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客气了,其实我们已经关注贵公司很久了,这次过来是有些生意想跟你们谈的”,唐伟东简单跟他握了一下手,旋即开门见山的说道。
王川富还第一次见这么直接的人呢,刚见面连客套都省了,于是他笑了笑说道:“哦,有生意要谈,这是好事啊,那咱们上去聊吧,请!”
没错,唐伟东这次过来,就是忙里偷闲,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信手来跟“别怨爹”谈一笔生意的。
确切的说,他是来截胡别人的生意的!
此时的“别怨爹”,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其股价已经跌到了八九块钱,而且还有继续往下跌的趋势。
——“别怨爹”在港股上市时的发行价是10.95港元,此时的股价,已经跌破了发行价。
但是在某些人的眼里,“别怨爹”却是一家潜力巨大的公司,此时的股价,根本就不能体现其公司的真实价值。
比如股神巴菲特的“幕后智囊”查理·芒格,在经过缜密分析后,就极力建议巴菲特对“别怨爹”的股票进行抄底。
最终巴菲特被芒格说动了,选择了对“别怨爹”进行投资,这也打破巴菲特,不投资不了解的行业的“投资原则”。
巴菲特以每股八港元的价格,出资十八亿港元,拿到了“别怨爹”公司9.89%的股份。
就这一笔投资,巴菲特就从中赚取了近600亿的回报!
——这还是巴菲特没有全部变现呢,如果将其手里“别怨爹”的股票全部变现,那赚取的利润将会更多。
十八亿成本,赚几百亿,简直赚翻了,“这你受得了吗?”。
巴菲特多的是做长线,在投资“别怨爹”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在买入了“别怨爹”2.25亿股h股后,市场受到巴菲特入股“别怨爹”这一利好消息的影响,“别怨爹”的股票很快就从六七块钱,飙升到了每股85港元。
但这个时候,巴菲特并没有减持套现。
壹贰年,“别怨爹”股价遭遇重挫,再次跌回9港元,“别怨爹”的市值也跌去了80%,有人认为巴菲特的这笔投资“走眼”了,但巴菲特依旧不为所动,仍然没有任何的减持计划。
壹柒年,“别怨爹”股价再次重回80港元,巴菲特继续无动于衷。
贰零年,“别怨爹”股价又跌至33港元,巴菲特继续持有。
一直到贰壹年,“别怨爹”的股价高涨至每股324港元的时候,巴菲特才少量减持。
而此时,已经离巴菲特投资“别怨爹”,过去了整整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里,巴菲特从未减持过。
再之后,因为我兔和鹰酱关系遇冷、贸易战纷争骤起的原因,巴菲特终于开始大量减持手里的“别怨爹”股票。
贰贰年,巴菲特以每股197港元的价格,减持578万股。
贰叁年,巴菲特以每股258港元的价格,减持423万股。
贰肆年,巴菲特再次减持六千六百万股。
经过历过减持,巴菲特手里的“别怨爹”股票,已经累计减持了1.59亿股,总计套现约390亿元,其手中所持有的“别怨爹”股份比例,也降至了5.99%。
也就是说,巴菲特差不多减持了4%的“别怨爹”股票,就套现了390亿。
剩下的那5.99%,获取的利润,只会更多,……
巴菲特入股“别怨爹”的时间,是在今年(零捌)九月份,但在这之前,双方就已经有过很深的接触了。
八月份的时候,巴菲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公开承认,“前不久有一家花家公司,刚刚拒绝了他的入股,……”
他没有透露这家公司的名字,“别怨爹”也保持了沉默。
实际上是在七八月份,巴菲特就找“别怨爹”谈过了,他想用五亿美元,来购买“别怨爹”25%的股份,却被“别怨爹”拒绝了。
他又放低要求,想买入“别怨爹”20%的股份,同样也遭到了拒绝。
“别怨爹”王总的心理底线,是10%以内,多了不卖!
