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此人太过可怕-《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张飞闻声,向外张望,林中士兵隐蔽未现,他未见异常,怒火中烧:“何事惊慌,速说!”

  “曹军未入林,已撤。”斥候回报。

  “何故!”张飞大惊。

  他蓄势待发,火种俱全,只待曹军,岂料其未曾现身?张飞燃起火把,逼近斥候,猛然提起。

  “你说曹军撤了?”

  “确信无误?”张飞质问。

  张飞怒吼。

  “三爷,小的亲眼所见,曹军数千,火光点点,早已远去。小的又不瞎,怎敢妄言。”斥候见张飞怒容,吓得颤抖,连忙辩解。

  砰!张飞将斥候摔地,面色如冰,连亲兵亦感寒意。

  “诸葛小儿,出的什么主意!”

  “还说十拿九稳。”

  “呸!”

  “害我在这林中白受苦。”

  “走,随我找诸葛小儿问清楚。”

  张飞欲带兵离林返营,找诸葛亮理论。

  副将上前:“将军,军师有令,坚守林中,无令不得出。”

  “若我军刚走,曹军再袭,岂不枉费军师苦心?”

  张飞愣住。

  此言有理。

  张飞略作思索:“若曹军识破计谋,知林中有伏,怎会回头?”

  “依末将看,先探清曹军动向再说。”

  “若曹军入城,我们再回营不迟。”副将建议。

  “有理。”

  “如此,也好向大哥交代,免得怪我违令。”张飞点头。

  随后,张飞走到斥候旁,一脚踹其臀部。

  “起来,选几个机灵的,骑快马探曹军行踪,速回禀报。”

  “是,三将军,小的这就去。”斥候慌忙逃离。

  张飞熄火把,继续等待。

  赵云步出林间,望曹军背影渐行渐远,眉宇间拧成一团。

  一股莫名的不安在他心头萦绕。

  “曹洪随曹操征战多年,虽不及曹仁,却也是一员良将。”

  “他路过树林而不入,身为将领如此谨慎,我能够理解,但竟未遣探马,直接撤军,此事颇为奇怪。”

  赵云沉思片刻,脸色陡变。

  “曹洪定是察觉林中设有埋伏,故而未派侦察,干脆撤军。”

  “然而他尚未建功便退,若欲退回夷陵城,又何苦出城?坚守夷陵岂不更为稳妥?”

  “今日曹洪被军师激怒出城,必欲与我军一决雌雄!”

  “他若撤回而不进城,那便只有……”

  “不好!”

  “曹洪意在夜袭我军营地。”

  想及此,赵云心头一震。

  我军虽有两万人,但大多休整,仅少数巡逻。

  若曹洪突袭,营地难保。

  毕竟,曹洪与我军交锋后,麾下万余兵马仍余近九千,双方兵力相当。

  “速告张将军,营地有变,令其速归。”

  “同时召回遣散的部队,返回营地。”

  “我先率三千兵马赶回,你等即刻行动。”

  赵云向副将们交代完毕,随即带着原计划偷袭曹洪的三千人,疾驰营地。

  此时,刘备营帐中。

  刘备与诸葛亮均未眠,正盼张飞的消息。

  “军师,若能歼灭曹洪万余人马,擒住曹洪,夷陵便指日可待。”

  “这一切,全靠军师妙计!”

  刘备笑道。

  “主公过谦,兵法云:‘兵无常势’,计谋再妙,也需防意外。”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回应。

  “军师太客气了。”

  刘备摆手言道:“吾亲睹曹洪追子龙而去,此计定成,岂有他变?”

  诸葛亮微摇其首:“唯恐曹洪不上当,不入林也。”

  曹洪被军师言语所激,怒不可遏,欲将我军尽歼。

  见子龙溃兵遁入林间,岂会不追?刘备深知曹仁亦难制其怒。

  两军交战,一方气盛,则局势难控。

  “再多揣测亦无益,不如静待结果。”

  诸葛亮亦认为,此刻曹洪乃至曹仁亲至,亦会因怒直闯林地。

  然未至最后,不愿妄加猜测。

  二人静候。

  半支香许,远处传来轰鸣喊杀,惨叫连连,二人起身。

  “何故如此喧闹?”

  刘备疑惑问于帐外。

  “主公,军师,大事不妙!曹洪夜袭主营,我军无备,伤亡甚重,前锋营寨已失大半,曹洪正率军朝主公中军而来。”

  一亲兵慌乱闯入禀报。

  刘备闻言,身形一晃,难以置信地望向诸葛亮,随即怒斥亲兵:“曹洪非追子龙乎?何故突袭主营?”

  “巡逻士卒皆在沉睡?待曹洪攻入方觉?”

  刘备怒气冲冲,毕竟麾下尚有两万大军。

  曹洪兵不过万余,却已破前军大半。

  庐江兵竟如此无能?

  “主公,吾亦不知曹洪何故回军。”

  “且其于黑暗中突兀杀出,我军猝不及防。”

  亲兵答道。

  刘备知此刻不宜怒,强忍火气,步出帐外。

  果见远方火光冲天,双方激战正酣。

  然皆是庐江兵被曹洪部所压。

  许多人自梦中惊醒,茫然不知所措。

  闻曹军将至,众人欲避曹洪之锋,然无人能组织有效防御,未几,曹洪已烧主营半壁,渐近此地。

  “主公,速整军为上。

  前锋已乱,若中军再失序,恐难御曹洪。”

  诸葛亮强忍不安,近刘备耳畔言。

  “哧!”

  刘备冷目斜睨诸葛亮,怒火中烧。

  皆因诸葛之计,分兵伏曹洪,不料未中伏,反遭曹洪夜袭,损失惨重。

  若步步为营,何至如此?

  然刘备喜怒不形于色,怒意稍纵即逝。

  毕竟,诸葛亮确有才智。

  寻新谋士前,尚需倚之。

  “军师,速整兵马,阻曹洪。”

  刘备拍诸葛亮肩,郑重吩咐。

  “遵命!”

  诸葛亮知刘备不悦,见其面色阴沉,未多语,点头即去部署。

  心中却苦楚万分。

  为何此计又败!

  前次败于苏祭酒尚可谅,但此次苏祭酒不在夷陵。

  难道对方早有防备,预先示曹洪?

  否!

  断非如此!

  若真如此,此人太过可怕。

  不仅洞悉其谋,且预先布局。

  仿佛其一直在对方算计中,步步踏入陷阱。

  此任人摆布之感,对高傲的他而言,难以承受。

  诸葛亮思绪万千,旋即收敛心神,振奋精神,指挥军队抗曹洪。

  调左右后三营大部兵力,驱曹洪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