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火云洞,火云宫-《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就在斩仙台上这般尴尬的静默之中,那面饱经风霜的三生镜,竟又有了动静。

  众人心中皆是一凛,不约而同地,又将那颗早已提到了嗓子眼的心,再度悬了起来。

  只见镜光流转,画面再生。

  那是一片茫茫的洪荒天地,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一道微弱的红光,裹挟着一道紫气,正在那天地之间仓皇地逃窜。

  红光之中,隐约可见一缕透明的残魂,正是那自爆了肉身的红云老祖。

  他身后,那枚通体赤红的葫芦紧紧跟随着,宝光黯淡,也受了重创,却忠心耿耿地护持着主人的最后一缕生机。

  这一人一宝,就这般漫无目的地,在洪荒之中飘荡,不知过了多少岁月。

  那残魂的气息,也在这无尽的飘零之中,变得越来越微弱,好似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南天门外,众仙瞧着这般光景,心中又生出几分不忍来。

  这红云老祖,当真是流年不利,遭此横祸,如今竟连个安魂之所都寻觅不得。

  就在众人皆以为他这一缕残魂终将消散于天地之间时,那枚一直护持左右的九九散魄红葫芦,却猛然间红光大盛!

  镜中的画面飞速地倒退,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皆化作了流光。

  也不知飞了多久,前方天际,忽地现出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火烧云。

  那云霞并非凡火,而是呈现出一种温润的赤红色,其中隐隐有功德之气流转,祥瑞之光升腾,将半个天幕都映照得堂皇而温暖。

  在那片赤色云霞的深处,坐落着一座巍峨的宫殿。

  那宫殿通体亦是由一种赤红色的美玉砌成,瞧不出半分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古朴而大气。

  众仙官瞧着这般景象,皆是面面相觑,满腹疑云。

  “此地......是何所在?”

  “这般气象,不似寻常仙家洞府啊。瞧那功德之气,浓郁得几乎要凝成实质,怕是比之西方极乐世界,亦不遑多让了。”

  “贫道游历三界数千年,自问名山大川,洞天福地,也算去过不少,却从未曾听闻,天地间还有这等所在。”

  议论声四起,可任凭众人搜肠刮肚,竟无一人能识得此地的来历。

  便连佛门阵中那几位见多识广的菩萨,亦是眉头紧锁,也是头一遭得见。

  阐教阵中,广成子那张古拙的面容上,却缓缓地露出了了然之色。

  这位阐教首徒,可非是寻常大能可比。

  他乃是人族三皇之中,最后一位人皇轩辕,也就是后世俗称黄帝的授业恩师!

  论及与人族之渊源,论及对这上古秘闻的知晓,在场众仙,怕是无一人能出其右。

  他看着那座宫殿,眼神之中,竟也带了几分敬意。

  “此地,乃是火云洞,火云宫。”

  他此言一出,场中那议论之声戛然而止。

  火云洞!

  这个名字,于在场的仙官而言,可不陌生!

  那是人族三皇的居所,是整个人道气运的汇聚之地!

  太白金星抚着长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老朽说呢,这般浩瀚的人道功德之气,除了那人族圣地,三界之内,怕也再寻不出第二处了。”

  他这一说,众仙官也纷纷反应过来。

  是了,瞧那宫殿之上缭绕的,不正是万民信仰汇聚而成的人道龙气么?

  只是,众人心中那份震撼过后,新的疑惑,却又浮了上来。

  “可......这火云洞不是向来隐于虚空之中,非人族有天大变故,或是得了人皇传召,外人根本无从得见的么?”

  “是啊,我等在天庭当值,也只在典籍之中闻其名,今日,还是头一遭,亲眼得见其真容。”

  这倒也不假。

  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那是人族最为辉煌的年代。

  三位人皇,为人族披荆斩棘,定下文明的根基,成就准圣。

  其功德之大,便是圣人,也要礼敬三分。

  那火云宫,便是三皇的居所,亦是整个人族的祖庙与圣地,受亿万万人族香火供奉,气运之隆,早已超出了寻常仙家洞府的范畴。

  此地不入三界管辖,不归天庭号令,自成一方天地,等闲神仙,莫说进去,便是连找也找不到的。

  可这红云老祖,乃是先天神祇,与人族并无太深的瓜葛,他这缕残魂,怎的会跑到这人族圣地来?

  便在此时,只听那广成子继续说道:“诸位有所不知。这火云宫,在成为人族圣地之前,乃是红云道友的道场。”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什么?”

  众人皆是骇然,一个个张口结舌。

  广成子看着众仙那震惊的神情,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此事说来话长。”

  “昔年女娲娘娘造人成圣,人族初生,于这洪荒大地之上,挣扎求存,与那蝼蚁无异。”

  “那时节,巫妖二族视之为血食,天灾地祸,更是动辄便要夺去千万人的性命。”

  “红云道友心怀慈悲,云游洪荒之时,见人族之苦,心中不忍。”

  “他心中悲悯人族孱弱,于巫妖夹缝之中求存不易,早有心扶持一二。”

  “只是他自身亦陷于因果漩涡,朝不保夕,有心无力。”

  “他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便在临行之前,做下了一桩安排。”

  广成子说到此处,顿了一顿,眼中亦流露出几分敬佩,“他将自己这经营了无数元会的道场,这天地间一等一的洞天福地火云洞,连同其中所有灵根仙草,尽数托付给了当时时尚在人族之中,苦心钻研天地至理,未成人皇的伏羲,言明此地日后便为人族之根基,受人道气运庇佑,万劫不侵。”

  “他言,他此去若能安然归来,便在人族之中寻一清净地,做个逍遥散仙,再不问世事。”

  “若是不归,便请伏羲以此洞为基,带领人族,于这洪荒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做完此事,他才飘然而去,独赴死劫。”

  “后来之事,诸位也都知晓了。”

  “伏羲得了这火云宫的根基,又有人道气运加身,终是悟出先天八卦,定下人文之始,成就了人皇道果。”

  “其后的神农,轩辕二位陛下,亦是在此地,奠定了人族万世不拔之基业。”

  “可以说,若无红云道友当年那一番高瞻远瞩,那一番舍己为人的大功德,便不会有后来的人族大兴,更不会有如今这三界主角的地位。”

  广成子这一番话,说得是在场众仙,皆是心神摇曳,不能自已。

  原来如此!

  竟是如此!

  众人此刻再看那镜中景象,那份心境,已是全然不同了。

  先前,他们只道红云是个老好人,是个因善惹祸的倒霉蛋。

  可如今听了广成子这番话,他们才真正明白,那副温和良善的皮囊之下,藏着的,是何等广阔的胸襟,何等超前的眼光!

  原来,他与镇元子那番论道,并非是一时兴起的痴人说梦。

  他是真的信,也是真的做了!

  他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将自己的一切,都赌在了那个当时看来,还微弱得如同尘埃的族群身上。

  这份气魄,这份决断,便是圣人,怕也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