最后巴菲特也只能接受了王总的这个底线,购买了“别怨爹”向他定向发售的、占总比率9.89%股份。
这笔交易发生在八月份之前,那么巴菲特对“别怨爹”的关注、调查、分析,时间就应该会更加的早。
毕竟没有人会在不经调查的情况下,就会闭着眼睛跑去跟人家谈入股、投资,哪怕这是巴菲特他爹向他推荐的股票,也绝对不可能!
因此,唐伟东在六月下旬出手截巴菲特的胡,时间上不早也不晚,恰逢其时,绝对能狠狠的恶心巴菲特和芒格一把,……
唐伟东麾下的“东燕集团”,就是仿照着“别怨爹”打造的。
“别怨爹”主攻电池,东燕集团也是。
“别怨爹”制造手机,东燕集团也是。
“别怨爹”给人家做代工,东燕集团也是。
“别怨爹”生产汽车,这个东燕集团倒是没干,他们干的是电脑、平板之类的电子产品,不过唐伟东麾下也有几家汽车企业。
严格来说,“别怨爹”和东燕集团,是处于同领域的竞争关系,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唐伟东对“别怨爹”的投资。
还是那句话,花家的市场很大,大到足以容纳下两家公司的竞争。
再者说了,“别怨爹”和东燕集团的竞争,那也是肉烂在锅里,总比市场被富土康这个“外人”,抢去了要好吧!
而且,唐伟东之所以看中了“别怨爹”(bYd),是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别怨爹”,就已拥有了超过1000项电池相关专利,其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比同行低30%,且安全性更高。
同时,“别怨爹”还自建了整车生产线,从模具到零部件均实现自主可控,这种“全产业链掌控力”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当其他人还将“别怨爹”视为“靠补贴生存的车企”时,唐伟东却已经看到了其底层的技术壁垒。
——“别怨爹”,这不是一家简单的组装厂,而是一家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
如此具有潜力的一家企业,唐伟东不投,难道非要等到便宜了巴菲特吗?
来到“别怨爹”楼上的会议室中,双方隔着长桌对向而坐。
“别怨爹”一方,有四个人,分别是王川富、经胜、治冰、李乾,而唐伟东一方,则是只有他自己,哦,还有一个助手林梓瑄。
王川富还第一次见这么直接的人呢,刚见面连客套都省了,于是他笑了笑说道:“哦,有生意要谈,这是好事啊,那咱们上去聊吧,请!”
没错,唐伟东这次过来,就是忙里偷闲,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信手来跟“别怨爹”谈一笔生意的。
确切的说,他是来截胡别人的生意的!
此时的“别怨爹”,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其股价已经跌到了八九块钱,而且还有继续往下跌的趋势。
——“别怨爹”在港股上市时的发行价是10.95港元,此时的股价,已经跌破了发行价。
但是在某些人的眼里,“别怨爹”却是一家潜力巨大的公司,此时的股价,根本就不能体现其公司的真实价值。
比如股神巴菲特的“幕后智囊”查理·芒格,在经过缜密分析后,就极力建议巴菲特对“别怨爹”的股票进行抄底。
最终巴菲特被芒格说动了,选择了对“别怨爹”进行投资,这也打破巴菲特,不投资不了解的行业的“投资原则”。
巴菲特以每股八港元的价格,出资十八亿港元,拿到了“别怨爹”公司9.89%的股份。
就这一笔投资,巴菲特就从中赚取了近600亿的回报!
