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书斋之内,死寂如古墓。
天井投下的那道光柱,已在缓慢的移动中,爬上了赵丰年的肩膀,光束里的尘埃仿佛一群无声舞动的金色飞蛾。
他捏着那张从旧档案中滑落的报纸,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五十年代新闻纸那粗糙而脆弱的质感。
西郊,八里庄,仓库,失火。
叶问天。
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被一张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报纸强行串联,构成了一条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的线索。
这条线索散发着霉变与阴谋的气息,像一根冰冷的蛛丝,一头连接着京城警界的禁忌传说,另一头,则没入了他正在追查的、名为“井”的深渊。
这太巧了。
巧合得像一出精心编排的戏剧。
从那枚神秘的书签,到这位讳莫如深的盲眼老人,再到这本恰好夹着关键线索的档案,每一步都严丝合缝,仿佛有一位看不见的导演,正躲在幕后,冷笑着欣赏他这位主角按部就班的表演。
赵丰年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昏暗的光线,再次落在那位如枯木般静坐的盲眼老人身上。
老人依旧背对着他,仿佛已经入定,对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感知。
“多谢。”
赵丰年将报纸小心折好,揣入怀中,声音低沉而沙哑。
他没有再问任何问题。
他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
对方既然设下了这个局,就不会留下任何明显的破绽。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沿着这条被精心铺设好的轨道,一直走到终点,去看看那里等待他的,究竟是真相,还是一个为他量身定做的坟墓。
他转身,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
刺眼的阳光瞬间涌入,让他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门外,琉璃厂的街道已经苏醒,人来人往,充满了鲜活的市井气息。
这片喧嚣的人间烟火,与门后那个静止在时光里的阴暗世界,形成了无比荒诞的割裂感。
赵丰年没有片刻停留,他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钻进自己的车里,引擎发出一声低吼,决然地汇入了奔腾的车流。
导航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八里庄。
丽思卡尔顿酒店,虚拟屏幕的光芒映亮了建筑师毫无波澜的脸。
画面中,赵丰年的汽车正像一个红色的像素点,在京城的交通网络图上快速移动。
“目标已离开琉璃厂,正在前往B—13区。”
建筑师的声音如同合成音般精准,“根据行为模型预测,他有百分之九十三的概率,会直接前往我们标记的坐标点。计划第一阶段,完成。”
马丁站在窗前,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
他俯瞰着脚下这座庞大的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晨光中折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无数汽车汇成的洪流在钢铁峡谷间无声穿行。
这座城市就像一个精密的、正在高速运转的巨大机器,而他们,则是试图在这台机器的核心处,撬动一颗关键齿轮的外来者。
“那个‘访客’呢?”
马丁问道,他更在意的,是那个计划之外的变数。
“消失了。”
建筑师的指尖在空中划过,调出了另一组数据流,“对方在完成对我们外围防御的‘晕染’测试后,便彻底隐去了踪迹,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信标。其行为模式,更接近于一种宣告,而非一次试探。”
“宣告什么?”
“宣告他们的存在。”
建筑师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一丝凝重,“也宣告……这片猎场,并非只有我们一方猎人。”
马丁沉默了。
他能感觉到,一层无形的、巨大的网络,正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上空缓缓张开。
这张网,有些丝线是他和建筑师布下的,有些则来自那个被他们视为猎物的、名为“井”的幽灵。
而现在,又出现了第三股力量,一股带着江南水墨气息、却同样冰冷致命的力量。
三方势力,互为猎人,也互为猎物。
他们都以为自己是棋手,却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早已沦为更高层次棋盘上的……
棋子。
“让‘秃鹫’准备。”
马丁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残忍,“既然客人这么多,总要有人负责打扫战场。”
……
京城西郊,八里庄。
这里早已不是五十年前那片荒凉的郊野。
城市化的浪潮席卷过每一寸土地,高耸的居民楼、繁忙的物流园区和交错的立交桥,彻底改写了这里的地貌。
赵丰年将车停在路边,对照着手机里的老地图和那则新闻报道,徒步走进了一片即将被拆迁的工业遗留区。
空气里弥漫着混凝土碎块和废弃机油混合的怪味,巨大的“拆”字被潦草地喷涂在每一堵残破的墙壁上,像一道道狰狞的伤疤。
根据档案记载,当年的那座仓库,就位于这片区域的核心。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建筑垃圾堆成的废墟上,皮鞋很快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四周死寂无人,只有风穿过废弃厂房的破败窗框时,发出呜呜的、如同鬼哭般的声响。
最终,他的脚步停在了一栋孤零零的红砖建筑前。
那是一座苏式风格的老仓库,主体结构尚算完整,但墙体早已被岁月侵蚀得斑驳不堪,巨大的铁门锈迹斑斑,上面挂着一把同样锈蚀的、仿佛一碰就会碎裂的大锁。
