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甲申国难-《短视频直播:开局给老祖宗们暴击》

  他想到了自己的皇后。

  倘若自己死后,对方也如吕后、武后这般。

  不,朱佑樘在心底想。

  若皇后真是像武后这般女子。

  前朝的那些大臣们宁肯以死明志,也万万不会让女子临朝称制。

  可皇后真如武后。

  前堂的血亦会不止不休。

  因为他从小的经历,他不会再让任何人进宫。

  照儿很好。

  天幕上的种种表现更是让他确认,此子聪慧过人。

  就是贪玩。

  思及此,朱佑樘皱紧眉头。

  莫非,他也要去看看后世的儿童心理学读物。

  如今,皇后更是大病一场。

  两人相见。

  虽一如既往,可两人之间,还是隔了一层薄薄的纱。

  对此,朱佑樘很是不喜。

  也对张家人更加不耻。

  堂堂男儿,靠皇后飞跃门庭还不甘心,两位国舅更是做出......

  张家不会教育孩子。

  那就由他来教育。

  想到被丢在京城兵马营中默默无闻的两位小舅子。

  朱佑樘嘴角露出抹冷笑。

  什么时候出来,看他俩的表现。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来,咱们看看哈!

  “我连命都可以给你。”

  净给一些没人要的东西,他咋不把钱给你。

  因为他怕你真要啊!

  “我可以主动给,但你不能开口要。”

  这句话的就是一句废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真的主动给了,你还会要吗?

  说明他就不给。】

  [作者私信堪比二战。]

  [最烦‘贤妻扶我凌云志,我送贤妻万两金’,tm你爹你娘扶你二十多年,都没把你扶明白。

  咱俩才在一起几年。

  我扶你?

  怕不是喝我的血,吃我的肉。

  就算把你扶上去,怕不是斩的第一个就是我。]

  [老师可以出一期读私信吗?]

  要狠还是网友狠。

  所以,能直播读吗?

  无论天涯海角,她必看。

  这些话和弹幕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一个个面红耳赤,眸中闪烁着血色的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大家听到后。

  很认真地思考了下。

  难道你也是朱元璋吗?

  【由此可见,康熙尊师重道,宽仁为政只是手段罢了。】

  赵一清:?

  不是说康熙的执政能力还算可以吗?

  为何这样说。

  【康熙四十六年。

  康熙看到几个皇子给他写的请安奏折文句不通顺。

  便认为是老师徐元梦不尽心教诲导致的。

  他就下令。

  让所有儿子站在一旁监督。

  由乾清门侍卫仗责徐元梦三十。】

  赵一清:???

  “不是,有病吧!你儿子文句不通顺,跟老师有什么关系。

  那这样,我没考上清北。

  是不是也是老师的问题。

  尊师重道,尊师重道!

  我都知道!”

  完全不解。

  “如果老师能有这么大本事,把你儿子个个培养成顶级文豪。

  那老师是神,不是人。

  每个人的智商都是注定的。

  老师再好,他智商就那样。

  注定素养不行。”

  赵一清扒着评论,继续吐槽,“真不敢相信。

  这种水平的皇子,从六岁开始,便要凌晨五点到书房读书。

  啥玩意吗?

  看起来也就走个形式。

  表面努力而已。

  清朝皇室有出什么大文豪吗?

  没有吧!

  真不知道教育了个啥,听说康熙不还是让他儿子每本书都要抄一百遍吗?

  嗯,怎么说呢!”

  【当着学生的面,仗责老师。

  而这些学生能学成什么德行,应该是不难想象。

  到康熙五十二年,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前。

  又再一次侮辱了这位倒霉透顶的老师。

  而当时徐元梦至少已经为清朝皇室服务近三十年。

  不知道为什么事情。

  胤礽对这位年龄可能已经超过六十岁的老师破口大骂。

  甚至一直骂到了对方的父母。

  还把对方丢进河里。

  随即又拉出来进行殴打。

  而康熙知晓此事后,他恼怒的不是儿子胤礽的禽兽之行。

  他恼怒的是儿子胤礽在辱骂老师时。

  竟敢背对着自己。

  ‘一代明君’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

  这样教导出来的孩子。

  内心毫无尊师重道之心。

  本质上应该就是衣冠禽兽。

  不管他们多么有学问。

  武艺多么高强。

  多么有所谓治国的才能。

  都无法摆脱。

  康熙培养出这么一批毫无人类心肝情怀。

  为了皇位恨不得一口咬死其他兄弟的儿子们。

  当他后来为了太子胤礽大吃苦头。

  当他的儿子雍正继位后,不停地毒杀自己的亲兄弟们。

  甚至倘若真如传说中那般。

  在他病情好转,而他的儿子胤禛在探望他过后。

  便莫名其妙地死掉的话。】

  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清朝这样的历史。

  【甲申国难。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

  崇祯帝于煤山自缢。

  明朝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

  这是明甲申国难,官员殉葬表。】

  新乐侯刘文炳、襄城伯李国桢、彰武伯杨崇、驸马都尉巩永固......

  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左都督、大理寺正卿......

  一个又一个的名单出现在上面。

  数不清的人自缢而亡。

  结局如此悲壮。

  不禁自问。

  若崇祯改革,他们万众一心,是否便不会出现如此局面。

  可大家深知。

  如今的社会现状,是要倒逼他们让出田地。

  归田给百姓。

  这需要一个杀伐果决、聪慧的君主。

  要杀太多太多人。

  改革难度太大。

  就算张首辅再世,也非易事。

  可不改......

  大明朝走了尽头。

  [五胡乱华、靖康之耻、甲申国难,哎!]

  [在我一直的印象中,士大夫阶级代表的是‘腐朽’、‘落后’,可直到我知道了文天祥、陆秀夫......

  明亡后,一批又一批殉国的士大夫们。

  哎!

  历史总是有遗憾。

  每次读史,心里都会难受。]

  [甲申之变,自尽殉国的进士、举人达3326人。

  仅《南明史》,便记载的绝命诗达470余首。

  江南士族“阖门死节”者超百家。

  刘宗周绝食二十三日而亡,临终怒斥清军‘毁我衣冠’;

  祁彪佳自沉而亡,写下‘含笑入九泉,浩然留天地’;

  徐汧投虎丘新塘桥,血书‘留此发以见先帝’。

  这不是对朱明王朝的效忠,而是士大夫用生命扞卫汉文化的终极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