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一副智珠在握想要揭开骗子底牌的表情凝固了,他隐约记得前世某位虔诚藏法同事的闲聊内容。
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最推崇的佛经就是《时轮金刚经》,时轮金刚在密宗体系中的地位极高,所谓的灌顶体系和灵童体系都依赖其教义传承。
黄教就是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这一教派未来会是藏传佛教的主流,统治整个藏法体系。
不过,朱慈炅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格鲁派并没有后世的影响力,在乌斯藏,甚至还有苯教的存在。
当然,格鲁派的地位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形成的。支持他们的固始汗实力在藏区已经非常强大,反格鲁派联盟的藏巴汗历史上再过八年就会被灭,而始作俑者就是此时来到南京的这三位。
班禅认他是时轮金刚佛果转世,隐约有将乌斯藏所有活佛的灌顶传法交给大明皇帝的意思,这个香饵简直太香了。
换句通俗的说法,只要他认这个,以后所有黄教喇嘛的升坐传法都要接受他的灌顶,否则就不灵了,这个所有甚至包括了班禅和另一位。
很明显,班禅是想给大明皇帝披上一层宗教外衣,以后他就是所有密宗的最高导师,黄教的影响力将借助大明皇帝的世俗权威,统一乌斯藏,影响蒙古,甚至于传入汉地。
朱慈炅的笑容收敛,这香饵之香——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林丹汗会马上跪伏在他面前,蒙古将以最低代价最快速的融入大明,甚至乌斯藏也真正与大明不可分割了。
朱慈炅低头沉思,一言不发,转身就回到了御辇。
“回宫。”
太监侍卫们纷纷转身,拱卫在御辇周围。三个喇嘛合十望着朱慈炅离开,不知在想什么。
不得不说,罗桑却吉给朱慈炅出了一个老大的难题,这个灵童身份对于藏蒙势力来说,可比他找出来的天可汗称号强大无数倍。
但朱慈炅第一时间就认定为香饵,他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可谓不小,甚至很可能改变儒家叙事,颠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托东厂的福,大明民间本来就把他神化了,要是再有这个,信奉黄教的人绝对会成百万千万级别的增加。一不小心,不止大明社稷,中华天下,甚至华夏文明根基都要被他玩完。
朱慈炅面前其实有个最好的例子,那就是他打算认的老丈人虎墩兔。
这个林丹汗改信黄教,就把自己闹了个众叛亲离,半身不遂,就算他勉强镇压,蒙古人的战斗基因也从此消减,人多势众的他竟然被建奴反复蹂躏,搞得只剩两千帐逃到北海。
朱慈炅犹豫,其实也是这饵真香,这条邪路说不定还有解决流民问题,延续大明狗命的奇特功效。当然是狗命,皇帝都政教合一了,大明还要怎么狗。
不过,他有些侥幸心理,他喵的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来都是我们同化他人,怎么可能轻易被人同化?
炅爷正位后,立马搞死罗桑却吉,弄个汉区灵童,废除八思巴文,所有信徒都给朕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唉,想得美啊。藏区的信息传播速度和汉地是有区别的,可能到朱慈炅死都还有牧民没有听到过他的法令,这是一个封闭的时代啊。
“叫内阁诸位先生和礼部孔贞运、钱象坤、林焊,到天工院小会议室吧。另外,王坤,这次四教的名单资料礼部有送过来吗?”
