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英雄终章(四)-《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原本计划分两日进行的第三轮,因为出现数组相同阵营的交手,使得比试时间大为缩短。

  随着白万剑的获胜,英雄大会来到了第三轮最后一场比试。

  公孙止迈步上前,大声宣告,“下一场,肆拾玖号鸠罗什对伍拾号察罕!”

  鸠罗什身着绛红色僧袍,手持金刚降魔杵,面容肃穆地走上擂台。

  他身材高大,周身散发着一股凛然正气,双目开合间,带着佛门弟子的慈悲,却又藏着几分习武之人的锐利。

  反观察罕,则穿着一身灰扑扑的短打,头发散乱,脸上带着一道从眉骨延伸至下颌的刀疤,眼神阴鸷,手中握着一柄锈迹斑斑的戒刀,走起路来脚步虚浮,却透着一股狠戾之气。

  “鸠罗什师兄,多年不见,你倒是越来越有‘高僧’的模样了。”

  察罕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语气中满是嘲讽,“只可惜,这英雄大会可不是念经的地方!”

  鸠罗什双手合十,宣了声佛号:“察罕师弟,你本是寺中奇才,却因贪念堕入邪途。”

  “今日你若肯束手就擒,随我回大轮寺请罪,或许还能求得佛祖宽恕。”

  “宽恕?” 察罕狂笑起来,笑声尖锐刺耳。

  “鸠罗什,整个大轮寺有谁不知我察罕天资不凡!”

  “可你却墨守成规,霸占绝学不让我修习!”

  “你哪来的脸面说宽恕?!”

  公孙止见二人话不投机,生怕再生事端,当即高声道:“比试开始!”

  “嗡” 的一声,察罕手中的戒刀骤然出鞘。

  他身形一晃,持刀般扑向鸠罗什,戒刀直取其心口。

  鸠罗什面色凝重,手中念珠猛地散开,十八颗菩提子如流星般射出,分取察罕周身大穴。

  这 “念珠打穴” 乃是大轮寺的绝技,需以内力精准操控。

  察罕却丝毫不惧,戒刀舞成一团黑风,将菩提子尽数挡开,同时脚步不停,依旧向鸠罗什逼近。

  两人瞬间战作一团。

  鸠罗什的武功以 “正大光明” 见长,掌法刚柔并济,每一招都带着佛门 “降魔卫道” 之意。

  而察罕的招式则显得阴毒,掌风刀影中似乎都带着一股邪劲。

  台下杨过眉头微蹙,对身旁的小龙女传音道:“这察罕的武功不弱,只是不知为何之前却名声不显。”

  小龙女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擂台上:“鸠罗什有内力上的优势,但对察罕并无杀意,若是久战,只怕会吃亏。”

  话音刚落,擂台上便生变故。

  察罕见久攻不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突然弃了戒刀,双掌成爪,猛地向鸠罗什肩头抓去。

  鸠罗什见状,连忙侧身闪避,同时右掌拍出,直取察罕胸口。

  却不料察罕这一抓竟是虚招,他借着闪避的力道,身形陡然下坠,左手猛地拍向地面,右手戒刀自下向上撩去。

  “师兄,受死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金色闪电般掠过。

  “铛”

  鸠罗什手中金刚降魔杵,精准地挡住了察罕的戒刀去向。

  察罕偷袭不成,见自己攻势受阻,猛地运力,一个鹞子翻身,舞着戒刀直取其鸠罗什头颅。

  鸠罗什面色不变,手中降魔杵轻轻一摆,“铛” 的一声,再度将察罕的戒刀挡开。

  这一挡,看似轻描淡写,却蕴含了深厚的内力,察罕只觉一股巨力袭来,身形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三步,虎口震得发麻。

  “师弟,收手吧!”

  鸠罗什淡淡开口,同时手中降魔杵再次挥动,一式 “横扫千军”,带着呼啸的风声,直扫察罕腰间。

  这一杵看似缓慢,却封死了察罕所有的闪避路线。

  察罕心中大骇,连忙运起全身内力,双手握住戒刀挡在身前。

  “嘭” 的一声巨响,察罕被降魔杵击中,整个人如断线的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擂台上。

  鸠罗什走上前,“师弟,跟我回大轮寺....”

