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染血的小印,是去年儿子生辰时,他特意挑选的礼物。
他并未选一贯钟爱的白玉,而是挑了这方青田芙蓉白——石质温润,莹白通透,尤其那一抹芙蓉白,色如凝乳,很衬他求雅的心性。
工匠雕琢时,意外发现印石一角,天然生有一小片鲜艳如血的朱砂红,行话叫“俏色”。
老工匠连连称奇,说这是吉兆,自己雕石多年,这种天成俏色也是罕遇。征得温恕同意后,工匠将这片朱砂红雕成了一只小小的、蜷缩酣睡的瑞兽貔貅。
于是,这方素雅小印,便有了独一无二的印记。
如今,血迹恰好染红了那印面上的“清”字,狠狠盖住了瑞兽貔貅身上的那抹朱砂俏色。
原本的吉祥之兆,此刻看来却触目惊心。
小印静静躺在层层堆叠的素白杭绸帕上,身下洇开一团血污斑斑。越往下一层,帕子上的暗红越淡,直至血污完全褪尽,只留一片纯净素雅的雪白。
赵王见温恕的目光紧紧锁住小印,连帕子一起推了过来,“想必这是令郎之物,今日物归原主。”
温恕并未伸手去拿那枚染了血污的印章,垂下的眼底掠过深切的厌恶与恶心,再抬眼时只剩平和从容,“殿下,这是?”
赵王指节在茶案上轻轻一叩,侍立一旁的贴身内侍即刻会意,无声挥退左右,旋即躬身退至纱帐之外,垂手静候。
“令郎年少,难免贪杯好玩,前两日许是醉后失态,路上撞见了本王家中的一名姿色不错的歌伎。”赵王语气轻缓,仿佛闲话家常,“兴许是这女子不识抬举,令郎气盛,下手又失了分寸,这才不慎闹出了人命。”
“本就是个卑贱的东西,死了就死了。可此事若是被那帮疯子御史知晓,借题发挥,怕是有损温大人一贯的清誉。”
“虽说令郎未能入朝为官,但若有人借此参你教子不严,终究也是给温大人徒添烦恼,不是么?”赵王语气温柔关切,神情像极了为温恕操碎了心的慈祥老嬷嬷。
温恕缓缓笑着,面上一派从容,只是暗自攥紧心绪。
这个孽障!
赵王见温恕神色沉凝,缓声笑道:“温大人也不必挂怀,此等微末小事,本王已经替你处置干净。回府后也不必苛责令郎,孩子总有顽皮的时候。”
温恕始终没有收起茶案上那枚血污斑斑,令他作呕的小印。
“殿下,”温恕微微欠身,姿态恭谨,“是老朽教子无方,给殿下添麻烦了。”
赵王摆摆手,“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熟稔的口吻,仿佛两人是相交多年,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
茶案上的庆昌御制铜炉里,幽幽燃着御赐的“宣和禁香”,气味清甜冷冽,茶香与炉香交织,满室清韵。
温恕指节摩挲着甜白釉茶杯,杯子素雅至极,唯有杯底有暗刻双龙戏珠纹,提醒着他,对面这位皇子,乃是能与太子分庭抗礼的人物。
他静静等着,看赵王接下来开出什么价码。
温恕心中冷笑,即便赵王不做处置遮掩,儿子这等事,也无人敢在朝上与他为难。
他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更别说严阁老留下的根脉深远,早已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无论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是内掌枢要的六部重臣,或多或少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晓此事的人,只会悄悄掩盖住,再拿来到他这里换个人情。
