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才死男人,就有人上门说媒?-《重生1983:我让白眼狼儿女跪地求饶》

  推开四合院大门,熟悉的院落映入眼帘。

  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依旧挺立,树下石桌上摆着几盆王秀兰精心侍弄的月季,开得正艳。

  “当家的回来了!“

  王秀兰正在厨房忙活,听到动静立刻迎出来,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苏建国把行李放在门廊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回来了,大棚那边都安排妥当了。“

  王秀兰接过他脱下的外套,上下打量着他。

  “那就好,不用一直呆在那边了。“

  “姥爷!“

  大毛和二毛从厢房冲出来,像两只小兽般扑进苏建国怀里。

  苏建国蹲下身,一手一个把两个外孙抱起来,在他们红扑扑的脸蛋上各亲了一口。

  “想姥爷没?“

  “想!“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大毛还补充道。

  “姥爷,我学会写自己名字了!“

  苏建国笑着揉了揉大毛的脑袋。

  “好小子,有出息!“

  他的目光越过孩子们的肩膀,看到大女儿苏玉芬站在厢房门口,手里拿着针线活,脸上带着温柔的笑。

  再往旁边,苏玉珍则是躲在门框后,只露出半张脸,眼神闪烁。

  “玉珍?“

  见小女儿模样有些怪异。

  苏建国唤了一声。

  苏玉珍明显抖了一下,但还是慢慢走出来,低着头叫了声“爹“。

  “嗯。“

  苏建国应了声,没多说什么。

  他知道小女儿还在为私奔的事难为情,也不急着逼她。

  王秀兰招呼道。

  “都别站着了,当家的,你去洗洗。玉芬,跟我去做两个菜。。“

  苏建国回家,当然是要做几道好菜了。

  一阵过后。

  饭桌上摆得满满当当,豆角炖肉,韭菜炒鸡蛋和一碗冒着热气的酸辣汤。

  王秀兰开了一瓶二锅头,给苏建国倒了一小盅。

  “诶呀,今天这菜不错啊,什么菜系?“

  苏建国笑着问,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火辣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连日的疲惫。

  王秀兰给每个人碗里夹菜。

  “也不知道你今天回来,只能对付一下了,什么菜系?家里菜系!“

  苏建国环视饭桌,大毛和二毛已经迫不及待地扒拉起饭菜,苏玉芬细心地给两个孩子擦嘴。

  苏玉珍则小口小口地吃着,偶尔偷瞄他一眼。

  这个家,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终究还是没出现大问题。。

  “大棚那边怎么样了?“

  王秀兰问道,给丈夫又夹了一块肉。

  苏建国放下筷子,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苗子都移栽好了,长势不错。我估摸着,第一批蔬菜下来,最少能赚一万块。“

  “一万?“

  王秀兰的筷子“啪嗒“掉在桌上,眼睛瞪得溜圆。

  苏玉芬也惊讶地抬起头。

  “爹,您说真的?种菜能赚这么多?“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苏建国又抿了口酒。

  “要是赶上春节前后,价格还能翻一番。“

  苏玉珍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

  “那...那不是比工人挣得多多了?“

  苏建国看了小女儿一眼,点点头。

  “是啊,所以我才敢投这么多钱。现在政策放开了,谁先抓住机会,谁就能过上好日子。“

  王秀兰双手合十,喃喃道。

  “祖宗保佑,咱们家这是要转运了。“

  饭桌上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连苏玉珍都放松了许多,主动给父亲添了杯酒。

  苏建国注意到,小女儿的手已经不抖了。

  正当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时,王秀兰突然放下碗,犹豫地开口。

  “当家的,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苏建国夹了块鸡蛋。

  “什么事?“

  “前些日子,街道办的刘婶来家里,说是要给玉芬说媒。“

  王秀兰看了眼大女儿。

  “男方是机械厂的技术员,叫赵志强,三十出头,前年丧偶,没孩子。听说人挺本分,工资也不低。“

  饭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苏玉芬的脸“唰“地红了,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大毛和二毛不明所以,还在专心吃饭。

  苏建国放下筷子,眉头微皱。

  “赵志强?是东城机械厂的那个?“

  王秀兰点头。

  “对,就是他。刘婶说,人家不介意玉芬带着两个孩子,就想找个踏实过日子的。“

  “我不同意!“

  苏玉珍突然拍桌而起,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大姐才守寡多久啊,我估计那些人就是看咱家现在条件好了,要不就是看上了大姐的钱,想来占便宜!“

