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死士三百八十六人,现存一百三十二人。”
赵节捧着幸存的名册,向太子汇报。
屁股决定思维,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多东西,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
李承乾眼神平静接过名册,指尖划过那些陌生的名字。
“吩咐辽东,务必保障好他们家人,还有之前答应的抚恤,全不能少。”
“这件事,让象儿亲自去办,但凡有敢插手者,不管是谁,格杀勿论!”
赵节认真点头:“是,殿下。”
其实赵节也被震撼到了,这样绑着霹雳火的死士,简直是太过离谱。
李靖可是大唐军神,今日来的那些骑兵,都是百战沙场的精锐。
五千六精骑,要多少人才能阻挡?
更别说现在后方空虚,根本不可能挡住李靖。
可就这么几百人,严格来说只是用了两百五十四人,就挡住了六千铁骑。
哪怕是比李靖更多的铁骑,要想打赢,损失怎么也是上千吧。
要是之前有人跟他说,几百兵卒就能挡住李靖六千铁骑,他肯定大耳巴子扇过去,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但现在事实摆在眼前。
太子这一手,太过离谱。
“殿下,玄武门那边.”
赵节感觉这个方法很好用。
如今玄武门僵持着,若是以死士身绑霹雳火,或许能打开局面。
李承乾淡淡道:“用处不大,但也不是不可以准备。”
“你安排一下,听我号令。”
他不是个迂腐的人,但确实作用不怎么大。
跟李靖骑兵不同,玄武门这边有着完善的兵种,还有大量远程攻击的器械。
朝廷对于霹雳火也很是熟悉,看到绑着霹雳火过来的死士,肯定不会让其靠近,选择远程射杀。
况且玄武门盾手多,即便死士能贴近,也不能造成太大伤亡。
李靖这边效果好,是因为只有骑兵,死士也是以攻代防为主。
骑兵一退,死士两条腿肯定跑不过四条腿。
赵节闻言,仔细一想,发现确实不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心中暗叹可惜。
另一边。
李靖自然不可能直接退走。
“既然太子那边攻不过去,那就先把侯君集收拾了。”
“整合李勣兵力后,这些死士也就没用了。”
略微一思索,李靖就有了想法。
他现在全是骑兵,恰好被死士霹雳火所克制,但破了侯君集后,李勣那边就能调动兵力辅助。
届时不管是走皇城支援陛下,还是再次袭击太子后方,都能有大用。
压力给到侯君集。
李靖带兵突袭太子后方,侯君集这边除了报信外,自然也是派了眼线查探情况。
得知李靖在太子那边损失不小,还被阻了,这让侯君集很是高兴。
“将军,他们好像朝着咱们朱雀门来了。”
副将连忙汇报。
这让侯君集一惊。
好家伙,原本都准备对阵李勣了,李靖这几千骑跑过来,那还怎么打?
“速速传令各城门,立即入太平坊布防。”
在街道上去跟李勣步兵,李靖骑兵对抗,这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侯君集虽是傲气十足,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是清楚。
在统兵作战这块,他跟李勣不相伯仲。
可李靖是谁,那可是大唐军神。
当初打西域,侯君集都是李靖麾下。
更别说侯君集的兵法,很多还是跟着李靖学的,算半个徒弟。
早前侯君集还上告过李靖,认为李靖藏了一手,说李靖藏私,不教尽兵法。
现在对上,侯君集哪有什么信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坊间,依托坊间工事,应对李勣,李靖的围攻。
太平坊内,青石板路被急促的脚步声震得发颤。
侯君集身披明光铠站在通衢街口,看着麾下将士正将拒马桩推向两侧巷口,眉头拧成了疙瘩。
太平坊东西长三里,南北宽两里,百余座宅院鳞次栉比,此刻都成了天然的防御工事。
作为临近朱雀门的坊里,能住在这里的,自然都是达官贵人,亦或是家属仆从。
侯君集也不敢说对他们动手,这里可不是西域,如果乱杀一气,哪怕是太子赢了,他也废了。
住在这里的百姓也都懂事,战战兢兢躲在家里不敢露面,省却了许多麻烦。
“将军,东西两边的百姓都已清空,三百名弓弩手已上房。”
副将抹着额头汗水,手里的令旗还在微微发颤。
“只是坊墙年久失修,西北角那段塌了半丈宽的豁口。”
侯君集猛地转身,腰间横刀的铜环撞在甲片上叮当作响:“带五百盾手去补缺口,把霹雳火堆在墙后,点火待命!”
