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穿越大秦三岁半》

  李斯心里琢磨着一起加班好朋友,一边和善的对子婴笑了笑。

  非常肯定的保证道,

  “阿婴放心,外翁答应的事,怎么会食言呢?”

  “这不,离最后的截稿日还有两天吗?”

  等会就去拜访王绾。

  “外翁保管在两日之内把审完的稿子送到少府衙署。”

  “你先和你二舅舅出去吧,我现在就准备审稿子啦。”

  不要耽误我出门。

  子婴看李斯着急的模样,跟李瞻对视了一眼。

  乖乖伸手,让李瞻抱着出了李斯的书房。

  直到出了李府,坐上马车,甥舅两个才相视一笑,大手击小手。

  “看吧,等会外翁肯定会去外援。”

  “您在少府衙署等着就是。”

  “另外,让印刷部的匠人们快点完成《赤脚医生手册》和《神农本草》印制。”

  “印完第三期的《大秦抵报》后,就要开始印大秦第一次秋试了。”

  虽然,这次能来参加的人应该不多。

  除非是各郡县先前,就有文学,算术基础,或者参加过基层实干的学子,

  否则很难通过郡考升到咸阳来。

  但是,这次的考试,却十分重要。

  得让整个大秦的黔首们知道,除了军功,又有了新的上升门路了。

  不管是男娃女娃,都有机会。

  在他们面前,现在有了两架升天梯。

  把放牛,打猪草的孩子放到学堂学两年,

  说不定家里就收获了一个新的县丞,县令儿子或者女儿呢?

  再不济,也能当上吏员呢。

  怎么都算光宗耀祖啦。

  所以,赶快行动吧。

  这次的秋试,子婴早就跟嬴政蛐蛐了。

  他要暗箱操作一波。

  从学子中找个学问不错的,名次如果没有到前十,给他提到前十。

  然后,在下一期的《大秦邸报》上,来一期铺天盖地的宣传。

  务必把一个贫困学子,塑造成不畏艰难的榜样。

  冬天映着雪光学,夏天抓着萤火虫学。

  春天和秋天,没得雪和萤火虫,自己家又点不起灯,

  就在自家墙壁上凿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学。

  总之,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去学。

  终于有一天,老天爷似乎也被他感动。

  陛下下了新的“求贤令”,不论身份,不论地位,不论男女。

  只要通过了层层考核,就能当官。

  还能分地,分房,吃上公饷。

  “从此,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娇妻美眷,走上人生巅峰。”

  说着说着,子婴就一步一步爬到了嬴政的桌案上。

  一手叉腰,一手向前,双眼放光,神采奕奕。

  一副,

  这,就是人生巅峰的模样。

  嬴政:……

  嬴政揉了揉突突的太阳穴,一把圈住子婴,把他抱下桌案。

  放腿上端坐着,还拂了拂他的衣摆,务必没有皱褶。

  非常努力的挽救着子婴的礼仪。

  “你不是说,考试最重公平吗?”

  “怎么,你自己想要达到目的的时候,就不准备讲公平啦?”

  嬴政有些严肃的看着子婴说道,

  这个他可不能同意。

  子婴:……

  “大父,您可听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个人选,首先当然是他本身能力就不错,能考进前面十名左右。”

  “差一点,就给他提到前十。”

  “如果本身就在前十,那不就可以不用操作了么?”

  说完,子婴耸了耸肩。

  “那如果根本没有这样的黔首考进前二十呢?”

  谁知,嬴政根本不准备放过他。

  除非是天才,或者家境殷实。

  普通黔首,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学成。

  子婴:……

  “那就从前二十里选个家境最差的呀。”

  “而且,谁家穷成这个鬼样子了,还敢在自己家墙壁上凿个洞啊?”

  “不怕被自己阿父打死么?”

  “哪个晚上舍得点灯的人家,连个院墙的都没有。”

  “还能给他偷了灯光去?”

  子婴说得十分无赖,他就是瞎编个故事罢了。

  树个榜样在那里,借此来激励底层的黔首们,努力学习,看到出人头地的曙光。

  “故事嘛,当然是要夸张一点,足够有噱头才吸引眼球?”

  嬴政:……

  好个胡编乱造的故事。

  “那你猜,黔首们会不会真的信了你的话。”

  “冬天,跑雪地里去看书。”

  “夏天,跑草堆里抓萤火虫回来当灯使。”

  “末了,还在自家墙壁上凿个洞?”

  “最后,来一句。”

  “这是子婴殿下说的?”

  嬴政边说,边欣赏着子婴变得五颜六色的脸色。

  这小崽子,一天到晚说他对自己的魅力一无所知。

  他自己可知道,‘子婴殿下’这四个字,现在在黔首之中的号召力?

  现在又在搞什么‘冬日暖阳’计划,

  务必让黔首们过一个有史以来的暖冬。

  虽然,这个计划,还只准备在咸阳运行。

  但是,当咸阳黔首们都有了这个待遇后,整个大秦的黔首就都看到了希望。

  迟早有一天能惠及到自己。

  到时候,子婴的声望必定要再上一层楼。

  连他的话都不一定有子婴好使。

  毕竟,他不可能直接下令,搞什么鸭毛换糖,什么鸭毛换布。

  这种明显支持经商的政策。

  农业,垦荒永远都是军队之外的,大秦第一要事。

  子婴:……

  唔,这么扯的故事,一听就是胡说的啊。

  谁会信呐?

  “不会有人真的相信的吧?”

  子婴小眼珠子转来转去,有些不确定的找嬴政确定。

  嬴政:……

  你说呢?

  子婴:……

  那肿么办?

  子婴愁眉苦脸的倒在嬴政怀里撒娇。

  他就想树个榜样而已。

  他大父对于榜样的力量一无所知。

  当人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榜样,

  就像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立在那,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支柱。

  就像后世的雷锋精神一样。

  黔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必定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到时候,他们大秦就不用担心没有底层吏员可用了。

  各地的县令搞什么阳奉阴违的行为也能少不少。

  毕竟,这些考出来的黔首,可都算是陛下的门生。

  就算其中存在个别的歪心思。

  总比,由当地郡守,或者各氏家推举上来的靠谱无数倍。

  多半都是能信得过的。

  嬴政:……

  这种编故事的事,当然是交给李斯,王绾他们去想办法。

  什么都由他这个皇帝做了,

  他们这些臣子干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