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二年开春。
慕容国,丹苏国,丹契国三国合并成州府。
三国人口虽少,但是疆域并不算小。
考虑到管理,最后划分成两州,二十四县。
慕容吐谷浑和其他两国国主碰面后,也是神情复杂。
昔日打生打死,后来为了自保,不得已联盟。
现在倒好,都成自己人了。
其实丹苏也好,丹契也罢,都是草原迁移过来的,最后在这一块土地上建国。
他们认可自己的身份,但是对草原是不认同的。
进入中原之后,他们对中原的富饶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不愧是天朝上国,风景秀丽,物华天宝,即便是贫瘠的西北地区,都比我们最富饶的地方还要富庶。”
一行人正好经过西北大开发的主要线路上,沿途不是挖运河就是开山铺路搭桥。
“潘大使,这一路过来,这么多项目,如此多的人,全都是徭役吗?”
在慕容吐谷浑的认知里,这种大型的国家项目,少说几万人,多则十几万人,二十几万人,肯定是征发的徭役。
“有一部分是战俘,这些战俘,是替代徭役的,目前,大顺正在逐步的取消徭役,从天命三十五年开始在京兆试行,到现在已经两三年了,已经逐步推广,全国三分之二的地方已经取消了徭役。”
“剩下的人,则是雇佣来的。”
丹苏国主倒吸口凉气,“这么多人,雇的起吗,得耗费多少钱银?”
“这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人,一天的工钱都是个天文数字。”丹契国主说道。
“具体多少钱我不知道,这个也不归我管,但是西北大开发是朝廷重点项目,未来陆陆续续会有更多人过来。”
“而且,你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人,整个项目不少于五十万人。”
“五十万?”
众人倒吸口凉气。
只是劳作的人口就差不多是三国的总人口了。
不愧是天朝上国,这人口,底蕴,完全碾压了他们。
“朝廷会在五年时间,在这里持续投入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折合成银元,就是一亿五千万银元。”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百姓最后得到了实惠,又会源源不断的反哺朝廷。”
潘长海解释了一番。
几个人都不会了。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就是把三国搜刮一遍,也不一定能搜刮出这么多的钱银来。
而这,仅仅只是大顺的西北地区,还有西南,东南,北方,中部,沿海等等地方。
“这些投入,能赚回来吗?”慕容吐谷浑问道。
“那要看你从什么角度看了。”
“请潘大使指点迷津。”
“知道为什么要从这边路过吗?”潘长海话锋一转,反问他们。
“不知道。”
“难道是有意为之?”
几个人都是好奇的看着他。
潘长海点点头,“这是陛下特地交代的,其实主要道路已经通车了,就是之前的那种州直道,可以直达京城,之所以从这边走,也是为了让你们看看这个项目。”
几个人更摸不着头脑了。
慕容吐谷浑皱起眉头,“陛下有何深意?”
丹苏国主,“还请潘大使指点迷津!”
潘长海道:“这个项目,是朝廷直接敲定的民生项目,之前的西北,被刘雍所毁,生灵涂炭,鸡犬不留,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再造西北。”
“陛下也曾说,民生所用,不计成本,所以说,能不能赚回来,不重要。”
“朝廷会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赚钱,而赚来的钱,不能堆在国库里,要流出去,给百姓创造财富,只有百姓富庶了,国家才会富庶。”
“在西北过去,还有很多公国,都是秉承陛下的理念,一切以民为主,你们日后大概率也是会有自己的公国的。”
“陛下的意思也很简答,希望你们能把钱财投入到自己的公国,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而不是纯粹的把食邑当成自己的财产,去恣意的压榨。”
“陛下爱民如子,小臣佩服!”慕容吐谷浑拍马屁说道。
其他两个国主也是纷纷附和,甭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这个节骨眼上肯定得拍马屁。
不过,让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西北的耕种方法。
“那冒着烟的东西是什么?”
“哦,那是耕地机器。”
“我咋没看到有牛马拉?”
“这个喝油,不需要牛马,自己就能动。”
“自动?”
“对,就是自动。”
“那个路上开动的是啥玩意?”
“那个叫蒸汽机车,虽然是市面上主流,但是已经是淘汰品了。”
“那个两轮自行车不错,去了京城我能买吗?”
“这玩意已经普及了,根据大顺工业报报道,这五年间,民间自行车持有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辆!”
“那岂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差不多吧,现在有自行车了,出行方式都改变了。”潘长海无所不答,平淡的语气之中,藏着难以言说的骄傲。
看着所有人跟好奇宝宝似的,他想,这还只是西北,等到了中部,到了京城,这些人还不惊掉下巴?
不过,现在的大顺跟大康不一样了,不是先京兆,后中原,再边关。
先是财政的革新,各地州府税收革新,每个州府之间都有排行和评价。
所以州府的主动性比以前高多了。
城市建设,入学率,生育率等等等,都纳入了官员的考核之中。
果然,来到中原的中部之后,这里的繁荣又上了一个台阶。
慕容吐谷浑都觉得自己看不过来了。
每次,他都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大顺的繁荣,可越是靠近大顺的心脏,就越是繁荣。
一次次都在刷新他的认知。
等到了京城,看着眼前近乎无边际的摩登城市,觉得自己无比的渺小。
那种渺小,让他忘记了思考。
只是呆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丹苏,丹契两国的国主同样如此。
“这就是大顺京城?”
“这真的是人间能有的繁荣吗?”
“这简直就是仙界!”
他们是凡人,没看过仙界。
可如果真的有仙界,那么一定是大顺京城这样的!