  “呸!”察罕吐出一口血水,将手中戒刀向着脖颈一横,继而用力一拉。

  鸠罗什见状,急忙出声阻止,“师弟....”

  回应他的,是一道冲天而起的血箭!

  一灯大师快步上前检查,只见察罕脖颈处鲜血喷涌不止,瞳孔开始放大,已无救助的必要。

  只得摇了摇头,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法师节哀!”

  公孙止见察罕已死,连忙高声宣布:“本场比试,鸠罗什胜!”

  宋方阵营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就在这时,忽必烈站起身,朗声道:“诸位英雄,如今第三轮比试已经结束。”

  “眼下天色尚早,本王看不如咱们趁热打铁,直接进行下一轮的抽签,确定后续的对决人选与次序。”

  “好让诸位英雄早知对手,有所准备,更能让天下英雄对这最终对决,多一份期待!”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贾似道闻言,心中立刻警铃大作。

  他早已算过,第三轮晋级的共有二十五人,二十五是单数,抽签必然会出现一人轮空。

  他相信杨过提议双方百人对战,必定另有安排。

  此时忽必烈提议抽签,显然是想将 “轮空” 一事暴露出来,借群雄之口引出话题。

  其目的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但此刻郭靖、杨过不在身边,贾似道孤身一人无人可商议,一时间竟有些骑虎难下。

  若是直接拒绝,恐会落下 “心虚” 的口实;若是答应,又怕中了忽必烈的圈套。

  他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随即站起身,拱手道:“四王爷提议甚佳,只是此事关乎宋蒙双方豪杰的利益,贾某不敢擅自做主。”

  “不如将选择权交给在场的诸位英雄,大家觉得可行,便进行抽签;觉得不妥,咱们再从长计议。”

  他顿了顿,故意加重语气道:“只是贾某要提醒一句,如今晋级的共有二十五位英雄,二十五乃单数,若是抽签,必然会有一人轮空。”

  “这轮空之人如何处置,是否公平,还需大家仔细斟酌。”

  贾似道这番话,看似将选择权交给了众人,实则是在隐晦地提醒杨过、郭靖等人----- 忽必烈的目的在于 “轮空”,需提前做好应对。

  他特意点出 “二十五人对决将会出现一人轮空”,便是希望杨过与郭靖能尽快察觉忽必烈的意图,做好应对之策。

  果然,这话一出,现场顿时一片喧哗。

  “二十五人?那岂不是有一个人不用打就能晋级?”

  “这太不公平了!凭什么有的人能不战而胜?”

  “就是!英雄大会讲究的是真刀真枪的较量,运气不能当饭吃!”

  忽必烈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待众人争论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全场安静下来:“诸位英雄所言皆有道理。”

  “本王也觉得,轮空之事确实容易引发争议。”

  “不过,临时增加参赛人数,恐会打乱大会原有章程,也未必能保证绝对公平。”

  “本王倒是觉得,轮空并非不公平,英雄大会不仅考验武功,还考验运气!”

  “本王亦认为,运气,有时确是实力的一部分。”

  “若是有人能抽到轮空,那便是天意如此,诸位又何必较真?”

  “我觉得四王爷说得有道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轮空之人直接晋级并无不妥!” 一位蒙古武士高声喊道,显然是站在忽必烈这边。

  “放屁!英雄大会比的是武功高低,不是比运气!凭运气晋级,算什么英雄好汉?” 立刻有宋方武林人士反驳,语气激动。

  “依我看,不如双方各再派一人参赛,凑够二十六人,这样就不会有轮空了!” 有人提出建议。

  “这主意不错!这样既公平,也能让更多高手有机会切磋!” 不少人附和道。

  不少江湖豪杰纷纷出言反对,尤其是那些在第三轮中苦战获胜的人,更是觉得憋屈,自己拼死拼活才晋级,别人却能靠 “轮空” 轻松晋级,换谁都不会乐意。

  忽必烈这话明显是在挑动气氛,不少原本中立的江湖人也被说得有些动摇。

  这时也纷纷议论起来:“四王爷说得好像也有道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可这样对那些苦战获胜的人也太不公平了吧?”

  “要不咱们再添几个人参赛,凑成双数?”