——这还是巴菲特没有全部变现呢,如果将其手里“别怨爹”的股票全部变现,那赚取的利润将会更多。
十八亿成本,赚几百亿,简直赚翻了,“这你受得了吗?”。
巴菲特多的是做长线,在投资“别怨爹”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在买入了“别怨爹”2.25亿股h股后,市场受到巴菲特入股“别怨爹”这一利好消息的影响,“别怨爹”的股票很快就从六七块钱,飙升到了每股85港元。
但这个时候,巴菲特并没有减持套现。
壹贰年,“别怨爹”股价遭遇重挫,再次跌回9港元,“别怨爹”的市值也跌去了80%,有人认为巴菲特的这笔投资“走眼”了,但巴菲特依旧不为所动,仍然没有任何的减持计划。
壹柒年,“别怨爹”股价再次重回80港元,巴菲特继续无动于衷。
贰零年,“别怨爹”股价又跌至33港元,巴菲特继续持有。
一直到贰壹年,“别怨爹”的股价高涨至每股324港元的时候,巴菲特才少量减持。
而此时,已经离巴菲特投资“别怨爹”,过去了整整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里,巴菲特从未减持过。
再之后,因为我兔和鹰酱关系遇冷、贸易战纷争骤起的原因,巴菲特终于开始大量减持手里的“别怨爹”股票。
贰贰年,巴菲特以每股197港元的价格,减持578万股。
贰叁年,巴菲特以每股258港元的价格,减持423万股。
贰肆年,巴菲特再次减持六千六百万股。
经过历过减持,巴菲特手里的“别怨爹”股票,已经累计减持了1.59亿股,总计套现约390亿元,其手中所持有的“别怨爹”股份比例,也降至了5.99%。
也就是说,巴菲特差不多减持了4%的“别怨爹”股票,就套现了390亿。
剩下的那5.99%,获取的利润,只会更多,……
巴菲特入股“别怨爹”的时间,是在今年(零捌)九月份,但在这之前,双方就已经有过很深的接触了。
八月份的时候,巴菲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公开承认,“前不久有一家花家公司,刚刚拒绝了他的入股,……”
他没有透露这家公司的名字,“别怨爹”也保持了沉默。
实际上是在七八月份,巴菲特就找“别怨爹”谈过了,他想用五亿美元,来购买“别怨爹”25%的股份,却被“别怨爹”拒绝了。
他又放低要求,想买入“别怨爹”20%的股份,同样也遭到了拒绝。
“别怨爹”王总的心理底线,是10%以内,多了不卖!
最后巴菲特也只能接受了王总的这个底线,购买了“别怨爹”向他定向发售的、占总比率9.89%股份。
这笔交易发生在八月份之前,那么巴菲特对“别怨爹”的关注、调查、分析,时间就应该会更加的早。
毕竟没有人会在不经调查的情况下,就会闭着眼睛跑去跟人家谈入股、投资,哪怕这是巴菲特他爹向他推荐的股票,也绝对不可能!
因此,唐伟东在六月下旬出手截巴菲特的胡,时间上不早也不晚,恰逢其时,绝对能狠狠的恶心巴菲特和芒格一把,……
唐伟东麾下的“东燕集团”,就是仿照着“别怨爹”打造的。
“别怨爹”主攻电池,东燕集团也是。
“别怨爹”制造手机,东燕集团也是。
“别怨爹”给人家做代工,东燕集团也是。
“别怨爹”生产汽车,这个东燕集团倒是没干,他们干的是电脑、平板之类的电子产品,不过唐伟东麾下也有几家汽车企业。
严格来说,“别怨爹”和东燕集团,是处于同领域的竞争关系,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唐伟东对“别怨爹”的投资。
还是那句话,花家的市场很大,大到足以容纳下两家公司的竞争。
再者说了,“别怨爹”和东燕集团的竞争,那也是肉烂在锅里,总比市场被富土康这个“外人”,抢去了要好吧!
而且,唐伟东之所以看中了“别怨爹”(bYd),是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别怨爹”,就已拥有了超过1000项电池相关专利,其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比同行低30%,且安全性更高。
同时,“别怨爹”还自建了整车生产线,从模具到零部件均实现自主可控,这种“全产业链掌控力”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当其他人还将“别怨爹”视为“靠补贴生存的车企”时,唐伟东却已经看到了其底层的技术壁垒。
——“别怨爹”,这不是一家简单的组装厂,而是一家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
如此具有潜力的一家企业,唐伟东不投,难道非要等到便宜了巴菲特吗?
来到“别怨爹”楼上的会议室中,双方隔着长桌对向而坐。
“别怨爹”一方,有四个人,分别是王川富、经胜、治冰、李乾,而唐伟东一方,则是只有他自己,哦,还有一个助手林梓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