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庆功宴-《选秀逆袭从祭天剧本成为C位出道》

  《盒饭英雄》上映四天,票房已经破16亿大关,举办庆功宴的消息早已传遍业内。

  前阵子票房刚过5亿、10亿时,整个剧组都还在各地马不停蹄地跑路演,行程密集得连好好吃顿饭都成了奢望,庆功宴的事自然也考虑不了。

  现在,最后一场路演也跑完了。

  顾胤正打算趁众人不注意溜之大吉,却被眼尖的吴进宝导演和制片人刘林生逮了个正着。

  “顾胤啊,跑什么呢?”吴进宝笑眯眯地拍着他的肩膀,“明天中午的庆功宴,可别忘了来。”

  顾胤脸上露出几分为难,连忙摆手:“吴导,真的很抱歉,我跟剧组请的假今天就到期了,现在就要赶回去呢。”

  刘林生在一旁接过话头,语气半点儿没有先斩后奏的心虚:“嗨,这事儿你甭操心!我跟你们邱狄导演可是老交情了,今天早上已经帮你把假又续了一天。再说庆功宴就定在中午,吃完了你下午坐飞机回剧组,时间正好,误不了事。”

  “请假?”顾胤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得瞪圆了眼睛。

  他扭头看向刚走到身边的俊辉,只见俊辉也是一脸错愕地望向刘林生,显然对此事同样一无所知。

  俊辉接收到顾胤投来的眼神,立刻心领神会,赶紧跑到走廊僻静处拨通了常虹的电话。

  “虹姐,出事儿了!《盒饭英雄》剧组要办庆功宴,说是已经帮阿胤跟邱导又请了一天假,你知道吗?”

  电话那头的常虹听完,沉默了足足三秒,才无奈地叹了口气:“……晚点我直接跟阿胤说,现在我先联系一下邱导那边。”

  挂了电话,常虹只觉得头疼。

  整个团队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家艺人被“请假”的,这话她都不好意思跟对方开口。

  吴导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玩这套先斩后奏的把戏!

  可事已至此,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给邱狄打去了道歉电话。

  “邱导,实在对不住,这事儿是我们这边没沟通好,又让顾胤请假耽误您拍摄进度了……”

  邱狄在那头却显得十分豁达,哈哈一笑:“嗨,多大点事儿!刘总那边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我就猜到你们肯定不知情了,不然顾胤下午也不会跟我说订了今天回剧组的机票。”

  “那也真是太感谢您通融了。”常虹连忙道谢。

  “谢什么,”邱狄语气轻松,“本来明天也没排顾胤的戏,我还想着让他多歇一天呢,这阵子路演够他累的。再说了,”

  他话锋一转,半开玩笑道,“现在人家票房大卖要庆功,我哪能拦着?等回头我们电影宣传的时候,顾胤可得照样给力啊,可不能厚此薄彼!”

  “那是肯定,我们阿胤在宣传这一块向来是尽心尽力,邱导,这点您完全可以放心。”常虹语气笃定。

  她哪能不知道邱狄的心思,《盒饭英雄》票房口碑双丰收,顾胤如今正是热度最高的时候,邱狄巴不得顾胤的票房可以更好一点。

  到时候等《生死门》宣传时,也能借上这股东风,排片资源自然水涨船高。

  现在人家要开庆功宴,他当然不会傻到去阻止。

  “那好,我这边马上要开拍了,先不说了。”邱狄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还能听到片场的嘈杂。

  “好的,邱导您先忙,预祝拍摄顺利。”常虹利落挂断电话,眉头却未完全舒展,她起身走向公关部。

  原来,公关部在最初接到举办庆功宴的通知时,就收到了一份与会人员名单,名单上有顾胤的名字。

  双方当时都以为对方已完全明白其中关节。

  公关部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名单上有顾胤,那就意味着他会出席。

  因此,当公关部后来向常虹的助理询问“当天能否参加”时,助理误以为是在询问常虹本人当天能不能作为顾胤的代表出席。

  毕竟,以往顾胤无法参加类似活动时,通常都是由常虹代为出席的。

  于是,助理便顺口回答“可以”,结果这一来二去的信息差,险些造成了大乌龙。

  请假的误会总算理清,接下来就是顾胤出席庆功宴的准备工作。

  而另一边,顾胤看着眼前一脸“你看吧”的吴导和刘林生,再想想电话那头常虹无奈的笑声,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这庆功宴,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盒饭英雄的主创们,今天还要搭乘航班返回京都,参加明天的庆功宴。

