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拿下两个高地-《新兵连,我被直招进特种部队》

  露水正顺着头盔边缘往下滴,在迷彩服的肩章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他抬手按了按腕表的表冠,指针稳稳地停在12:15的位置。

  从发起攻击到控制阵地,整整二十五分钟,比易扬规定的时限提前了五分钟。

  “旅长,208高地已被我营控制。”

  欧阳无奈对着电台的送话键,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敌守军一个排全员‘阵亡’,我部……伤亡71人。”

  电台那头沉默了片刻,易扬的声音才传来,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

  “战损比1:2,这个数字不好看。”

  “是。”

  欧阳无奈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敌排长战术刁钻,战士们英勇可嘉,他们利用碉堡夹层设置交叉火力,三次打退我们的冲锋。”

  “最后是敌军排长抱着炸药爆出来换掉我们五六个战士,才……”

  “我不要解释。”

  易扬打断他,“清点伤亡名单,把表现突出的报上来。”

  “但记住,回去后一营、二营全体复盘,为什么两个尖刀营会被一个排拖到伤亡七十一人。”

  随后,易扬顿了顿“这事没完。”

  “明白。”

  挂断电台,欧阳无奈望着碉堡残骸里尚未散尽的红烟,突然想起最后冲进碉堡时的情景。

  “营长,该向下一个目标转移了。”通讯员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

  欧阳无奈把饼干塞进兜里,对着集结的队伍喊道。

  “清点装备,二营五分钟后向209高地右翼机动,配合三营四营行动!”

  ………………

  蓝军三营四营营抵达209高地前沿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晨雾像块湿漉漉的布,裹着山坳里的松树,连呼吸都带着松针的冷香。

  旅参谋长叶然趴在一块巨石后,手里的望远镜正对着高地顶部的碉堡。

  那里的炊烟刚升起,守军大概在做早餐。

  “参谋长,侦查回报,209高地守军确实只有一个排,番号是红军七连三排,排长叫刘志强,打过两次演习,风格偏保守。”

  侦察兵安东把情报递过来,纸上用红笔圈着几个红点。

  “这是他们的火力点,主要集中在正面斜坡,侧翼的防御很薄弱。”

  叶然的指尖在“侧翼”两个字上点了点:“保守就意味着容易被牵制。”

  “命令三连接替正面警戒,让他们把‘动静’搞大一点。”

  “机枪扫射、火箭筒佯攻,怎么热闹怎么来。”

  “明白!”

  “另外,”叶然抬头看向高地西侧的断崖,那里的坡度接近七十度,长满了带刺的灌木丛。

  “一连、二连跟我走,从断崖摸上去。”

  “记住,关掉所有电子设备,用手语联络,踩到碎石就原地卧倒。”

  二连长孙鹏皱了皱眉:“参谋长,断崖太险了,万一有人失足……”

  “险才有机可乘。”叶然拍了拍他的肩膀。

  “再说了……我们练兵,不就是为了现在吗?”

  “刘志强这种保守派,绝不会想到我们会从‘绝路’上走。”

  “你带二连殿后,我带一连先上,二十分钟后在高地顶部的松树林汇合。”

  晨雾还没散时,三连已经在正面发起了佯攻。

  机枪手把枪管架在石头上,对着碉堡的射击孔“哒哒哒”地扫射,子弹打在钢板上的脆响,在山谷里能传出老远。

  火箭筒手则对着山坡上的目标开火,红烟腾起时,连炊事班都举着铁锹呐喊助威,活像真要发起总攻。

  209高地的碉堡里,红军排长刘志强正盯着潜望镜,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

  “他娘的!蓝军疯了?大清早的就来送死!”

  炊事员把刚煮好的姜汤端过来,手一抖,洒了半碗在地上。

  “排长,他们火力太猛了,要不要请求支援?”

  “支援个屁!”

