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硝石与变性反应-《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硝石这种制冷制冰的神器,她自然不会忽视,在很早之前就买过一点回来尝试过制冰。

  老实说,硝石的制冰效率并不算高,而且产量太低。

  结合其本身的价格来说,制作出来的冰块价格对于那时候的桑榆来说颇高。

  于是桑榆便先将其搁置在一边,这回倒是正好能派上用场。

  地窖本身的低温再加上硝石吸热的特性,想来能赶在晚饭前让奶糕彻底凝固。

  其实硝石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制冷这一方面,‘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个配方她自然不会忘。

  可她搞出这个配方来要做什么?揭竿起义推翻朝廷?闹呢!

  眼下大应王朝虽周边一直有战乱,但从未波及过内部百姓,没有饿殍千里、易子而食的惨相。

  虽有地方官府盘剥百姓的惯例,但百姓只要不懒总能找到份活计,或去开荒种田,总归是饿不死的。

  这种景象放在古代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太平盛世。

  她就算能制造出火药来,也拉不起反抗朝廷的军队、收拢不了人心,如何能造得了反。

  她桑榆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想让自己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没有什么改朝换代的野望。

  那些东西就该一直藏在心底,偶尔用硝石充当临时冰柜制点冰就挺不错。

  硝石乍一听似乎是种类似于铁矿石一类的矿产,得开山挖矿才能获得,然而实际上很多在农村居住过的人都见过。

  最为常见的就是猪圈、旱厕的墙壁上,那里经常会有白色粉末般的附着物。

  实际上就是土壤与墙体内的含氮化合物在一系列复杂过程中产生,水分蒸发后,结晶附着在墙壁上。

  这种最原始的含硝的土与水混合,经过一系列的提纯结晶后制成硝石,就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

  硝石矿也确实存在,只不过矿产这种东西,要么被收为国有,要么被地方豪绅占据。

  纯度高的硝石矿根本不会流通到市面上,直接用作药材或制作烟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哪怕市面上的硝石纯度不高,但因其能制冰的特性,价格仍旧居高不下。

  唯一的好处就是它不是一次性用品,融于水中后还能重新煮沸析出重复利用。

  将那一盆奶糕送入地窖冰镇加速凝固以后,桑榆就准备制作奶酪。

  她指挥着桑兴嘉将剩余的两桶牛乳倒入锅中,用中火慢慢加热,在过程中不断搅拌避免糊锅。

  她则拿出在坊市中购买的香橼也就是后世常见的柠檬,对半切开挑出内里的籽,然后挤出汁水。

  待锅中牛乳加热好后依法炮制关火,一边倒入柠檬汁一边搅拌,直到乳清分离。

  那边桑兴嘉刚把柴给抱到墙角,没等来得及洗去手上沾到的碳灰,一抬眼就看见锅中跟坏了似的牛乳,顿时急了。

  “小妹,这、这牛乳怎么坏了!”

  明明他刚刚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眨眼的工夫,锅中的牛乳就变得跟豆花似的变成了絮状。

  桑榆笑着安抚:“大哥别急,这是正常现象。”

  “香橼中的酸性物质与牛乳中的蛋白质结合到一起,就会发生变性反应产生凝固,跟卤水点豆腐的原理类似。”

  她如今也没了一开始那种小心翼翼什么都不敢跟家里人说的心态,反而慢慢开始给家人做起科普来。

  之前桑榆就跟他们说过,牛乳中的蛋白质含量极高,喝了对身体好。

  桑兴嘉虽然不太理解为什么说牛乳中有鸡蛋白,但既然她说正常,那应该就是正常的。

  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坏就好。”

  把絮状物全都装进铺好干净纱布的盆中,挤出乳清,纱布内剩下的便是奶酪。

  沥干水分结块的奶酪可以加入少量的盐,慢慢搅拌均匀以便中和奶酪中的酸味。

  整形完成后,密封冷藏保存,能储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剩下的乳清也是好东西不能浪费,可以代替水用来煮饭、做汤、制作面食,还可以做饮品、面膜。

  就连家禽喝乳清都能提升生长速度,可谓处处是宝。

  两大桶牛乳分离出的乳清量着实不少,桑榆决定今晚煮饭就用乳清水来做,再做个乳清面膜,给全家老小保养一下。

  按理来说全家上下最爱美的必然是谢秋槿这个妇人,但她瞧见桑永景抱怨好几回秋日换季干燥,他脸上都干到起皮了。

  正好趁着今日有多余的乳清就地取材,搞个面膜滋润下面部。

  赶在开饭前桑榆去地窖中查看奶糕,在地窖与硝石的双重作用下,奶糕顺利凝固成型。

  用刀轻轻划开奶糕与碗壁间,提前刷过油的碗非常简单的完整脱膜。

  将倒扣在案板上的奶糕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块,取出一块在淀粉上轻柔均匀地裹上一圈,然后在分离出的鸡蛋液中转上一圈,最后再裹上一层面粉。

  全部裹好之后就可以准备油炸,锅中加入没过锅底的油,油温五六成热的时候,慢慢下入奶块。

  刚放入的奶块不要翻动,等待慢慢炸至定型。

  定型完成的牛奶块会往上浮,这时候再轻轻翻动。等待两面炸至金黄,捞出沥干油后就能装盘。

  今晚的开饭时间比起往常要稍晚些,其他的菜都已上桌,等桑榆端着最后一份甜品来到堂屋,所有人都有些迫不及待。

  “开饭吧,炸鲜奶刚出锅,吃的时候注意点,别烫着。”

  桑榆也不说什么废话,坐下后便招呼一声准备开吃。

  明明是准备用来当做饭后甜点的炸鲜奶,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便迎来一双双带着几分急切的筷子。

  何止是桑兴嘉舌头变得挑剔,在桑榆的不断投喂下,桑家人对于外界的食物早就失去了兴趣。

  他们甚至隐隐有个共识——在外面吃饭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吃桑榆做的食物才是真正的享受美食。

  故而每次桑榆一做菜,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生怕自己晚一秒下筷就吃不着。

  对此经常负责做饭的谢秋槿完全不觉得失落和生气,自家女儿的手艺受欢迎难道不是件好事嘛,何况……她也更想吃桑榆做的菜。

  喜欢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