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Judy想融都融不进去的圈子吧!-《短视频直播:开局给老祖宗们暴击》

  半夜起来都要被吓醒。

  朱元璋又气又怒。

  那是正常人能长出来的样子吗?

  谁画的。

  来咱来大明,就看看咱儿子,咱侄子,咱外甥长的样子。

  他也不可能长那样。

  奇骨贯顶,到底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

  朱棣:......

  希望盘点里没他,又希望有他。

  其余帝王看着视频里出现的画像,差点没被呛住。

  朱家的皇帝。

  真不是一般人啊!

  【当然,大家都知道是开玩笑的。

  毕竟李文忠可是老朱的外甥,外甥随舅,要是老朱真长成这副鬼样子,就算李将军爹娘长得再好看。

  恐怕也到不了貌白如雪,眉目舒朗八字。

  这不,其实老朱长这样。

  猛一看,也是四里八乡的俊后生一枚啊!】

  朱元璋:......

  说俊后生就俊后生。

  为何还要在前面加‘猛一看’,他相貌端正的很。

  是吗?

  待在大殿里没走的人目光灼灼地试图悄咪咪朝上观察天子的容貌。

  奇骨?

  没有啊!

  【当然,还有咱们的朱由检同学。

  天颜白皙,莹然玉润,长眉过目,瞳如点漆,丹唇秀髭,诚不世出者也。

  可见,朱由检同学的美貌是有多强悍。】

  你们真的很无聊。

  谁想让后世只记住自己的外貌啊!

  嘿,你不想。

  有人很想。

  朱棣眼睁睁看着直到视频结束,他们一家子也没上榜时。

  那心情啊!

  复杂且沉重。

  [这恐怕是Judy想融都融不进去的圈子吧!]

  [Judy一看长得就跟地主家里面一天干十八小时的长工,能犁八亩地都不带累的那种,所以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那像什么。

  长工呗。

  朱高煦狠狠地掐着掌心,一点轻笑都不敢从嘴里发出来。

  你就说平时他来这皇宫里面干啥。

  待在家里多好。

  这时候,就能在家尽情地嘲笑他爹了。

  “好笑?”

  “不好笑。”

  朱棣冷眼甩着袖子。

  什么叫穿龙袍也不像太子,他是皇上,当然不像太子。

  这边没敢笑。

  可洪武年间那群没良心的哥哥们笑的眼泪都快呲出来了。

  “小......四啊!等会儿你去找娘多要点擦脸的香膏来。”

  “就是就是,咱虽然长的不好,但多抹点香膏,应该还是能变好看些的。”

  朱棣深深吸一口气。

  “男子汉大丈夫,我才不抹什么香膏呢!”

  “哈哈哈哈哈!”

  [Judy怎么就不舍跟史官和画官塞俩钱呢!]

  “哈哈哈哈哈!”

  朱慡拍拍朱棣的背,“小四啊!没事没事,不就不抹香膏嘛!大不了以后哥哥帮你给史官和画官塞钱就是。”

  大家笑的更开心了。

  只有永乐年的Judy,看着自己的画像。

  多好看,一身正气。

  什么貌白,什么俊秀,哪有他长得正派。

  赵一清也笑的不行。

  评论里的嘴一个个跟淬了毒似的。

  真好。

  其他各朝,明朝的帅哥。

  他们也不少啊!

  能入朝为官,有几个长的丑的。

  【以身殉国的含金量有多高!华夏人民最认可的标准,你可以菜,但绝不可以怂。】

  看到‘绝不可以怂’。

  赵一清头脑有些发热,也对视频的主人公有些许印象。

  果然,就是刘湘。

  【川蜀王刘湘,主政川蜀期间,因征收苛捐杂税、盘剥百姓而被民间称为‘刘葬子’。

  其税收政策之严苛甚至被戏称为‘收税收到了二十一世纪’。

  招致川人不满。

  在红军长征期间,他作为地方军阀更是积极协助中央军进行围剿。

  然而,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抱病之身的刘湘依然率领川军出川抗日。

  最终病逝于前线。

  其灵柩返川时,沿途百姓自发悼念。

  而这位毁誉参半的军阀,如今更是长眠于武侯祠旁。】

  武侯祠?

  大家几乎一致想到了诸葛亮。

  [有一说一,基本没有专门去给刘湘扫墓的,一般都是祭祀丞相,顺便去隔壁骂骂咧咧的上一炷香。]

  那你不还是去上香了吗?

  这待遇,他们也是梦寐以求。

  [刘湘要不是殉国被骂的老惨了,就因为殉国被葬武侯祠旁边受香火,据说一边上香一边骂他个龟儿子的]

  总比秦桧好。

  这位至今还跪在岳飞庙前呢!

  [陆秀夫不跳必进史书贰臣传,一跳风评变了。]

  是啊!

  宁死不降。

  朱由检看着桌案上各地的奏折,如今秦将军带回来的良种,北方更有祖大寿等一众将领。

  君臣上下一心。

  大明未必会亡。

  【十二岁起便在煤窑中与父亲一同劳作。

  以苦力维持生计。

  却始终将书本视为人生的灯塔。

  两度迎战高考,五百分考入专科。

  却从未在原地驻足。

  之后,依靠专升本,考研稳步向上,最后斩获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人生几十载,他却于困顿中守定求学之志让他走出了自己的路。】

  好厉害。

  赵一清看着上面对方应该是刚从煤窑中出来的照片。

  整张脸上都沾染上煤灰的黑印。

  可下面,是对方身穿博士服,昂首屹立在洒满阳光的台阶前。

  想到当初自己本来是打算考研的,可三年悠闲的时光,再让她每日经历早六晚十,根本做不到。

  那需要极强的自制力,还有毅力。

  大家看着上面的男子,真是不敢置信。

  前半生清苦,却能读到博士。

  尤其注意到对方眉眼间的对比,读书,好像真的不一样。

  【雅鲁藏布江漂流第一视角。

  朋友朋友,漂流玩的吗?

  包活包捞的呦!】

  可看着湍急的水面,似乎不包活的吧!

  [你们不懂规矩吗,要童男童女的。]

  [还是时代好了,现在都叫漂流,搁以前大家都叫祭品。]

  [水葬就水葬吧!还漂流。]

  赵一清弱弱地给视频里的大伙们点赞。

  隔雅鲁藏布江漂流。

  你们真是好样的。

  只是,他们好像不是朋友,所以手指默默点在不推荐上。

  看到这一幕的百姓们。

  后世的娃子们,心咋一个个怎么这么大呢!

  先是什么跳楼机,再是漂流。

  会玩,你们真会玩啊!

  每次刷视频都会觉得时间过去的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