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兵御史中丞王秉德捻着胡须,眼中也满是快意,“巴郡永安县,那可是有名的穷山恶水。山高林密,瘴疠横行,蛮夷杂处,盗匪如毛。他一个黄口小儿,去了那里,不出三月,不是被当地的刁民弄死,就是被山里的瘴气毒死!我等,只需坐看好戏便可!”
柳越的长子柳易也在一旁笑道:“父亲,如此一来,那新税法之事,便可彻底搁置了。陈锋一倒,朝中那些蠢蠢欲动的寒门,也该消停消停了。”
柳越端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品着茶。他听着属下的恭维与狂欢,脸上却无半分喜色,反而眉头微蹙。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柳越的正妻徐氏亲自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
“老爷,诸位大人,用些茶点吧。”徐氏将托盘上的青瓷茶盏和几碟精致的点心一一放在众人手边的几案上,动作娴静优雅。
柳越对她微微颔首。徐氏放下东西,便悄然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书房门。
书房内重归安静。
柳越放下手中的茶盏,杯底与木几案相碰,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这声响不大,却让张显等人的笑声戛然而止,纷纷看向他。
“蠢货!”柳越冷冷地扫视了一圈众人,如同当头泼下一盆冰水,“你们当真以为,陛下是在惩罚陈锋?”
他他站起身,走到悬挂在书房一侧的巨大舆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金陵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划过漫长的距离,最终落在巴郡的位置。
“你们只看到他被贬,却没看到他因此躲过了什么!”
“他那份‘新税法’的策论,已经将他推到了我等满朝世家的对立面!陛下若真的将他留在京城,他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寸步难行!将他外放,是让他暂避风头,是保护!”
“再者,他金殿抗旨,不为富贵而弃糟糠,此举在天下百姓和寒门士子心中,留下了何等高洁的形象?陛下顺水推舟,更是成全了他的‘美名’。此番贬谪,非但无损其声望,反而使其声望暴涨!这叫‘养望’!”
“最重要的一点!”柳越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陛下为何将他贬到巴郡,与那谢靖为邻?你们就没想过吗?”
“谢靖,是太子太傅苏弘道的得意门生,本是是东宫看重的人才。陈锋,如今又与十四皇子和武安侯府走得极近。陛下此举,分明是想看看,这两个同样惊才绝艳、却又同样‘犯了错’的状元,在那蛮荒之地会有怎样的作为!”
“他这是在为新君,提前考察和储备人才!”
“咱们的陛下……他恐怕是真的感到时日无多了,等不及了!”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有柳越的声音在回荡。
张显等人脸上的喜色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后怕。
“那……那相爷,我们……”张显有些结巴地问道。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去西南‘养望’,等着他日后卷土重来?”
柳越坐回太师椅,端起徐氏送来的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眼神幽深。
王秉德小声提议:“相爷多虑了。就算陛下有此心,那陈锋也得有命回来才行。我等只需派人……”
“派人?”柳越冷笑一声,“怎么派?他如今的‘新税法’还只是一纸空文,并未真正触动我等的根基,对他恨之入骨的,有几个?此刻动他,只会惹来一身骚!别忘了,除了十四皇子,他背后还有叶擎苍,秦元!还有长安书院的……谁敢去触这个霉头?”
“至于卷土重来?谈何容易。”他呷了口茶,语气平淡,“西南之地,绝非善地。蛮夷、土司、流寇、瘴疠……哪一样都能要人命。他陈锋再能,也是初出茅庐。况且,他此次去,是带着‘抗旨’的污名,带着‘被贬’的落魄。官场之上,最是势利。巴郡上下,谁能帮他?谁又会真心助他?不落井下石已是难得。”
“父亲,那太子殿下……”柳易忍不住插嘴道。
张显接着说道:“太子殿下仁厚,深受儒家教化,最是厌恶陈锋这等不遵旧制之人。我等与东宫一向亲近,待日后……”
“日后?”柳越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寒芒,“太子仁厚,然失之于优柔。十四皇子果决,却过于刚猛!”
“未到最后一日,谁又敢确定,登上那个位子的,到底是谁呢?”
书房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
镇北侯府。
陈锋刚刚用过迟来的午膳,便有下人来报,武威将军之子宁佑前来拜访。
陈锋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到门口迎接。
“陈兄!”宁佑一见到陈锋便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满脸的惋惜与愤慨。
“陈兄!今日朝堂之事,我已尽知!真是……真是岂有此理!陛下他……唉!”