  刘志强把姜汤一饮而尽,辣得直吐舌头。

  “207高地那边刚被炸懵,旅部自顾不暇。”

  “再说,蓝军就这点人,撑死一个连,咱们守到中午,他们自然会退。”

  老兵王军凑到潜望镜前看了看,眉头拧成个疙瘩。

  “排长,不对啊。他们的机枪一直在扫,但没往射击孔里打,倒像是……故意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刘志强把军大衣往肩上一披。

  “管他故意还是无意,敢来就给我打!把重机枪调到正面,让他们尝尝厉害!”

  重机枪的咆哮声刚响起,三连的佯攻队伍就“溃退”了。

  士兵们连滚带爬地往山下跑,活像被打懵了的兔子。

  “哈哈!怂了吧!”赵伟拍着大腿笑,“我就说他们不经打!”

  刘志强也松了口气,刚要让炊事班把馒头端上来,突然听到碉堡顶部传来“咚”的一声闷响。

  像是有人从上面掉了下来。

  “什么声音?”

  王军脸色一变:“不好!是侧翼!”

  叶然抓住一把野藤时,藤条突然断裂,他整个人顺着陡坡滑下去两米,后背被碎石划开一道口子,血瞬间浸透了作训服。

  “妈的!”他咬着牙抓住另一丛灌木,树皮上的尖刺扎进掌心,疼得他眼前发黑。

  “参谋长!”身后的一连长伸手想拉他。

  却被叶然喝止:“别管我!继续往上爬!谁掉队谁就是孬种!”

  这句话管用啊!

  战士们瞬间卯足了力气。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松树叶的缝隙照下来,把断崖上的人影拉得老长。

  一连连长带着士兵们像壁虎一样贴着岩壁,背包带勒得肩膀生疼,却没人敢哼一声。

  新兵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滚下去,幸好前面的老兵伸手抓住了他的武装带。

  两人在陡坡上晃了半天,才稳住身形。

  不得不说,还是很危险的。

  叶然完全把队员们当成特种兵来用了。

  “还有十米!”

  叶然指着顶部的灌木丛,那里能看到碉堡的烟囱正冒着烟。

  “都检查武器,进去后先控制射击孔!”

  最后一段坡几乎是垂直的,士兵们踩着前人凿出的脚窝,一个个翻上顶部。

  叶然刚探出头,就看到两个红军哨兵背对着他们抽烟,其中一个正抱怨。

  “正面打得那么热闹,咱们在这儿晒太阳,纯属浪费时间。”

  叶然做了个“突袭”的手势,身后的士兵们像猫一样扑出去。

  哨兵刚转过头,就被死死按在地上,嘴里还叼着的烟卷滚落在地,烫焦了一片草叶。

  “一连控制左翼火力点,二连跟我冲碉堡!”

  叶然拔出枪,对着碉堡的铁门连开三枪。

  “缴枪不杀!”

  碉堡里的红军士兵正在分馒头,听到枪声时。

  刘志强手里的半个馒头“啪”地掉在地上。

  “怎么回事?!”

  王军刚抓起枪,就看到铁门被一脚踹开,蓝军士兵像潮水般涌进来,枪口齐刷刷地对着他们。

  “别动!都不许动!”

  赵伟脑子一阵懵,手里的步枪掉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

  “排……排长……”

  刘志强还想反抗,刚摸到腰间的手榴弹,就被叶然用枪指着胸口。

  “刘排长,按照演习规则,你已经被俘虏了。”

  “不可能!”刘志强瞪着眼,“你们怎么会从后面上来?那是断崖!”

  “断崖?”

  叶然笑了笑,指了指窗外的陡坡,“对我们来说,没有断崖,只有捷径。”

  这时,正面的三连也冲了上来,连长举着枪跑进碉堡。

  “参谋长,我们……”

  话没说完,就愣住了。

  战斗已经结束了。

  叶然看了看腕表,从他带领队伍爬上断崖到控制碉堡,只用了十五分钟。

  他对着电台说。

  “旅部,209高地已被我部控制,守军一个排全部‘被俘’或‘阵亡’,我部无伤亡。”

  电台那头,易扬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许。

  “干得好。”

  “让你的三个营休整半小时,然后向红军主力防线的结合部穿插,配合208高地的二营,给赵刚的指挥部来个‘掏心’。四营原地驻守”

  “明白!”

