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飞雪穿过喧闹的前厅,避开往来寻欢作乐的纨绔子弟和浓妆艳抹的妓女,从侧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天上人间”。
离开“天上人间”后,白飞雪在错综复杂的巷弄里七绕八绕,最终走进了一处更为偏僻的院落。
这里是盛京城里杀手、亡命之徒的临时落脚地,由一个名叫荫生的侏儒负责收集和发布“活计”。
荫生虽身材矮小,不足三尺,却心思缜密,手段狠辣,且信誉极好——只要接了他的活,无论成功与否,都能拿到相应的报酬,从不会克扣半分,因此在这一行里颇有威望。
周明月的那单活,白飞雪就是在这里接的。
院子里光线昏暗,墙角堆着杂物,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烟味。
荫生正坐在屋檐下擦拭一把弯刀,刀刃泛着森冷的寒光。见白飞雪进来,他抬起眼皮,不咸不淡地笑了笑,声音尖锐刺耳:“哟,鬼刀回来了?我就说那女人的活不好做,现在被官府通缉了吧?盛京这地方你是待不下去了,还是回凉州躲躲?”
白飞雪没有回答,只是将那柄古董小匕首递了过去,语气平淡:“寄存。”
荫生接过匕首,掂量了一下,见他不听劝,也不再多言,尖着嗓子问道:“存多久?”
白飞雪从怀中取出一些银子放在旁边的石桌上:“不知道。”
荫生挑眉,有些意外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还要继续留在盛京?”
白飞雪依旧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
荫生摇了摇头,啧啧叹道:“真是不要命了。”
他收起银子和匕首,放进屋内的木箱里,不再理会白飞雪,继续低头擦拭自己的弯刀。
白飞雪没有理会荫生的感慨,也没有找地方坐下,只是望着院墙外的天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要留在盛京,他要再见一次那位金枝玉叶的长公主。
为了这个念头,哪怕是以身犯险,哪怕是与整个盛京为敌,他也心甘情愿。
-
观潮近来总觉得心境格外明朗,连带着看球玉宫庭院里的花木,都觉得比往日更显葱茏鲜活。
细想之下,这份通透竟像是“因祸得福”——上次洛水畔与那自称“白飞雪”的贼人的那场意外交手,非但没让她受半分损伤,反倒像一场及时雨,浇散了父女间多日的隔阂,让父皇对自己的态度,在一夜之间变回了从前的模样。
从前的父皇会亲自教她文韬武略,会把天下最珍贵的东西都送到她面前,会毫无保留地与她探讨朝政,眼神里满是期许与疼爱。
现在的父皇,好像真的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
及笄礼后那段日子的疏离与冷淡,那些刻意的疏远、沉默的对视,还有朝堂上若有似无的防备,仿佛只是一场短暂而荒诞的噩梦,如今终于烟消云散。
她私下里反复琢磨,许是自己遇险的消息,真的刺激到了父皇,让他在权力制衡的算计与父女亲情的牵挂间,看清了内心的轻重——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皇权顾虑、那些莫名的忌惮,他更怕失去她这个女儿。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观潮心头那些日子因父皇忽冷忽热而积压的委屈,那些深夜里辗转反侧的困惑,便如同被春风吹散的柳絮,渐渐烟消云散。
那天,她从宫外处理完白飞雪的后续事宜回来,刚踏入球玉宫的宫门,就见盛元帝已站在庭院的海棠树下等她。
暮春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他的肩头,他没穿象征皇权的朝服,只着一身月白色常服,腰间系着一方素色玉带,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寻常男人的温和。
只是他往日里深沉难测的眼眸中,此刻满是不加掩饰的忧心,连眉头都紧紧蹙着,像是攒了满心的牵挂,只等她归来。
看到她的身影出现在宫门口,他立刻快步走上前,脚步都带着几分急切,目光从她的发梢到裙摆,细细打量着,生怕错过半点伤痕。
“阿潮,可有受伤?”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份真切的担忧,不似作伪。
观潮心中一软,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她摇了摇头,语气刻意轻快:“父皇放心,女儿无碍。那贼人虽身手狠辣,但女儿有扈小世子相助,又有父皇亲传的武艺傍身,已然将他击退,只是让他侥幸逃脱了。”
盛元帝这才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缓缓放下,连说了两声“没事就好”,语气也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温和。
他抬手,似乎想像小时候那样拍拍她的肩头,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落在了她的手臂上,轻轻拍了拍:“没事就好,往后外出,务必多带些人手,切不可再这般冒险。”
随后便立刻吩咐身后的内侍,传下旨意,让金吾卫全力追查贼人白飞雪的下落,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其捉拿归案。
不仅如此,当晚,宫中的内侍便抬着一箱箱的赏赐,源源不断地送入了球玉宫。
绫罗绸缎堆得像小山,有江南进贡的云锦,有西域传来的织金锦,色彩艳丽,质地精良;奇珍异宝更是不计其数,夜光璧在暗室中散发着柔和的光晕,东珠圆润饱满,玉石摆件雕刻精美,足足堆了半间偏殿。
内侍传话说,这些都是陛下特意挑选的,皆是天下难得的好物,赏给长公主压惊。
但这些赏赐,都不及那枚失而复得的参政印让观潮动容。
第二日,盛元帝亲自来到球玉宫,手中捧着一个锦盒,郑重地递给了她。
打开锦盒,里面静静躺着那枚熟悉的白玉参政印,玉质温润依旧,印面上的“参政”二字刻得遒劲有力,正是她曾经日日佩戴、参与朝政的凭证。
“这枚印,你收好了。”盛元帝的声音沉稳而郑重,目光落在她脸上,“往后朝中之事,你仍可参与,无论是吏治民生,还是农桑改革,有任何想法,都可直接与朕说,不必有所顾忌。”
离开“天上人间”后,白飞雪在错综复杂的巷弄里七绕八绕,最终走进了一处更为偏僻的院落。
这里是盛京城里杀手、亡命之徒的临时落脚地,由一个名叫荫生的侏儒负责收集和发布“活计”。
荫生虽身材矮小,不足三尺,却心思缜密,手段狠辣,且信誉极好——只要接了他的活,无论成功与否,都能拿到相应的报酬,从不会克扣半分,因此在这一行里颇有威望。
周明月的那单活,白飞雪就是在这里接的。
院子里光线昏暗,墙角堆着杂物,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烟味。
荫生正坐在屋檐下擦拭一把弯刀,刀刃泛着森冷的寒光。见白飞雪进来,他抬起眼皮,不咸不淡地笑了笑,声音尖锐刺耳:“哟,鬼刀回来了?我就说那女人的活不好做,现在被官府通缉了吧?盛京这地方你是待不下去了,还是回凉州躲躲?”
