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平七年,四月中旬,大青山西麓。
“归化城。”
眺望着不远处,贾琰眼中充斥着无法名状的激动。
一座占地广阔的城池矗立在青山如屏,黑水如带,碧野平芜的草原上,砖瓦皆青色,这是建于前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塔汗主持兴建的归化城。
历时一个多月,他们总算是来到了这里,八百骑兵只剩下不到六百人,有的埋在了狼居胥山,有的埋在了燕然山,炎黄子孙的骨灰撒在漠北,昭示着他们来过,他们征服。
“将主。”
“我们到了。”
董勇等人脸上满是历经风霜的沧桑,唯有一双眼眸闪烁着精光。
“商二。”
“大同方面有消息吗?”
这时,贾琰看向随行的黑云都密谍,直接问道。
“小主人。”
商二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宣府副总兵岳钟琪、神武将军冯唐所率两万军兵已至归化城南。”
“山西副总兵张广泗领三千骑正在西套地肆意驰骋,掠夺察哈尔部牧民、牛羊。”
“山西镇两万边军北上拦阻在蒙古鞑子西撤的唯一通道上。”
“好,好啊。”
贾琰心潮澎湃的大声叫好,一切就绪,只待东风。
当即,他下达了数道命令:“今夜子时,全军共击归化,务必重夺平安州,彻底切断蒙古人北逃的希望。”
“是。”
一众亲卫纷纷下去安排了,五百多名骑兵下马休憩,等待夜晚到来。
“唰!!!”
一只信鸽从大青山西麓扑棱着翅膀,飞向了蛮汉山北麓。
正午时分,隐匿在蛮汉山中的大乾军帐中,岳钟琪召集了一干将领,开口道:“虎贲校尉来信,子时进攻。”
“咕噜。”
冯唐等人无一例外,全都吞咽了口唾沫,等了这些天,总算是等到了这个消息,机会来了。
“传本将令,神武将军领五千军兵,进攻西门,威略将军领五千军兵,进攻东门。”
“余下众校尉与本将一起进攻南门,虎贲校尉会在第一时间攻破北门。”
环视众人,岳钟琪接连下令。
“诺。”
在场所有人齐齐应声领命。
除了宣府副总兵岳钟琪,这里就剩下一等神武将军冯唐、三品威略将军卫景瑗地位最高了,二者分别是开国一脉淅川伯府、渚北伯府的主事人,自然能让牛猛等小辈信服。
于是,两万军兵分作三部,由岳钟琪、冯唐、卫景瑗分领,一个个摩肩擦踵,准备迎接夜晚的厮杀。
.................
亥时六刻,夜色渐深,归化城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自从蒙古人攻陷平安州,数十万边民沦为奴隶,往昔繁华的归化城变得死气沉沉,把守这里的士卒大多是蒙古人从汉人奴隶中提拔的走狗之辈,压根没有什么警惕性。
“动手。”
上百道身影从黑夜中杀出,手持刀兵,冲向了城门。
“噗嗤!”
把守城门的士卒在睡梦中被屠戮,不一会儿,城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了街道。
“董勇,发信号。”
见状,贾琰大手一挥。
“咻!!!”
一道尖锐的呼啸声打破了寂静的黑夜,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炸开。
“弟兄们,杀!”
手握三尖两刃刀,贾琰一马当先,冲向了近在咫尺的归化城。
“哒哒哒!哒哒哒!”
马蹄声响彻四方,数百披覆黑色布面甲的骑兵涌入了这座塞北明珠之城,驰骋在青砖铺就的街道上,彻底惊醒了城中沉睡的百姓和敌人。
“敌袭!”
把守城墙的士卒面色惊恐的想要拦住他们,只可惜,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哗啦!”
贾琰手起刀落,猎猎寒芒照耀四周,刚刚出现的十几名士卒直接被枭首,鲜血从脖颈间喷涌而成,染红了地面,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哗!哗!哗!”