整个大贞,有胆量、有资格与他公然为敌者,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潺潺水声裹着氤氲茶香,微风拂过竹叶沙沙轻响,轩室里气氛静谧凝重。
赵王的声音清朗,自带天家威仪,“温大人,母妃正为本王择选王妃。而我,则属意与温大人联姻。”他笑得好看又得体,“听闻温大人的小女儿,正当妙龄,待字闺中。”
温恕迎视赵王,“殿下垂青,实乃老朽莫大荣幸。只是...”他也笑得温文得体,“若与殿下联姻,未免过于张扬,惹人非议。”
他即将登顶首辅之位,整个朝堂的眼睛都盯着他。此时他的女儿做了赵王妃,谁人猜不出他站哪一边。
温恕深知,自己能多年圣眷不衰,全凭不党不私,公允持正。
若此时明目张胆站队,一旦平衡被打破,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局势便如危楼倾厦,一丝风动,便可能全盘崩塌。
赵王笑意更深,“温大人,今日宫中传来消息,太子不日即将解禁。您身为太子老师,太子出事时未发一语,这要是让太子重新得势,怕是对您心生芥蒂,往日的尊敬,恐怕就变成仇视了。”
温恕指尖微微发紧,他筹谋多年,还未走到最后一步,若是此刻太子翻身,确实有些棘手。
不过,也只是棘手而已。
“太子暴虐寡恩,无才无德,并不适合继承大统。”赵王见话说到这份上了,也不必绕弯子,直截了当,“若温大人肯助我登临大位,来日您便是国丈,您的女儿便是皇后,您的外孙,将会是下一任君王。”
“温大人,这是眼前可见的百世基业。否则,即便您功成身退,凭您特进光禄大夫之衔,身后至多配享太庙,得一个‘文忠’的美谥。这身后名,说到底,不就是为了换子孙后代一个稳稳当当的前程,谋一份坚不可摧的依仗么?”
赵王收敛了笑意,“可您身后,还有人能继承这份荣光吗?”
温恕心下雪亮。
他是有个儿子,可儿子无法承接他的衣钵。
因为儿子不幸,一眼留有残疾。
他是可以让儿子走他的权势庇荫入朝为官,可这样一来,他的恩宠可就难保了。
大贞入朝为官者,不仅看文章才学,也重视容貌端正,儿子面有瑕疵,且不通诗书,即便走他的门路勉强入仕,也是为自己埋下祸端。
他的指望,只系在那个美丽无暇的小女儿身上。
赵王的价码开得很有诚意,温恕表面仍旧不动声色。虽说赵王身份尊贵,可皇子并不止赵王一个。
他心中属意的人选,并不是他。
“殿下厚爱,老朽替小女谢过殿下。只是婚嫁大事,还需回府问过小女的意思。”温恕以退为进,不答应也不拒绝。
赵王见这只老狐狸不露声色,知道他心中还在权衡盘算,言辞谨慎,每一句回话都如在秤星上称过般精准。
他不急,他相信温恕很快就会想通。
他让人在朝中散播流言,说温恕身为太子老师,之所以在太子危难之际缄默不语,乃是与太子多有嫌隙,两人不睦已久,早已离心离德。
温恕自己心知肚明,流言真假不论,就冲他冷眼旁观之举,已经彻底得罪了太子。
太子本就心胸狭窄,往日对温恕的礼遇,不过是看重他的地位及温恕背后站着的是圣上。可若这回让太子重新得势,温恕的日子怕是要变得坎坷艰险。
聪明人,懂得适时把握时机。
赵王指尖轻叩,“无妨,容温大人细细思量后,再来回禀本王不迟。”指尖前方,就是那枚青田芙蓉白小印。
温恕定定看了一瞬,伸手将这枚雅致又讽刺的小印揣入怀中,起身告辞。
茶喝完了,话也说尽了,没必要继续留下。
如何答复赵王,他要细细斟酌下。
赵王冷眼看着温恕从容离去,侍立于纱帐外的小内侍靠近,“殿下,温大人太滑手了。”
赵王轻嗤,“温恕虽然老谋深算,根基深厚,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若不选好人站位,也风光不了多久。就储位人选上,除本王之外,他别无选择。”
低头瞥了眼,伸手一把扯下杏黄色四合如意纹绦袋,丢给小内侍。