他一副为陈锋鸣不平的样子,叹息连连。
陈锋心中有数,脸上却露出感激之色:“宁兄有心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两人进入厅中,分宾主坐下。
宁佑挥了挥手,门外立刻有几名王府的护卫,抬着几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陈兄,你此去西南,路途遥远,山高水恶。殿下听闻此事后,心中也是万分不忍,连夜为你备下了一些薄礼,聊表心意。”
他打开箱子,里面是上好的绸缎布匹,一些金银财物,还有一箱装满了保养得极好的刀剑兵器。
“巴蜀之地,匪患横行,这些兵器,或许能派上用场。”
陈锋站起身,对着宁佑长长一揖。
“有劳宁兄,也请代我,谢过十四殿下的厚爱。”
宁佑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殿下此刻正在宫中,面见陛下,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殿下说,大人乃国之栋梁,贬谪西南,实乃朝廷之失,万民之憾。”
陈锋闻言,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宁兄,请代我转告殿下,陈锋感激殿下回护之情。然陛下金口玉言,既已下旨,断无更改之理。况且……”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西南方向:“去西南,未必就是坏事。京城这潭水,太深,太浑。陈某此去,正好落个清净。只是……辜负了殿下的期待,陈锋心中实在有愧。”
“陈兄切莫如此说。殿下说了,以你的才干,无论身在何处,都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此番外放,不过是潜龙在渊。待他日风云际会,必有龙飞九天之时。殿下在京中,静候佳音。”
宁佑看着陈锋平静的侧脸,心中也是感慨万千。眼前这个年轻人,一日之间从云端跌落,却依旧能如此从容镇定,这份心性,实非常人所能及。他愈发觉得,殿下的眼光没有错。
“殿下还说,”宁佑向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西南虽远,亦是大乾疆土。望大人善自珍重,他日必有重聚之时。殿下在京城,静候大人佳音。”
陈锋心中微动,再次拱手:“请宁兄转告殿下,陈锋明白。西南路远,但必有相见之日。”
陈锋亲自将他送到门口,看着十四皇子府的马车远去,脸上的感激之色才渐渐淡去,化为一片平静。
他明白,十四皇子的求情,不过是做个姿态罢了。
但这份姿态,已经足够。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这十四皇子,确实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物。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镇北侯府门前,依旧是冷冷清清。
昨日那门可罗雀的景象,今日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显萧条。偌大的府门前,连一个扫落叶的小厮都懒得出来了。
镇北侯府的前厅内,陈锋刚刚送走前来拜会的武安侯府主事。秦元派人送来了一些伤药和程仪,并捎来一句话:“好生保重,西南之地,亦有可为之处。”
言语虽短,情意却重。
他刚坐下,端起一杯尚温的茶,门房便又来通报,赵景行与裴宽二人联袂来访。
陈锋亲自迎了出去。
只见二人皆是一脸倦容,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是昨夜未曾好眠。他们手中都抱着厚厚的一摞书籍和卷宗,看到陈锋,脸上都露出了关切之色。
“陈兄!”
“陈兄!”
三人见了面,无需过多言语,只是互相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进入厅中,下人奉上茶水后,陈锋便挥手让他们都退下了。
赵景行将怀中的一摞书卷放在桌上,脸上满是歉意与自责:“陈兄,都怪我……若是我昨日在殿上,能再坚决一些,或许……”
“景行兄,此言差矣。”陈锋笑着打断了他,亲自为二人斟茶,“此事是我自己惹出的祸端,与旁人何干?况且,景行兄昨日肯为我出头,这份心意,陈锋已是感激不尽,又怎会怪你?”
裴宽则满脸担忧地从自己带来的卷宗里,抽出一份舆图,在桌上摊开。
“陈兄,巴郡永安……我昨夜回去后,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舆图和方志。你看,此地地处大乾西南边陲,与南楚仅一江之隔。山高路远,林密水恶,自古便是流放罪臣之地。而且,地方志上记载,那里民风彪悍,盗匪横行,更有诸多不服王化的蛮夷部族杂居。陛下将你贬斥至此,实在是……”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其中的凶险,已是溢于言表。
陈锋看着舆图上那个小小的圆点,又看了看两位好友脸上的忧色,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笑了笑,将茶杯推到二人面前。
“两位兄长的好意,陈锋心领了。不过在我看来,外放永安,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的金陵城点了点。
“京城虽好,但规矩太多,束缚太重,处处掣肘。”
“我不过是一介寒门出身,无根无萍,在这里,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我那份策论,看似得了圣心,实则已让我成了满朝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留在京城,反而是寸步难行。”
他又将手指移到了永安县的位置。
“去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反而能让我放开手脚,试一试我那策论中的法子,是否真能行得通。若能将一个贫瘠之县,治理得民富县强,也不枉我十年寒窗,更不负这一身所学。”
他的一番话说得从容不迫,充满了乐观与自信,丝毫没有被贬斥的颓丧。
赵景行和裴宽看着他,心中的担忧也不由自主地消散了不少。
是啊,这才是他们认识的陈锋。无论身处何等绝境,总能看到那一线生机。
喜欢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柳越的长子柳易也在一旁笑道:“父亲,如此一来,那新税法之事,便可彻底搁置了。陈锋一倒,朝中那些蠢蠢欲动的寒门,也该消停消停了。”
柳越端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品着茶。他听着属下的恭维与狂欢,脸上却无半分喜色,反而眉头微蹙。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柳越的正妻徐氏亲自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
“老爷,诸位大人,用些茶点吧。”徐氏将托盘上的青瓷茶盏和几碟精致的点心一一放在众人手边的几案上,动作娴静优雅。
柳越对她微微颔首。徐氏放下东西,便悄然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书房门。
书房内重归安静。
柳越放下手中的茶盏,杯底与木几案相碰,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这声响不大,却让张显等人的笑声戛然而止,纷纷看向他。
“蠢货!”柳越冷冷地扫视了一圈众人,如同当头泼下一盆冰水,“你们当真以为,陛下是在惩罚陈锋?”
