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希求庇护-《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和康良久未语,半晌后抬头,目光深邃的看向苏毅:“如此……我和部落,在这天下,当居何位?”

  “天下诸侯林立!”苏毅沾了茶水在几案上画道,“太公请看。”

  “此乃和部落,此乃天府。”

  “往南,尚有沃野千里,无尽江河。吾欲设和郡、天府郡为南部两大枢纽。”

  “和郡当为南部之商贸、交流中心。未来,丝绸瓷器在和郡通往北方,北方的金玉矿藏,由此通向南部。”

  “和郡不是天下的南部一隅,而是天下商贸中心!”

  又是一阵沉默后。

  和康割破手掌,将血滴入几案中央的酒樽。

  “和氏本为蛮夷,时居南部,本是前朝藩属,又是新朝司冥,新皇即位,才成南岳。”

  “历经十几代,才有如此基业。”

  “所见共主,如草木枯荣。今日见君,才窥巨木。”

  “我和氏宗庙社稷、还有妍儿丫头,便托付与共主。境内子民,也将遵从新的天命。”

  “君但有大计,尽管在我和部境内施行,我儿和骁一定配合行事。”

  苏毅听罢,割破手掌滴血入樽。

  “华夏族与和部落,共享天下,只要华夏社稷不亡,和部落宗庙不覆!”

  两人共举血酒。

  放下酒樽,和康慨叹道。

  “第一次见到丝绸、瓷器,我便知天下要大变了。”

  “炎皇不逊于先皇,偏偏碰上了君……”

  “祖父谬赞,小婿一人之力怎可变天下大势,徒靠天下人之力。”苏毅谦虚道。

  自别苑出来,苏毅又忙着去了大殿。

  迎亲队伍会在和地停留一夜,于第二日清晨,才会正式返程。

  大殿的宴席,才是这次亲迎的重头戏。

  苏毅要借机试探诸侯。

  诸侯也想乘此机会上华夏族的马车。

  大殿内。

  座次分明。

  苏毅与和骁居主位,下首便是随同迎亲的五个诸侯。

  那些早有心归附,没有听先前炎皇号令的诸侯,安排座次稍逊一等。

  而那些先前随炎皇东征圮地,犹豫不决的诸侯,座次便靠近了殿门。

  菜肴飘香,酒气氤氲。

  几案毕竟相同,但当侍女端着不同种类的餐具进殿时,器皿、坐次,与权力、核心的距离,便一目了然。

  核心圈,精致的瓷壶、瓷盘、瓷碗,色彩分明,美轮美奂。

  稍逊一等的诸侯几案上,也用了瓷器,不过是清一色的大小,颜色。

  而靠近殿门口的诸侯,几案上放着传统的青铜器。

  往日最为奢侈的器物,在和王宫内差点上不了台面。

  美味的食物,浓郁的酒水。

  让不少初次尝试的诸侯,惊的瞪大眼睛。

  他们再一次怀疑,追随炎皇到底是为了什么?

  酒过三巡。

  苏毅随意举起酒杯,对着末位一君主发问。

  “韩君?”

  “听闻君的领地与炎地毗邻,如今中原之民,所期盼者为何?”

  韩君忙跪直身子。

  他回去听闻当日华夏骑兵在王邑城下威胁,马不停蹄带着使团来和部落寻求庇护。

  如今华夏君亲口问话,他要是答错可就完了。

  “上君……庶民盼天军降临,如久旱盼甘霖……”

  “韩君扯远了!”苏毅摆摆手,“吾只是想知道,那些庶民能不能填饱肚子,逢上丰收季节,能不能吃上点肉?”

  “那些小贵族能不能享受丝绸、用上瓷器?”

  韩君四顾,吞了口唾沫。

  庶民的死活他怎么知道,至于贵族能不能用上宝物,他倒是清楚。

  “此番回去便解除禁令,任凭华夏宝物流通!”

  “君……又会错意了!”苏毅道,“若君公开反对炎皇,炎皇岂能饶恕?”

  韩君嘴唇颤抖。

  这个问题更致命。

  “吾……吾愿敬献贡品,希求上君庇佑!”

  苏毅起身,朝大殿门口走去。

  韩君立刻恭敬侍立。

  走到近前,苏毅把住对方胳膊。

  直接将韩君拉到核心区域一处空位。

  “不用君进献,吾两部族正常交往即可。”

  “丝绸瓷器份额会有君的一份,总有一日君的女儿出嫁时,也能用上好东西。”

  韩君激动不已,连声致谢。

  态度谦卑的他,根本不在意其他诸侯是何看法。

  当华夏君拉起他胳膊那一瞬。

  他心底是无比的安宁。

  什么天军攻破城池,什么诸侯合围,诸多顾虑烟消云散。

  原来与华夏族交好,是如此美妙的事情。

  “华夏君真是好手段!”

  韩君刚落座,侍女端着的酒菜还未上来,殿末便传来洪亮的声音。

  “以兵甲胁迫、以宝物利诱,酒菜虽美,辞令动听,吾却深感惊心!”

  “试问君?”

  “若此番吾拂袖离去,是否在明日,留在北方的贵部骑兵便会荡平吾部社稷?”

  “君对吾误解甚矣!”苏毅淡淡道。

  “若非吾华夏军去中部一遭,如今东部圮部落等地早已哀嚎遍地。”

  “依吕君所言,吾华夏军空走一遭视为威胁,那炎皇发动联军,致使流血漂橹,反而是圣明之举了?”

  “吾在此声明!”苏毅道,“若非主动挑衅,否则吾华夏军绝对不会主动出击!”

  “当然对外族人除外!”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犁庭扫穴不留其苗裔。”

  “哼!上君以吾部为蛮夷耶?”吕首领冷哼道。

  “吕地地处中原,为中原正统,岂是蛮夷!”

  “但天下文明日新月异,吾族天文历法、算学文字、技艺教化、礼仪流程等等已经在南部流通。若不顺应大势,数十年后,怕是吕地与诸侯文明代差,比如今蛮夷与中原诸侯还要大。”

  “到时,不用大军压境,吕地社稷,呵,名存实亡。”

  吕君想起马车盔甲、凤冠华服,张了张嘴,默默坐下。

  “上君仁政,天下交口称赞。诸侯无不敬佩,吾等亦为之吃惊。”

  “然,若天下皆以仁政之名,行篡夺天命之举,以边犯中,以下犯上。到时纲常无序、永无宁日,岂非祸乱根源?”

  “这位是?”苏毅扭头问自己岳父。

  “中部,杜地君主。”

  “杜君所言自有道理,但吾想问,何谓纲常?”

  “依君之言,贵门酒肉臭,农夫犹饿死是为纲常?”

  “还是强部以兵戈武器,覆灭弱族社稷,是为纲常?”

  “既然君之纲常如此,那吾华夏铁骑覆灭贵君社稷,合乎纲常,当立即行事才好!”

  “毕竟,昨夜寡人的巫师占卜,说杜君不虔诚侍神,当讨伐以熄神怒!”

  “殿内众人肯定都知道,有传言杜君侍神颇为懈怠,传言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