  喧闹了许久的影厅,渐渐恢复了平静,大家三三两两地道别离开。

  角落里,俊辉朝顾胤使了个眼色,顾胤心领神会,走了过去。

  “机票订好了?”顾胤问道,目光中带着一丝询问。

  “嗯,只买到18:15分,时间上稍微有点赶,我们比吴导他们早一班起飞。”俊辉说。

  顾胤看了一眼时间,点了点头,随即转身走回到吴进宝面前。

  吴进宝见他去而复返,脸上露出询问的神色:“订好了?”

  顾胤嘴角噙着一抹笑,点头道:“对,比您早一个航班。”

  吴进宝对忘记和顾胤说请假的事本就有歉意,此刻见他神色如常,并没有因这突如其来的变动有丝毫不满,心里宽松了些,却也更添了几分过意不去:“订到就好,也是我们这边太急了,早上请好假就忘了及时跟你这边说一声,幸亏现在还有票,没耽误你的事就好。”

  这件事确实是他们疏忽了,一大早接到顾胤不参加庆功宴的消息时,就想着要给他请假,结果路演一开始,事情繁杂,就把这茬给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刚才才想起来。

  顾胤只是淡然一笑,语气轻松:“没事,吴导。那我这边就先出发去机场了,明天庆功宴上见。”

  “嗯,好,一路顺风。”吴进宝看着顾胤匆匆离去的背影,愧疚更多了点。

  哎,都是太忙乱惹的祸,差点就误了大事。

  刘林生打完电话回来,正好看到吴进宝对着顾胤离去的方向摇头叹气,不禁疑惑地问道:“怎么了?顾胤那边出什么问题了?”

  吴进宝摇摇头,道:“没事,我们也去吃点东西,然后就准备出发去机场吧。”

  ...

  第二天,顾胤抵达庆功宴举办地——京都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时,外面的星光大道上早已聚集了不少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和粉丝。

  这次庆功宴不对媒体开放内场,记者们只能等候在宴会厅外的指定区域,一看到有明星或投资商下车,各种长枪短炮立马对准目标,闪光灯“咔嚓咔嚓”响成一片,快门声此起彼伏。

  “顾胤!这边!顾胤看这边!!”

  顾胤从车上下来,身着一身黑色无领西装,随性放松,面容俊朗地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现场顿时响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周围的人激动地呼喊着他的名字。

  顾胤点头对他们示意,目光投向闪烁的镜头,扬起手挥了挥,唇边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随即转身朝宴会厅走去。

  刚踏入宴会厅,喧嚣与笑语便扑面而来。

  几乎是瞬间,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他的身影,纷纷主动上前来问好、打招呼。

  一张张脸上都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客套的寒暄与恭维声不绝于耳。

  这就是顾胤不喜欢参加庆功宴的原因,虚与委蛇的应酬实在耗费心神,有这个时间,真的不如回剧组多拍几个镜头,琢磨一下剧本细节。

  “顾胤!”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穿透了人群,是吴进宝导演。

  顾胤循声望去,脸上露出真诚的笑意,快步走了过去:“吴导好。”

  “好好好,”吴进宝一把拉过身边一位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子,“来,顾胤,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老朋友,林超森,也是一个导演,你肯定听说过。”

  顾胤心中微动,林超森的名字他自然听过。

  他立刻朝林超森伸出手,姿态谦逊:“你好,林导,我是顾胤,久仰大名。”

  林超森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导演,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着称,通常都是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可以说在华语电影界享有极高的艺术评价。

  不过他的电影经常面临叫好不叫座、口碑与票房难以两全的困境,但每一部都很成功,在艺术上开创了新风格和流派。

  林超森摘下头上的鸭舌帽,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温和却锐利的眼睛,他握住顾胤的手,“你好,顾胤。你的作品我也有关注,很有想法。”

  有了这初次的交流,剩下的不需要吴进宝再多费心。

  两人仿佛找到了共同话题,从当下电影市场的趋势,聊到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很快就攀谈起来,气氛融洽。

  不远处,俊辉悄悄瞄了一眼还在聊天的顾胤和林超森,转过头,小声对身边的常虹嘀咕:“虹姐,你说……林导是不是想找阿胤合作拍戏吧?”

