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昫的伤不轻不重,太医对待皇子龙孙们都格外小心,当然劝他好生休养一阵,不要擅动。
雍亲王和元晞更把医嘱记在心上,回到营帐中,元晞对着弘昫耳提面命,“这阵子你就跟着我,半步不许离开,也不许动弓箭。我看哪个不要命的,还敢打那主意!”
她说话时颇有威严之色,论身手,她也不亚于弘昫,甚至还要稍强一些,确实有说这番话的底气。
宋满正欲开口,春柳回道:“主子,诚亲王福晋使人送来许多礼品,说是谢礼。”
雍亲王遂往里坐了,宋满叫人请入内,是三福晋一向随身的嬷嬷带着侍女前来,又再次称谢,并道:“我们福晋原要亲自前来,但阿哥方才忽然发起热,福晋不敢离开,只得先打发奴才们将谢礼送来,并叫奴才转达,一定再亲自前来道谢。”
“三嫂如此,便过于多礼了。”宋满道:“请转告三嫂,自然是孩子的事最为紧要,三嫂的心意我已明白,骨肉之间,何必再拘泥于如此俗礼?”
“是。”三福晋的心腹忙称是,三福晋送来的是谢礼,但既知道弘晁病了,宋满少不得也叫人去探望一次,这边吩咐了春柳一遍,倒把盘问弘昫的心思撂下了。
不管是有什么缘故,她应该相信弘昫的判断。
遂只亲自把药箱打开,开始找镇痛药,虽然没伤到骨头,那么一大块淤青,疼也是难免的,雍亲王看着她找。
正说话,御前来人,赐下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药散丸,又叫弘昫不必去谢恩,好生休养即可。
雍亲王想了想,站起身,“我往御前去一趟,你们几个先吃饭,不必等我。”
宋满点一点头,送他出门。
追查凶手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有胆量在木兰围场里直接动手的人,自然不可能留下疏漏把柄被人抓到,即使是御前的人出手,追查到的线索也都是死头。
太子和雍亲王、诚亲王对此都有所不满。
雍亲王甚至怀疑是康熙有意包庇幕后之人,康熙的震怒不似作假,但人老了,大约也不愿见到儿子们刀剑相向,儿子与孙辈的重量相衡,总有高下之分。
不过这点心思不能宣之于口,他冷眼看着,太子就不这么想,他认为是御前的人纯废物,汗阿玛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把三个皇孙的命捆起来偏袒哪个死儿子。
诚亲王大概是有些摇摆,但还是认同太子的看法。
宋满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痒,也在持续关注这件事,雍亲王心中所思所想不能明言,但她看实时监控,却能看出来,不禁与八零八感慨【童年影响一生,多少是有些道理的。】
这三个皇子,在皇父处受到的疼爱、关注,也是随着序齿降低的,太子坚信康熙再看他不顺眼,也不会拿他儿子的命开玩笑,雍亲王无法做到。
他的性格已经被塑造至此。
皇家的事总是一本烂账,那方面的事情不在心灵马杀鸡的服务范围,宋满有多大碗管多大事,她拯救不了一个日后将位列九五之尊,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男人,她得先保自己的饭碗。
弘昫的伤倒是恢复得不错,他伤得本来也不重,不过他很谨慎地没再活动,常陪着宋满给德妃请安去。
德妃对他的谨慎很赞同,道:“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轻重,若是年轻时落下伤来,到老了都受罪。如今就好生养着,打马拉弓,以后不有得是机会?”
十四贝子道:“额娘,您太小心啦!”
不过他十分惋惜,弘昫头一次跟着来围场,一路上多风光,如今即将行围,蒙古各部的儿郎齐聚,正该一展身手,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爱新觉罗家儿郎的厉害,结果竟然受了伤。
德妃狠狠瞪了他一眼,十四贝子有些不服气,但还是讪讪地转口道:“不过好生休养是有理的,没事儿,明年行围还能来呢。”
德妃听他说话听得心烦,原本看小儿子,这么干脆爽直的性格,又孝顺,哪哪都挺好,可和孝顺又贴心的孙子孙女一比,这口无遮拦的缺心眼儿就有点让人烦心了。
她摆摆手,“你还是回去瞧瞧你媳妇吧,她有了身孕都没发现,跟着这一路的折腾,幸好是发现了,若再没发现,耽搁一阵,都不知道怎样!”