王坤想了下。
“好像是在文渊阁,他们以为皇爷不在乎这件事,就没有送过来。奴婢顺路去拿。”
朱慈炅点点头,他没想到上午刚刚跟孙承宗那老头发生冲突了,转头就又要叫人家。
算了,相忍为国嘛,老人家的经验还是有用的,反正你那么大岁数了和我一个小孩有什么好计较的。
朱慈炅又看向刘若愚。
“郑芝龙从广东带回来的荔枝准备一点,让老家伙们也尝尝鲜。你看这海运开通后就是快,再也不用‘一骑红尘妃子笑’了。对了,记得安排海运司给北京母后那也送点。”
礼部在宫外,来回还要好久,朱慈炅看了下天色,又对谭进吩咐。
“晚膳叫御膳房多准备几个人,记住,是六个。不对,王铎和李世熊可能也会留下,八个。别再弄错了,那几个老头会背地里笑朕抠门的。”
刘若愚和谭进都得令出门去安排了,朱慈炅突然有些无聊,他把小短腿蜷在御座上,大眼睛盯着梁上的回纹,挠着自己的后脑勺。
这御座如针毡,真的不好坐啊。
取消科举,虽然是逐步取消,这道圣旨发出去,天下是何反应,朱慈炅完全没有把握。他已经故意让自己不去想这事了,落子无悔嘛,可一旦稍微空下来,思维就马上聚焦这事。
担心、疑虑总让他感觉自己不够冷静,有些事情很可能没有考虑周全,完全是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不是优秀帝王的风格,可帝王决策影响之大,只要他还清醒就不可能没心没肺。或许这就是权力的压力吧,这东西比战场上下令全军冲锋可难多了,怪不成祖爷宁远当征北大将军也不想坐在皇宫。
朱慈炅表面上跟没事人一样,还是那个自信满满的小皇帝,但心里跟乱麻一样,天人交战说的就是他现在。
他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班禅是不是还有更深沉的谋算?四川地区跟藏区除了茶马贸易还能有啥加强联系?四川的土司是不是太多了?
朱燮元打得怎么样了?他离开成都都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有消息,不会全栽在贵州的大山里了吧?你就算打了败仗也先告诉朕一声啊,这没消息是几个意思?
天汗部也在打,牛羊要趁机养膘啊,也要教他们搞青储啊。孙应元这三个莽夫,就会瞎突突,还嫌人少吗?
搞定蒙古其实不需要战争的,你们仨打个屁的仗,再乱来治你们一个擅启边衅。
陈子壮已经到北京好几天了,不知道跟虎墩兔谈得怎么样了?如果谈得好,应该已经南下了吧?路上有没有记得去趟曲阜,翁鸿业镇得住不?要是取消科举,孔圣人怎么看——
靠,怎么就离不开这事了呢?
刘若愚在一旁小小的给他剥荔枝,除去果仁,朱慈炅看了眼才一口把递到嘴边的果肉全吞下,嘴里嘟囔。
“阁老和礼部到了吗?”
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最推崇的佛经就是《时轮金刚经》,时轮金刚在密宗体系中的地位极高,所谓的灌顶体系和灵童体系都依赖其教义传承。
黄教就是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这一教派未来会是藏传佛教的主流,统治整个藏法体系。
不过,朱慈炅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格鲁派并没有后世的影响力,在乌斯藏,甚至还有苯教的存在。
当然,格鲁派的地位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形成的。支持他们的固始汗实力在藏区已经非常强大,反格鲁派联盟的藏巴汗历史上再过八年就会被灭,而始作俑者就是此时来到南京的这三位。
班禅认他是时轮金刚佛果转世,隐约有将乌斯藏所有活佛的灌顶传法交给大明皇帝的意思,这个香饵简直太香了。
换句通俗的说法,只要他认这个,以后所有黄教喇嘛的升坐传法都要接受他的灌顶,否则就不灵了,这个所有甚至包括了班禅和另一位。
很明显,班禅是想给大明皇帝披上一层宗教外衣,以后他就是所有密宗的最高导师,黄教的影响力将借助大明皇帝的世俗权威,统一乌斯藏,影响蒙古,甚至于传入汉地。
朱慈炅的笑容收敛,这香饵之香——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林丹汗会马上跪伏在他面前,蒙古将以最低代价最快速的融入大明,甚至乌斯藏也真正与大明不可分割了。
朱慈炅低头沉思,一言不发,转身就回到了御辇。
“回宫。”
太监侍卫们纷纷转身,拱卫在御辇周围。三个喇嘛合十望着朱慈炅离开,不知在想什么。
不得不说,罗桑却吉给朱慈炅出了一个老大的难题,这个灵童身份对于藏蒙势力来说,可比他找出来的天可汗称号强大无数倍。
但朱慈炅第一时间就认定为香饵,他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可谓不小,甚至很可能改变儒家叙事,颠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托东厂的福,大明民间本来就把他神化了,要是再有这个,信奉黄教的人绝对会成百万千万级别的增加。一不小心,不止大明社稷,中华天下,甚至华夏文明根基都要被他玩完。
朱慈炅面前其实有个最好的例子,那就是他打算认的老丈人虎墩兔。
这个林丹汗改信黄教,就把自己闹了个众叛亲离,半身不遂,就算他勉强镇压,蒙古人的战斗基因也从此消减,人多势众的他竟然被建奴反复蹂躏,搞得只剩两千帐逃到北海。
朱慈炅犹豫,其实也是这饵真香,这条邪路说不定还有解决流民问题,延续大明狗命的奇特功效。当然是狗命,皇帝都政教合一了,大明还要怎么狗。
不过,他有些侥幸心理,他喵的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来都是我们同化他人,怎么可能轻易被人同化?
