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了那片白山黑水之地。
身后是婴孩那中气十足的啼哭,是村民们敬若神明的叩拜,是那一道冲天而起,注定将搅动天下风云的所谓“天命”。
我没有回头。
白鹿在无垠的雪原上奔行,四蹄踏雪无痕,快如流光。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晶,如刀子般刮过我的脸颊,却带不走我心中比这万里雪原更加苍茫的平静。
杀,还是不杀?
这个问题,在踏出大金村的那一刻便已有了答案。
天道视万物为刍狗,亦视魔头为刍狗。它不在乎谁来执掌这人间的权柄,它只在乎那循环往复,盛极而衰的法则,只在乎想要获得,就得付出的法则,也许这孩子就是天道送给凡人体验攀登成神的一道劫数吧。我若强行逆之,不过是重蹈八年前的覆辙,再次用自己的“道”,去对抗整个天地的“势”,最终落得个螳臂当车的下场。
我不再是那个妄图逆天改命的林清扬了。
我如今的道是守护。
守护道,也守护那些在苦难中依旧闪烁着光辉的人性,守护这片土地上那份传承了数千年的文明火种。
至于那颗被我种下的“道心”种子,与那沉睡的“魔魂”,未来究竟谁能占据上风……那便不是我该插手的事情了。
那是他自己的“劫”,也是这方天地的“劫”。
我能做的只是在这场注定到来的滔天洪流之中,为那些无辜的生灵,筑起一道能让他们得以喘息的堤坝。
心念通达,道心愈发澄澈。
我不再刻意去感知天地灵气,但这方天地的灵气却如百川归海般,主动地向我涌来。
我不再刻意去贴合天地法则,但这方天地的法则,却仿佛成了我身体的延伸,随我心意而动。
我控制的白鹿脚步不快,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天地脉络的节点之上。
山川在我眼前倒退,河流在我眼中化作细线。
不过半月,我便已穿越了整个北国,回到了那熟悉的位于秦岭深处的星隐谷。
谷中依旧是那般清幽。
只是比起我离开前更多了几分萧瑟与冷清。
那座曾汇聚了整个正道联盟希望与心血的“三才祈愿坛”,依旧静静地矗立在寒潭之畔。
它身上那道狰狞的裂痕,像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疤,无声地诉说着八年前那场惨烈的失败。
我没有急着去处理联盟的事务,也没有立刻开始闭关。
我只是回到了清玄观后山,师父的那座无名孤坟之前。
我盘膝坐下,从日出坐到日落。又从月升坐到星沉。
我没有说话,也没有思考。
我只是在陪着他。
陪着这个为我,为天下苍生付出了所有,却连一块刻着名字的墓碑都没有的老人。
直至三日之后,当第一缕晨曦再次透过松针的缝隙,洒在我身上时。
我才缓缓地站起身,拍了拍道袍上的尘土。
我对着那座孤坟,恭恭敬敬地行了最后一个大礼。
然后,我走到了星隐谷最高的那座山峰之巅。
我闭上了眼睛。
我的神念,化作了九道无形的丝线,挣脱了星隐谷护山大阵的束缚,穿透了时空的阻隔,向着九个不同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延伸而去。
龙虎山,天师府。正在闭关调息的张应韶天师猛地睁开了双眼。
昆仑山,玉虚宫。正在雪中悟剑的李玄风手中长剑的嗡鸣,戛然而止。
昆仑山,扶丹殿。正在炼丹炉边打坐的白芷,嘴角露出一丝浅浅笑意。
峨眉金顶,普贤殿。正在诵经的了凡师太手中的佛珠,停止了转动。
武当后山,茅舍前。正在打坐的云鹤子前辈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
白马寺,青城山,白鹿洞天……
乃至那远在江南苏州府,正在灯下奋笔疾书,为即将到来的会试做着最后冲刺的林念。
所有与我有着深深羁绊的人,都在这一刻,心有所感。
一段不带任何感情,却又充满了决绝与托付之意的信息,同时在他们的识海中缓缓浮现。
“清扬(先生、兄弟、小友……),将闭死关,冲击化神。此去经年,生死未卜。正道之火,存于诸君之心。天下苍生拜托了。”
信息很短。
却如同一块巨石,在所有人的心湖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们知道。
那个曾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正道联盟,平定了西北妖乱的男人。
那个曾让他们看到过希望,也曾让他们陷入过绝望,最终又让他们重新燃起信念的林清扬。
终于要踏出那,传说中的最后一步了。
那一步是鱼跃龙门,白日飞升的基石。
亦可能是身死道消,万劫不复。
做完这一切,我斩断了与外界所有的联系。
一步踏出,身影已然出现在了那座破碎的“三才祈愿坛”之前。
