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2章 专属包厢-《四合院:穿成易中海的亲儿子》

  这枚金牌,在易天赐和他们一众合伙人在香江经营的所有产业中——不论是酒家、银楼、贸易行还是船务公司,皆可通用。

  它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权力的信物。

  但凡出示此牌,便如老板亲临,各级管事、职员见牌如见人,无不恭敬从命。

  “金牌!”

  站在对面的黄小姐一眼认出此物,顿时惊呼出声,眼睛都睁圆了。

  她忙抬头看向娄晓娥,声音有些发颤:“您……您是老板?”

  娄晓娥只是轻轻点头,神色依旧平静,仿佛拿出的不过是一张普通名片。

  黄小姐接过金牌,手指微微发抖。

  她仔细翻看金牌正反两面的纹样和字样,又掂了掂分量——真金实银,一点不假。

  但她仍保持着职业的谨慎,略带歉意地说道:“不过,请您稍等,我还需要再确认一下——您具体是哪一位老板?”

  说罢,她转身从柜台下方取出一本皮质封面的精致相册,迅速翻至其中一页。

  那里面整齐贴着一张张黑白照片,每张下面都工整标注着姓名与职务。

  黄小姐抬头比对娄晓娥的容貌,再低头对照照片旁的姓名,一丝不苟。

  因为这枚金牌的背后,代表着他们酒楼的真正话事人。

  要动用相关权限,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持金牌、人相符、名对应。

  一个都不能少。

  黄小姐细细核对完毕,终于露出明朗而恭敬的笑容,将金牌递回,语气比之前更谦逊了几分:

  “娄晓娥!”

  娄晓娥简单说道,声音不高,但是足以让黄小姐几个前台听到。

  “娄老板您好,请吩咐!”

  黄小姐确认之后恭敬说道。

  娄晓娥转过身,眉眼弯弯地笑了起来,语气轻松又带着几分熟稔:“嗯,今天我们就是过来吃个饭。”

  黄小姐把金牌交还给娄晓娥,便立即会意地点头,笑容更加热情:“这边请,天一包厢一直都为您留着的,平时从不对外开放。”

  她边说边侧身引路,姿态恭谨而不失风度。

  “等等!”戴小明突然插话,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解与不满,“你们之前不是一再说过,天一包厢不接待任何客人吗?怎么现在……”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黄小姐从容接过了话头。

  “是的,我们确实不对外使用天一包厢,”黄小姐微笑着,目光扫过娄晓娥和她身后的几位女士,语气温和却坚定,“因为这间包厢从开业第一天起,就是专门为我们老板预留的。”

  她稍作停顿,看向娄晓娥,继续说道:“而这位,正是我们酒楼的老板。”

  话音落下,黄小姐才真正注意到娄晓娥身后站着的几位女子——她们气质不凡、神态从容,每一张面孔都似曾相识。

  她微微一怔,忽然想起刚才在照片中所见的,不正是她们吗?

  那一刻,她脸上的笑容里不禁多了几分恍然与敬意。

  原来这些都是老板啊,一个个看起来气度不凡,衣着考究,言谈举止间都透着一股从容不迫的底气。

  关键都还这么漂亮。

  黄小姐的内心都惊叹不已,眼睛微微睁大,视线从一个人身上悄悄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而且,她觉得自己的运气还是挺不错的,刚来没多久,就撞见这样的场面。

  其他人在这里都干了多久了,也还没见过老板现身呢,她居然一来就碰了个正着。

  “不可能,怎么可能那么巧。”

  戴小明皱着眉头,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信。

  “老子要这包厢,你们老板就来了?”

  戴小明一脸的难以置信,手指还无意识地敲着前台桌面。

  这时代酒楼的生意这么好,天天座无虚席,排队的人都排到门外边去。

  赚钱方面的话,完全就是一个印钞机,流水哗啦啦的进,根本不愁没客人。

  老板绝对是大佬级别的人物,人脉广、手腕硬,绝对不可能是这么一个年轻姑娘。

  “我确实是老板!”