  叶然走出碉堡时,阳光已经升得很高,把209高地的草叶照得发亮。

  他看着远处207高地的方向,那里依旧死气沉沉,仿佛还没从误炸的混乱中回过神来。

  而208高地和209高地的蓝军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像两把插入红军防线的尖刀。

  “参谋长,您看这个。”

  安东递过来一本红军的防御日志,最后一页的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间写下的。

  “蓝军主力在正面,侧翼安全……”

  叶然把日志合上,扔进缴获的物资堆里:“告诉战士们,这只是开始。”

  “赵刚的防线就像块被蛀空的木头,咱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它彻底推倒。”

  远处的冲锋号声隐约传来,不是蓝军的,而是红军在207高地方向集结的信号。

  赵刚大概终于发现,自己的“铁锤”不仅砸错了地方,身后还被撬开了两个大洞。

  叶然深吸一口气,空气里除了硝烟味,还混着红军炊事班没来得及收拾的馒头香。

  他突然想起刘志强被俘时的眼神,那里面有震惊,有不甘,或许还有一丝醒悟。

  在现代战场上,保守有时候比溃败更可怕。

  “出发!”叶然对着集结的队伍喊道。

  “目标——红军指挥部!”

  队伍像条黑色的长龙,顺着209高地的缓坡向下移动,阳光在他们的钢盔上反射出刺眼的光。

  而在更远处的红军指挥部里,赵刚正对着地图上不断传来的坏消息暴跳如雷。

  他还不知道,两把来自208和209高地的“尖刀”,已经悄然指向了他的心脏。

  这场由电波引发的连锁反应,终于在晨光中撕开了最关键的裂口。

  而胜利的天平,正随着209高地的失守,缓缓向蓝军倾斜。

  塞北演习导演部的指挥大厅里,二十块监控屏组成的巨幕正循环播放着208高地的最后抵抗。

  当红军排长抱着炸药包冲向蓝军的画面定格时,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块,只有空调的嗡鸣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

  总导演李伟摘下老花镜,用指腹揉了揉眉心。

  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

  为了实时监控这场红蓝对抗,他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诸位,”他的声音打破沉默,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

  他的声音打破沉默,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

  “208高地的战损比,1:2。”

  一个红军排,硬撼蓝军两个营,最后全员‘阵亡’。你们怎么看?”

  作战部少将张毅推了推眼镜,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着数据。

  “从战术层面看,蓝军的‘闪电战术’存在明显漏洞。”

  “欧阳无奈在突破碉堡时,没有充分利用烟雾弹掩护,导致三次冲锋受阻,这是典型的指挥失误。”

  “如果不是红军兵力悬殊,胜负未可知。”

  “张少将这话我不认同。”

  训练局大校王芳伟突然开口,他面前的屏幕上正回放着红军新兵李娟拉响手榴弹的瞬间。

  “蓝军的战术漏洞恰恰体现了实战性。”

  “你让一个刚从特种部队下来的特种兵,在陌生地形上做到零失误?”

  “不可能。”

  “反倒是红军那个排,在被分割包围的情况下,能构建交叉火力网,这股韧劲,才是我们要练的东西。”

  王芳伟的话像颗石子投入湖面,立刻激起涟漪。

  空军参谋部的赵鹏上校敲了敲桌面。

  “王大校只看到了韧性,却没看到差距。”

  “蓝军用电子对抗篡改炮兵坐标,这手‘信息欺骗’已经达到了实战标准。”

  “反观红军,通讯加密系统在强电磁干扰下完全失效,这要是在实战中,整个旅都会被包圆!”

  “赵上校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装甲兵学院教授陈明放下保温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闷响。

  “你让一个红军部队去打专业化蓝军部队本来就不合常规,而且易扬旅长的计谋又很好!打不过很正常!”

  李伟抬手示意安静,目光扫过争论不休的众人。

  “都坐下。演习不是为了争对错,是为了找问题。我们先看看209高地的战报。”

  他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到叶然带领士兵攀爬断崖的画面,“十五分钟拿下阵地,零伤亡。”

  “这又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