他他站起身,走到悬挂在书房一侧的巨大舆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金陵的位置,然后缓缓向西,划过漫长的距离,最终落在巴郡的位置。
“你们只看到他被贬,却没看到他因此躲过了什么!”
“他那份‘新税法’的策论,已经将他推到了我等满朝世家的对立面!陛下若真的将他留在京城,他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寸步难行!将他外放,是让他暂避风头,是保护!”
“再者,他金殿抗旨,不为富贵而弃糟糠,此举在天下百姓和寒门士子心中,留下了何等高洁的形象?陛下顺水推舟,更是成全了他的‘美名’。此番贬谪,非但无损其声望,反而使其声望暴涨!这叫‘养望’!”
“最重要的一点!”柳越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陛下为何将他贬到巴郡,与那谢靖为邻?你们就没想过吗?”
“谢靖,是太子太傅苏弘道的得意门生,本是是东宫看重的人才。陈锋,如今又与十四皇子和武安侯府走得极近。陛下此举,分明是想看看,这两个同样惊才绝艳、却又同样‘犯了错’的状元,在那蛮荒之地会有怎样的作为!”
“他这是在为新君,提前考察和储备人才!”
“咱们的陛下……他恐怕是真的感到时日无多了,等不及了!”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有柳越的声音在回荡。
张显等人脸上的喜色早已褪尽,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后怕。
“那……那相爷,我们……”张显有些结巴地问道。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去西南‘养望’,等着他日后卷土重来?”
柳越坐回太师椅,端起徐氏送来的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眼神幽深。
王秉德小声提议:“相爷多虑了。就算陛下有此心,那陈锋也得有命回来才行。我等只需派人……”
“派人?”柳越冷笑一声,“怎么派?他如今的‘新税法’还只是一纸空文,并未真正触动我等的根基,对他恨之入骨的,有几个?此刻动他,只会惹来一身骚!别忘了,除了十四皇子,他背后还有叶擎苍,秦元!还有长安书院的……谁敢去触这个霉头?”
“至于卷土重来?谈何容易。”他呷了口茶,语气平淡,“西南之地,绝非善地。蛮夷、土司、流寇、瘴疠……哪一样都能要人命。他陈锋再能,也是初出茅庐。况且,他此次去,是带着‘抗旨’的污名,带着‘被贬’的落魄。官场之上,最是势利。巴郡上下,谁能帮他?谁又会真心助他?不落井下石已是难得。”
“父亲,那太子殿下……”柳易忍不住插嘴道。
张显接着说道:“太子殿下仁厚,深受儒家教化,最是厌恶陈锋这等不遵旧制之人。我等与东宫一向亲近,待日后……”
“日后?”柳越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寒芒,“太子仁厚,然失之于优柔。十四皇子果决,却过于刚猛!”
“未到最后一日,谁又敢确定,登上那个位子的,到底是谁呢?”
书房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
镇北侯府。
陈锋刚刚用过迟来的午膳,便有下人来报,武威将军之子宁佑前来拜访。
陈锋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到门口迎接。
“陈兄!”宁佑一见到陈锋便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满脸的惋惜与愤慨。
“陈兄!今日朝堂之事,我已尽知!真是……真是岂有此理!陛下他……唉!”