白飞雪没有回答,只是将那柄古董小匕首递了过去,语气平淡:“寄存。”
荫生接过匕首,掂量了一下,见他不听劝,也不再多言,尖着嗓子问道:“存多久?”
白飞雪从怀中取出一些银子放在旁边的石桌上:“不知道。”
荫生挑眉,有些意外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还要继续留在盛京?”
白飞雪依旧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
荫生摇了摇头,啧啧叹道:“真是不要命了。”
他收起银子和匕首,放进屋内的木箱里,不再理会白飞雪,继续低头擦拭自己的弯刀。
白飞雪没有理会荫生的感慨,也没有找地方坐下,只是望着院墙外的天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要留在盛京,他要再见一次那位金枝玉叶的长公主。
为了这个念头,哪怕是以身犯险,哪怕是与整个盛京为敌,他也心甘情愿。
-
观潮近来总觉得心境格外明朗,连带着看球玉宫庭院里的花木,都觉得比往日更显葱茏鲜活。
细想之下,这份通透竟像是“因祸得福”——上次洛水畔与那自称“白飞雪”的贼人的那场意外交手,非但没让她受半分损伤,反倒像一场及时雨,浇散了父女间多日的隔阂,让父皇对自己的态度,在一夜之间变回了从前的模样。
从前的父皇会亲自教她文韬武略,会把天下最珍贵的东西都送到她面前,会毫无保留地与她探讨朝政,眼神里满是期许与疼爱。
现在的父皇,好像真的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
及笄礼后那段日子的疏离与冷淡,那些刻意的疏远、沉默的对视,还有朝堂上若有似无的防备,仿佛只是一场短暂而荒诞的噩梦,如今终于烟消云散。
她私下里反复琢磨,许是自己遇险的消息,真的刺激到了父皇,让他在权力制衡的算计与父女亲情的牵挂间,看清了内心的轻重——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皇权顾虑、那些莫名的忌惮,他更怕失去她这个女儿。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观潮心头那些日子因父皇忽冷忽热而积压的委屈,那些深夜里辗转反侧的困惑,便如同被春风吹散的柳絮,渐渐烟消云散。
那天,她从宫外处理完白飞雪的后续事宜回来,刚踏入球玉宫的宫门,就见盛元帝已站在庭院的海棠树下等她。
暮春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簌簌落在他的肩头,他没穿象征皇权的朝服,只着一身月白色常服,腰间系着一方素色玉带,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寻常男人的温和。
只是他往日里深沉难测的眼眸中,此刻满是不加掩饰的忧心,连眉头都紧紧蹙着,像是攒了满心的牵挂,只等她归来。
看到她的身影出现在宫门口,他立刻快步走上前,脚步都带着几分急切,目光从她的发梢到裙摆,细细打量着,生怕错过半点伤痕。
“阿潮,可有受伤?”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份真切的担忧,不似作伪。
观潮心中一软,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她摇了摇头,语气刻意轻快:“父皇放心,女儿无碍。那贼人虽身手狠辣,但女儿有扈小世子相助,又有父皇亲传的武艺傍身,已然将他击退,只是让他侥幸逃脱了。”
盛元帝这才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缓缓放下,连说了两声“没事就好”,语气也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温和。
他抬手,似乎想像小时候那样拍拍她的肩头,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落在了她的手臂上,轻轻拍了拍:“没事就好,往后外出,务必多带些人手,切不可再这般冒险。”
随后便立刻吩咐身后的内侍,传下旨意,让金吾卫全力追查贼人白飞雪的下落,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将其捉拿归案。
不仅如此,当晚,宫中的内侍便抬着一箱箱的赏赐,源源不断地送入了球玉宫。
绫罗绸缎堆得像小山,有江南进贡的云锦,有西域传来的织金锦,色彩艳丽,质地精良;奇珍异宝更是不计其数,夜光璧在暗室中散发着柔和的光晕,东珠圆润饱满,玉石摆件雕刻精美,足足堆了半间偏殿。
内侍传话说,这些都是陛下特意挑选的,皆是天下难得的好物,赏给长公主压惊。
但这些赏赐,都不及那枚失而复得的参政印让观潮动容。
第二日,盛元帝亲自来到球玉宫,手中捧着一个锦盒,郑重地递给了她。
打开锦盒,里面静静躺着那枚熟悉的白玉参政印,玉质温润依旧,印面上的“参政”二字刻得遒劲有力,正是她曾经日日佩戴、参与朝政的凭证。
“这枚印,你收好了。”盛元帝的声音沉稳而郑重,目光落在她脸上,“往后朝中之事,你仍可参与,无论是吏治民生,还是农桑改革,有任何想法,都可直接与朕说,不必有所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