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一年,储秀宫后殿。僖嫔面色惨白如纸,虚弱地陷在床榻里,一双眼空茫地凝着头顶绣着亭亭净植的荷花床帐,里头瞧不见半分神采。
地上跪着的宫女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鼻尖萦绕着浓得化不开的药味,殿外明明是暑气蒸腾的时节,殿内却门窗紧闭,连一丝热风都透不进来。
想起方才将族里传递的消息禀报给病重的主子,宫女只觉膝下的青砖冷得刺骨,那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连心跳都似被冻得慢了半拍,身子愈发僵硬得像块石头。
“胤禑……近日可还安好?”
沉寂了许久的殿内,终于被床上僖嫔一句气若游丝的询问打破。
那宫女喉头滚了滚,咽下口唾沫,声音发颤地回道:“回主子,十五阿哥都好。昨日下学便赶来瞧主子,只是那会儿主子正睡着,阿哥孝顺,不肯让奴才叫醒您,在殿外待了片刻,才回乾西所去了。”
床上的僖嫔嘴角微微牵起,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只是那笑意很快便被眼底的颓色冲淡。她想起自己如今的境况,仍是强撑着一口气吩咐道:“别再让胤禑来了。这几日天热,仔细中暑。叫他往后好好上学便是,就说我好多了,让他不必忧心。”
“这……奴才知道了。”宫女迟疑片刻,终究应下。她知晓自家主子是怕十五阿哥也遭了同温宪公主一般的祸事。前两月温宪公主奉圣命伴太后出宫避暑,偏生舟车劳顿叠着意外中暑,竟就这么突然病亡。
僖嫔闻言,唇边漾开一抹凄然的笑:“我若去了,记得转告太子殿下与索额图大人,还望他们……好好照看胤禑。”
“奴才记下了,定会将话送到。”宫女应声时,紧绷的肩背悄悄松了些,族里交代的事总算办妥,先前攥着的心绪骤然落地,语气里再没了方才的惶惧,只剩恭顺。
躺在床上的僖嫔,脑海中不由浮起入宫近三十载的点点滴滴,心想活了这许多年,大抵也算够了。
自她对和嫔的十四格格动了手脚,便知会有这么一日。原以为顶多是皇上出手敲打,或是与瓜尔佳氏明争暗斗一番,自己或许还能再撑过去,还能看着胤禑成婚生子。
却没料到,竟是贵妃动了手,想必贵妃早已知道,她入宫十年迟迟无孕,是拜自己当年那碗绝嗣药所赐,所以此番才会痛下杀手。只是她到如今也想不透,这桩陈年旧事,贵妃究竟是如何知晓的。
只是贵妃动手时,族里非但未曾阻拦,反倒撤了她大半人手,这才真让她寒了心。她这一生,为了族里做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付了多少旁人不知的代价?可族里竟全然不管她死活,更落井下石,实在可恨。
好在她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凭着身边这点微薄势力,在贵妃步步紧逼的打压下,还是硬撑到了如今。
罢了,多想无益。族里为安抚瓜尔佳一族,将她推出去平息他们怒火时,自己就该料到会落得这步田地。她一个年老失宠的嫔妃,又怎比得上正得圣宠、又有瓜尔佳一族支持的和嫔。
族里放弃她,也属常理,自己如今确实再难给族里带来多少价值了。
皇上并未因温宪公主薨逝暂缓行程返京,仍陪着太后往避暑山庄去了,宫里没了主心骨,人心浮动。偏又赶上十九阿哥降生,旁人注意力尽被吸引,宫里有些混乱,正是有心人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而没了半点依仗的自己,这才彻底着了贵妃和瓜尔佳氏的道。如今看来,这次死劫,自己怕是真的躲不过去了。
斗了那么多久,总有输的一日。如今轮到自己,也该认命了。次日,储秀宫便传出了僖嫔病逝的消息。