  常虹斜睨了他一眼,语气带着几分敷衍:“你不是嚷嚷着饿了吗?那边有自助,不去吃点东西垫垫?我先去阿胤那边看看。”

  俊辉:“我没……”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常虹一个眼神制止了。

  好吧,他懂了,虹姐是觉得他话多,而且这里人多眼杂,确实不能瞎猜。

  人的嫉妒心,有时候是非常可怕的,尤其在这个名利场里。

  接下来的时间,上前与顾胤攀谈、交换名片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短短半个小时,顾胤和常虹的手上就已经累积了厚厚一沓名片。

  应付这些接踵而至的热情,对顾胤而言无疑是种煎熬。

  常虹作为经纪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应对自如,只是眉宇间也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顾胤此刻更想念剧组的清静了。

  常虹看出了顾胤的心思,低声对他道:“你去那边自助餐厅找个安静点的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顾胤没有拒绝她的好意,立刻对周围还在寒暄的人道了歉:“抱歉各位,失陪一下。”

  说罢,笑眯眯地向众人告了假,转身快步走向自助餐厅,去找俊辉汇合。

  他刚在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坐下,一个看上去约莫二十七八岁、身形精瘦的年轻人有些局促地走了进来。

  那人穿着一身明显不合身的宽大西服,松松垮垮地套在他纤细的骨架上,让他整个人看上去更加瘦弱。

  年轻人目光落在了顾胤身上,眼睛一亮,深吸了一口气,快步走了过来,带着几分紧张和激动,微微躬身道:

  “请……你好,顾老师,我是楚洋,是……是华英孵化园的新人导演。我之前拍过一部小成本电影叫《奇遇》,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显然在这样的场合,有些局促不安。

  顾胤偏了一下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轻声回道:“你好楚导,我有看过。”

  楚洋看着顾胤温和的笑脸,一时间竟有些局促不安,原本到嘴边的话,到了此刻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那个...顾老师,”楚洋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声音带着一丝小心翼翼,“如果你不忙的话,能看一下我的剧本吗?”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又带着几分忐忑,仿佛害怕听到否定的答案。

  顾胤再度看向对面这个略显紧张的年轻人,对面的人已经小心翼翼地说起了自己前来的缘由。

  从楚洋的口中,顾胤得知了他找过来的原因。

  楚洋是导演专业出身,他在大二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一部作品就斩获了金鸡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这无疑是他能够进入导演孵化园的重要敲门砖。

  然而,他的导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的第二部作品《奇遇》,是前年的作品。这部作品虽然成功入围了亚洲之窗单元,在艺术层面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在票房市场上却遭遇了滑铁卢,只收获了几十万的票房。

  相比较第一部作品赢得了好口碑,那第二部作品可以说是票房和口碑双双失利。

  现在,楚洋手里又有一部新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风格与他早期的作品截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突破。

  然而,尽管他背靠华英,不用担心资金方面的问题,但却在寻找合适演员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

  毕竟,现实是残酷的。

  在靠成绩的娱乐圈中,别人一看他前期作品的成绩,就已经想好了拒绝的理由。

  更别说把剧本递出去,寻求更多合作的机会了。

  这就是作为新人导演所面临的弊端,没有足够的名气和作品积累,根本不会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欣赏他的作品,去了解他的作品与他们适不适配。

  顾胤听完后,沉默了一会,“我今天就要飞回剧组,现在这个时间点也不适合看剧本。你到时候把你的剧本给我经纪人,我看完之后才能回复你。”

  顾胤的语气平静而诚恳,没有丝毫的敷衍。

  楚洋本来听到顾胤的第一句话,内心已经涌起一股绝望,仿佛看到自己辛苦筹备的剧本又一次被拒之门外。

  然而,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还有这样的机会。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谢谢,我今天就把剧本递给常经纪。”

  “嗯,”顾胤点了点头,“不用急。”

  楚洋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似乎还有话想说,“那个......”

  就在这时,宴会厅里响起吴进宝那洪亮的声音:“各位来宾,午安。”

  这声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引得大家纷纷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