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保养兵器的歌谣-《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叶明掀开车帘,只见一队巡逻士兵正唱着歌走过:

  "盾牌亮堂堂,每日都要擦~

  长枪尖又利,油布裹紧它~

  破虏弩机巧,弦松要检查~"

  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歌词却全是兵器保养要点。

  叶明惊讶地发现,领唱的竟然是叶瑾和胡三娘!

  "停车!"叶明跳下马车,"瑾儿,这是..."

  叶瑾得意地扬起小脸:"三哥的保养手册太枯燥啦!我和三娘姐姐编成了歌谣,士兵叔叔可爱唱了!"

  胡三娘红着脸解释:"小小姐说,歌谣比文字好记...我们试了几首,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

  叶明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现代的记忆术吗?他立刻决定将更多军事知识编成歌谣,甚至专门拨出一间屋子给两个姑娘当"创作室"。

  接下来的日子,兵部时常传出欢快的歌声。从武器保养到战术口诀,都被编成了易记易唱的军歌。

  连最顽固的老将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小调"确实让士兵们记牢了要点。

  与此同时,"火龙涎"的研究也取得进展。叶明设计出了便携式的铜罐喷射器,虽然射程只有五步,但足以在近战中造成恐怖效果。

  他严格限定知情范围,所有参与研发的工匠都签了保密契约。

  这天傍晚,叶明正在试验场测试新改进的烟雾弹,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大人!小小姐在藏书阁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叶明赶到时,叶瑾正踮着脚尖从最高层书架取下一卷落满灰尘的图纸。

  "三哥!你看这个!"她兴奋地展开图纸,"是不是跟你画的连弩很像?"

  叶明心头一震。

  图纸上确实是连弩设计,而且与他最初的构想惊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这份图纸标注的日期是天启三年——比他"发明"连弩早了整整两年!

  "哪里找到的?"

  叶瑾指向书架顶端:"那里还有好多呢!都是奇怪的机器图!"

  叶明爬上梯子,果然发现十几卷类似的设计图。

  有些他甚至叫不上名字,但原理明显超越时代。最令人不安的是,每张图纸角落都盖着同一个印章——"碧泉庄藏书"。

  碧泉庄...二皇子的别院!

  "瑾儿,这事不要告诉别人。"叶明严肃地叮嘱,同时将图纸小心收好。

  当夜,二皇子府中灯火通明。一个白衣人恭敬地呈上一卷图纸:"殿下,得手了。"

  二皇子展开图纸,正是叶明最新设计的连弩改良方案。

  他满意地笑了:"任他千般机变,终究难逃一败。"

  白衣人低声道:"那'火龙涎'的配方..."

  "不急。"二皇子把玩着图纸,"先让咱们的叶大人再得意几天。等到时机成熟..."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两人相视而笑。

  窗外,一轮血月悄然升起,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兵械院的值夜守卫正打着哈欠,忽然听见库房方向传来一声轻响。老赵头眯起昏花的眼睛,隐约看见一道白影闪过。

  "谁?"他提起灯笼喝问,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没有回应。老赵头壮着胆子走过去,库房门锁完好,但窗棂却断了两根——有人进去了!

  "来人啊!有贼!"

  喊声惊动了整个兵械院。等叶明接到消息赶到时,现场已经围满了人。库房门大开,存放新式烟雾弹配方的铁匣不翼而飞,三架连弩原型机也消失了。

  "大人!"守卫队长脸色惨白,"属下失职..."

  叶明摆摆手,蹲下身检查窗台痕迹。几片碎布挂在断裂的窗棂上,布料质地精良,不似寻常盗贼所用。更引人注目的是地上的一块玉佩碎片,虽然只剩一角,但仍能辨认出上面刻着半个"兰"字。

  "是那个白衣人!"李天宝惊呼,"和潼武关逃走的那家伙一样!"