承乾宫内,佟佳氏正端坐在雕花椅上。听闻这消息,她身子猛地一颤,随即缓缓松了口气。望向储秀宫方向的眼神里,那郁结已久的怨怼,也悄然淡去了。
她不是没怀疑过,入宫这些年为何迟迟无孕。可太医没查出端倪,她便只当是缘分未到。只是年岁渐长,心头越发焦虑。四五年前起,她便暗中查探是谁动了手脚,偏是一无所获。
直到前年册封为贵妃,才得了消息,说是赫舍里一族所为。可那时太子一派正盛,她不免疑心是有人故意栽赃,想挑唆她与太子一派争斗,好坐收渔利。是以她费了许多心力去核实消息真伪,迟迟未敢定论。
去年和嫔的十四格格夭折,她才收到更确切的线索。如今给她诊脉的王太医,原是当年给孝昭、孝懿两位皇后看诊的王院判的弟子,他诊出她体内有绝嗣药的痕迹。这般一来,先前的疑虑尽数消去,最后才确定是僖嫔下的手。
想到这,佟佳氏眼神不由一黯。她能这般顺遂地查出幕后黑手,后宫里能做到的,唯有皇上,是他顺水推舟,将所有证据摆在她面前,逼她动手。
难怪她能晋封为贵妃,想来皇上早已知晓她再难有孕,自然没了忌惮。看来皇上根本就不愿她诞下皇嗣,不然也不会等到如今才让她知晓真相。佟佳氏眼中微微泛起泪光,心底泛凉,这后宫真是容不下半分天真,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要被这般算计。
想到这,佟佳氏微微垂首,下意识抚了抚自己平坦的小腹,沉默了许久。再抬眼时,眼底已添了几分狠决,随即对身侧嬷嬷吩咐道:“僖嫔病逝,去给皇上、太后报信吧,看圣意如何示下。”
听着贵妃这般冷静平和的语气,嬷嬷心头微微一凛,暗自思忖,经此一事,自家主子身上,总算有了后宫第一人该有的气度。
僖嫔薨逝,心头松快的不止贵妃一人。永寿宫的和嫔亦是如此,甚至为此悄悄哭了一场,那泪里,有痛失爱女的委屈,也有大仇得报的释然。
永和宫内,董佳佳四人闻讯,只觉宫里局势愈发紧张。近些年,后宫接连有人薨逝,无论人为还是天定,瞧着纷争有愈演愈烈的势头。贵妃此番对僖嫔出手,后宫稍有根基的,怕都看得一清二楚。
“也没听闻贵妃与僖嫔有什么旧怨,贵妃这般置人于死地,就不怕彻底开罪了太子?”格兰珠对此颇为纳闷。
“太子和赫舍里一族若是肯伸手管,僖嫔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兆佳氏语气意味深长。
“这……说的也是。她好歹是同德妃、宜妃同一时期得宠的,手段本就不低。可若没了族里撑着,终究抵不住贵妃娘娘的雷霆手段……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戴佳氏轻叹一声,语气里添了几分怅然。
“你们近日多照看着尼莽吉几个,如今这局势,我得多分些心神在胤?那边,盯着他莫要行差踏错。对了,还要常督促他们舒筋练体,温宪公主就是因为身子骨弱了些,终究没撑过来。”董佳佳并未因这事太过烦忧,转而有条不紊地吩咐起来。
兆佳氏三人闻言颔首。“德妃到底是怎么照料公主的?太医用了那般多应急的法子,连施针都试过了,温宪公主竟没撑到汤药熬好的那一刻,实在叫人惋惜。”戴佳氏轻叹着,语气里带了几分感慨,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抱怨。
德妃教养孩子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自温宪公主不明不白病逝后,她们早派人打探过。说到底,不过是格格娇养着,拘在跟前学规矩;阿哥便放养,任其释放天性。这法子算不得对,尤其教养格格的路数,压根不是为了日后远嫁蒙古做打算的。
也算温宪公主幸运,康熙没将她指去蒙古。可即便如此,一场暑气竟轻易便夺了她性命,她毕竟不是寻常百姓,便是侍奉太后出行,也是安坐马车中,左右有人打扇,身侧冰鉴镇着,不可能会轻易中了暑。
