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一批人手到了-《穿成六零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西北》

  审批还没下来,经费自然也是没有的。

  但是空房子有的是。

  当年营地盖起军属大院的时候,是希望家属们能够将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来热爱的。

  但家属们对这里的漫天黄沙实在爱不起来,那一排排泥坯房就空了下来。

  孟团长听说人已经到了,派了一辆卡车,让苏念和一个姓刘的班长带队,去了新省火车站。

  她以为来的人不多。

  到了火车站,看着那条红色横幅下方,乌泱泱站着的几十上百个人的时候,苏念用力揉了揉眼:确认了,不是老花眼,是真得人多!

  她很没骨气的先捏了捏自己的钱包,突然想起来,吃饭这件事上,用不着钱包。

  而这些人,在生活上没有多少追求。

  除了一个安稳的环境,再就是一日三餐,或者两餐。

  只能先排着往车上挤。

  剩下的实在挤不上的,先暂时安置在车站附近的民房内。等下一批知青来的时候,营地再派车过来。

  这些人大多都是知识分子,好多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只是几年不得自由的生活,让每个人脸上强装的淡定里,都带了一丝愁苦和惶然。

  这丝愁苦在看到营地周围漫天黄沙时,变得更加真情实感了些。

  他们以为报纸上写的东西有些夸大的成分,没想到真实情况不止没有夸大,还有点谦虚……

  苏念留意到一个身量精瘦、皮肤略黑的中年男人,一下了车,就蹲了下去,用手捏起一把沙土,仔细观察了半天。

  她知道这个人,就是自己想要找的专家。

  尹继安正低着头,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双黑色小皮靴。

  苏念蹲下来跟他打招呼,“同志您好,您在看什么?”

  尹继安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小姑娘:年轻、漂亮,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皮肤又白又嫩,应该是刚来不久的随军家属。

  随车去接他们,可能也是因为在营地闷得慌,想跟着车出去透透气。

  这样的小姑娘,就算问,也只是因为好奇。

  不管是好奇还是什么,这么大点的姑娘,能有这份勇气站在这儿,就值得敬佩。

  他目光越过苏念,看向身后更远处,“沙土地。”

  苏念:?

  接着反应过来,哦,他是在回答自己的问题。

  尹继安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沙土,转身问旁边的刘班长,“同志,我们的住处安排在哪儿?”

  刘班长下意识看向苏念,“苏同志帮你们安排。”

  尹继安回头,“苏同志?”

  苏念微笑着点点头,“是我。”

  尹继安:小看她了,原来还是个小干事。

  她朝所有人招呼一声,“大家伙一路辛苦了,先跟我去住处安顿吧。以后你们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这里生活。风景嘛,有的是时间慢慢看。”

  尹继安忍不住笑了笑。

  他们的住处安排在家属院后面,统一的房屋布局,做成了集体宿舍。

  除了两张桌子,房间里一半空间新用泥坯垒了大通铺。

  这些人里面,有夫妻一块过来的,苏念就把他们安排到了一个单独的院子里。

  剩下的学者安排在一起,搞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也是分别安排。

  还有医学院的教授,苏念让人去问宁院长,要不要接收。

  苏念看着尹继安写的职业是某大学农化系教授。

  苏念将他和另外三位农学专家安排到了一座院子里。

  在带着他们回院子的时候,苏念留意到这位尹教授,腿脚好像有些不灵便,走路时总会拖一下。

  但看他神色淡然,眉宇间并无任何郁气。

  随和的像河塘边悠闲垂钓的老者。

  其实来的这批人,看起来多多少少都有点旧伤。

  不过他们既然到了这里,这些旧伤,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打开院门,苏念将屋里物品一一给几人介绍过,对他们说:“稍候孟团长会把主要工作内容,给大家做个简单通报。生活方面,我已经在后面建了食堂,也雇用了做饭的工作人员,保证你们的一日三餐。”

  这些人都有工资,只不过大部分工资被冻结,每个月只有十几块钱的生活费。

  吃饭不用钱的话,十几块钱足够他们每月花销。

  “如果诸位老师平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跟我或孟团长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尽力。”

  “我家就在前面,找小战士问一下陆川家就是了。”

  尹继安若有所思地问,“小同志,请问你认不认识陆海晏?”

  苏念笑笑,“他是我大伯哥。”

  原来这几位,是大哥帮忙找到的。

  给大哥云点个赞。

  尹继安点了点头,轻声说了句,“多谢。”

  苏念摆摆手,“后面食堂已经做好了饭,老师们一路辛苦,吃过饭早点休息。”

  尹继安等人也确实饿了。

  从下了火车,中间休息的时候吃了一个窝头,喝了一碗水,一直撑到现在。

  毕竟条件有限,晚饭并不多丰盛。

  雪白的大米熬得粥,猪肉炖土豆、小白菜炖豆腐。

  饭是金黄色的玉米面窝头。

  这在之前的两年,是根本连想都不敢想的美味!

  没有人说话,都在默默吃饭。

  只是在不知不觉中,眼泪已经流了下来,滴在粥里,混着复杂的心情和窝头,一起吞进肚子里。

  苏念回家的时候,乔温雅正等在院门前。

  苏念看见她眼睛一亮,连忙笑着打招呼,“嫂子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让别人过去喊我一声呢?”

  乔温雅微微地笑着,左脸颊一粒酒窝若隐若现,“刚来没多久,我看到你往回走,才算着时间过来的。”

  苏念打开院门,“嫂子快进来。”

  进了屋,乔温雅坐下之后,犹豫了一会儿才问道:“小苏,咱们这儿,接收高中生吗?”

  苏念一边拿着茶缸倒水一边说:“当然了,那可是难得的生力军啊,年轻又有干劲。”

  “咱们这儿算是一个实验基地,如果能够成功,就可以全面推广。到那时,咱们想买什么东西,哪还需要千里迢迢跑那么远的路?”

  “嫂子是有亲戚要过来吗?”

  乔温雅嗯了声,“我两个侄子还有他的同学,本来也是要下乡的,听说这边需要人手,条件又足够艰苦,想到这边来锻炼自己。”

  苏念连忙将陆河青所在公社告诉了乔温雅,“你跟他们说,让他们报名去这个地方。我会提前跟二哥打好招呼,等他们来了,就让他们到这边来。”

  毕竟乔温雅和孟团长都在这儿,如果那几个同学点名到这,会让知青点的人怀疑他们不是来锻炼,而是来投奔亲戚、逃避下乡的。

  这样影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