  叶明却盯着玉佩碎片若有所思。这玉质地上乘,雕工精细,绝非北疆风格。更奇怪的是,碎片背面隐约可见一个小小的兰花印记——二皇子府的标记。

  "清理损失,加强巡逻。"叶明简短吩咐,随即转向李天宝,"去请胡三娘来我书房,立刻。"

  书房里,叶明展开兵械院的平面图,手指在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加装铃铛报警装置。库房所有窗户封死,只留一道门。"

  胡三娘匆匆赶来,头发还散乱着,显然刚从被窝里爬起来。叶明直接将玉佩碎片递给她:"认识这个吗?"

  胡三娘接过碎片,对着烛光仔细查看:"这...这是上等的和田玉,雕工像是宫里的手艺。"她突然压低声音,"背面的兰花,是二皇子府的标记!"

  叶明点点头:"但正面这个'兰'字..."

  "贺兰氏的标记!"胡三娘脱口而出,随即捂住嘴,"大人,这...这太奇怪了。"

  确实奇怪。二皇子和贺兰氏的人怎么会用同一种信物?除非...他们之间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叶明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上次那些被盗的图纸,核心部件的参数都按我说的改动了吧?"

  胡三娘点头:"按大人吩咐,所有外传图纸都缺少关键参数。特别是连弩的弦槽角度和烟雾弹的硝石配比,都用了错误数据。"

  "很好。"叶明嘴角微扬,"传令下去,明天开始研发'破虏弩Ⅱ型'。重点改进弦槽角度和扳机结构,射程再增加三十步。"

  胡三娘眼睛一亮:"大人是要..."

  "让他们偷。"叶明冷笑,"偷到的永远是过时的技术。"

  接下来的三天,兵械院昼夜不息。叶明亲自带队改良连弩设计,将弦槽角度从45度调整为42度,同时改进了扳机结构。测试时,新弩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一十步,比Ⅰ型又提高了三十步!

  "妙啊!"张什长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新弩,"这力道,这准头,北疆蛮子的皮甲就跟纸糊的一样!"

  叶明却转向铁匠坊:"'火龙涎'的储存问题解决了吗?"

  负责的工匠愁眉苦脸:"大人,那东西太容易泄漏,普通的皮囊根本..."

  "试试这个。"叶明递过一个小罐子,"我加了树胶增稠,看看效果。"

  工匠将信将疑地按新配方调制,果然得到了一种粘稠如蜜的燃烧剂。更妙的是,这种改良版"火龙涎"可以安全地储存在特制的铜罐中,使用时再稀释。

  测试新配方时,意外发生了——火焰温度远超预期,瞬间将测试用的木架烧成白灰!热浪扑面而来,叶明急忙拉着众人后退。

  "大人小心!"张什长用身体挡在叶明前面,手臂被飞溅的火星烫出几个水泡。

  叶明连忙命人取来药箱,亲自为老部下包扎。看着张什长强忍疼痛的样子,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

  "用这个,止痛效果更好。"

  瓷瓶里装着叶明根据现代知识配制的简易药膏,主要成分是薄荷油和蜂蜡。张什长将信将疑地涂上,顿时瞪大眼睛:"凉丝丝的!不疼了!"

  周围士兵纷纷称奇,叶明索性将配方交给军医:"大量配制,分发各营。"

  正当众人为这一连串突破欢欣鼓舞时,李天宝匆匆跑来:"少爷!小小姐带着胡姑娘在校场搞什么名堂,您快去看看吧!"

  校场上,叶瑾正蒙着胡三娘的眼睛,神秘兮兮地把她往前带。周围站满了士兵,个个憋着笑。

  "三娘姐姐别偷看哦!"叶瑾奶声奶气地说,"再走三步...好了!"

  她猛地松开手。胡三娘睁开眼,只见全体士兵整齐列队,"唰"地一声举起盾牌——每面盾牌上都画着一个笑脸!

  "祝胡管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两百个粗犷的嗓音齐声喊道,震得树上的鸟儿都飞走了。

  胡三娘呆若木鸡。今天是她生日,连自己都忙忘了,没想到...