  “玉珍!“

  王秀兰皱眉呵斥。

  “怎么说话的?“

  苏玉芬拉住妹妹的手,轻声道。

  “坐下,别吓着孩子。“

  苏玉珍甩开姐姐的手。

  “大姐,你别糊涂!那些人嘴上说不介意,等真过起日子来,指不定怎么对大毛二毛呢!“

  苏建国重重地放下酒杯,发出“咚“的一声响。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连两个孩子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乖乖放下筷子。

  “玉珍。“

  苏建国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你大姐的事,还轮不到你来做主。“

  苏玉珍咬着嘴唇。

  “爹,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苏建国盯着小女儿。

  “你大姐才二十八岁,难道要她守一辈子寡?“

  “我不是,我就是怕大姐受委屈...“

  苏玉珍委屈地落泪。

  这段时间,苏建国不在家,苏玉珍因为张强的事情,情绪低落,一直都是身为大姐的苏玉芬在身边安慰。

  姐妹俩的感情,直线上升。

  苏玉芬连忙把妹妹搂进怀里,轻声安慰。

  “姐知道你是为我好,别哭了。“

  王秀兰叹了口气,转向丈夫。

  “当家的,你怎么看?“

  苏建国沉思片刻。

  “确实太早了点,最起码也要半年以后吧。玉芬还年轻,确实不该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过一辈子。但再婚是大事,得慎重。“

  苏玉芬抬起头,眼中带着犹豫。

  “爹,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这一直住家里,也不是事儿,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太累,可又怕找个不好的,委屈了孩子...“

  “姐!“

  苏玉珍从姐姐怀里抬起头。

  “你不用勉强自己!我和娘可以帮你照顾大毛二毛,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不比找外人强?“

  苏建国皱眉。

  “胡闹!你姐还年轻,总得有个依靠。再说,你们能帮她一辈子?“

  “怎么不能?“

  苏玉珍倔强地顶嘴。

  “等爹的大棚赚了钱,咱们家条件好了,还怕养不起两个孩子吗?“

  “这是钱的事吗?“

  苏建国的声音陡然提高。

  “你姐需要的是个知冷知热的人!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满脑子情情爱爱,最后差点被人贩子拐跑?“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刺进苏玉珍心里。

  小姑娘脸色煞白,猛地站起来。

  “玉珍!“

  苏玉芬想拉住她,却被甩开。

  苏玉珍哭着跑回房间,“砰“地关上门。

  饭桌上陷入尴尬的沉默。

  王秀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当家的。。“

  苏建国揉了揉太阳穴。

  “这孩子,越来越没规矩了。“

  苏玉芬低着头,声音哽咽。

  “爹,娘,都是我不好,让你们操心了...“

  “傻孩子。“

  王秀兰握住大女儿的手。

  “这怎么能怪你?“

  苏建国看着大女儿疲惫的面容,心中一软。

  自从那个酒鬼大女婿死后,苏玉芬虽然住在自己家里,但是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也确实不容易。

  “玉芬啊。“

  他的声音柔和下来。

  “这事儿不是急的事儿,等过半年以后,爹在托人打听打听,要找个人品可靠的。“

  苏玉芬轻轻点头。

  “我听爹的。“

  王秀兰欣慰地笑了。

  “这就对了。来,都吃饭吧,菜都凉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苏建国伸了个懒腰。

  回家休息的这两天,他睡得格外踏实,连梦里都是大棚里绿油油的菜苗。

  “姥爷!姥爷!“

  门外传来大毛和二毛兴奋的喊声,紧接着是“咚咚“的敲门声。

  苏建国笑着打开门,两个小家伙立刻扑了上来,一人抱住他一条腿。

  “慢点慢点,姥爷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们这么折腾。“

  苏建国嘴上这么说,却满脸笑容地揉了揉两个外孙的脑袋。

  “姥爷,您昨天答应带我们去钓鱼的!“

  大毛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对啊,太阳都晒屁股了!“

  二毛有样学样,还夸张地指了指窗外。

  苏建国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才七点半。

  “两个小馋猫,这么早就等不及了?“

  “他们天没亮就醒了。“

  苏玉芬端着早饭走进来,无奈地笑道。

  “一直念叨着要跟姥爷去钓鱼。“

  “行,咱们今天就好好玩一天。“

  苏建国坐下来,一边吃早饭一边琢磨着钓鱼要准备的东西。

  这个年代可没有现成的渔具店,一切都得自己动手。

  吃完早饭,苏建国在院子里忙活起来。

  他找来一根细长的竹竿,又从工具箱里翻出鱼线和鱼钩。

  大毛和二毛像两个小尾巴似的跟在他身后,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姥爷,这是什么呀?“