紧随其后的骑兵挥舞着腰刀,锐利的刀尖掠过一个个敌人的身体,血肉绽开,杀机四溢。
“董勇、李擎、彭礼,你们各带五十骑,前去打开剩下的三座城门,接应友军。”
“剩下人随我杀向节度使府衙。”
“是。”
刚刚入城的骑兵分出了三股,朝着东西南疾驰而去。
剩下的骑兵在贾琰的统帅下,策马奔驰在城中,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将军,来了。”
牛猛等勋贵嫡子出身的校尉亲眼目睹璀璨的焰火在天空中爆裂开来,一个个情绪激动,压根难以压抑。
“门开了。”
“全军进攻。”
岳钟琪注视着南门打开,心急如焚的下达命令。
“是!”
一时间,上万军兵宛如潮水般涌入归化城,沦陷数月的平安州再度迎来了大乾的号角。
“杀!”
“杀了这些为虎作伥的狗腿子。”
“一个不留!”
同一刻,东门、西门相继打开,冯唐、卫景瑗各自率领五千军兵冲进了归化城,喊杀声震天,那些跟随蒙古人作威作福的家伙都遭到了清洗,血腥味弥漫开来,笼罩着这座塞北重镇。
这场屠戮持续了一个时辰才渐渐平息,所有人都来到了原平安州节度使府衙。
“虎贲校尉。”
岳钟琪、冯唐、卫景瑗注视着眼前的英武少年,钦佩之意不加掩饰。
“见过世兄。”
牛猛、侯杰、柳毅、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齐齐抱拳行礼,哪怕他们这些人年纪都要比贾琰大,却也不得不甘为下属。
“董勇、李擎。”
“将主!”
两道浑身浴血的勇悍身影站了出来。
“封锁四门,一只鸟都不许飞出去。”
“所有投靠蒙古人的富商大贾一律斩首示众,抄没全家。”
“平安州府库派人把守,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
面容冷峻,贾琰有条不紊的下达了命令。
“是。”
左右亲卫纷纷离开了大堂。
见此情形,岳钟琪等人并无不满,任由贾琰发号施令,从军职来看,这里有不少人都要盖过贾琰,但从军功而言,国朝没有人比得上贾琰。
更何况,他还是一门两公的贾家嫡子,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出自开国一脉,谁又会说些什么呢?
“归化城。”
眺望着不远处,贾琰眼中充斥着无法名状的激动。
一座占地广阔的城池矗立在青山如屏,黑水如带,碧野平芜的草原上,砖瓦皆青色,这是建于前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塔汗主持兴建的归化城。
历时一个多月,他们总算是来到了这里,八百骑兵只剩下不到六百人,有的埋在了狼居胥山,有的埋在了燕然山,炎黄子孙的骨灰撒在漠北,昭示着他们来过,他们征服。
“将主。”
“我们到了。”
董勇等人脸上满是历经风霜的沧桑,唯有一双眼眸闪烁着精光。
“商二。”
“大同方面有消息吗?”
这时,贾琰看向随行的黑云都密谍,直接问道。
“小主人。”
商二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宣府副总兵岳钟琪、神武将军冯唐所率两万军兵已至归化城南。”
“山西副总兵张广泗领三千骑正在西套地肆意驰骋,掠夺察哈尔部牧民、牛羊。”
“山西镇两万边军北上拦阻在蒙古鞑子西撤的唯一通道上。”
“好,好啊。”
贾琰心潮澎湃的大声叫好,一切就绪,只待东风。
当即,他下达了数道命令:“今夜子时,全军共击归化,务必重夺平安州,彻底切断蒙古人北逃的希望。”
“是。”
一众亲卫纷纷下去安排了,五百多名骑兵下马休憩,等待夜晚到来。
“唰!!!”
一只信鸽从大青山西麓扑棱着翅膀,飞向了蛮汉山北麓。
正午时分,隐匿在蛮汉山中的大乾军帐中,岳钟琪召集了一干将领,开口道:“虎贲校尉来信,子时进攻。”
“咕噜。”
冯唐等人无一例外,全都吞咽了口唾沫,等了这些天,总算是等到了这个消息,机会来了。
“传本将令,神武将军领五千军兵,进攻西门,威略将军领五千军兵,进攻东门。”
“余下众校尉与本将一起进攻南门,虎贲校尉会在第一时间攻破北门。”
环视众人,岳钟琪接连下令。
“诺。”
在场所有人齐齐应声领命。
除了宣府副总兵岳钟琪,这里就剩下一等神武将军冯唐、三品威略将军卫景瑗地位最高了,二者分别是开国一脉淅川伯府、渚北伯府的主事人,自然能让牛猛等小辈信服。
于是,两万军兵分作三部,由岳钟琪、冯唐、卫景瑗分领,一个个摩肩擦踵,准备迎接夜晚的厮杀。
.................