  张什长走上前,郑重地捧上一把精致的匕首:"胡姑娘,这是弟兄们凑钱打的。刀身用的是叶大人新研制的钢,刀柄是每人贡献的一块铜钱熔铸的。"

  匕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刀柄上密密麻麻刻着所有士兵的名字。胡三娘接过匕首,眼泪夺眶而出。

  叶瑾不知从哪捧出一个小巧的"蛋糕"——其实是用馒头垒成,上面插着二十根细蜡烛。

  "许愿吹蜡烛!"小丫头兴奋地指挥,"我教士兵叔叔们唱生日歌了!"

  于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两百个彪形大汉用兵器敲击着节奏,扯着破锣嗓子唱起生日歌。那场面既滑稽又感人,连路过的文官都忍不住驻足观望。

  胡三娘哭得稀里哗啦,许完愿后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士兵们欢呼起来,几个年轻小伙甚至把胡三娘抛向空中庆祝。

  叶明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些平凡的温暖时刻,或许就是他奋斗的意义所在。

  欢庆过后,叶明召集核心人员开了个秘密会议。

  "据线报,被盗的图纸已经在碧泉庄投入生产。"叶明展开一份密报,"但他们的连弩射程只有二百四十步,烟雾弹持续时间也不到我们的一半。"

  胡三娘不解:"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因为缺少关键参数。"叶明解释道,"比如连弩的弦槽角度,图纸上写的是45度,实际最佳是42度。这3度的差距,就决定了三十步的射程。"

  众人恍然大悟。张什长拍腿大笑:"妙啊!让他们偷,偷到的都是残次品!"

  "不止如此。"叶明取出一卷新图纸,"我准备了一份'特别礼物'。胡管事,想办法让这份图纸'意外'落到二皇子的人手里。"

  胡三娘展开图纸,发现是连弩Ⅱ型的"改进版",但几个关键部件的尺寸明显有问题。

  "这...扳机结构会卡壳啊!"

  叶明笑而不语。张什长最先反应过来,哈哈大笑:"大人这是要让他们自食恶果啊!"

  会议结束后,叶明独自留在书房,仔细研究那块玉佩碎片。二皇子和贺兰氏的联系越来越明显,但动机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对付叶家?

  他展开京城地图,在二皇子府和碧泉庄之间画了条线。如果能在碧泉庄找到生产证据...

  正思索间,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响。叶明警觉地抬头,只见一片白影掠过树梢,速度快得不可思议。

  "孤狼..."叶明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香囊——叶瑾给他求的护身符似乎隐隐发烫。

  次日清晨,叶明正在兵械院检查新一批连弩的生产情况,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来:"大人!不好了!小小姐她...她在市集上..."

  叶明心头一紧:"瑾儿怎么了?"

  "小小姐没事!"侍卫喘着气解释,"但她编的那些军歌,被市井孩童改编传唱,其中一首...好像被人加了奇怪的词!"

  叶明立刻赶往市集。远远就听见一群孩童在唱:

  "盾牌亮堂堂,狼来也不怕~

  长枪尖又利,专戳北疆马~

  若问我是谁,白鹤栖谁家~"

  前面确实是叶瑾编的原词,但最后一句明显是后加的。更奇怪的是,几个衣着普通的行商正专注地听着,还掏出铜钱打赏唱得好的孩子。

  叶明眼神一凛。"白鹤栖谁家"...这不正是密码本上的接头暗号吗?

  "天宝,"叶明低声吩咐,"跟着那几个行商,看他们去哪。"

  当天下午,李天宝带回惊人消息:那几个行商进了城西一处宅院,而那里最近常有北疆口音的人出入!

  叶明立刻联系了父亲在京城布下的暗线,对那处宅院进行秘密监视。同时,他命人召回所有在外传唱的军歌,重新审查歌词。

  夜幕降临,叶明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城西的方向。技术泄露、北疆间谍、二皇子与贺兰氏的诡异联系...这些碎片似乎正在拼凑成一幅危险的图画。

  而此刻,他亲手改良的"火龙涎"正在碧泉庄的某个角落,被不明真相的工匠们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