我看着它,看着那道仿佛在嘲笑着我昔日狂妄的狰狞裂痕。
脸上没有了悔恨,也没有了悲伤。
只有一片如水般的平静。
我缓缓地伸出手,抚上了那道冰冷的裂痕。
一股充满了“寂灭”与“失败”之意的法则之力从中传来。
我没有去驱散它,也没有去修复它。
我只是将一股充满了“生机”与“包容”的道韵,缓缓地注入其中。
那道裂痕并未愈合。
但它周围那些,因法则冲突而产生的尖锐的棱角,却在这股道韵的滋养下,渐渐地变得圆润,柔和。
它不再是一道伤疤。
而更像是一道警示后人的箴言。
我走到祭坛的最中心,那个曾属于我的位置,缓缓地盘膝坐下。
这个位置我曾坐过两次。
第一次,我意气风发,妄图逆天改命,却落得个道基尽毁,众叛亲离的下场。
第二次,我心如死灰只求一死,却在凡尘俗世中,找到了真正的道。
而这一次。
我无悲无喜,无欲无求。
我只是来完成一个我该完成的使命。
我闭上了双眼。
丹田之内两颗元婴,同时睁开了眼睛,双手结印宝相庄严。
我识海之中,那棵贯通了三世的“道树”,开始无风自动,枝叶舒展,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吟唱着一曲,属于大道的古老歌谣。
我不再强求去“改变”什么。
我也不再刻意去“守护”什么。
我只是将我自己的心神,我那份经历了三世淬炼,早已圆融通透的意志。
彻底地放开了。
我将它,融入了身下的这座祭坛。
融入了脚下这片与我血脉相连的大地。
融入了头顶那片曾属于“星陨”的浩瀚星空。
我的意识,在这一刻脱离了这具名为“林清扬”的血肉构成的躯壳。
它化作了风,吹拂过秦岭的每一寸山岗,感受着松涛的呼吸。
它化作了水,流淌进长江的每一条支流,倾听着浪花的诉说。
它化作了光,洒落在这片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人间的每一场悲欢离合。
我“看”到了,一个农夫在田间为新生的禾苗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我“听”到了,一个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发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啼哭。
我“感”到了,一个老者在油灯之下为远方归来的游子缝补着一件衣裳。
爱,恨,情,仇,贪,嗔,痴……
亿万生灵,亿万种念头,汇聚成一片,无边无际的,充满了杂质,却又无比真实的众生愿海!
从前的我面对这片愿海,是畏惧的,是想要将它“炼化”,提取其中所谓的“纯粹善念”的。
而现在。
我不再“看”,而是“成为”。
我纵身一跃,将我那最后一丝,属于“自我”的执念,也投入了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中。
我成为了那个喜悦的农夫。
我成为了那个啼哭的婴儿。
我成为了那个思念着游子的老者。
我成为了这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我”。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
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也没有纯粹的是与非。
有的只是生命本身。
是那份在无常的命运之中,依旧坚持着那生生不息的渴望。
“轰——”
我的神魂,在这一刻,与那浩瀚的星图与那厚重的地脉,与那包容万象的众生愿海彻底地融为了一体!
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我的肉身在那座破碎的祭坛之上,彻底失去了所有的生命气息,皮肤渐渐地石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仿佛已坐化了千年。
一呼,一吸,都已断绝。
与这方天地,再无分别。
而我的神魂,已然远去。
它化作了这天地间,一缕无形的道韵,飘荡于九天之上,沉浮于红尘之中。
同游,同在。
安静地等待着。
那来自九天之外的,足以审判万物的,最终的问候。
身后是婴孩那中气十足的啼哭,是村民们敬若神明的叩拜,是那一道冲天而起,注定将搅动天下风云的所谓“天命”。
我没有回头。
白鹿在无垠的雪原上奔行,四蹄踏雪无痕,快如流光。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冰晶,如刀子般刮过我的脸颊,却带不走我心中比这万里雪原更加苍茫的平静。
杀,还是不杀?