十四贝子听着也有些后怕,还嘴硬道:“她身子一向强健,自然无碍。”
他们总擅长把女人生孩子说得像鸡下蛋一样轻飘飘的,德妃看儿子有了不顺眼的地方,再听这话也烦心了,瞪他一眼,道:“生孩子若就这么容易,天底下的人都抢着生了!”
十四贝子想不通额娘因何生气,但只得起身,德妃又道:“你们俩成婚这么多年,只得弘明这一个孩子,你若是个明白的,就和你福晋好些,她过门这么多年,我也没见她有什么错处过!”
十四贝子府中,妾室舒舒觉罗氏生育最多。
他只得答应着,德妃看了他两眼,不知道哪来的恼火劲儿,摆摆手叫他走了。
等儿子走了,才觉出一点悔意,方才说话好像太冲了些,但脸上抹不开,又和宋满念叨:“你说说他,多大人了,都有多少孩子了,自己还跟孩子似的,说话做事之前也不先想想,总是莽撞得很,脾气又大……”
越说越不后悔了。
宋满算是确定了,更年期了!
婆婆更年期,古代儿媳妇的噩梦。
好在今天元晞弘昫都在,元晞笑着道:“汗玛法几次说十四叔好呢,说十四叔秉性赤诚忠心,又擅弓马,最有满洲儿郎风范。”
弘昫也道如此,德妃听着,有几分快慰,又摸元晞的头,“你十四叔若有你们姐弟三分懂事,我也不愁了。”
万岁爷今天喜欢儿子赤诚直接,明日还不知怎样呢。
十四总是这样横冲直撞,不知进退的,只靠这圣心做依仗,有什么用?
她叹了口气,又关心弘昫的身体,“你十四叔说话不中听,别听他的,有什么可惜的?你玛法几次和我夸你,岂不比出风头实在多了?你和你十四叔不一样,你是你阿玛的长子,你阿玛对你寄予众望,你又性情稳妥,这就最好了。凡事学会三思而后行,就不愁了。”
说着,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雍亲王和元晞更把医嘱记在心上,回到营帐中,元晞对着弘昫耳提面命,“这阵子你就跟着我,半步不许离开,也不许动弓箭。我看哪个不要命的,还敢打那主意!”
她说话时颇有威严之色,论身手,她也不亚于弘昫,甚至还要稍强一些,确实有说这番话的底气。
宋满正欲开口,春柳回道:“主子,诚亲王福晋使人送来许多礼品,说是谢礼。”
雍亲王遂往里坐了,宋满叫人请入内,是三福晋一向随身的嬷嬷带着侍女前来,又再次称谢,并道:“我们福晋原要亲自前来,但阿哥方才忽然发起热,福晋不敢离开,只得先打发奴才们将谢礼送来,并叫奴才转达,一定再亲自前来道谢。”
“三嫂如此,便过于多礼了。”宋满道:“请转告三嫂,自然是孩子的事最为紧要,三嫂的心意我已明白,骨肉之间,何必再拘泥于如此俗礼?”
