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祸水东引-《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事情当然没完,美国军方对于这件事白宫的处理并不满意,其内部的割裂同样严重。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注意力没办法全部放在西太方向。

  除了越来越激烈的乌东局势牵扯着精力之外,国内的大选同样影响着军方的决策。

  谢菲尔德明显有自己的计划,只不过到底是什么,就无从得知了。

  ……

  时间已经进入到十月,对于白宫的争夺已经趋于白热化。

  那个叫唐尼的一路过关斩将击败了十六个共和谠参选人,简直就是一骑当千,最终赢得谠内选举提名。

  在整合了共和谠内部力量后,他开始全力聚焦于最终的皿煮谠的对手,玛德琳.皮尔斯。

  这家伙在竞选策略上极其具有个人特色,每天在推特上至少要发几十条推文,将玛德琳.皮尔斯称为‘crooked deline’(虚伪的玛德琳)。

  持续炒作玛德琳用私人服务器处理机密邮件,质疑其诚信。

  唐尼在集会上公开要求FbI对其进行调查,并且高喊“把她关起来!”试图煽动选民的愤怒情绪。

  在政策层面,唐尼火力全开,不断抛出直指选民心扉的民粹主张。

  “詹姆斯.索耶喊了八年从全世界撤军,但现实是什么都没有改变。”

  他猛烈抨击道,并承诺,“只要我当选,立刻、马上就会从阿富汉撤军,终止这场荒谬无休止的战争……”

  他尤其聚焦于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因制造业外流而饱受失业之苦的中西部工业州。

  向蓝领工人群体许诺将“让工厂轰鸣”、振兴制造业,并撕毁被他称为“对美国不利”的贸易协定。

  在移民问题上,他主张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并由墨西哥买单,强硬打击非法移民,称其抢夺美国人工作。

  然而,即便唐尼打出了这一系列极富煽动性和争议性的组合拳。

  大部分美国人和主流民调依然认为经验老道、知名度极高的皮尔斯胜算更大,她的全国民调支持率在此时也保持着稳定的领先。

  而玛德琳.皮尔斯及其竞选团队根本没把对面这个正治素人放在眼里。

  他们自信于自身庞大的政治机器,娴熟地依赖大数据模型来精准指导竞选策略和巨额资金投放。

  举手投足间俨然一副掌控全局的政治精英姿态,似乎对任何挑战都显得游刃有余。

  ……

  当太平洋彼岸的白宫之争如火如荼之时,万里之外的华夏国内,得益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亿万网民化身“吃瓜群众”,将这幕四年一度的“美式政治大戏”尽收眼底。

  而唐尼这位商界大亨出身的共和谠候选人,凭借其“不走寻常路”的言行,成了华夏互联网上现象级的热点。

  他每天的推特内容,和那些充满戏剧性和争议性的言论,经过中文媒体的报道和自媒体的解读,迅速在社交媒体和各大论坛出圈。

  不少网友纷纷调侃,“这老爷子嘴炮功夫可比电视剧还精彩。”

  当然,资深一些的政治观察者和关心国际局势的群体,关注的焦点更为深入。

  他们看到唐尼的崛起所反映的美国社会深层次的撕裂,对建制派精英的不满、蓝领阶层在全球化和产业转移中的失落、以及种族矛盾、身份政治的加剧。

  相比之下,玛德琳·皮尔斯虽然被“邮件门”缠身,但在大部分华夏民众的主流认知里,她仍代表着美利坚传统政治精英的主流价值观和执政经验。

  主流民调在十月显示她持续领先的事实,也符合许多华夏网民的预期,认为“姜还是老的辣”、“精英经验总该压过素人口嗨”。

  甚至有人调侃,“这位参议员女士是不是有点太‘端着’了?对手都这么‘疯’了,她好像还不太紧张的样子。”