  议论声越来越大,场面渐渐有些失控。

  贾似道站在一旁,心中暗暗叫苦。

  他知道忽必烈这是在给自己挖坑,可如今众人都已表态支持,自己若是反对,反倒会落下 “不愿公平比试” 的话柄。

  可忽必烈就等着有人提出 “添人参赛”,可他又不能主动阻止,只能盼着杨过、郭靖等人能尽快表态。

  这一切原本就在杨过黄蓉等人的预料之中,此时忽必烈主动提议,又怎会出言反对?

  忽必烈瞥眼看向杨过等人,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却故意不提他们,继续对群雄道:“诸位英雄,既然大家对轮空之事有争议,本王倒有一个提议。”

  “若是轮空之人是蒙古国一方,那么宋国一方可另外派遣一人出战,与轮空之人对决。”

  “反之,若是轮空之人是宋国一方,蒙古国也可另外派遣一人出战。”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公平,又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精彩的对决,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这提议十分公平,场的江湖人士纷纷高声赞同:“四王爷这提议好!既公平又精彩!”

  “就按四王爷说的办!”

  “快开始抽签吧!”

  贾似道见群雄赞同,又看了看杨过等人,见他们依旧没有表态,只能无奈地拱手道:“既然诸位英雄都赞同,本相无异议。”

  “那就请公孙先生和一灯大师作为公证人,开始抽签吧!”

  公孙止与一灯大师走上前,两名侍从抬着一个新的木盒上来,里面盛放着二十五面刻有名字的铁牌。

  每块铁牌上都刻着晋级第三轮的英雄的名字,其中块铁牌上刻着一个 “空” 字,代表轮空。

  “抽签顺序依旧按照之前的排名,从壹号到贰拾伍号依次抽取。” 公孙止高声宣布,“抽到‘空’字签的英雄,便是轮空之人。”

  首先抽签的是杨过,他走上前,随手抽出一块铁牌,上面写着二字,并非轮空。

  他看了一眼,便将铁牌递给公孙止,转身走下擂台。

  接下来是郭靖、金轮法王、圣因师太、罗伊等人,他们依次抽取号牌,没有一人轮空。

  随着抽签的进行,剩下的铁牌越来越少,众人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都在猜测谁会是那个轮空之人。

  终于,轮到最后一位英雄 —— 鸠罗什抽签。

  他走上前,从木盒中抽出最后一块号牌,上面赫然画着一个 “空” 字!

  “鸠罗什大师抽到‘空’字签,乃是轮空之人!” 公孙止高声宣布。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人脸上露出喜色。

  鸠罗什武功高强,轮空对宋国来说无疑是好事。

  忽必烈见状,立刻站起身,朗声道:“既然轮空之人是代表宋国的鸠罗什大师。”

  “按照之前的约定,蒙古国将派遣一人与鸠罗什大师对决,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他这话看似 “体贴”,实则是想主动派遣高手,掌控对决的主动权 。

  贾似道正要开口,杨过却突然站起身,拱手道:“不知四王爷要派遣哪位高手出战?”

  忽必烈见杨过终于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高声道:“本王要派遣的这位高手,乃是大轮寺的护法,鸠罗什大师的师弟 —— 朗达玛!”

  “这二位师出同门,本王相信他们的对决定会十分精彩!”

  话音落下,一道魁梧的身影从蒙古阵营中走出,对着忽必烈和鸠罗什各行了一礼,沉声道:“朗达玛,见过王爷,见过师兄。”

  鸠罗什看着朗达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却并未多言,只是微微颔首。

  杨过目光锐利地盯着朗达玛,心中暗道:这朗达玛被忽必烈安排在此时出战,恐怕他的实力已经有了不小提升。

  郭靖也看出了端倪,低声对黄蓉道:“这朗达玛与鸠罗什对决,恐怕会是一场苦战。”

  黄蓉摇了摇头:“不好说。忽必烈的心思太深。”

  “之前过儿说鸠罗什大师的武功在他诸位师兄弟之上。”

  “可现在看来,这朗达玛神色平静,似乎并不惧怕对上鸠罗什大师!”

  公孙止见蒙古方已确定出战人选,便高声宣布:“经双方商议,轮空之人鸠罗什大师将与蒙古方的朗达玛大师对决。”

  “明日辰时,英雄大会重启,进行下一轮比试!”

  随着公孙止的宣布,今日的英雄大会正式结束。

  众人纷纷散去,却都在议论着明日即将开启的十三轮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