  娄晓娥语气平静却笃定,微微一笑。

  “而且,只要是我们的产业当中,都会有专属的包厢,平时对外不接待,只留给自家用或者招待贵客。”

  娄晓娥笑着跟戴小明说道,然后转头招呼了一声,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信。

  何雨水她们立马就跟上了,步伐整齐,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团队。

  戴小明一脸的茫然,依然还是不敢相信的,站在原地愣了几秒。

  最后直接跟着就上楼了,脚步有些迟疑,却掩不住那份好奇心。

  “那个,娄老板是吧,咱能不能搭个桌子啊。”

  他搓了搓手,语气软了几分。

  “我们刚好没有地方吃饭。”

  “你们放心,这一顿我来请。”

  戴小明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四周,表情终于从质疑转成了讨好。

  戴小明也是第一次来这天一包厢,脚步都不自觉放轻了。

  估计也是来到这里的客人当中,第一个见到这个包厢的人,心里还有点小得意。

  里面的装修确实够气派,红木家具、精致的吊灯,墙上还挂着手工绣品,处处透着低调的奢华。

  关键是这里平日里不接待客人,但是一点儿灰尘都没有,空气里还飘着淡淡的檀香,一看就是经常有人打理。

  “不好意思,我们一向都是自己吃的。”

  于海棠微笑着对戴小明说道,语气虽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习惯跟外人拼桌子。”

  她补充道,目光扫过包厢门口,仿佛在强调这里的私密性。

  “要不然也不会安排这样的一个专属包厢了。”

  何雨水在一旁点头附和,声音里带着一丝自豪。

  “还请你离开吧,谢谢!”

  于海棠上前一步,很礼貌地但坚决地把戴小明给赶走了。

  戴小明略显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最终还是转身离去。

  包厢内顿时安静下来,黄小姐在走进包厢之后,一边轻盈地把窗帘拉开,让午后的阳光洒进来,一边跟娄晓娥几人说着:“老板,这里每天都会有人打扫的。”

  她指了指光洁的地板和摆放整齐的桌椅,“都是干净的,您们放心就好。”

  娄晓娥环顾四周,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

  包厢装饰典雅,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这里真漂亮。”

  何雨水赞叹道,眼睛亮晶晶的,“就是只有咱们才能用有些浪费了。”

  她有些遗憾地说着,仿佛在想象如果更多人能享受这里该多好。

  “你呀,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于海棠拉了一把何雨水的手臂,嗔怪地笑道,“要不是有这规定的话,咱今天来可没有地方吃饭了。”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却也透露出对这份特权的珍惜。

  “你说的也对,这种有优先待遇的感觉真好!”

  于莉点了点头,走到窗边看了看外面的庭院景致,然后又转身打量这包厢。

  她注意到桌子很大,足可容纳十余人,表面光滑如镜,她怀疑都是特制的,或许是为了招待贵宾而专门设计的。

  娄晓娥拿起菜单,翻看了几页,眼神专注。

  “把菜单上面的菜全部都上一遍吧。”

  她决定道,声音平静却带着权威。

  “不过,不要跟厨师说是我们要。”

  娄晓娥嘴角带着一丝狡黠的笑,仿佛在暗中测试什么。

  菜单上的菜品基本上也跟之前没啥变化,但她心想,既然来了,那就肯定要品尝一下这些菜品如何了。

  也是担心时间长了之后,会有厨师炒出来的味道达不到原本的标准,得趁机检查一番。

  黄小姐连忙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包厢里顿时充满了期待的氛围。

  “在这样的包厢里面吃一顿饭大概得花多少钱啊?”

  秦京茹压低声音悄悄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怯生生的试探。

  她环顾四周,只见这包厢宽敞明亮,装修精致,墙上挂着水墨画,转角处还摆着一盆青翠的兰花,整体氛围雅致中透着贵气。

  光是这环境,就让她觉得比外头一些小饭店的整个大厅还要讲究。

  徐慧真微微一笑,似乎早料到她会这么问,顺手将一本厚重的菜单推到她面前,语气温和地说:

  “你看看菜单就明白啦!”

  那菜单是皮面烫金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开一看,每一道菜名后面都清清楚楚标着价格,从凉菜到主菜、汤品到甜品,排列得整整齐齐,数目都不小。

  徐慧真接着解释道:

  “至于包厢的话,这儿一般是有最低消费标准的,也可能额外收包厢使用费。”

  她话音才落,娄晓娥就笑着接过了话:

  “是啊,‘天二’包厢的使用费是十万块钱。”

  她语气轻松,却字字清晰,

  “不过这标准也不是固定的,随时可能会往上调。”

  “现在香江的消费水平你也知道,什么都涨——地价、人工、食材,哪一样都不便宜。”

  她说话时神态自若,虽然他们这几个人平时不怎么亲自管理酒楼的日常运营,大多交给专业的团队打理,但毕竟都是背后的老板,对产业的基本情况和行情还是心中有数的。

  毕竟都是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的,肯定不能真的不管不顾啊。

  “十万?”

  秦京茹睁大了眼睛,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讶。

  “意思就是,进入包厢吃饭,就是一道菜不点,也要花这个钱吗?”