他踩着登城梯爬上临街酒楼,推开雕花木窗望去,远处朱雀门方向尘烟滚滚,马蹄声如同闷雷自南而来。
“将军快看!”
亲兵突然指向东南,只见李勣的步兵方阵正沿着漕渠列阵,玄甲如墨的队列间竖起数十架投石机,木杆顶端的皮囊在风中摇晃。
侯君集的心沉了下去,李勣最擅长的就是步步为营,这些投石机显然是要摧毁坊内工事。
“传令下去,把所有灯笼都挂出来!”
侯君集突然喊道:“让各队每隔十步点起松明火把,教他们看清楚咱们的布防!”
副将虽不解,却还是依令行事。
片刻后,太平坊内火光点点,将纵横交错的街巷映照得如同蛛网。
“将军,侯君集这是在故弄玄虚?”
李靖身旁的郎将望着远处的火光,忍不住问道。
李靖勒住胯下的乌骓马,手指在马鞍上轻轻敲击:“他是在告诉我们,太平坊已成死地。”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传令前军,绕至坊南的曲水巷,那里有三道石桥。”
话音未落,东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闷响。
李勣的投石机已开始发射,数十块磨盘大的石弹呼啸着砸进太平坊门,瞬间将前面士卒砸死一片。
侯君集听得碎裂声不绝于耳,猛地一拍栏杆:“让将士们准备!等他们靠近百步再动手!”
朱雀门方向的烟尘越来越近,李靖的骑兵已抵近西坊门。
当先的轻骑试图冲开坊门,却被门后的铁索绊住马蹄,紧接着从两侧阁楼泼下的火油瞬间燃起烈焰,三十余骑连人带马成了火团。
“果然有诈。”李靖冷笑一声,挥动令旗。
“弓弩营压制两侧,重甲队填壕!”
三百名身披两当铠的步兵扛着木板冲向坊门,箭矢如雨点般从坊内射来,却被厚重的铠甲弹开。他们将木板铺在门前的壕沟上,随即抽出短刀劈开铁索。
打侯君集可比打太子轻松多了,侯君集那些本事,都是他教的,李靖还能不清楚?
侯君集在楼上看得真切,突然抓起鼓槌猛敲身旁的战鼓。
三声急促的鼓点后,太平坊深处传来吱呀声,数十架绞车同时发力,藏在屋檐下的床弩骤然发射,一丈长的铁箭穿透重甲,将前排步兵钉在地上。
“好个侯君集。”李勣站在漕渠岸边,看着己方士兵纷纷倒地,转头对传令兵道,“把霹雳车推上来,对准那几处箭楼。”
十辆装有滑轮的霹雳车很快就位,士兵们绞紧绳索,将裹着火药的陶罐猛地抛向空中。
陶罐在箭楼前炸开,火焰瞬间弥漫了半条街巷,床弩的发射声顿时稀疏下去。
这是朝廷火药司的火药,比太子的霹雳火差一点,但威力也是足够的。
坊内的厮杀愈发惨烈。李靖的骑兵终于冲开坊门,却在狭窄的街巷里难以施展。
侯君集的士兵从两侧宅院抛出套马索,将骑兵拽下马背,随即用陌刀劈砍。但骑兵的冲击力终究可怕,他们踏着同伴的尸体向前推进,很快逼近了通衢街口。
“将军,西南角快守不住了!”亲兵浑身是血地跑来,手里还攥着半截断裂的枪杆。
侯君集看着街对面越来越近的玄甲,突然扯下头盔扔在地上:“让预备队顶上去,告诉弟兄们,退过十字街者斩!”