所以董佳佳暗自思忖,温宪公主这病,怕还是身子骨底子弱的缘故。
不止永和宫这般谨慎应对。宫里许久未曾有主位娘娘因争斗失利而病逝,僖嫔偏是因人为暗算而病逝,这更让各宫人心惶惶,纷纷暗自警惕,加强了防范。
几日后,避暑行宫的康熙得了僖嫔病逝的信,面上半分悲色也无。僖嫔能在宫里撑这么久,本就是因太子年幼,平妃又不算精明,需得有人在后宫帮衬太子、制衡平妃。可如今平妃早逝,太子也已长成,她若肯安分守己,他也不必设计取她性命。终究,她还是选了赫舍里一族,而非太子。
太子是他亲手教养大的,他断不信太子会这般没有容人之量,连个和嫔、瓜尔佳一族的皇嗣都容不下。所以十四格格夭折一事,定然是索额图的手笔。
念及此,康熙目光落在案上那底下人汇报关于太子与索额图近日往来的密信上,神色沉得辨不出阴晴。待拆开看过,他猛地勃然大怒,一掌狠狠拍在桌案,震得杯盏轻响。梁九功被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跪地磕头,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索额图该死!安敢存此狼子野心!”康熙目眦欲裂,恨不能即刻回京。信上密密麻麻,尽是索额图为太子拉拢朝中重臣、京中兵帅的勾当,连他离宫后太子与索额图每回碰面的时辰、地点,都记得一清二楚。
“索额图实在有负皇恩。”康熙心绪稍定,语调冷得像淬了冰。去年他便暗示索额图致仕,索额图也顺了他的意,以年老为由休致,谁知这竟助长了索额图的野心,连京中守卫都敢暗中拉拢,当真是触了他的逆鳞。康熙眼底渐渐漫开刺骨寒意,却仍按捺住回京的念头,他倒要瞧瞧,索额图的胃口究竟能有多大,至于太子……希望不要令他失望。
十一月,康熙銮驾返京。自御驾回宫,他对大阿哥所行所举,赞不绝口,却对赫舍里一系却渐露打压之意。后宫诸人瞧在眼里,更觉风声鹤唳,风雨欲来。
喜欢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地上跪着的宫女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鼻尖萦绕着浓得化不开的药味,殿外明明是暑气蒸腾的时节,殿内却门窗紧闭,连一丝热风都透不进来。
想起方才将族里传递的消息禀报给病重的主子,宫女只觉膝下的青砖冷得刺骨,那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连心跳都似被冻得慢了半拍,身子愈发僵硬得像块石头。
“胤禑……近日可还安好?”
沉寂了许久的殿内,终于被床上僖嫔一句气若游丝的询问打破。
那宫女喉头滚了滚,咽下口唾沫,声音发颤地回道:“回主子,十五阿哥都好。昨日下学便赶来瞧主子,只是那会儿主子正睡着,阿哥孝顺,不肯让奴才叫醒您,在殿外待了片刻,才回乾西所去了。”
床上的僖嫔嘴角微微牵起,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只是那笑意很快便被眼底的颓色冲淡。她想起自己如今的境况,仍是强撑着一口气吩咐道:“别再让胤禑来了。这几日天热,仔细中暑。叫他往后好好上学便是,就说我好多了,让他不必忧心。”
“这……奴才知道了。”宫女迟疑片刻,终究应下。她知晓自家主子是怕十五阿哥也遭了同温宪公主一般的祸事。前两月温宪公主奉圣命伴太后出宫避暑,偏生舟车劳顿叠着意外中暑,竟就这么突然病亡。
僖嫔闻言,唇边漾开一抹凄然的笑:“我若去了,记得转告太子殿下与索额图大人,还望他们……好好照看胤禑。”
“奴才记下了,定会将话送到。”宫女应声时,紧绷的肩背悄悄松了些,族里交代的事总算办妥,先前攥着的心绪骤然落地,语气里再没了方才的惶惧,只剩恭顺。