“恶心的脏东西,扔了吧。”
他并未选一贯钟爱的白玉,而是挑了这方青田芙蓉白——石质温润,莹白通透,尤其那一抹芙蓉白,色如凝乳,很衬他求雅的心性。
工匠雕琢时,意外发现印石一角,天然生有一小片鲜艳如血的朱砂红,行话叫“俏色”。
老工匠连连称奇,说这是吉兆,自己雕石多年,这种天成俏色也是罕遇。征得温恕同意后,工匠将这片朱砂红雕成了一只小小的、蜷缩酣睡的瑞兽貔貅。
于是,这方素雅小印,便有了独一无二的印记。
如今,血迹恰好染红了那印面上的“清”字,狠狠盖住了瑞兽貔貅身上的那抹朱砂俏色。
原本的吉祥之兆,此刻看来却触目惊心。
小印静静躺在层层堆叠的素白杭绸帕上,身下洇开一团血污斑斑。越往下一层,帕子上的暗红越淡,直至血污完全褪尽,只留一片纯净素雅的雪白。
赵王见温恕的目光紧紧锁住小印,连帕子一起推了过来,“想必这是令郎之物,今日物归原主。”
温恕并未伸手去拿那枚染了血污的印章,垂下的眼底掠过深切的厌恶与恶心,再抬眼时只剩平和从容,“殿下,这是?”
赵王指节在茶案上轻轻一叩,侍立一旁的贴身内侍即刻会意,无声挥退左右,旋即躬身退至纱帐之外,垂手静候。
“令郎年少,难免贪杯好玩,前两日许是醉后失态,路上撞见了本王家中的一名姿色不错的歌伎。”赵王语气轻缓,仿佛闲话家常,“兴许是这女子不识抬举,令郎气盛,下手又失了分寸,这才不慎闹出了人命。”
“本就是个卑贱的东西,死了就死了。可此事若是被那帮疯子御史知晓,借题发挥,怕是有损温大人一贯的清誉。”
“虽说令郎未能入朝为官,但若有人借此参你教子不严,终究也是给温大人徒添烦恼,不是么?”赵王语气温柔关切,神情像极了为温恕操碎了心的慈祥老嬷嬷。
温恕缓缓笑着,面上一派从容,只是暗自攥紧心绪。
这个孽障!
赵王见温恕神色沉凝,缓声笑道:“温大人也不必挂怀,此等微末小事,本王已经替你处置干净。回府后也不必苛责令郎,孩子总有顽皮的时候。”
温恕始终没有收起茶案上那枚血污斑斑,令他作呕的小印。
“殿下,”温恕微微欠身,姿态恭谨,“是老朽教子无方,给殿下添麻烦了。”
赵王摆摆手,“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熟稔的口吻,仿佛两人是相交多年,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
茶案上的庆昌御制铜炉里,幽幽燃着御赐的“宣和禁香”,气味清甜冷冽,茶香与炉香交织,满室清韵。
温恕指节摩挲着甜白釉茶杯,杯子素雅至极,唯有杯底有暗刻双龙戏珠纹,提醒着他,对面这位皇子,乃是能与太子分庭抗礼的人物。
他静静等着,看赵王接下来开出什么价码。
温恕心中冷笑,即便赵王不做处置遮掩,儿子这等事,也无人敢在朝上与他为难。
他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更别说严阁老留下的根脉深远,早已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无论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是内掌枢要的六部重臣,或多或少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晓此事的人,只会悄悄掩盖住,再拿来到他这里换个人情。
整个大贞,有胆量、有资格与他公然为敌者,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潺潺水声裹着氤氲茶香,微风拂过竹叶沙沙轻响,轩室里气氛静谧凝重。