他拔出横刀,刀身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某家亲自断后!”
就在此时,坊北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呐喊。李勣的步兵竟从太平坊与布政坊之间的暗渠摸了进来,正沿着北大街向南推进。
侯君集瞳孔骤缩,他竟忘了那处废弃多年的排水渠!
因为太子整修长安城的关系,把城内排水渠重新整理,以至于有些排水渠就被废掉了。
这让李勣把握住了机会,侯君集自己也没想到这块去。
“腹背受敌了。”
侯君集惨笑一声:“传我将令,向东北突围,去投靠太子!”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太子那边了。
如果能够突围出去,或许还能依仗太子。
李勣跟李靖在此之后,自然也是要去攻打太子的。
但此刻突围谈何容易,李靖的骑兵已堵住街口,李勣的步兵正从背后杀来,太平坊已成瓮中之鳖。
坊内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侯君集身边只剩下不到千人,他们退守在一座宅院的影壁后,身上的铠甲早已被血浸透。
突然,院墙外传来李靖的声音:“侯君集,降了吧,陛下念你往日功勋,或可留你全尸。”
李勣跟李靖的军队,已经把这座宅院彻底围住。
胜败已定。
虽说早就料到自己会败,侯君集没想到会这么快。
从入坊到现在,连一个时辰的功夫都不到。
这其实跟皇城兵力的聚集也有关系。
因为皇城五门兵力分散,李靖那边又是骑兵,侯君集来不及聚拢兵力,只有几千兵力困守太平坊。
那些都是步兵,自然不可能比李靖骑兵快。
出现这样的失误,是因为侯君集没料到,李靖会在太子那边败北如此之快,导致原本应该对付太子的李靖,转头联合李勣来对付自己了。
侯君集靠在影壁上剧烈喘息,横刀拄在地上支撑着身体。
“只有战死的侯君集,没有投降的败将!”
侯君集突然挺直腰杆,声音嘶哑却带着傲气。
他确实有着骄傲的本钱。
不说百战百胜,但打了一辈子仗,几乎没有过败仗。
当年跟随陛下,讨伐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屡献奇策,作战勇猛。
后来作为主帅率军远征高昌,打通西域通道。
再随李靖出征吐谷浑,沙漠之中千里奔袭。
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就没打过什么败仗。
本来性子就傲,这个时候怎么肯认输。
说完,侯君集猛的冲向院墙。
纵然是死,要是要战死。
然而李靖对于侯君集,了解太深了,或者说李靖对人心的把控太过精准。
乃至于他早就料到,侯君集会这么做。
远门外,早已布下大量带着麻绳的士卒。
当侯君集刚冲出门,准备厮杀一番战死之际,就被躲在门口的士卒,用绊马索绊倒。
紧接着十数杆长枪立刻将他围住。
侯君集还想挣扎,旁边的士卒已经冲上来把他绑了。
“别以为我输了,李靖,李勣!”
“只要太子赢了,你们照样是输。”
侯君集狰狞大笑。
他还有机会,长安城中,可不是主战场。
真正的胜败,不在他这里,而在于太子跟陛下。
只要太子俘虏了陛下,那就是大局已定。
届时太子登基,他照样有从龙之功。
李靖看着被绳索捆住的侯君集,叹了口气:“押下去,好生看管。”
随后对李勣道:“我等当速速支援陛下。”
李勣问道:“卫公觉得,当如何支援。”
李靖略微思索后道:“陛下那边禁军数目多,太子再强,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破开军阵。”
“我等当再次袭击太子后方。”
“此番有你相助,想来太子那些死士已是不惧。”
李勣点点头:“但凭卫公吩咐。”
此时,士兵们从院内,解救出两人来。
侯君集这边被抓后,剩余的士卒也没了抵抗意义。
这两人,正是魏王李泰跟柴令武。
此刻李泰披头散发,哪还有当初魏王的风采。
尤其是柴令武,更是神情颓废。
自诩为谋士无双,却没想到,随便一个小将就把他干倒。
这使得柴令武心态崩溃。
“多谢卫公救命之恩。”
赵节捧着幸存的名册,向太子汇报。
屁股决定思维,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多东西,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
李承乾眼神平静接过名册,指尖划过那些陌生的名字。
“吩咐辽东,务必保障好他们家人,还有之前答应的抚恤,全不能少。”
“这件事,让象儿亲自去办,但凡有敢插手者,不管是谁,格杀勿论!”