亥时六刻,夜色渐深,归化城中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自从蒙古人攻陷平安州,数十万边民沦为奴隶,往昔繁华的归化城变得死气沉沉,把守这里的士卒大多是蒙古人从汉人奴隶中提拔的走狗之辈,压根没有什么警惕性。
“动手。”
上百道身影从黑夜中杀出,手持刀兵,冲向了城门。
“噗嗤!”
把守城门的士卒在睡梦中被屠戮,不一会儿,城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了街道。
“董勇,发信号。”
见状,贾琰大手一挥。
“咻!!!”
一道尖锐的呼啸声打破了寂静的黑夜,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炸开。
“弟兄们,杀!”
手握三尖两刃刀,贾琰一马当先,冲向了近在咫尺的归化城。
“哒哒哒!哒哒哒!”
马蹄声响彻四方,数百披覆黑色布面甲的骑兵涌入了这座塞北明珠之城,驰骋在青砖铺就的街道上,彻底惊醒了城中沉睡的百姓和敌人。
“敌袭!”
把守城墙的士卒面色惊恐的想要拦住他们,只可惜,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哗啦!”
贾琰手起刀落,猎猎寒芒照耀四周,刚刚出现的十几名士卒直接被枭首,鲜血从脖颈间喷涌而成,染红了地面,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哗!哗!哗!”
紧随其后的骑兵挥舞着腰刀,锐利的刀尖掠过一个个敌人的身体,血肉绽开,杀机四溢。
“董勇、李擎、彭礼,你们各带五十骑,前去打开剩下的三座城门,接应友军。”
“剩下人随我杀向节度使府衙。”
“是。”
刚刚入城的骑兵分出了三股,朝着东西南疾驰而去。
剩下的骑兵在贾琰的统帅下,策马奔驰在城中,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将军,来了。”
牛猛等勋贵嫡子出身的校尉亲眼目睹璀璨的焰火在天空中爆裂开来,一个个情绪激动,压根难以压抑。
“门开了。”
“全军进攻。”
岳钟琪注视着南门打开,心急如焚的下达命令。
“是!”
一时间,上万军兵宛如潮水般涌入归化城,沦陷数月的平安州再度迎来了大乾的号角。
“杀!”
“杀了这些为虎作伥的狗腿子。”
“一个不留!”
同一刻,东门、西门相继打开,冯唐、卫景瑗各自率领五千军兵冲进了归化城,喊杀声震天,那些跟随蒙古人作威作福的家伙都遭到了清洗,血腥味弥漫开来,笼罩着这座塞北重镇。
这场屠戮持续了一个时辰才渐渐平息,所有人都来到了原平安州节度使府衙。
“虎贲校尉。”
岳钟琪、冯唐、卫景瑗注视着眼前的英武少年,钦佩之意不加掩饰。
“见过世兄。”
牛猛、侯杰、柳毅、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齐齐抱拳行礼,哪怕他们这些人年纪都要比贾琰大,却也不得不甘为下属。
“董勇、李擎。”
“将主!”
两道浑身浴血的勇悍身影站了出来。
“封锁四门,一只鸟都不许飞出去。”
“所有投靠蒙古人的富商大贾一律斩首示众,抄没全家。”
“平安州府库派人把守,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
面容冷峻,贾琰有条不紊的下达了命令。
“是。”
左右亲卫纷纷离开了大堂。
见此情形,岳钟琪等人并无不满,任由贾琰发号施令,从军职来看,这里有不少人都要盖过贾琰,但从军功而言,国朝没有人比得上贾琰。
更何况,他还是一门两公的贾家嫡子,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出自开国一脉,谁又会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