“是。”三福晋的心腹忙称是,三福晋送来的是谢礼,但既知道弘晁病了,宋满少不得也叫人去探望一次,这边吩咐了春柳一遍,倒把盘问弘昫的心思撂下了。
不管是有什么缘故,她应该相信弘昫的判断。
遂只亲自把药箱打开,开始找镇痛药,虽然没伤到骨头,那么一大块淤青,疼也是难免的,雍亲王看着她找。
正说话,御前来人,赐下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药散丸,又叫弘昫不必去谢恩,好生休养即可。
雍亲王想了想,站起身,“我往御前去一趟,你们几个先吃饭,不必等我。”
宋满点一点头,送他出门。
追查凶手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有胆量在木兰围场里直接动手的人,自然不可能留下疏漏把柄被人抓到,即使是御前的人出手,追查到的线索也都是死头。
太子和雍亲王、诚亲王对此都有所不满。
雍亲王甚至怀疑是康熙有意包庇幕后之人,康熙的震怒不似作假,但人老了,大约也不愿见到儿子们刀剑相向,儿子与孙辈的重量相衡,总有高下之分。
不过这点心思不能宣之于口,他冷眼看着,太子就不这么想,他认为是御前的人纯废物,汗阿玛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把三个皇孙的命捆起来偏袒哪个死儿子。
诚亲王大概是有些摇摆,但还是认同太子的看法。
宋满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痒,也在持续关注这件事,雍亲王心中所思所想不能明言,但她看实时监控,却能看出来,不禁与八零八感慨【童年影响一生,多少是有些道理的。】
这三个皇子,在皇父处受到的疼爱、关注,也是随着序齿降低的,太子坚信康熙再看他不顺眼,也不会拿他儿子的命开玩笑,雍亲王无法做到。
他的性格已经被塑造至此。
皇家的事总是一本烂账,那方面的事情不在心灵马杀鸡的服务范围,宋满有多大碗管多大事,她拯救不了一个日后将位列九五之尊,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男人,她得先保自己的饭碗。
弘昫的伤倒是恢复得不错,他伤得本来也不重,不过他很谨慎地没再活动,常陪着宋满给德妃请安去。
德妃对他的谨慎很赞同,道:“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轻重,若是年轻时落下伤来,到老了都受罪。如今就好生养着,打马拉弓,以后不有得是机会?”
十四贝子道:“额娘,您太小心啦!”
不过他十分惋惜,弘昫头一次跟着来围场,一路上多风光,如今即将行围,蒙古各部的儿郎齐聚,正该一展身手,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爱新觉罗家儿郎的厉害,结果竟然受了伤。
德妃狠狠瞪了他一眼,十四贝子有些不服气,但还是讪讪地转口道:“不过好生休养是有理的,没事儿,明年行围还能来呢。”
德妃听他说话听得心烦,原本看小儿子,这么干脆爽直的性格,又孝顺,哪哪都挺好,可和孝顺又贴心的孙子孙女一比,这口无遮拦的缺心眼儿就有点让人烦心了。
她摆摆手,“你还是回去瞧瞧你媳妇吧,她有了身孕都没发现,跟着这一路的折腾,幸好是发现了,若再没发现,耽搁一阵,都不知道怎样!”
十四贝子听着也有些后怕,还嘴硬道:“她身子一向强健,自然无碍。”
他们总擅长把女人生孩子说得像鸡下蛋一样轻飘飘的,德妃看儿子有了不顺眼的地方,再听这话也烦心了,瞪他一眼,道:“生孩子若就这么容易,天底下的人都抢着生了!”
十四贝子想不通额娘因何生气,但只得起身,德妃又道:“你们俩成婚这么多年,只得弘明这一个孩子,你若是个明白的,就和你福晋好些,她过门这么多年,我也没见她有什么错处过!”
十四贝子府中,妾室舒舒觉罗氏生育最多。
他只得答应着,德妃看了他两眼,不知道哪来的恼火劲儿,摆摆手叫他走了。
等儿子走了,才觉出一点悔意,方才说话好像太冲了些,但脸上抹不开,又和宋满念叨:“你说说他,多大人了,都有多少孩子了,自己还跟孩子似的,说话做事之前也不先想想,总是莽撞得很,脾气又大……”
越说越不后悔了。
宋满算是确定了,更年期了!
婆婆更年期,古代儿媳妇的噩梦。
好在今天元晞弘昫都在,元晞笑着道:“汗玛法几次说十四叔好呢,说十四叔秉性赤诚忠心,又擅弓马,最有满洲儿郎风范。”
弘昫也道如此,德妃听着,有几分快慰,又摸元晞的头,“你十四叔若有你们姐弟三分懂事,我也不愁了。”
万岁爷今天喜欢儿子赤诚直接,明日还不知怎样呢。
十四总是这样横冲直撞,不知进退的,只靠这圣心做依仗,有什么用?
她叹了口气,又关心弘昫的身体,“你十四叔说话不中听,别听他的,有什么可惜的?你玛法几次和我夸你,岂不比出风头实在多了?你和你十四叔不一样,你是你阿玛的长子,你阿玛对你寄予众望,你又性情稳妥,这就最好了。凡事学会三思而后行,就不愁了。”
说着,忍不住又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