炅爷正位后,立马搞死罗桑却吉,弄个汉区灵童,废除八思巴文,所有信徒都给朕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唉,想得美啊。藏区的信息传播速度和汉地是有区别的,可能到朱慈炅死都还有牧民没有听到过他的法令,这是一个封闭的时代啊。
“叫内阁诸位先生和礼部孔贞运、钱象坤、林焊,到天工院小会议室吧。另外,王坤,这次四教的名单资料礼部有送过来吗?”
王坤想了下。
“好像是在文渊阁,他们以为皇爷不在乎这件事,就没有送过来。奴婢顺路去拿。”
朱慈炅点点头,他没想到上午刚刚跟孙承宗那老头发生冲突了,转头就又要叫人家。
算了,相忍为国嘛,老人家的经验还是有用的,反正你那么大岁数了和我一个小孩有什么好计较的。
朱慈炅又看向刘若愚。
“郑芝龙从广东带回来的荔枝准备一点,让老家伙们也尝尝鲜。你看这海运开通后就是快,再也不用‘一骑红尘妃子笑’了。对了,记得安排海运司给北京母后那也送点。”
礼部在宫外,来回还要好久,朱慈炅看了下天色,又对谭进吩咐。
“晚膳叫御膳房多准备几个人,记住,是六个。不对,王铎和李世熊可能也会留下,八个。别再弄错了,那几个老头会背地里笑朕抠门的。”
刘若愚和谭进都得令出门去安排了,朱慈炅突然有些无聊,他把小短腿蜷在御座上,大眼睛盯着梁上的回纹,挠着自己的后脑勺。
这御座如针毡,真的不好坐啊。
取消科举,虽然是逐步取消,这道圣旨发出去,天下是何反应,朱慈炅完全没有把握。他已经故意让自己不去想这事了,落子无悔嘛,可一旦稍微空下来,思维就马上聚焦这事。
担心、疑虑总让他感觉自己不够冷静,有些事情很可能没有考虑周全,完全是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不是优秀帝王的风格,可帝王决策影响之大,只要他还清醒就不可能没心没肺。或许这就是权力的压力吧,这东西比战场上下令全军冲锋可难多了,怪不成祖爷宁远当征北大将军也不想坐在皇宫。
朱慈炅表面上跟没事人一样,还是那个自信满满的小皇帝,但心里跟乱麻一样,天人交战说的就是他现在。
他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班禅是不是还有更深沉的谋算?四川地区跟藏区除了茶马贸易还能有啥加强联系?四川的土司是不是太多了?
朱燮元打得怎么样了?他离开成都都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有消息,不会全栽在贵州的大山里了吧?你就算打了败仗也先告诉朕一声啊,这没消息是几个意思?
天汗部也在打,牛羊要趁机养膘啊,也要教他们搞青储啊。孙应元这三个莽夫,就会瞎突突,还嫌人少吗?
搞定蒙古其实不需要战争的,你们仨打个屁的仗,再乱来治你们一个擅启边衅。
陈子壮已经到北京好几天了,不知道跟虎墩兔谈得怎么样了?如果谈得好,应该已经南下了吧?路上有没有记得去趟曲阜,翁鸿业镇得住不?要是取消科举,孔圣人怎么看——
靠,怎么就离不开这事了呢?
刘若愚在一旁小小的给他剥荔枝,除去果仁,朱慈炅看了眼才一口把递到嘴边的果肉全吞下,嘴里嘟囔。
“阁老和礼部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