赵王的声音清朗,自带天家威仪,“温大人,母妃正为本王择选王妃。而我,则属意与温大人联姻。”他笑得好看又得体,“听闻温大人的小女儿,正当妙龄,待字闺中。”
温恕迎视赵王,“殿下垂青,实乃老朽莫大荣幸。只是...”他也笑得温文得体,“若与殿下联姻,未免过于张扬,惹人非议。”
他即将登顶首辅之位,整个朝堂的眼睛都盯着他。此时他的女儿做了赵王妃,谁人猜不出他站哪一边。
温恕深知,自己能多年圣眷不衰,全凭不党不私,公允持正。
若此时明目张胆站队,一旦平衡被打破,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局势便如危楼倾厦,一丝风动,便可能全盘崩塌。
赵王笑意更深,“温大人,今日宫中传来消息,太子不日即将解禁。您身为太子老师,太子出事时未发一语,这要是让太子重新得势,怕是对您心生芥蒂,往日的尊敬,恐怕就变成仇视了。”
温恕指尖微微发紧,他筹谋多年,还未走到最后一步,若是此刻太子翻身,确实有些棘手。
不过,也只是棘手而已。
“太子暴虐寡恩,无才无德,并不适合继承大统。”赵王见话说到这份上了,也不必绕弯子,直截了当,“若温大人肯助我登临大位,来日您便是国丈,您的女儿便是皇后,您的外孙,将会是下一任君王。”
“温大人,这是眼前可见的百世基业。否则,即便您功成身退,凭您特进光禄大夫之衔,身后至多配享太庙,得一个‘文忠’的美谥。这身后名,说到底,不就是为了换子孙后代一个稳稳当当的前程,谋一份坚不可摧的依仗么?”
赵王收敛了笑意,“可您身后,还有人能继承这份荣光吗?”
温恕心下雪亮。
他是有个儿子,可儿子无法承接他的衣钵。
因为儿子不幸,一眼留有残疾。
他是可以让儿子走他的权势庇荫入朝为官,可这样一来,他的恩宠可就难保了。
大贞入朝为官者,不仅看文章才学,也重视容貌端正,儿子面有瑕疵,且不通诗书,即便走他的门路勉强入仕,也是为自己埋下祸端。
他的指望,只系在那个美丽无暇的小女儿身上。
赵王的价码开得很有诚意,温恕表面仍旧不动声色。虽说赵王身份尊贵,可皇子并不止赵王一个。
他心中属意的人选,并不是他。
“殿下厚爱,老朽替小女谢过殿下。只是婚嫁大事,还需回府问过小女的意思。”温恕以退为进,不答应也不拒绝。
赵王见这只老狐狸不露声色,知道他心中还在权衡盘算,言辞谨慎,每一句回话都如在秤星上称过般精准。
他不急,他相信温恕很快就会想通。
他让人在朝中散播流言,说温恕身为太子老师,之所以在太子危难之际缄默不语,乃是与太子多有嫌隙,两人不睦已久,早已离心离德。
温恕自己心知肚明,流言真假不论,就冲他冷眼旁观之举,已经彻底得罪了太子。
太子本就心胸狭窄,往日对温恕的礼遇,不过是看重他的地位及温恕背后站着的是圣上。可若这回让太子重新得势,温恕的日子怕是要变得坎坷艰险。
聪明人,懂得适时把握时机。
赵王指尖轻叩,“无妨,容温大人细细思量后,再来回禀本王不迟。”指尖前方,就是那枚青田芙蓉白小印。
温恕定定看了一瞬,伸手将这枚雅致又讽刺的小印揣入怀中,起身告辞。
茶喝完了,话也说尽了,没必要继续留下。
如何答复赵王,他要细细斟酌下。
赵王冷眼看着温恕从容离去,侍立于纱帐外的小内侍靠近,“殿下,温大人太滑手了。”
赵王轻嗤,“温恕虽然老谋深算,根基深厚,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若不选好人站位,也风光不了多久。就储位人选上,除本王之外,他别无选择。”
低头瞥了眼,伸手一把扯下杏黄色四合如意纹绦袋,丢给小内侍。
“恶心的脏东西,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