仓库的西北角,有大片火烧过的、黢黑的痕迹,即使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依旧顽固地烙印在砖墙上,无声地诉说着那场被遗忘的大火。
就是这里。
赵丰年站在仓库前,一种强烈的、被窥视的感觉,如同冰冷的毒蛇般爬上他的脊背。
他猛地回头,视线扫过周遭每一处可能藏人的角落――废弃的厂房、高耸的垃圾堆、远处的塔吊……
然而,一无所获。
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和这座沉默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建筑。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钓鱼台。
他缓缓走到那扇巨大的铁门前,没有去碰那把看似脆弱的锁。
他只是伸出手,在那冰冷而粗糙的铁门上,轻轻地、有节奏地,叩击了三下。
“咚。”
“咚。”
“咚。”
这并非试探,也不是暗号。
这是一种宣告。
宣告他,一个代表着国家秩序的警察,已经来到了这里。
无论门后藏着怎样的魑魅魍魉,他都将用自己的方式,将它们从黑暗中,一一揪出来。
江家小院。
王大力将一篮子刚从市场上买来的新鲜蔬菜放在厨房门口,走到正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的老人身边。
“先生,他到地方了。”
江建国没有睁眼,只是用手指,在躺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那节奏,不急不缓,与赵丰年刚才的敲门声,竟有几分神似。
“鱼贩那边呢?”
他淡淡地问道。
“已经按您的吩咐,把屋子打扫干净了。”
王大力恭敬地回答,“所有的痕迹,都处理好了。只留下了一件……您吩咐要留下的东西。”
江建国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眸深处,没有算计,没有杀意,只有一片如同秋日长空般的澄澈与高远。
他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的繁茂枝叶,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斑。
“这盘棋,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如何吃掉对方的子。”
他慢悠悠地开口,像是在对王大力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而在于,当所有的棋子都以为自己是棋手时,你该如何让它们,心甘情愿地,走到你为它们预留好的位置上。”
老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现在,客人们都到齐了。是时候……上茶了。”
天井投下的那道光柱,已在缓慢的移动中,爬上了赵丰年的肩膀,光束里的尘埃仿佛一群无声舞动的金色飞蛾。
他捏着那张从旧档案中滑落的报纸,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五十年代新闻纸那粗糙而脆弱的质感。
西郊,八里庄,仓库,失火。
叶问天。
几个毫无关联的词语,被一张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报纸强行串联,构成了一条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的线索。
这条线索散发着霉变与阴谋的气息,像一根冰冷的蛛丝,一头连接着京城警界的禁忌传说,另一头,则没入了他正在追查的、名为“井”的深渊。
这太巧了。
巧合得像一出精心编排的戏剧。
从那枚神秘的书签,到这位讳莫如深的盲眼老人,再到这本恰好夹着关键线索的档案,每一步都严丝合缝,仿佛有一位看不见的导演,正躲在幕后,冷笑着欣赏他这位主角按部就班的表演。
赵丰年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昏暗的光线,再次落在那位如枯木般静坐的盲眼老人身上。
老人依旧背对着他,仿佛已经入定,对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了感知。
“多谢。”
赵丰年将报纸小心折好,揣入怀中,声音低沉而沙哑。
他没有再问任何问题。
他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
对方既然设下了这个局,就不会留下任何明显的破绽。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沿着这条被精心铺设好的轨道,一直走到终点,去看看那里等待他的,究竟是真相,还是一个为他量身定做的坟墓。
他转身,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
刺眼的阳光瞬间涌入,让他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门外,琉璃厂的街道已经苏醒,人来人往,充满了鲜活的市井气息。
这片喧嚣的人间烟火,与门后那个静止在时光里的阴暗世界,形成了无比荒诞的割裂感。
赵丰年没有片刻停留,他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钻进自己的车里,引擎发出一声低吼,决然地汇入了奔腾的车流。
导航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八里庄。
丽思卡尔顿酒店,虚拟屏幕的光芒映亮了建筑师毫无波澜的脸。
画面中,赵丰年的汽车正像一个红色的像素点,在京城的交通网络图上快速移动。
“目标已离开琉璃厂,正在前往B—13区。”
建筑师的声音如同合成音般精准,“根据行为模型预测,他有百分之九十三的概率,会直接前往我们标记的坐标点。计划第一阶段,完成。”
马丁站在窗前,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
他俯瞰着脚下这座庞大的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晨光中折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无数汽车汇成的洪流在钢铁峡谷间无声穿行。
这座城市就像一个精密的、正在高速运转的巨大机器,而他们,则是试图在这台机器的核心处,撬动一颗关键齿轮的外来者。
“那个‘访客’呢?”