赵节认真点头:“是,殿下。”
其实赵节也被震撼到了,这样绑着霹雳火的死士,简直是太过离谱。
李靖可是大唐军神,今日来的那些骑兵,都是百战沙场的精锐。
五千六精骑,要多少人才能阻挡?
更别说现在后方空虚,根本不可能挡住李靖。
可就这么几百人,严格来说只是用了两百五十四人,就挡住了六千铁骑。
哪怕是比李靖更多的铁骑,要想打赢,损失怎么也是上千吧。
要是之前有人跟他说,几百兵卒就能挡住李靖六千铁骑,他肯定大耳巴子扇过去,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但现在事实摆在眼前。
太子这一手,太过离谱。
“殿下,玄武门那边.”
赵节感觉这个方法很好用。
如今玄武门僵持着,若是以死士身绑霹雳火,或许能打开局面。
李承乾淡淡道:“用处不大,但也不是不可以准备。”
“你安排一下,听我号令。”
他不是个迂腐的人,但确实作用不怎么大。
跟李靖骑兵不同,玄武门这边有着完善的兵种,还有大量远程攻击的器械。
朝廷对于霹雳火也很是熟悉,看到绑着霹雳火过来的死士,肯定不会让其靠近,选择远程射杀。
况且玄武门盾手多,即便死士能贴近,也不能造成太大伤亡。
李靖这边效果好,是因为只有骑兵,死士也是以攻代防为主。
骑兵一退,死士两条腿肯定跑不过四条腿。
赵节闻言,仔细一想,发现确实不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心中暗叹可惜。
另一边。
李靖自然不可能直接退走。
“既然太子那边攻不过去,那就先把侯君集收拾了。”
“整合李勣兵力后,这些死士也就没用了。”
略微一思索,李靖就有了想法。
他现在全是骑兵,恰好被死士霹雳火所克制,但破了侯君集后,李勣那边就能调动兵力辅助。
届时不管是走皇城支援陛下,还是再次袭击太子后方,都能有大用。
压力给到侯君集。
李靖带兵突袭太子后方,侯君集这边除了报信外,自然也是派了眼线查探情况。
得知李靖在太子那边损失不小,还被阻了,这让侯君集很是高兴。
“将军,他们好像朝着咱们朱雀门来了。”
副将连忙汇报。
这让侯君集一惊。
好家伙,原本都准备对阵李勣了,李靖这几千骑跑过来,那还怎么打?
“速速传令各城门,立即入太平坊布防。”
在街道上去跟李勣步兵,李靖骑兵对抗,这跟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侯君集虽是傲气十足,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是清楚。
在统兵作战这块,他跟李勣不相伯仲。
可李靖是谁,那可是大唐军神。
当初打西域,侯君集都是李靖麾下。
更别说侯君集的兵法,很多还是跟着李靖学的,算半个徒弟。
早前侯君集还上告过李靖,认为李靖藏了一手,说李靖藏私,不教尽兵法。
现在对上,侯君集哪有什么信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坊间,依托坊间工事,应对李勣,李靖的围攻。
太平坊内,青石板路被急促的脚步声震得发颤。
侯君集身披明光铠站在通衢街口,看着麾下将士正将拒马桩推向两侧巷口,眉头拧成了疙瘩。
太平坊东西长三里,南北宽两里,百余座宅院鳞次栉比,此刻都成了天然的防御工事。
作为临近朱雀门的坊里,能住在这里的,自然都是达官贵人,亦或是家属仆从。
侯君集也不敢说对他们动手,这里可不是西域,如果乱杀一气,哪怕是太子赢了,他也废了。
住在这里的百姓也都懂事,战战兢兢躲在家里不敢露面,省却了许多麻烦。
“将军,东西两边的百姓都已清空,三百名弓弩手已上房。”
副将抹着额头汗水,手里的令旗还在微微发颤。
“只是坊墙年久失修,西北角那段塌了半丈宽的豁口。”
侯君集猛地转身,腰间横刀的铜环撞在甲片上叮当作响:“带五百盾手去补缺口,把霹雳火堆在墙后,点火待命!”