这个问题,在踏出大金村的那一刻便已有了答案。
天道视万物为刍狗,亦视魔头为刍狗。它不在乎谁来执掌这人间的权柄,它只在乎那循环往复,盛极而衰的法则,只在乎想要获得,就得付出的法则,也许这孩子就是天道送给凡人体验攀登成神的一道劫数吧。我若强行逆之,不过是重蹈八年前的覆辙,再次用自己的“道”,去对抗整个天地的“势”,最终落得个螳臂当车的下场。
我不再是那个妄图逆天改命的林清扬了。
我如今的道是守护。
守护道,也守护那些在苦难中依旧闪烁着光辉的人性,守护这片土地上那份传承了数千年的文明火种。
至于那颗被我种下的“道心”种子,与那沉睡的“魔魂”,未来究竟谁能占据上风……那便不是我该插手的事情了。
那是他自己的“劫”,也是这方天地的“劫”。
我能做的只是在这场注定到来的滔天洪流之中,为那些无辜的生灵,筑起一道能让他们得以喘息的堤坝。
心念通达,道心愈发澄澈。
我不再刻意去感知天地灵气,但这方天地的灵气却如百川归海般,主动地向我涌来。
我不再刻意去贴合天地法则,但这方天地的法则,却仿佛成了我身体的延伸,随我心意而动。
我控制的白鹿脚步不快,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天地脉络的节点之上。
山川在我眼前倒退,河流在我眼中化作细线。
不过半月,我便已穿越了整个北国,回到了那熟悉的位于秦岭深处的星隐谷。
谷中依旧是那般清幽。
只是比起我离开前更多了几分萧瑟与冷清。
那座曾汇聚了整个正道联盟希望与心血的“三才祈愿坛”,依旧静静地矗立在寒潭之畔。
它身上那道狰狞的裂痕,像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疤,无声地诉说着八年前那场惨烈的失败。
我没有急着去处理联盟的事务,也没有立刻开始闭关。
我只是回到了清玄观后山,师父的那座无名孤坟之前。
我盘膝坐下,从日出坐到日落。又从月升坐到星沉。
我没有说话,也没有思考。
我只是在陪着他。
陪着这个为我,为天下苍生付出了所有,却连一块刻着名字的墓碑都没有的老人。
直至三日之后,当第一缕晨曦再次透过松针的缝隙,洒在我身上时。
我才缓缓地站起身,拍了拍道袍上的尘土。
我对着那座孤坟,恭恭敬敬地行了最后一个大礼。
然后,我走到了星隐谷最高的那座山峰之巅。
我闭上了眼睛。
我的神念,化作了九道无形的丝线,挣脱了星隐谷护山大阵的束缚,穿透了时空的阻隔,向着九个不同的方向,悄无声息地延伸而去。
龙虎山,天师府。正在闭关调息的张应韶天师猛地睁开了双眼。
昆仑山,玉虚宫。正在雪中悟剑的李玄风手中长剑的嗡鸣,戛然而止。
昆仑山,扶丹殿。正在炼丹炉边打坐的白芷,嘴角露出一丝浅浅笑意。
峨眉金顶,普贤殿。正在诵经的了凡师太手中的佛珠,停止了转动。
武当后山,茅舍前。正在打坐的云鹤子前辈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
白马寺,青城山,白鹿洞天……
乃至那远在江南苏州府,正在灯下奋笔疾书,为即将到来的会试做着最后冲刺的林念。
所有与我有着深深羁绊的人,都在这一刻,心有所感。
一段不带任何感情,却又充满了决绝与托付之意的信息,同时在他们的识海中缓缓浮现。
“清扬(先生、兄弟、小友……),将闭死关,冲击化神。此去经年,生死未卜。正道之火,存于诸君之心。天下苍生拜托了。”
信息很短。
却如同一块巨石,在所有人的心湖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们知道。
那个曾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正道联盟,平定了西北妖乱的男人。
那个曾让他们看到过希望,也曾让他们陷入过绝望,最终又让他们重新燃起信念的林清扬。
终于要踏出那,传说中的最后一步了。
那一步是鱼跃龙门,白日飞升的基石。
亦可能是身死道消,万劫不复。
做完这一切,我斩断了与外界所有的联系。
一步踏出,身影已然出现在了那座破碎的“三才祈愿坛”之前。
我看着它,看着那道仿佛在嘲笑着我昔日狂妄的狰狞裂痕。
