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远赴钱阳(五)-《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

  戏里的菩萨婢似乎真的是一个好官,无论春耕秋收,都能在田地里看到她的身影,抗洪的时候,她也在河堤上运送沙袋石块,村里的官司哪怕再小,她也能做到细心公正。

  村子里的人渐渐开始歌颂菩萨婢,甚至编出了打油诗,比起公告栏里写的东西,也更像是菩萨婢嘴里说出来的。

  药师奴耐心的看着——仿佛在看另一条路上的自己。

  她心中也滋生了更深的恨意,菩萨婢能做的事,她也可以做到,究竟哪里不对?令她只能在钱阳勉强混日子?甚至连考女吏都困难重重?

  课里教的东西,哪怕她根本不在意,她也可以演得仿佛最忠诚的信徒。

  “我就说嘛。”同学点评道,“即便她以前运用了迷信,可只要心是好的,就一定不会做坏事,一个人不做坏事,能一心为民,自然会是一个好官。”

  可药师奴觉得没这么简单,一出戏,若没有转折起伏,看客们是不乐意看完的。

  果然,危机很快降临,村民们与另一村起了争执,这争执也简单,无非就是新一批的耕牛运了过来,两个村都认为对方分到的牛更好,加上多年来的矛盾,一时气不过,纠结了本村青壮,要在一处空地分个高低出来。

  菩萨婢赶到的时候,双方已经打出了人命。

  出了这种事,菩萨婢的政治生命几乎已经结束,她恐怕再也没有走出这个村子的机会,哪怕官府再可惜她,她不被革职,还能继续当村长,都算是官府惜才。

  戏台上,菩萨婢唱着独角戏,她哀叹自己的命运。

  出生于一个吃不饱肚子的家庭,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好不容易凭借自己的一点才智得到了机会,前途却葬送在了这群让她殚精竭虑,几乎献出全部身心的村民手上。

  菩萨婢一夜都没有睡,在自怜自哀当中,她逐渐下定了决心。

  村民是愚昧的,百姓是愚昧的,她对他们再好也没用,这群人就像野兽,有利可图便千好万好,一旦发现自己的利益可能遭到了侵吞,他们便毫不顾忌后果,要用最原始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菩萨婢不服,她一直以来小心翼翼,做事谨慎,为这群愚夫愚妇奔走不断,凭什么他们那愚蠢的脑子做出的决定,却要葬送她的政治生涯?

  很快,菩萨婢就意识到,要想这件事不影响到自己,她就必须立功,并且是个大功劳。

  在受到了官府的训斥,被调任之后,在新的村子里,菩萨婢再不像从前那样事无巨细的关心着村民,扫盲班的老师也不再认真挑选,反而是润物细无声一般的去带领着村民信奉菩萨——这是她擅长的,也很快就让村民们家家都有了菩萨小像。

  事情突然变得异常顺利,村民们老实听话,即便菩萨婢不在,村民们也害怕被全知全能的菩萨察觉到自己在偷懒,下辈子自己只能为豚为犬。

  这个村子很快引起了镇子的注意,时隔两年,菩萨婢终于再次受到了官府的嘉奖。

  “菩萨婢做的对。”同学小声肯定,“之前那些村民伤透了她的心,虽然手段不对,但她本心还是好的,你看,信了菩萨,这些村民就不偷懒了,也不和别的村子起争执,最后受益的不还是这些村民?”

  可戏越往后演,同学便越发的沉默。

  菩萨婢尝到了用信仰和恐惧统治村民的好处,而上面自然不会事无巨细的去观察每个村子,很快,菩萨婢再次被调任了,这次不是村长,而是镇长。

  接下来,菩萨婢就像真的得到了菩萨点化,不到十年的时间,菩萨婢一步步从村长升到镇长,再升到市长,最后则是省长,十年而已,对阮地来说,这无异于是个奇迹。

  这似乎是个好结局,看客们也看得心满意足。

  他们喜欢看到一个聪明能干的人靠自己的能力和付出得到好的成果。

  可在这种满足中,又带着一丝期待——期待有什么人或什么事,戳破菩萨婢用迷信得来的一切。

  果不其然,菩萨婢的心腹出事了。

  在菩萨婢的耳濡目染之下,菩萨婢的下属心腹几乎和她有同样的秉性,厌恶麻烦,厌恶愚民,他们用着最简单,最容易的手段去治理那些最荒蛮的村庄镇子。

  而信仰若要震慑,必然伴随着对上下等级,有权力的掌握着神谕,没权力的献上自己的忠诚。

  下属在震慑信徒的过程中用的手段过于严酷,但人当时没死,他在惊慌之下瞒下了这件事,甚至对着村长威逼利诱。

  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最终还是闹了出来。

  唱到最后一折的时候,原本面带笑意的看客们都笑不出来了。

  同学也紧紧抓住了药师奴的手。

  台上,那些“愚夫愚妇”们,仿佛中了邪一般去攻击阮兵,他们组成人墙,要保护菩萨婢,总是胸有成竹的菩萨婢表情慌乱,她挣扎着想要离开人群,却总是被一双双手扯回去、

  她被淹没在人群中,那张惊恐扭曲的脸和一旁同样扭曲却亢奋的脸挤在一起。

  旦角还想唱点什么,但她张开嘴,却一句唱词都唱不出来。

  挤挤挨挨的人,一张张狂热的脸,最后在拥挤的人潮中,这出戏唱完了。

  “真是……真是……”同学张着嘴,忍不住叹道,“真是一出好戏!不知是谁写的戏本子,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药师奴却没有开口,她痴痴地看着戏台。

  这就是另一个她的结局。

  药师奴有些迷茫——她被重用是这样的下场,那么如今的状况,竟然算是她的好结局了?

  药师奴轻声说:“她未必会走到这种地步,她未必会用迷信去……”

  同学竟然在此时反驳了她:“这是必然的,她就是靠这样的办法离开了老家,当了官,她用了别的手段,但失败了,她只能捡起被她抛弃,却最有用的东西。”

  药师奴:“若她用别的办法的时候没有失败呢?”

  同学反问她:“这世上有从不失败的人吗?”

  是啊……

  这世上没有从无败绩的人。

  唯一的一个是阮响。

  而她不是阮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