他踩着登城梯爬上临街酒楼,推开雕花木窗望去,远处朱雀门方向尘烟滚滚,马蹄声如同闷雷自南而来。
“将军快看!”
亲兵突然指向东南,只见李勣的步兵方阵正沿着漕渠列阵,玄甲如墨的队列间竖起数十架投石机,木杆顶端的皮囊在风中摇晃。
侯君集的心沉了下去,李勣最擅长的就是步步为营,这些投石机显然是要摧毁坊内工事。
“传令下去,把所有灯笼都挂出来!”
侯君集突然喊道:“让各队每隔十步点起松明火把,教他们看清楚咱们的布防!”
副将虽不解,却还是依令行事。
片刻后,太平坊内火光点点,将纵横交错的街巷映照得如同蛛网。
“将军,侯君集这是在故弄玄虚?”
李靖身旁的郎将望着远处的火光,忍不住问道。
李靖勒住胯下的乌骓马,手指在马鞍上轻轻敲击:“他是在告诉我们,太平坊已成死地。”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传令前军,绕至坊南的曲水巷,那里有三道石桥。”
话音未落,东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闷响。
李勣的投石机已开始发射,数十块磨盘大的石弹呼啸着砸进太平坊门,瞬间将前面士卒砸死一片。
侯君集听得碎裂声不绝于耳,猛地一拍栏杆:“让将士们准备!等他们靠近百步再动手!”
朱雀门方向的烟尘越来越近,李靖的骑兵已抵近西坊门。
当先的轻骑试图冲开坊门,却被门后的铁索绊住马蹄,紧接着从两侧阁楼泼下的火油瞬间燃起烈焰,三十余骑连人带马成了火团。
“果然有诈。”李靖冷笑一声,挥动令旗。
“弓弩营压制两侧,重甲队填壕!”
三百名身披两当铠的步兵扛着木板冲向坊门,箭矢如雨点般从坊内射来,却被厚重的铠甲弹开。他们将木板铺在门前的壕沟上,随即抽出短刀劈开铁索。
打侯君集可比打太子轻松多了,侯君集那些本事,都是他教的,李靖还能不清楚?
侯君集在楼上看得真切,突然抓起鼓槌猛敲身旁的战鼓。
三声急促的鼓点后,太平坊深处传来吱呀声,数十架绞车同时发力,藏在屋檐下的床弩骤然发射,一丈长的铁箭穿透重甲,将前排步兵钉在地上。
“好个侯君集。”李勣站在漕渠岸边,看着己方士兵纷纷倒地,转头对传令兵道,“把霹雳车推上来,对准那几处箭楼。”
十辆装有滑轮的霹雳车很快就位,士兵们绞紧绳索,将裹着火药的陶罐猛地抛向空中。
陶罐在箭楼前炸开,火焰瞬间弥漫了半条街巷,床弩的发射声顿时稀疏下去。
这是朝廷火药司的火药,比太子的霹雳火差一点,但威力也是足够的。
坊内的厮杀愈发惨烈。李靖的骑兵终于冲开坊门,却在狭窄的街巷里难以施展。
侯君集的士兵从两侧宅院抛出套马索,将骑兵拽下马背,随即用陌刀劈砍。但骑兵的冲击力终究可怕,他们踏着同伴的尸体向前推进,很快逼近了通衢街口。
“将军,西南角快守不住了!”亲兵浑身是血地跑来,手里还攥着半截断裂的枪杆。
侯君集看着街对面越来越近的玄甲,突然扯下头盔扔在地上:“让预备队顶上去,告诉弟兄们,退过十字街者斩!”