  总而言之,这次美利坚大选的喧嚣为华夏网民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和谈资。

  从辛辣的吐槽、幽默的戏谑,到严肃的关于美利坚社会病根的思考。

  全民“吃瓜”之余,也像观看一部极具现实感的荒诞政治剧,在笑闹之中隐约感知到大洋彼岸那个超级大国正在经历的剧烈震动和不确定的未来。

  ……

  在结束了十月份的那个活动后,刚步出会场的人潮中,徐川就被眼尖的记者堵个正着。

  话筒几乎要戳到鼻尖,问题直指那场万里之外、喧嚣尘上的美利坚大选。

  “我怎么看?我特么当然是躺着看……”

  嗯,如果说还有哪个名人面对媒体时,能和唐尼的大嘴巴风格有那么一拼。

  环顾全球,除了最近声名鹊起的菲律宾新任总统,也就是眼前这位了。

  眼看徐川要脱身,那记者怎肯轻易放人?一个箭步又拦在前面,抛出了更犀利的问题。

  “听说您给唐尼的竞选基金捐了款?是不是代表着您在这次选举中更看好他?”

  徐川眉头一拧,右手下意识地微微抬起,一副“这问题真他妈烦”的姿态。

  眼看那手掌就要带着风甩出去,电光火石之间,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话筒上某官媒醒目的台标。

  “啧!”他硬生生收住动作,那份不耐烦转而化为一种混合着“差点出事”和“真是够了”的复杂表情。

  “哎……”他拖长了音调,似乎觉得这事儿无聊透顶,又不得不应付。

  “哎,我给其中八个候选人都随过份子,包括输给玛德琳.皮尔斯的那个哥们。”

  他试图解释这所谓的捐款根本不是简单的站队。

  “当初在艾伦.韦恩家的宴会上认识的,来都来了是吧……”

  他左右打量了一下,突然精准的锁定了一个刚被众人簇拥着走出大门的身影。

  脸上瞬间绽放出极其热情,或者说不怀好意的笑容。

  下一秒大步流星的跨过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胳膊一伸极其自然的甚至带着点不容拒绝的力道,一把就将那位一脸茫然的企业大佬拉进了记者的包围圈。

  “他也捐过,你们问问他啊。”

  这位国内最大电商平台的创始人,一脸懵逼的被徐川按在身前,正好挡住了记者的话筒。

  这位猝不及防之下,脚下踉跄一步才算站稳。

  他那标志性的、带着点精明和亲和力的笑容还僵在脸上没有完全调整到位。

  眼神里掠过一丝被‘拖下水’的惊愕和‘什么情况’的茫然。

  不过人家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他几乎是下意识的调整了状态。

  立刻反客为主的揽住徐川的肩膀,虽然海拔差让这姿势有点“努力”的可爱,但也确实营造出了一副两个人很熟的氛围。

  “哎呀,问什么啊?让我们徐董还要拉我过来?”

  他打着哈哈,试图缓和徐川营造出的“拉人顶缸”的诡异气氛。

  徐川毫无愧疚感,仿佛得到了天大的助力,重重地、充满“哥们义气”地又拍了两下老马的肩膀,那力道让老马脸上的笑容差点没维持住。

  “是啊,老马,他们问我给美利坚那些候选人捐款的事,你不是也给皮尔斯基金会捐了吗,帮我解释一下啊。”

  他眼神里闪烁着一丝促狭的光,把老马往前又推了推,仿佛在说“舞台交给你了”。

  这句话让这位老兄的脸色变得那叫一个精彩,脸上的笑容如同经历了一场微型地震,猛地一僵,瞳孔里充满了不可置信和“千万别瞎说”的惊悚。

  他那张平时在镜头前总能侃侃而谈的脸,此刻精彩纷呈。

  所有精心维持的从容瞬间瓦解,只剩下一种混合着“天降横祸”、“公开处刑”和“恨不得捂住这家伙的嘴”的复杂情绪。

  他嘴角微微抽搐着,几乎能让人听到他内心的咆哮,“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

  徐川像是听到了他的心声,立刻说道,“别说没有啊,万一我拿出流水明细……”

  斜着眼睛看着对方,“对吧,不好看。”

  ‘对你乃乃个腿儿!’