慕容国,丹苏国,丹契国三国合并成州府。
三国人口虽少,但是疆域并不算小。
考虑到管理,最后划分成两州,二十四县。
慕容吐谷浑和其他两国国主碰面后,也是神情复杂。
昔日打生打死,后来为了自保,不得已联盟。
现在倒好,都成自己人了。
其实丹苏也好,丹契也罢,都是草原迁移过来的,最后在这一块土地上建国。
他们认可自己的身份,但是对草原是不认同的。
进入中原之后,他们对中原的富饶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不愧是天朝上国,风景秀丽,物华天宝,即便是贫瘠的西北地区,都比我们最富饶的地方还要富庶。”
一行人正好经过西北大开发的主要线路上,沿途不是挖运河就是开山铺路搭桥。
“潘大使,这一路过来,这么多项目,如此多的人,全都是徭役吗?”
在慕容吐谷浑的认知里,这种大型的国家项目,少说几万人,多则十几万人,二十几万人,肯定是征发的徭役。
“有一部分是战俘,这些战俘,是替代徭役的,目前,大顺正在逐步的取消徭役,从天命三十五年开始在京兆试行,到现在已经两三年了,已经逐步推广,全国三分之二的地方已经取消了徭役。”
“剩下的人,则是雇佣来的。”
丹苏国主倒吸口凉气,“这么多人,雇的起吗,得耗费多少钱银?”
“这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人,一天的工钱都是个天文数字。”丹契国主说道。
“具体多少钱我不知道,这个也不归我管,但是西北大开发是朝廷重点项目,未来陆陆续续会有更多人过来。”
“而且,你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人,整个项目不少于五十万人。”
“五十万?”
众人倒吸口凉气。
只是劳作的人口就差不多是三国的总人口了。
不愧是天朝上国,这人口,底蕴,完全碾压了他们。
“朝廷会在五年时间,在这里持续投入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折合成银元,就是一亿五千万银元。”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百姓最后得到了实惠,又会源源不断的反哺朝廷。”
潘长海解释了一番。
几个人都不会了。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就是把三国搜刮一遍,也不一定能搜刮出这么多的钱银来。
而这,仅仅只是大顺的西北地区,还有西南,东南,北方,中部,沿海等等地方。
“这些投入,能赚回来吗?”慕容吐谷浑问道。
“那要看你从什么角度看了。”
“请潘大使指点迷津。”
“知道为什么要从这边路过吗?”潘长海话锋一转,反问他们。
“不知道。”
“难道是有意为之?”
几个人都是好奇的看着他。
潘长海点点头,“这是陛下特地交代的,其实主要道路已经通车了,就是之前的那种州直道,可以直达京城,之所以从这边走,也是为了让你们看看这个项目。”
几个人更摸不着头脑了。
慕容吐谷浑皱起眉头,“陛下有何深意?”
丹苏国主,“还请潘大使指点迷津!”
潘长海道:“这个项目,是朝廷直接敲定的民生项目,之前的西北,被刘雍所毁,生灵涂炭,鸡犬不留,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再造西北。”
“陛下也曾说,民生所用,不计成本,所以说,能不能赚回来,不重要。”
“朝廷会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赚钱,而赚来的钱,不能堆在国库里,要流出去,给百姓创造财富,只有百姓富庶了,国家才会富庶。”
“在西北过去,还有很多公国,都是秉承陛下的理念,一切以民为主,你们日后大概率也是会有自己的公国的。”
“陛下的意思也很简答,希望你们能把钱财投入到自己的公国,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而不是纯粹的把食邑当成自己的财产,去恣意的压榨。”
“陛下爱民如子,小臣佩服!”慕容吐谷浑拍马屁说道。
其他两个国主也是纷纷附和,甭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这个节骨眼上肯定得拍马屁。
不过,让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西北的耕种方法。
“那冒着烟的东西是什么?”
“哦,那是耕地机器。”
“我咋没看到有牛马拉?”
“这个喝油,不需要牛马,自己就能动。”
“自动?”
“对,就是自动。”
“那个路上开动的是啥玩意?”
“那个叫蒸汽机车,虽然是市面上主流,但是已经是淘汰品了。”
“那个两轮自行车不错,去了京城我能买吗?”
“这玩意已经普及了,根据大顺工业报报道,这五年间,民间自行车持有数量已经超过了五百万辆!”
“那岂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差不多吧,现在有自行车了,出行方式都改变了。”潘长海无所不答,平淡的语气之中,藏着难以言说的骄傲。
看着所有人跟好奇宝宝似的,他想,这还只是西北,等到了中部,到了京城,这些人还不惊掉下巴?
不过,现在的大顺跟大康不一样了,不是先京兆,后中原,再边关。
先是财政的革新,各地州府税收革新,每个州府之间都有排行和评价。
所以州府的主动性比以前高多了。
城市建设,入学率,生育率等等等,都纳入了官员的考核之中。
果然,来到中原的中部之后,这里的繁荣又上了一个台阶。
慕容吐谷浑都觉得自己看不过来了。
每次,他都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大顺的繁荣,可越是靠近大顺的心脏,就越是繁荣。
一次次都在刷新他的认知。
等到了京城,看着眼前近乎无边际的摩登城市,觉得自己无比的渺小。
那种渺小,让他忘记了思考。
只是呆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丹苏,丹契两国的国主同样如此。
“这就是大顺京城?”
“这真的是人间能有的繁荣吗?”
“这简直就是仙界!”
他们是凡人,没看过仙界。
可如果真的有仙界,那么一定是大顺京城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