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初至皇邑-《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许玉匠本就在装病。

  他担心本来无恙的身体,喝了这汤药无益不说,还有害处。

  好说歹说,总算把对方支开。

  他连忙将药水泼到床榻下面。

  月至中天,副使才回来禀报。

  “正如先前一样,君主大臣爱不释手,妃子小姐殷勤希求,甚至更甚南方。”

  “意料之中!”许玉匠道。

  “大人,明日我们是否要启程?”

  “休息两日!”许玉匠轻飘飘道。

  “万一齐君问罪如何是好?”副使疑惑道。

  “使团何罪之有?”许玉匠反问。

  副使语塞。

  “听命行事!”许玉匠道,“神使命令即是如此。”

  “属下遵命!”

  之后两日,华夏使团因为主使病重,无奈逗留宋地。

  稍远一些的诸侯闻听消息,亦前来观宝。

  华夏使团夜夜受邀,展示宝物。

  宋君乐不可支,诸侯拜会送上的礼物都足以顶的上部族一季的赋税了。

  是以,他对华夏使团上下嘘寒问暖,照顾有加。

  两日后,华夏使团主使病体稍愈,便强硬要求继续赶路。

  宋君命壮士抬担架,一路送至边境。

  华夏使团就这样走走停停,途经四个诸侯领地,又逗留了十日有余。

  中部诸侯除非距离极远无法赶来的,几乎都有幸一饱眼福。

  齐王邑,大殿。

  “吾设宴扫榻以待,华夏族安敢如此轻视!”齐君拍着桌子发怒,“真是……岂有此理!”

  “来呀!”齐君怒喝,“速速出使皇邑。”

  “吾依礼派遣使者迎接,又设宴犒劳,为皇事尽心竭力。然华夏使团疾驰而过,半步也不肯停留。”

  “吾惶恐至极,以为有失礼之处;抑或是华夏君臣恃宠而骄,不将炎皇颁行天下之礼法置于眼中。”

  “贡品事大,然通途各诸侯之和睦亦有助于皇事。吾恐此风一长,日后贡路无人敢迎接,诸侯相疑,损炎皇天威!”

  “汝谨记吾意,务必一字不差报于二皇子!”齐君对着使者叮嘱道。

  “遵命!”使者俯身欲退。

  “君上不妥!”这时先前派遣阻拦华夏族的亲信出言道。

  “华夏族先遣使者解释缘由,又奉上礼物以表歉意。”亲信道,“其礼仪周到,态度谦卑。”

  “并且所言所行无分毫失礼之处,所有理由皆以忠于皇事、爱护贡品为由。”

  “若君上遣使如先前所言,禀明皇室,非但不会使华夏族遭受怀疑,反而于我部族不利!”

  “呵呵——”齐君怒急反笑,“依汝之言,吾受此莫大耻辱,而不敢发一言乎?”

  “吾这几日才想明白,这华夏使者分明是用五坛酒水搪塞吾盛情相迎,这难道没有敷衍之意?”

  “吾邀请数位君主,却落得人走酒寒;本为接待,却似蒙受赏赐,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然上报皇室不妥,莫如抱怨于亲近诸侯,言明华夏族嚣张、跋扈,让其众叛亲离!”

  “君上……”那亲信想了想,摇头道,“这亦不妥!”

  “什么?”

  “若真如此,诸侯不会以为华夏族失礼,反而以为君上刻意阻拦华夏使团急奔皇事,而观宝物不得,所以恼羞成怒……”

  齐君闻言觉眼前一黑,胸口一痛。

  “君上息怒!”那亲信见状吓了一跳,“君上可否与华夏族有旧怨?”

  “哪有半分旧怨?!”齐君心觉委屈,“这华夏族偏僻部族,与中原诸侯素无联络。”

  “亦或是君上曾奚落华夏族,为其所闻?”

  齐君想了想,摇摇头:“未曾!”

  “怪哉!”亲信蹙着眉头,“华夏使团所作所为,似乎独独为了……”

  “休要再论!”齐君打断道,“齐部落与华夏族仇怨,非流血不能熄!”

  “吾先欲羞辱华夏族一番,汝可有法子?”

  那亲信摇摇头。

  “华夏使者深通诸侯交往之礼仪,所行所为,未有半分失礼。”

  “其张嘴闭嘴是为皇事,所以单这件事情而论,上君您只能吃这哑巴亏。”

  “华夏族蛮夷也,怎么会有这样熟悉中原礼节的臣子?”

  “未可知也!”亲信道,“那使者似在中原久居,并无半分南音。”

  炎部落,皇邑。

  城墙雄伟高大,城门巍峨如山。

  再次看见这座城墙,许玉匠心中百感交集。

  他‘挣扎’着,自担架起身。

  “使者?”

  “但见皇城,不敢失礼!”许玉匠对着身侧陪同者道。

  炎部落卿士大臣的代表、贞人集团的代表、皇室宗族的代表,他们组成庞大而隆重的队伍。

  迎接了远道而来的华夏使团。

  “俺滴乖乖!”使团成员小声赞叹,“怎滴来了这多人?”

  “不是说这里是天下最厉害的地方吗,迎接的人反而更多了。”

  “闭嘴!”有领队轻喝道,“人多了你还不高兴?”

  “俺见副大人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不像是好事!”

  “你懂个狗屁,大人那是高兴的。”

  当天使团被引至客馆,再无人问津。

  使团成员吃喝不愁,也乐得如此。

  此行一路上就是赶路、吃喝,就这回去还有赏赐,比在军营训练美多了。

  “可是占卜不吉?”许玉匠看着面前小吏,小心问道。

  “占卜大吉!”小吏叹口气,“不知道大人们在想什么,所以才耽搁了。”

  “哦!”许玉匠长出一口气,“非敝族之故便好,非是蔽族之故便好!”

  “贵部那可了不得!”那小吏看看手中的玉坠,一副不白收的架势,“早在数日前,二皇子便命贞人占卜,结果显示接待贵部使团,大吉。”

  “进献的祭祀广场也早准备好了,自贵部使团入境以来,使者更是往返不绝,我还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本来今天好天气,结果一大早大夫们便结伴求见,听说神庙的巫师们也进了宫。”

  许玉匠心知,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

  炎皇不在皇邑,二皇子又未掌握实权。

  丝绸、瓷器这彰显权力、地位的宝物。

  谁人能得?

  谁人不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