脸上没有了悔恨,也没有了悲伤。
只有一片如水般的平静。
我缓缓地伸出手,抚上了那道冰冷的裂痕。
一股充满了“寂灭”与“失败”之意的法则之力从中传来。
我没有去驱散它,也没有去修复它。
我只是将一股充满了“生机”与“包容”的道韵,缓缓地注入其中。
那道裂痕并未愈合。
但它周围那些,因法则冲突而产生的尖锐的棱角,却在这股道韵的滋养下,渐渐地变得圆润,柔和。
它不再是一道伤疤。
而更像是一道警示后人的箴言。
我走到祭坛的最中心,那个曾属于我的位置,缓缓地盘膝坐下。
这个位置我曾坐过两次。
第一次,我意气风发,妄图逆天改命,却落得个道基尽毁,众叛亲离的下场。
第二次,我心如死灰只求一死,却在凡尘俗世中,找到了真正的道。
而这一次。
我无悲无喜,无欲无求。
我只是来完成一个我该完成的使命。
我闭上了双眼。
丹田之内两颗元婴,同时睁开了眼睛,双手结印宝相庄严。
我识海之中,那棵贯通了三世的“道树”,开始无风自动,枝叶舒展,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吟唱着一曲,属于大道的古老歌谣。
我不再强求去“改变”什么。
我也不再刻意去“守护”什么。
我只是将我自己的心神,我那份经历了三世淬炼,早已圆融通透的意志。
彻底地放开了。
我将它,融入了身下的这座祭坛。
融入了脚下这片与我血脉相连的大地。
融入了头顶那片曾属于“星陨”的浩瀚星空。
我的意识,在这一刻脱离了这具名为“林清扬”的血肉构成的躯壳。
它化作了风,吹拂过秦岭的每一寸山岗,感受着松涛的呼吸。
它化作了水,流淌进长江的每一条支流,倾听着浪花的诉说。
它化作了光,洒落在这片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人间的每一场悲欢离合。
我“看”到了,一个农夫在田间为新生的禾苗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我“听”到了,一个婴儿在母亲的怀中发出了第一声响亮的啼哭。
我“感”到了,一个老者在油灯之下为远方归来的游子缝补着一件衣裳。
爱,恨,情,仇,贪,嗔,痴……
亿万生灵,亿万种念头,汇聚成一片,无边无际的,充满了杂质,却又无比真实的众生愿海!
从前的我面对这片愿海,是畏惧的,是想要将它“炼化”,提取其中所谓的“纯粹善念”的。
而现在。
我不再“看”,而是“成为”。
我纵身一跃,将我那最后一丝,属于“自我”的执念,也投入了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中。
我成为了那个喜悦的农夫。
我成为了那个啼哭的婴儿。
我成为了那个思念着游子的老者。
我成为了这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我”。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
这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也没有纯粹的是与非。
有的只是生命本身。
是那份在无常的命运之中,依旧坚持着那生生不息的渴望。
“轰——”
我的神魂,在这一刻,与那浩瀚的星图与那厚重的地脉,与那包容万象的众生愿海彻底地融为了一体!
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我的肉身在那座破碎的祭坛之上,彻底失去了所有的生命气息,皮肤渐渐地石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仿佛已坐化了千年。
一呼,一吸,都已断绝。
与这方天地,再无分别。
而我的神魂,已然远去。
它化作了这天地间,一缕无形的道韵,飘荡于九天之上,沉浮于红尘之中。
同游,同在。
安静地等待着。
那来自九天之外的,足以审判万物的,最终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