躺在床上的僖嫔,脑海中不由浮起入宫近三十载的点点滴滴,心想活了这许多年,大抵也算够了。
自她对和嫔的十四格格动了手脚,便知会有这么一日。原以为顶多是皇上出手敲打,或是与瓜尔佳氏明争暗斗一番,自己或许还能再撑过去,还能看着胤禑成婚生子。
却没料到,竟是贵妃动了手,想必贵妃早已知道,她入宫十年迟迟无孕,是拜自己当年那碗绝嗣药所赐,所以此番才会痛下杀手。只是她到如今也想不透,这桩陈年旧事,贵妃究竟是如何知晓的。
只是贵妃动手时,族里非但未曾阻拦,反倒撤了她大半人手,这才真让她寒了心。她这一生,为了族里做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付了多少旁人不知的代价?可族里竟全然不管她死活,更落井下石,实在可恨。
好在她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凭着身边这点微薄势力,在贵妃步步紧逼的打压下,还是硬撑到了如今。
罢了,多想无益。族里为安抚瓜尔佳一族,将她推出去平息他们怒火时,自己就该料到会落得这步田地。她一个年老失宠的嫔妃,又怎比得上正得圣宠、又有瓜尔佳一族支持的和嫔。
族里放弃她,也属常理,自己如今确实再难给族里带来多少价值了。
皇上并未因温宪公主薨逝暂缓行程返京,仍陪着太后往避暑山庄去了,宫里没了主心骨,人心浮动。偏又赶上十九阿哥降生,旁人注意力尽被吸引,宫里有些混乱,正是有心人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而没了半点依仗的自己,这才彻底着了贵妃和瓜尔佳氏的道。如今看来,这次死劫,自己怕是真的躲不过去了。
斗了那么多久,总有输的一日。如今轮到自己,也该认命了。次日,储秀宫便传出了僖嫔病逝的消息。
承乾宫内,佟佳氏正端坐在雕花椅上。听闻这消息,她身子猛地一颤,随即缓缓松了口气。望向储秀宫方向的眼神里,那郁结已久的怨怼,也悄然淡去了。
她不是没怀疑过,入宫这些年为何迟迟无孕。可太医没查出端倪,她便只当是缘分未到。只是年岁渐长,心头越发焦虑。四五年前起,她便暗中查探是谁动了手脚,偏是一无所获。
直到前年册封为贵妃,才得了消息,说是赫舍里一族所为。可那时太子一派正盛,她不免疑心是有人故意栽赃,想挑唆她与太子一派争斗,好坐收渔利。是以她费了许多心力去核实消息真伪,迟迟未敢定论。
去年和嫔的十四格格夭折,她才收到更确切的线索。如今给她诊脉的王太医,原是当年给孝昭、孝懿两位皇后看诊的王院判的弟子,他诊出她体内有绝嗣药的痕迹。这般一来,先前的疑虑尽数消去,最后才确定是僖嫔下的手。
想到这,佟佳氏眼神不由一黯。她能这般顺遂地查出幕后黑手,后宫里能做到的,唯有皇上,是他顺水推舟,将所有证据摆在她面前,逼她动手。
难怪她能晋封为贵妃,想来皇上早已知晓她再难有孕,自然没了忌惮。看来皇上根本就不愿她诞下皇嗣,不然也不会等到如今才让她知晓真相。佟佳氏眼中微微泛起泪光,心底泛凉,这后宫真是容不下半分天真,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要被这般算计。
想到这,佟佳氏微微垂首,下意识抚了抚自己平坦的小腹,沉默了许久。再抬眼时,眼底已添了几分狠决,随即对身侧嬷嬷吩咐道:“僖嫔病逝,去给皇上、太后报信吧,看圣意如何示下。”
听着贵妃这般冷静平和的语气,嬷嬷心头微微一凛,暗自思忖,经此一事,自家主子身上,总算有了后宫第一人该有的气度。
僖嫔薨逝,心头松快的不止贵妃一人。永寿宫的和嫔亦是如此,甚至为此悄悄哭了一场,那泪里,有痛失爱女的委屈,也有大仇得报的释然。
永和宫内,董佳佳四人闻讯,只觉宫里局势愈发紧张。近些年,后宫接连有人薨逝,无论人为还是天定,瞧着纷争有愈演愈烈的势头。贵妃此番对僖嫔出手,后宫稍有根基的,怕都看得一清二楚。
