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晋王拉拢,独孤之疑-《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独孤太尉的孙子?

  晋王的脸上划过一抹狐疑,但却并没有太多的震惊,在朝堂上的时候,独孤信的表现已经足够明显了,如果他看不出来才是一个问题。

  但关键的问题是....独孤信真的会这么做吗?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当即看着那内侍说道:“快快有请!”

  ......

  晋王府,花园中

  独孤宏脸上神色平静,等待着晋王的到来,在等待的时候,他还在四处看着周围的一切,脸上的神色中充斥着些许的冷静。

  晋王很快便抵达了此处,不过片刻的功夫,便来到了独孤宏的面前。

  “贵客来访,有失远迎啊。”

  晋王笑意吟吟的坐在了独孤宏的面前,两个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出来了对方的意思。

  .........

  官渡公府

  陈亦舟坐在院落中,神色平和,他的面前坐着陈氏这一代的接班人。

  这一代的陈氏或许是因为他的“降临”的缘故,所以出现人才的概率还是较大的,面前的这两位便是陈氏少有的贤才,甚至若是这两个人有面板数据的话,差不多都可以和此时的“陈亦舟”在除了武力之外的其他地方数据持平了!

  这也是陈亦舟的感慨。

  江山代有人才出。

  为什么世家门阀不容易败落?就是因为如此啊!

  只需要熬过一个小小的低谷,世家门阀的底蕴总是会支撑着他们出现新的人才!

  为什么?

  因为知识!别人都不知道的知识,在世家门阀的藏书楼中有一大堆!

  因为钱财!

  在别的寒门子弟尚且需要思考如何过活的时候,这些门阀世家的子弟只需要考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学习!

  只要他们想,他们没有一切物质条件上的阻碍!

  陈安哲、陈安民两个人坐在陈亦舟的对面,面容恭敬,其中陈安哲只是低声问道:“大父,您觉着我们二人是否应该参与到这一次的科举制考试当中?”

  他皱着眉说道:“事实上,我们二人也在犹豫这件事情。”

  “毕竟大隋此时并未曾安稳,若是这个时候参与到其中,恐怕日后很难以抽身啊。”

  陈亦舟只是淡淡的笑了一声:“很难抽身?为什么?”

  他看着陈安哲、陈安民说道:“其实,在我看来,此时你们参与科举制中,反倒是一件好事,甚至就连皇帝都不会怀疑你们的好事。”

  “你们想一想,陈氏历来都是站在谁的身边的?”

  陈安民毫不犹豫的说道:“站在黔首的身边!”

  陈亦舟点头:“是啊,站在黔首的身边,所有在科举制出现的时候,在世家门阀和黔首、寒门子弟在科举制上对抗的时候,陈氏如果不出现,岂不是才有问题?”

  “陈氏的心,永远都是坚定的站在黔首的身侧。”

  “这个制度对黔首有好处,陈氏为什么不去做?不去表示自己的支持?”

  他看着陈安哲、陈安民两兄弟,语气清淡,但却十分有力:“你们且记住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立场!”

  “先祖已经为我们留下来了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办法!”

  “那就是不管利益是否冲突,不管陈氏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伤,不管陈氏会如何,一定要站在黔首的身侧!”

  “所有对黔首有利的政策,陈氏都要支持!”

  “哪怕此时的陈氏判定了大隋只能够坚持两代,哪怕此时的陈氏觉着这个时候进入这个泥潭对陈氏没有好处!”

  “在做任何问题的时候,只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这件事情,是否有违背自己的良心?是否会让自己仰天俯地觉着无法做人?”

  “是否会觉着问心有愧?”

  “这件事情,是否对黔首有好处?!”

  陈亦舟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的说道:“只要答案是肯定的,便可以放手去做!”

  陈安民、陈安哲兄弟二人如同被大钟镇醒了一样,当即长舒一口气:“孙儿知道了!”

  等到这两人离开了之后,陈亦舟才淡淡的看着远处的树叶,脸上带着轻松惬意的神色。

  事实上,他并没有觉着陈氏可以为了黔首牺牲一切——他的核心目的还是要让陈氏传承千年,继而自己继续享福的。

  但......目前的问题是,陈氏已经牢牢的和黔首绑定在了一起!

  只要陈氏的这块“招牌”不被自己人打碎,那么陈氏就是有不灭金身!金身不坏,陈氏绝对没有败落的可能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有他这个可以“随时降临”的人存在!

  以黔首为明线,以他为暗线,明暗线交接之处,便是陈氏绵延万年,甚至成为永恒世家的利器!

  且这样子做,还能够为天下苍生护佑!

  这....才是一举两得!

  ..........

  开皇六年。

  在朝廷局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天子杨坚下诏,准备开始大隋第一次进士科选拔考试!

  而在这个消息正式宣布了之后,天下哗然,所有寒门子弟都有些情切,虽然机会有限,但却给了一个明确的上进的机会!

  如此机会,怎么能够辜负?

  所以消息一发布,即刻有不少人开始赶往洛都,而这个时候的大隋也迸发出勃勃生机。

  也正是在这一年,皇帝杨坚的统治似乎逐渐变得安稳起来。

  朝堂上的斗争也逐步的消失,独孤信好似是放弃了一样,开始不再支持太子杨广了,而是自顾自的保持沉默。

  而天子为了安抚独孤氏的情绪,为一个人加官进爵了。

  “李渊”

  开皇六年,天子诏令,加封李渊为唐国公,与国同休!

  同时,拜李渊为卫尉少卿,掌兵权!

  与此同时,再次加封独孤信为“楚国公”,拜太尉!

  对“官渡公”再次进行加封,进为“秦王”,拜为司徒!

  也正是在这一年,独孤信权势无二,但头顶却永远有一个强大的家族在头顶镇压着!

  也正是这一年,自当年大汉的高祖皇帝加封“陈喜公”为魏王后这近乎八百年的光阴里面,第二个活着的王朝的异姓王诞生了!

  依旧是官渡陈氏!

  八百年啊!八百年间,有且只有两个活的异姓王,竟全都是陈氏中人!

  天下人再次认识到了陈氏的庞大力量!

  .......

  官渡公府

  陈亦舟面前,小厮低声道:“王爷,晋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