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回忆往事-《四合院:我,十岁称霸四合院》

  周姥姥神色认真地看着易中海,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过还是得尽快调查清楚才行。

  这事儿可不能拖着。”

  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担忧,仿佛已经预见到了事情若不及时解决可能带来的麻烦。

  接着,周姥姥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你最好私底下跟王主任把这事透一下,让他也有个防备心。

  毕竟人家是街道的领导,有他的帮助,你调查起来也更顺利。”

  易中海听后,连忙点头,感激地说道:“我明白,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次多亏了你们帮忙,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易中海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脸上带着诚恳的表情,对周姥姥的建议十分认同。

  易中海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回头我让我老伴把这两个孩子的学费给从卿送去。

  虽说这补课是麻烦从卿,但该给的钱还是不能少。”

  周姥姥听了,也没说不要,只是点点头,语气平和地说道:“行,你们看着办吧。

  都是大院里的邻居,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

  但既然说好了补课,就好好补,可别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业。”

  易大妈陪着易小柳来到澡堂,把她送进里面后,自己便在外面找了个位置坐下等着。

  她微微蹙着眉头,眼神时不时朝澡堂里面瞥去,像是在透过那道门观察易小柳的动静。

  她前几天刚洗过澡,所以今天就没进去。

  在等待的过程中,易大妈心里一直在琢磨着事儿。

  她和老伴过日子过了这么多年,对易中海的脾气秉性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易大妈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透着思索,仿佛在回忆着易中海平日里的样子。

  她敏锐地察觉到,今天的老伴有些不太对劲。

  易中海向来沉稳内敛,可今天他的情绪实在太外露了,显得格外激动,这根本不像他平日里的作风。

  易大妈咬了咬嘴唇,脸上浮现出担忧的神色,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疑惑,暗自思忖着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她很清楚,这其中肯定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易大妈深吸一口气,努力收敛好心神,告诉自己先别着急。

  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睛盯着澡堂的门,等待着易小柳出来。

  她相信,老伴会找机会跟她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的。

  毕竟这么多年的夫妻了,有些事虽然没说出口,但彼此心里都有数。

  易大妈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老伴的信任,她知道,老伴不会无缘无故隐瞒她,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易中海回到家,发现易大妈和易小柳还没回来。

  他心里像是揣了只兔子,怎么都坐不住。

  他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窗外,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嘴里还嘟囔着:“怎么还不回来呢。”

  思索片刻后,他干脆自己找出钱票,匆匆出门去找顾从卿。

  很快,易中海来到顾从卿家门前,抬手轻轻敲门。

  “咚咚咚”,没一会儿,顾从卿便打开门,看到是易中海,将他迎进来:“易大爷,请进。”

  易中海走进屋子,坐下后,赶忙把他跟周姥姥他们商量,想让顾从卿给孩子补课的事说了一遍。

  顾从卿一听是周姥姥答应的,稍微思索了一下,也没说什么,点头同意了下来。

  易中海见顾从卿答应,赶忙从兜里掏出钱票递过去。

  顾从卿接过,仔细看了看,有些惊讶地说道:“易大爷,这有点多了吧。

  一共是15块钱,加5斤粮票。

  就给两个孩子补一个月的课,有点太多了。”

  顾从卿一边说着,一边把钱票递回一些,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不想多收易中海的钱。

  易中海连忙摇摇头,摆了摆手说道:“不多,你拿着吧。

  就等于说是你帮我们看孩子了,这俩孩子调皮,也不好整,辛苦你了。”

  易中海一脸诚恳,眼神中满是感激,又把钱票推回到顾从卿手中。

  顾从清听到这么说,也不再客气,把钱票收起来,说道:“行,那我就收着了,易大爷。

  你现在回去让军军和月月过来,把他俩的书都拿过来,我看一下他俩的学习进度,好看看怎么给他们安排。”

  顾从卿微笑着,眼神中透着认真负责,对给孩子补课一事已经开始思考安排。

  易中海赶忙点头,应道:“哎,我这就回去叫他俩过来。”

  说完,便站起身,匆匆告辞,快步往家走去。

  易中海步伐急促,心中想着赶紧把孩子带来,别耽误了顾从卿的时间。

  易中海让军军和月月拿着书本去了顾从卿那儿后,独自回到屋内,缓缓在椅子上坐下。

  他的眼神有些空洞,眉头微微皱起,整个人仿佛陷入了回忆的漩涡。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当年埋大哥的那个不堪回首的日子。

  那时的他,孤身一人,在乱世中浑浑噩噩地走着,如同一片随波逐流的落叶。

  易中海微微闭上眼睛,脸上浮现出痛苦的神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迷茫无助的时刻。

  听路人说快到四九城了,他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顺着那个方向,机械地一直走,一直走。

  走到下午,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即将被黑夜吞噬。

  就在这时,他瞥见路边的杂草堆里好像趴着个人。

  易中海的眼神瞬间警觉起来,脚步也不自觉地放慢,缓缓朝着那杂草堆靠近。

  出于本能,他走过去查看。

  当靠近那人时,他心中一紧,发现那人已然没了气息。

  起初,易中海只是想着碰碰运气,看看这人身上有没有钱,或者什么能换粮食的物件,毕竟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生存是首要之事。

  然而,一番翻找后,什么都没找到。

  就在他满心失望准备起身离开时,他的目光突然定格在那人的手指上——一颗黑痣赫然出现在眼前。

  易中海的身体猛地一震,犹如遭受雷击一般。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那颗黑痣,眼眶瞬间红了。

  他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眼前的人竟是自己的大哥。

  那一刻,悲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

  易中海的哭声在空旷的荒野中回荡,他的身体随着哭声剧烈地颤抖着,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

  这哭声里,有对大哥离世的悲痛,有这些日子独自漂泊的辛酸,更有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哭了好半晌,易中海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

  他强忍着悲痛,拖着沉重的身躯,踉跄着在黑暗中摸索着挖坑。

  他的双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指甲里塞满了泥土,可他浑然不觉。

  每挖一下,都像是在挖着自己的心。

  终于,坑挖好了,他小心翼翼地将大哥的遗体放入坑中,填土掩埋。

  之后,他就那样静静地睡在大哥的坟旁,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与大哥离得更近一些。

  易中海蜷缩着身体,紧紧挨着大哥的坟,脸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凉。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大哥过往的点点滴滴。

  直到第二天清晨,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继续朝着四九城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