“也没听闻贵妃与僖嫔有什么旧怨,贵妃这般置人于死地,就不怕彻底开罪了太子?”格兰珠对此颇为纳闷。
“太子和赫舍里一族若是肯伸手管,僖嫔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兆佳氏语气意味深长。
“这……说的也是。她好歹是同德妃、宜妃同一时期得宠的,手段本就不低。可若没了族里撑着,终究抵不住贵妃娘娘的雷霆手段……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戴佳氏轻叹一声,语气里添了几分怅然。
“你们近日多照看着尼莽吉几个,如今这局势,我得多分些心神在胤?那边,盯着他莫要行差踏错。对了,还要常督促他们舒筋练体,温宪公主就是因为身子骨弱了些,终究没撑过来。”董佳佳并未因这事太过烦忧,转而有条不紊地吩咐起来。
兆佳氏三人闻言颔首。“德妃到底是怎么照料公主的?太医用了那般多应急的法子,连施针都试过了,温宪公主竟没撑到汤药熬好的那一刻,实在叫人惋惜。”戴佳氏轻叹着,语气里带了几分感慨,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抱怨。
德妃教养孩子到底是个什么章程,自温宪公主不明不白病逝后,她们早派人打探过。说到底,不过是格格娇养着,拘在跟前学规矩;阿哥便放养,任其释放天性。这法子算不得对,尤其教养格格的路数,压根不是为了日后远嫁蒙古做打算的。
也算温宪公主幸运,康熙没将她指去蒙古。可即便如此,一场暑气竟轻易便夺了她性命,她毕竟不是寻常百姓,便是侍奉太后出行,也是安坐马车中,左右有人打扇,身侧冰鉴镇着,不可能会轻易中了暑。
所以董佳佳暗自思忖,温宪公主这病,怕还是身子骨底子弱的缘故。
不止永和宫这般谨慎应对。宫里许久未曾有主位娘娘因争斗失利而病逝,僖嫔偏是因人为暗算而病逝,这更让各宫人心惶惶,纷纷暗自警惕,加强了防范。
几日后,避暑行宫的康熙得了僖嫔病逝的信,面上半分悲色也无。僖嫔能在宫里撑这么久,本就是因太子年幼,平妃又不算精明,需得有人在后宫帮衬太子、制衡平妃。可如今平妃早逝,太子也已长成,她若肯安分守己,他也不必设计取她性命。终究,她还是选了赫舍里一族,而非太子。
太子是他亲手教养大的,他断不信太子会这般没有容人之量,连个和嫔、瓜尔佳一族的皇嗣都容不下。所以十四格格夭折一事,定然是索额图的手笔。
念及此,康熙目光落在案上那底下人汇报关于太子与索额图近日往来的密信上,神色沉得辨不出阴晴。待拆开看过,他猛地勃然大怒,一掌狠狠拍在桌案,震得杯盏轻响。梁九功被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跪地磕头,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索额图该死!安敢存此狼子野心!”康熙目眦欲裂,恨不能即刻回京。信上密密麻麻,尽是索额图为太子拉拢朝中重臣、京中兵帅的勾当,连他离宫后太子与索额图每回碰面的时辰、地点,都记得一清二楚。
“索额图实在有负皇恩。”康熙心绪稍定,语调冷得像淬了冰。去年他便暗示索额图致仕,索额图也顺了他的意,以年老为由休致,谁知这竟助长了索额图的野心,连京中守卫都敢暗中拉拢,当真是触了他的逆鳞。康熙眼底渐渐漫开刺骨寒意,却仍按捺住回京的念头,他倒要瞧瞧,索额图的胃口究竟能有多大,至于太子……希望不要令他失望。
十一月,康熙銮驾返京。自御驾回宫,他对大阿哥所行所举,赞不绝口,却对赫舍里一系却渐露打压之意。后宫诸人瞧在眼里,更觉风声鹤唳,风雨欲来。
喜欢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