他一副为陈锋鸣不平的样子,叹息连连。
陈锋心中有数,脸上却露出感激之色:“宁兄有心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两人进入厅中,分宾主坐下。
宁佑挥了挥手,门外立刻有几名王府的护卫,抬着几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陈兄,你此去西南,路途遥远,山高水恶。殿下听闻此事后,心中也是万分不忍,连夜为你备下了一些薄礼,聊表心意。”
他打开箱子,里面是上好的绸缎布匹,一些金银财物,还有一箱装满了保养得极好的刀剑兵器。
“巴蜀之地,匪患横行,这些兵器,或许能派上用场。”
陈锋站起身,对着宁佑长长一揖。
“有劳宁兄,也请代我,谢过十四殿下的厚爱。”
宁佑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殿下此刻正在宫中,面见陛下,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殿下说,大人乃国之栋梁,贬谪西南,实乃朝廷之失,万民之憾。”
陈锋闻言,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宁兄,请代我转告殿下,陈锋感激殿下回护之情。然陛下金口玉言,既已下旨,断无更改之理。况且……”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西南方向:“去西南,未必就是坏事。京城这潭水,太深,太浑。陈某此去,正好落个清净。只是……辜负了殿下的期待,陈锋心中实在有愧。”
“陈兄切莫如此说。殿下说了,以你的才干,无论身在何处,都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此番外放,不过是潜龙在渊。待他日风云际会,必有龙飞九天之时。殿下在京中,静候佳音。”
宁佑看着陈锋平静的侧脸,心中也是感慨万千。眼前这个年轻人,一日之间从云端跌落,却依旧能如此从容镇定,这份心性,实非常人所能及。他愈发觉得,殿下的眼光没有错。
“殿下还说,”宁佑向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西南虽远,亦是大乾疆土。望大人善自珍重,他日必有重聚之时。殿下在京城,静候大人佳音。”
陈锋心中微动,再次拱手:“请宁兄转告殿下,陈锋明白。西南路远,但必有相见之日。”
陈锋亲自将他送到门口,看着十四皇子府的马车远去,脸上的感激之色才渐渐淡去,化为一片平静。
他明白,十四皇子的求情,不过是做个姿态罢了。
但这份姿态,已经足够。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这十四皇子,确实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物。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镇北侯府门前,依旧是冷冷清清。
昨日那门可罗雀的景象,今日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显萧条。偌大的府门前,连一个扫落叶的小厮都懒得出来了。
镇北侯府的前厅内,陈锋刚刚送走前来拜会的武安侯府主事。秦元派人送来了一些伤药和程仪,并捎来一句话:“好生保重,西南之地,亦有可为之处。”
言语虽短,情意却重。
他刚坐下,端起一杯尚温的茶,门房便又来通报,赵景行与裴宽二人联袂来访。
陈锋亲自迎了出去。
只见二人皆是一脸倦容,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是昨夜未曾好眠。他们手中都抱着厚厚的一摞书籍和卷宗,看到陈锋,脸上都露出了关切之色。
“陈兄!”
“陈兄!”
三人见了面,无需过多言语,只是互相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进入厅中,下人奉上茶水后,陈锋便挥手让他们都退下了。
赵景行将怀中的一摞书卷放在桌上,脸上满是歉意与自责:“陈兄,都怪我……若是我昨日在殿上,能再坚决一些,或许……”
“景行兄,此言差矣。”陈锋笑着打断了他,亲自为二人斟茶,“此事是我自己惹出的祸端,与旁人何干?况且,景行兄昨日肯为我出头,这份心意,陈锋已是感激不尽,又怎会怪你?”
裴宽则满脸担忧地从自己带来的卷宗里,抽出一份舆图,在桌上摊开。
“陈兄,巴郡永安……我昨夜回去后,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舆图和方志。你看,此地地处大乾西南边陲,与南楚仅一江之隔。山高路远,林密水恶,自古便是流放罪臣之地。而且,地方志上记载,那里民风彪悍,盗匪横行,更有诸多不服王化的蛮夷部族杂居。陛下将你贬斥至此,实在是……”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其中的凶险,已是溢于言表。
陈锋看着舆图上那个小小的圆点,又看了看两位好友脸上的忧色,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笑了笑,将茶杯推到二人面前。
“两位兄长的好意,陈锋心领了。不过在我看来,外放永安,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的金陵城点了点。
“京城虽好,但规矩太多,束缚太重,处处掣肘。”
“我不过是一介寒门出身,无根无萍,在这里,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我那份策论,看似得了圣心,实则已让我成了满朝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留在京城,反而是寸步难行。”
他又将手指移到了永安县的位置。
“去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反而能让我放开手脚,试一试我那策论中的法子,是否真能行得通。若能将一个贫瘠之县,治理得民富县强,也不枉我十年寒窗,更不负这一身所学。”
他的一番话说得从容不迫,充满了乐观与自信,丝毫没有被贬斥的颓丧。
赵景行和裴宽看着他,心中的担忧也不由自主地消散了不少。
是啊,这才是他们认识的陈锋。无论身处何等绝境,总能看到那一线生机。
喜欢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