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要是李承乾......-《短视频直播:开局给老祖宗们暴击》

  此时空荡荡的大殿再无任何人的声音发出。

  每个人呼吸急促,连头都不抬。

  死死地盯着地面。

  “母亲,承乾是死了吗?”

  忽然,幼小的声音空荡荡地在大殿内响起。

  一群人呼吸一窒。

  长孙皇后紧紧地抱着自己的承乾,语气是那么温和,“不,你怎么会死呢!你会活的好好的。”

  赵一清不知道这些。

  她喝了口可乐,忍不住摇头叹息,“翻开史书,历史中的太子们,很多都是没一个好下场的。刘据,李承乾,胤礽,哎!”

  此时父慈子孝的康熙胤礽父子。

  原本热闹的空气中有几分的沉寂。

  赵一清声音继续,“我要是李承乾,我就身穿李渊赐的滚龙袍,提着李治和李泰的人头,在大朝会上抱着长孙皇后的牌位,把长孙皇后的画像挂到盘龙柱上,跪下说,母亲,这个人辜负了您的嘱托。

  孩儿累了,孩儿想您了。

  然后说陛下要废了孤?

  话落,一头撞死在盘龙柱上,让血流在画像上。”

  她讥笑一声,“反正我腿瘸,我没有帝王之相,这回儿处处不如魏王了,您真把自己当孝子了。咱们全家造的反,就算你把贞观之治做成天下第一盛世,史官也不会记你是顺位继承。”

  李世民:......

  他只是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全身都在发抖。

  赵一清的声音继续,“但这样李世民就惨了,本来李承乾死后,他就活了六年。搞这一出,直接寿数减半,不等三年估计就跟着去了。”

  李世民想要握住观音婢的手。

  可最后,他把手放在衣袖中,起身安静看着天幕,虽然不知后来发生了什么。

  可天幕,刚才不还夸他千古一帝的吗?

  还有,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怎会如此对待他的承乾。

  然而,吐槽的声音还在继续。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个标杆皇帝愣是凑不出一个合格的太子。”

  “争皇位杀兄,李二没错,但他不应该让他的儿子和他一样。

  他李二杀兄继位是因为他有资格,大唐大半个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所以他可以这么做。

  可他儿子不能用这样方式去争皇帝,你养蛊呢!

  那是你儿子,不是敌人。

  你为什么不能用和平的方式完成权力的交接。”

  “而且,这皇帝是不是有病。

  他自己都受不了魏征,晚年对他厌恶至极。

  你没想过。

  就魏征一个人,你就受不了。

  那你给你儿子扔那么多人监督他干啥!

  好玩啊!”

  李世民低着头,不敢看向身后,手背上青筋凸起,眼中泪花闪烁。

  长孙皇后更是紧紧地抱着李承乾。

  她不知,不知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

  赵一清声音继续,“这是一个青少年,一个刚失去母亲,十几岁的青少年。

  他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

  而不是父亲的斥责,兄弟的觊觎。

  我真是想说,古代的帝王们根本不会养小孩。

  身心健康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你是有皇位要继承,可皇位之前,他是个人,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天家无父子,或许这话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这不包括大明。

  也不能这么说,哈哈。

  等有空,我专门做一期大明的视频,讲述讲述得国最正,凡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的历史。”

  说完这话。

  任何时空,都是一片肃穆。

  不说有多少人期许地盯着她。

  单单是大明。

  此时确实大股大股的兴奋涌现在心田。

  “那个......主播说什么?”

  这是朱元璋。

  “咦!看来后世之人很喜欢我们大明啊!”

  这是朱棣。

  “哇!”

  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朱寿大将军美滋滋地躺在豹房。

  而清朝上上下下却是一片幽寂。

  康熙和雍正看着天幕,心中不好的念头连连攀升。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日本最后一个男人]

  [第一枪宣布了我的到来,第二枪宣布了你的离开]

  [君子生于小国,非君之过也]

  [神器,安倍切诞生,狗头]

  “这是谁?竟如此推崇!”

  【我军最强的陆军集团军!南亚某国的克星!西部战区精锐】

  [当如是也]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走遍新西兰]

  “这是......后世的军队!”

  所有的帝王武将全都兴奋起来,看着装备优良的军队,还有看不懂却震撼的武器装备。

  在跟随蓬勃的音乐。

  瞬间感觉自己燃烧了起来。

  蒙恬羡慕地讲,“这要是我们的,该有多好。”

  旁边的蒙毅翻了个白眼,真想给自己兄弟一拳。

  未来冠勇三军的霍去病,此时更是目光如炬地盯着天幕的动态,不舍得眨眼。

  可惜视频很短。

  【你眼中的华夏历史是什么?】

  哦!

  众人来了兴趣。

  【阶级分明?

  知识垄断?

  民族对立?

  南北隔绝?

  官民相仇?

  雅俗分立?

  华夏大防?

  这就是华夏历史?

  错!

  隋唐科举制,打破门阀垄断。

  孔子杏坛讲学,开创私学先河。

  孝文帝汉化,鲜卑主动融入华夏。

  京杭运河贯通,南北经济大融合。

  贞观谏政,君臣共治典范。

  玄奘取经,印度文化本土化。】

  [在这片土地上屹立不倒的,始终是汉人]

  [嬴政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刘彻开疆拓土,剿灭匈奴强汉族辉煌。

  李世民贞观之治,盛唐繁荣天下响动。

  赵匡胤建立宋朝,文化经济繁荣璀璨如新。

  朱元璋统一华夏,再造汉族,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信息很多。

  多到李世民神情复杂。

  他都不知后世之人是如何做到既喜欢他,又厌恶他的。

  不过,贞观之治。

  而被天幕反复提及的几位帝王。

  面目更是掩盖不住的欣喜。

  尤其是赵匡胤。

  此时此刻的他坚信,后世之人如此讨厌他。

  肯定是因为他没收回燕云十六州。

  若是他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看后世人该如何评价他。

  不过,后世之人对他们为何无半分怕意。

  他们可是皇帝。

  还有隋唐之前的皇帝们。

  科举制?

  是什么?

  【来自持久战的警告,1v17通天代】

  [持久闪电战,多吓人的词汇啊]

  [闪击战我们才是祖宗,霍去病800精骑奔袭2000余里深入漠北闪击匈奴]

  “但我看不起现在的德意志怎么办!”

  赵一清看着热血沸腾的视频,笑意盎然地讲。

  汉武帝时期。

  刘彻兴致勃勃地看向一旁的皇后,“天幕说的人是去病?”

  卫子夫赶紧回,“陛下,若无意外。应该就是去病。”

  刘彻是真的高兴。

  看看天幕中讲的什么。

  深入漠北,闪击匈奴。

  “好好好!”

  刘彻站起身,看向一旁的小黄门,“快宣朕未来的大将军。”

  他要跟自己的大将军彻夜详谈。

  很好,今天结束的时间又到了。

  赵一清根本控制不住眼前的兴奋。

  欢喜地摆手。

  “明天见,明天见。”

  啪叽一声。

  天幕变黑,随即天空恢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