  她重复了一遍,仿佛要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收费方式,心里不禁有些咋舌。

  “嗯,这就是包厢使用费。”

  娄晓娥语气平静,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设定。

  她轻轻笑了笑,继续解释道:“地级包厢,都是五万起步。”

  “当然了,别的那些普通包厢也有免费的,只是从空间上来看,要小不少。”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别看小,环境一样是很清静的。”

  “隔音做得很好,适合安静吃饭、谈事。”

  秦京茹仍有些愣神,娄晓娥便笑着拉起她的手,说道:“反正来都来了,等下我们都去看一眼,你就明白了。”

  她其实也想趁这个机会,给姐妹们多讲讲这酒楼的经营门道。

  走在后面的丁秋楠也微微点头,轻声接话:“难怪之前天赐就说过,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她的目光扫过走廊两侧雅致的装饰和柔和的灯光,语气中带着几分领悟:“果然啊,只要做得够好,自然就把标准提上去了。”

  她停下脚步,摸了摸手边一件精致的木雕摆件,继续说道:“这样一来,能来这里消费的人群,也就不是一般人了。”

  “门槛在这儿呢——要是没点实力,恐怕连踏进来的资格都没有。”

  丁秋楠虽然也是头一回接触这样的包厢设置,但眼见这装修、这氛围,处处显着高档与用心,便也不觉得意外了。

  其实这么做也并不是在为难别人,而是为了给真正想来享受美食与环境的人留下一个舒适的空间。

  就像把酒楼装修成为这个样子,也是要花很多钱的——从选材到设计,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力求呈现出一种既雅致又不失大气的氛围。

  假如不设门槛的话,这些包厢每天都会被挤得满满的,人来人往、喧哗不断,反而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格调。

  到时候无论是谁进来吃饭,体验都是会受到影响的。

  嘈杂的环境、匆忙的服务,让人难以静下心来品味菜肴。

  自然也就少了那几分吃饭的时候的享受的感觉,更谈不上什么用餐的仪式感和情感的交流。

  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了门槛之后,进来吃饭的人们也就变成了享受生活,而不是像工厂的食堂一样,仅仅为了填饱肚子。

  他们可以安安静静地聊聊天、细细品尝每一道菜,甚至把一顿饭当作是一天中的一段小小仪式。

  娄晓娥笑着解释了一下,眼神里带着几分欣慰与自信。

  其实这样的一个想法,从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易天赐提出来的。

  就跟原本让谭雅丽开谭氏小苑的时候是一样的想法——不做大众生意,而是做“对”的生意。

  也就是在提升了装修品质之后,能够把价格也提升起来,吸引那些注重用餐体验、愿意为环境和服务买单的客人。

  同样的一道菜,在这一个时代酒楼当中的价格,自然是要比在谭氏小苑中高很多。

  相比普通的饭店当中的这样的同样一道菜,价格一样是会高上很多的。

  说白了也就是从饭店本身的装修品质上面,以及装修风格方面,决定了这样的菜的价格。

  与此同时,也决定了来这个饭店当中吃饭的人是什么人?

  如果普通人的话,自然是去一般的饭店吃饭就好了。

  吃饱喝足了之后,还有别的事情要干。

  而来到这里的人,要的不仅仅是一餐饭,更是一段时光、一种体验。

  对于那些生活中不乏雅兴与品味的人而言,谭氏小苑往往是他们心照不宣的选择。

  他们来到这里,从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一场味觉的享受,一次舌尖上的旅行。

  这里的每一道菜,都看得出厨师的用心:选料讲究、刀工细腻、摆盘如画,在寻常饭店中难得一见。

  掌勺的师傅技艺精湛,火候调味皆恰到好处,远非普通餐馆所能比拟。

  而时代酒楼,则是另一番景象。

  人们来到这里用餐,很多时候,吃的不仅是菜,更是一种身份,一种地位,一种被认可的感觉。

  踏进包厢,门一关,便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安静、私密、不受打扰,那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能在这里从容用餐的,绝非寻常百姓。

  “正是这种差异,才显得它不凡。”

  “没有这样的定价与门槛,反而凸显不出它的独特,自然也撑不起这样的利润。”

  于海棠微微一笑,频频点头。她越发觉得,这样的经营策略不仅没错,反而高明至极。

  能想出这一套来的,绝不是普通人。

  “其实最主要的是一种社会需求——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吃饭场所的选择上,更是一种社会身份与心理归属的外化表现。”

  “这就像在工厂里一样,那些领导往往不愿和普通工人挤在同一张桌上吃饭。”

  “工人们用餐时热闹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