他拔出横刀,刀身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某家亲自断后!”
就在此时,坊北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呐喊。李勣的步兵竟从太平坊与布政坊之间的暗渠摸了进来,正沿着北大街向南推进。
侯君集瞳孔骤缩,他竟忘了那处废弃多年的排水渠!
因为太子整修长安城的关系,把城内排水渠重新整理,以至于有些排水渠就被废掉了。
这让李勣把握住了机会,侯君集自己也没想到这块去。
“腹背受敌了。”
侯君集惨笑一声:“传我将令,向东北突围,去投靠太子!”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太子那边了。
如果能够突围出去,或许还能依仗太子。
李勣跟李靖在此之后,自然也是要去攻打太子的。
但此刻突围谈何容易,李靖的骑兵已堵住街口,李勣的步兵正从背后杀来,太平坊已成瓮中之鳖。
坊内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侯君集身边只剩下不到千人,他们退守在一座宅院的影壁后,身上的铠甲早已被血浸透。
突然,院墙外传来李靖的声音:“侯君集,降了吧,陛下念你往日功勋,或可留你全尸。”
李勣跟李靖的军队,已经把这座宅院彻底围住。
胜败已定。
虽说早就料到自己会败,侯君集没想到会这么快。
从入坊到现在,连一个时辰的功夫都不到。
这其实跟皇城兵力的聚集也有关系。
因为皇城五门兵力分散,李靖那边又是骑兵,侯君集来不及聚拢兵力,只有几千兵力困守太平坊。
那些都是步兵,自然不可能比李靖骑兵快。
出现这样的失误,是因为侯君集没料到,李靖会在太子那边败北如此之快,导致原本应该对付太子的李靖,转头联合李勣来对付自己了。
侯君集靠在影壁上剧烈喘息,横刀拄在地上支撑着身体。
“只有战死的侯君集,没有投降的败将!”
侯君集突然挺直腰杆,声音嘶哑却带着傲气。
他确实有着骄傲的本钱。
不说百战百胜,但打了一辈子仗,几乎没有过败仗。
当年跟随陛下,讨伐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屡献奇策,作战勇猛。
后来作为主帅率军远征高昌,打通西域通道。
再随李靖出征吐谷浑,沙漠之中千里奔袭。
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就没打过什么败仗。
本来性子就傲,这个时候怎么肯认输。
说完,侯君集猛的冲向院墙。
纵然是死,要是要战死。
然而李靖对于侯君集,了解太深了,或者说李靖对人心的把控太过精准。
乃至于他早就料到,侯君集会这么做。
远门外,早已布下大量带着麻绳的士卒。
当侯君集刚冲出门,准备厮杀一番战死之际,就被躲在门口的士卒,用绊马索绊倒。
紧接着十数杆长枪立刻将他围住。
侯君集还想挣扎,旁边的士卒已经冲上来把他绑了。
“别以为我输了,李靖,李勣!”
“只要太子赢了,你们照样是输。”
侯君集狰狞大笑。
他还有机会,长安城中,可不是主战场。
真正的胜败,不在他这里,而在于太子跟陛下。
只要太子俘虏了陛下,那就是大局已定。
届时太子登基,他照样有从龙之功。
李靖看着被绳索捆住的侯君集,叹了口气:“押下去,好生看管。”
随后对李勣道:“我等当速速支援陛下。”
李勣问道:“卫公觉得,当如何支援。”
李靖略微思索后道:“陛下那边禁军数目多,太子再强,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破开军阵。”
“我等当再次袭击太子后方。”
“此番有你相助,想来太子那些死士已是不惧。”
李勣点点头:“但凭卫公吩咐。”
此时,士兵们从院内,解救出两人来。
侯君集这边被抓后,剩余的士卒也没了抵抗意义。
这两人,正是魏王李泰跟柴令武。
此刻李泰披头散发,哪还有当初魏王的风采。
尤其是柴令武,更是神情颓废。
自诩为谋士无双,却没想到,随便一个小将就把他干倒。
这使得柴令武心态崩溃。
“多谢卫公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