  这位经商了半辈子,城府极深的商业大佬,脸上的表情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字。

  ……

  “哈哈哈……”

  刚摆脱记者们围堵的徐川扶着冰冷的墙面,笑得整个人几乎蜷缩起来。

  肩膀剧烈地抖动着,眼角甚至沁出了些许泪光,平日里那股精明锐利劲儿荡然无存,只剩下孩子般恶作剧得逞的畅快淋漓。

  武薇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大笑弄得一头雾水,刚才徐川把那位电商巨头老马拉进记者圈“挡枪”的场面她还看得清楚。

  但对方最后那精彩纷呈、吃瘪又敢怒不敢言的表情,以及徐川那句关于“捐款流水”的威胁具体指向什么,她确实没完全跟上节奏。

  不过,她并不纠结这些,只是看着他笑得如此开怀,心底那份柔软的愉悦便自然而然涌了上来。

  于是她也抿着嘴,唇角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傻傻地跟着一起乐呵。

  徐川终于笑够了,深吸一口气,直起身子,用手背揩了揩眼角的湿意。

  一扭头,正撞见武薇那副眉眼弯弯的样子,他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对方的脸颊。

  他扬着嘴角,声音里还带着大笑后的微喘和一丝未曾散尽的戏谑,“你在这儿跟着瞎乐什么呢?”

  武薇下意识地把脸颊更贴近他带着薄茧的温暖掌心,微仰着头看他。

  眼神里满是纯粹的依恋和快乐,声音柔软地回答道“因为你开心啊,你笑得那么开心,我就特别特别开心。”

  徐川的表情一滞,好吧,他得承认,这一刻的感觉真的……很窝心。

  一股强烈的暖流驱使着他,长臂一伸,不容抗拒地将眼前这个难得穿着低调合身正装、却依旧难掩柔美的女孩儿紧紧拥入怀中。

  武薇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叹,温顺地将脸埋在他坚实的胸膛,感受着他尚未平复的呼吸起伏。

  然而下一秒,她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像只受惊的小鹿般警惕地抬起眼,飞快地左右瞄了瞄。

  贝齿不自觉地咬住了嫣红的下唇,声音带着点羞赧和小小的担忧,“哎…别…小心被那些还没走的媒体拍到…”

  嘴上这么说,往他怀里缩的动作却半点没含糊。

  ……

  徐川的这一通祸水东引的操作,当然又又又一次引爆了舆论。

  Uc传媒公关部门的员工,再一次痛并快乐着。

  会议室灯火通明,电话铃声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公关总监李晓蕾揉着眉心,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舆情报告。

  然后对着手下快速下着指令,“联系那些转载的媒体,要求他们撤稿或者做技术处理!”

  “把所有和美利坚基金会有接触的商界精英都找出来,不管是空穴来风还是证据确凿的,都给我顶上热搜。”

  手下编辑们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撰写回应通稿、安抚记者,忙得脚不沾地。

  加班嘛,这种事只要把钱给到位,有人真能在公司里常驻。

  有时候周浩都担心他们猝死,直接把人踹回家去。

  长假第二天的早晨,周浩刚在办公桌后坐定,徐川就大大咧咧地推门而入。

  还没等周浩开口,这位始作俑者已经抢白道:“哎,这次可真不赖我啊!”

  他语气里带着十足的理直气壮,甚至有点看好戏的意味,“绝对是有人背后使绊子,你想想,昨天那场合,能问出这种问题的,还是那几家官媒,明显是冲我来的!”

  他抱怨着,仿佛受了天大委屈。

  周浩正端起咖啡杯的手顿住了,他重重叹了口气,用力揉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语气充满了无奈。

  “这事我知道,昨晚上你手机关机失联,那些媒体台长、主编的电话全打我这儿来了。”

  他放下杯子,抬眼看向徐川,“对方解释得很明确,那个关于捐款和候选人立场的问题,根本不在事先提交的采访提纲里!完全是某个记者临场‘超常发挥’。

  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紧急联系周浩,表达了歉意,强调这只是记者个人的不当提问。

  “那种场合,问这个?呵,不是蠢就是坏。”最后几个字,周浩说得意味深长。

  徐川摊了摊手,“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么?”

  而且影响已经不是删稿子就能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