  二毛指着一卷透明的尼龙线问道。

  “这是鱼线,待会儿绑在竹竿上,鱼咬钩了就能感觉到。“

  苏建国耐心解释着,手上动作不停。

  “那鱼为什么要咬钩呢?“

  大毛歪着头,一脸不解。

  苏建国笑着捏了捏他的小脸。

  “因为钩子上要挂好吃的啊,就像你们闻到姥姥做的红烧肉一样,鱼儿也会被吸引过来。“

  “我知道!要用蚯蚓!“

  二毛兴奋地跳起来。

  “我看见隔壁王爷爷钓鱼都用蚯蚓!“

  “聪明!“

  苏建国赞许地点点头。

  “等姥爷做好鱼竿,咱们就去挖蚯蚓。“

  不一会儿,一根简易但结实的鱼竿就做好了。

  苏建国试了试弹性,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比不上后世的专业钓竿,但在八十年代初,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装备了。

  “走,挖蚯蚓去!“

  苏建国大手一挥,两个小家伙立刻欢呼着冲向院子角落的菜地。

  苏建国教他们用铲子轻轻翻开湿润的泥土,寻找那些红褐色的“鱼饵“。

  大毛和二毛很快就掌握了诀窍,每挖到一条蚯蚓就兴奋地大叫。

  “姥爷!这条好大!“

  大毛小心翼翼地捏着一条肥硕的蚯蚓,生怕把它弄断了。

  “真棒!这条肯定能钓到大鱼。“

  苏建国拿出准备好的小铁盒,把蚯蚓放进去,又撒了些土保持湿润。

  王秀兰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

  “当家的,给你们准备了点干粮和水,别饿着孩子。“

  “谢谢姥姥!“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道谢。

  “中午要是钓到鱼,咱们就在外面烤着吃。“

  苏建国眨眨眼,逗得两个孩子又是一阵欢呼。

  收拾妥当,苏建国一手牵着一个小家伙,朝北海公园出发。

  路上,大毛和二毛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问东问西,苏建国都一一耐心解答。

  “姥爷,您以前经常钓鱼吗?“

  大毛仰着脸问道。

  苏建国眼神恍惚了一下,想起了前世没工作,靠着钓鱼卖鱼赚钱度日的时光。

  “是啊,姥爷可喜欢钓鱼了,知道很多钓鱼的窍门呢。“

  “那您今天要教我们!“

  二毛拽了拽苏建国的手,一脸期待。

  “当然,今天就让你们见识见识姥爷的本事。“

  苏建国笑着应道。

  北海公园很快就到了。

  岸边已经有不少钓鱼人支起了鱼竿。

  苏建国带着孩子们找了个树荫下的好位置,既能遮阳,又靠近一片水草区。

  那是鱼群喜欢聚集的地方。

  “来,先看姥爷怎么做。“

  苏建国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他昨晚特意准备的玉米粒。

  “这是什么呀?“

  大毛好奇地问。

  “这叫打窝。“

  苏建国解释道。

  “就是把鱼喜欢吃的食物撒到水里,把鱼群吸引过来。“

  他抓了一把玉米粒,均匀地撒向选定的水域。

  这个举动立刻引来了附近几个钓鱼人的侧目。

  “同志,你这是干啥呢?“

  一个戴草帽的中年人忍不住问道。

  苏建国笑了笑。

  “打窝啊,先把鱼引过来,再下钩就容易钓到了。“

  “还有这种说法?“

  草帽男一脸狐疑。

  “我们钓鱼都是直接下钩,等鱼上钩。“

  “方法不同而已。“

  苏建国没有多解释,继续他的准备工作。

  他给鱼钩挂上一条肥硕的蚯蚓,然后轻轻一甩,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地落在了打窝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