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这老娘们咋回事-《重生后:我带寡嫂上山打猎奔小康》

  哨兵一听,立马双腿并拢,敬了个充满尊重的军礼。

  “张建国同志,您好!”

  “呃,现在认出来了?”

  “嘿嘿,我虽然没见过您真人,但是我知道您的事迹。一个人请全连吃烤全羊,其他连也跟着沾光。另外还捐款成立了什么基金会,现在全营都有好处呢!”

  张建国摆了摆手,脸上尽是被人吹捧的笑意。

  “我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咱们当兵的不容易,能给你们分担分担,也是我的福气。”

  “张同志,向您敬礼!”

  张建国也把脸上的笑容收起来,回了个不标准的军礼。

  “张同志,您稍等,我给甘连长打电话,让他来接您!”

  部队有部队的规矩,进入营区必须要有人接。

  张建国虽然在七连当过兵,但是他的关系挂在哈市的173医院,还不算这里兵。

  在等人的间隙,张建国也没闲着,从兜里掏出两包香烟,给两个哨兵一人一包。

  “同志,吸烟!”

  两个哨兵面面相觑,营级干部给散烟,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张同志,这……”

  “这什么这?你看你牙齿熏的黄不拉几的,别告诉我不吸烟!拿着,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别跟我客气。”

  “行吧,谢谢您!”

  张建国没有别的优点,那就是对敌人抠门,能抠一点是一点,对自己人大方,能多送一点就多送一点。

  约莫等了十来分钟,甘胜利骑着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道赶来。

  “建国同志、建国同志,你咋来了?来之前也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你!”

  张建国见甘胜利满头是汗,便问道:

  “接我?你用二八大杠接我吧?你能驮得下这么多东西不?”

  甘胜利把自行车撑起来,透过车窗一看,满满当当的物资,顿时说道:

  “建国,这都是给咱们七连带的?”

  “嗯啊,都过去这么久了,你们也不知道来看看我,正巧今天有空,梅花嫂子又让我给你捎点花卷,我就寻思不能只给你一个人带东西啊,不然咱们兄弟们咋整?干瞪眼啊!”

  甘胜利有些不好意思。

  “这老娘们咋回事?不是让她不要搞特殊吗?咋还能托你送东西?看我回去不大耳巴抽她!”

  “得了吧,你也就在我面前装装,你回去指不定成啥样呢,肯定乖的跟孙子一样。走吧,咱们抓点紧,好多东西不能过夜,争取晚上就消灭掉!”

  张建国发动汽车,甘胜利踩着自行车,扒着车门,扬长而去。

  俩个哨兵羡慕的闻了闻汽油味,说道:

  “今天七连又得加餐咯!同样是当兵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就你怪话多,你不是白得了一包烟吗?别废话,老老实实站岗得了。”

  “班长,待会咱们下了岗去七连凑凑呗……”

  “瞧你那点出息。说好了啊,是你非要去,我陪你去看看而已。”

  张建国把车停在七连营房门口,指导员已经把全连战士集结起来,等他一下车,便响起哗啦啦的掌声。

  “欢迎上级领导张建国同志!”

  张建国敬了个礼,说道:

  “别整那死出,你们不是欢迎欢迎我张建国,是欢迎车里的物资吧?”

  甘胜利嘿嘿一笑。

  “都欢迎都欢迎,可不能只欢迎物资,那我们成啥人了?”

  “还算你老实,快来搬吧,等着干哈?不会让我又送又搬吧?”

  “那不能。指导员!招呼战士们干活,过不了夜的交给炊事班,晚上加餐。”

  指导员一挥手,战士们瞬间朝吉普车冲过去。

  张建国一惊,这不是要把他吉普车给拆了吧?

  “唉,悠着点,车上的零件别给我拆咯!”

  “扳手扳手,那是我的扳手,不是送你们的物资!”

  张建国一顿指挥,这才没让战士们把车给拆成零件。

  炊事班班长老高凑过来,谄媚的说道:

  “连长,这香烟散篓子啥的也交给炊事班?”

  “想得美,香烟散篓子过不了夜吗?”

  “连长,咱们的晚上不是聚餐吗?散篓子和香烟能少的了?”

  “美的你们,都给我搬到连部,这是重要战略物资,跟子弹一样,都是战斗力,连里统一保管!”

  老高瘪瘪嘴,叹了口气,说道:

  “行吧……”

  到了晚上六点,每个班一大盆酸菜炖猪头,再配上酱大骨、粉蒸肉、梅菜扣肉。

  总之,晚餐是肉多菜少。

  另外,战士们死乞白赖从甘胜利手里抠出来一缸白酒,人均能分到三四两。

  在连部前的空地上,甘胜利举起酒碗,说道:

  “同志们,今天借张建国道同志的酒,对他表示感谢!啥也不说了,都在酒里!”

  张建国干了小半碗,赶忙夹了一大口酸菜压一压。

  “嗯,就是这个味!老高手艺真不错。老甘,你今天咋没叫高成高参谋?”

  “你都来了我哪能不叫他?只是最近高参谋忙着呢!”

  “忙啥?他不就是首长身边的小跟班嘛,有啥好忙的?”

  甘胜利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兔死狐悲的表情。

  “唉,这不是有一批老兵要退伍吗?地方安置不了,僵持住了。”

  张建国把筷子放下,一脸的不可思议。

  “不会吧?现在退伍的战士不是很受欢迎吗?怎么会安置不了?他们的老家不要他们?”

  “不是老家不要他们,而是他们想安置在哈市。”

  张建国越听越一头雾水,好像有点不对劲。

  “哈市?为啥?不是都回原籍安排吗?咋都要安排在哈市?老家没人了?”

  “也不是,主要是他们老婆孩子都在哈市,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要是回原籍,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张建国这才听懂。

  战士们好不容易在哈市解决老婆孩子的工作上学问题,现在又要回原籍,这样一来又得重新折腾一遍。

  而且老婆孩子还不一定能理解能支持。

  所有压力全给到部队。

  但是地方上每年就能解决这么多岗位,多了也没用。

  尤其是哈市,岗位更是稀缺资源。

  “我反正叫他了,不过他让我们先吃,不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