是。”

  乌日图却已经高兴的不能自己,他得到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

  ............

  远在神京,京营校场,一片肃杀之气。

  勋贵募集的军兵与京营挑选出来的精锐共同组成了十万大军,五万骑兵、五万步卒枕戈待旦。

  “鸣鼓!”

  伴随着一声大喝,沉闷如惊雷般的鼓声随之响彻全场。

  “咚!咚!咚!”

  军中力士赤着上半身,重重的敲击着鼓面,无形的节奏让十万大军热血沸腾。

  “呜!呜!”

  悠扬的号角声同时响起,从京营驻地扩散至整个神京,许多人都为之侧目。

  “出!!!”

  大乾征北大将军、镇国府一等伯牛继宗站在高台上,大手一挥。

  “哒哒哒!哒哒哒!”

  先锋将军、理国公府一等子柳芳领五万骑兵已经策马驰骋,先行出了校场,赶往大同。

  后为将军、修国公府一等子侯孝康领五万步卒及辎重押后,十万大军踏上了征程。

  另有十万京营兵正在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整训下脱胎换骨,作为第二批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