马丁问道,他更在意的,是那个计划之外的变数。
“消失了。”
建筑师的指尖在空中划过,调出了另一组数据流,“对方在完成对我们外围防御的‘晕染’测试后,便彻底隐去了踪迹,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信标。其行为模式,更接近于一种宣告,而非一次试探。”
“宣告什么?”
“宣告他们的存在。”
建筑师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一丝凝重,“也宣告……这片猎场,并非只有我们一方猎人。”
马丁沉默了。
他能感觉到,一层无形的、巨大的网络,正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上空缓缓张开。
这张网,有些丝线是他和建筑师布下的,有些则来自那个被他们视为猎物的、名为“井”的幽灵。
而现在,又出现了第三股力量,一股带着江南水墨气息、却同样冰冷致命的力量。
三方势力,互为猎人,也互为猎物。
他们都以为自己是棋手,却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早已沦为更高层次棋盘上的……
棋子。
“让‘秃鹫’准备。”
马丁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与残忍,“既然客人这么多,总要有人负责打扫战场。”
……
京城西郊,八里庄。
这里早已不是五十年前那片荒凉的郊野。
城市化的浪潮席卷过每一寸土地,高耸的居民楼、繁忙的物流园区和交错的立交桥,彻底改写了这里的地貌。
赵丰年将车停在路边,对照着手机里的老地图和那则新闻报道,徒步走进了一片即将被拆迁的工业遗留区。
空气里弥漫着混凝土碎块和废弃机油混合的怪味,巨大的“拆”字被潦草地喷涂在每一堵残破的墙壁上,像一道道狰狞的伤疤。
根据档案记载,当年的那座仓库,就位于这片区域的核心。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建筑垃圾堆成的废墟上,皮鞋很快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四周死寂无人,只有风穿过废弃厂房的破败窗框时,发出呜呜的、如同鬼哭般的声响。
最终,他的脚步停在了一栋孤零零的红砖建筑前。
那是一座苏式风格的老仓库,主体结构尚算完整,但墙体早已被岁月侵蚀得斑驳不堪,巨大的铁门锈迹斑斑,上面挂着一把同样锈蚀的、仿佛一碰就会碎裂的大锁。
仓库的西北角,有大片火烧过的、黢黑的痕迹,即使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依旧顽固地烙印在砖墙上,无声地诉说着那场被遗忘的大火。
就是这里。
赵丰年站在仓库前,一种强烈的、被窥视的感觉,如同冰冷的毒蛇般爬上他的脊背。
他猛地回头,视线扫过周遭每一处可能藏人的角落――废弃的厂房、高耸的垃圾堆、远处的塔吊……
然而,一无所获。
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和这座沉默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建筑。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钓鱼台。
他缓缓走到那扇巨大的铁门前,没有去碰那把看似脆弱的锁。
他只是伸出手,在那冰冷而粗糙的铁门上,轻轻地、有节奏地,叩击了三下。
“咚。”
“咚。”
“咚。”
这并非试探,也不是暗号。
这是一种宣告。
宣告他,一个代表着国家秩序的警察,已经来到了这里。
无论门后藏着怎样的魑魅魍魉,他都将用自己的方式,将它们从黑暗中,一一揪出来。
江家小院。
王大力将一篮子刚从市场上买来的新鲜蔬菜放在厨房门口,走到正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的老人身边。
“先生,他到地方了。”
江建国没有睁眼,只是用手指,在躺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那节奏,不急不缓,与赵丰年刚才的敲门声,竟有几分神似。
“鱼贩那边呢?”
他淡淡地问道。
“已经按您的吩咐,把屋子打扫干净了。”
王大力恭敬地回答,“所有的痕迹,都处理好了。只留下了一件……您吩咐要留下的东西。”
江建国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眸深处,没有算计,没有杀意,只有一片如同秋日长空般的澄澈与高远。
他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的繁茂枝叶,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斑。
“这盘棋,最有趣的地方,不在于如何吃掉对方的子。”
他慢悠悠地开口,像是在对王大力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而在于,当所有的棋子都以为自己是棋手时,你该如何让它们,心甘情愿地,走到你为它们预留好的位置上。”
老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现在,客人们都到齐了。是时候……上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