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龙骧军首战-《楚兵》

  马邑郡城。

  昔日巍峨的城郭残破不堪,有些豁口甚至能看见城内垮塌的屋檐。

  幸存的楚人,蓬头垢面,四散而逃,他们被突厥人从各个角落里拖出来。

  不少残忍的草原部落入城,肆意寻找,杀戮残存的楚人为乐。

  战争之中,生命如同草芥。

  草原游牧民族对付中原王朝有它的智慧。

  北狄人惧怕楚人城池,但凡有机会,草原人就会毁灭它。

  马邑郡城下,了然跟霍长真大战数场,那时封赏事件尚未爆发,各地郡兵骁勇。

  可惜军力差距太大,最终楚军败走楼烦关。

  这座马邑郡城,也就被突厥人毁了。

  阿林山天狼卫重建了,统领是南王城杨豪。

  那个当初如同雄狮一般的宗望,已经成为了回忆。

  磨合半年后,这支天狼卫再次长出了獠牙。

  清一色北狄大马,雄壮的骑兵一眼无边。

  旌旗如林,长槊蔽日。

  折耳带着一支千人队,他现在是千夫长。

  部队此刻正通过马邑郡城外围。

  他一身玄甲,背有大弓,腰悬箭壶,手中还有一杆长枪。

  身材高大的折耳随着战马起伏,环视马邑郡城,心中感慨万千。

  他被调到天狼卫了,阿史那部有抽调各族精锐之权,首领扑并没有反对。

  还慷慨的送了折耳一支千人队。

  突厥人要撤退了,周云已经断了后路,雄兵十万,没人敢在太原逗留。

  建安军是突厥人最强的对手,比南楚任何势力的威胁都大。

  折耳有一个秘密,没有告诉任何人。

  黄达岭的时候,那个南国人知道周云的藏身洞,就是那块凸起的石头,下面就是武川镇李氏。

  但折耳错过了,也许这就是命吧。

  周云有天命,命不该绝。

  如今五兽将大名鼎鼎,三骑营,铁甲锐士,雄兵无数。

  杨延,王武,杨猛,一个个建安军的大将,已经成为心腹大患。

  前方忽然出现骚动,大量的骑兵在往回跑。

  “怎么回事?泰赤猪?”

  折耳策马来到大军前方,正好碰到回来的斥候小队。

  泰赤猪沧桑了,一脸的褶子,眼眸锐利,他面带怒火,不甘的道。

  “龙骧军来了,前方的草原部落被袭击了。”

  龙骧军?

  折耳低头思索,不禁一愣。

  听说建安军在骑一营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十六营,由新晋猛将张马率领,还配有三千胡奸骑兵,首领是支尔祸阿歹。

  王庭已经警告了嫡系兵马,龙骧军有一万四千战兵,强度可能接近罗浮山时期的建安军。

  各部精锐,必须小心再小心。

  这支部队竟然冲到了马邑郡城附近,大奇关到马邑郡城三百多里。

  几十万大军当面,离巢三百余里,这也太猖狂了。

  “前方万户部落,皆是善战劲旅,为何任凭李兴肆虐?”

  “哎……!”说到这里,泰赤猪等一众斥候纷纷低下了头颅。

  劲旅?那得看和谁比啊。

  龙骧军一出,几个部落都被摧枯拉朽的击败,场面斥候们都不想看了。

  忽然,

  马邑郡城这方天地爆发喝彩,

  呐喊声、战鼓声,不绝于耳。

  一杆天狼大纛,迎风招展。

  一员身材巨硕的少年猛将,横槊踏马。

  率领数千天狼卫,掀起风雪,轰鸣而过。

  杨豪!

  是突厥骁将杨豪。

  扑骨旧部的几十骑,注目观望,不禁激动起来。

  “杨豪要去战青龙了?”折耳目视远方,呢喃的道。

  -----------------

  山河如幕,原驰蜡象。

  北风呼啸,塞上狼烟。

  马邑通往大奇关的主道平原上,有一处高坡。

  一杆龙骧军大纛,立于此处。

  大纛之下,是一员英姿勃发的楚国大将。

  他身高九尺,青龙覆甲,手持巨型关刀。

  正是建安军第一大将,青龙李兴。

  赵忠义眺望远方,铺天盖地,黑压压的突厥人大军,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军令是拖延三天。

  但此刻,龙骧军似乎打上头了。

  军令?还管个屁的军令。

  三支骑卒,派出去了两支,最强的玄甲骑兵,停在此处山坡。

  骑一营是名将周云,最先满配的部队,六千精锐骑兵,达到了罗浮山时期,三骑营的总和,兵力雄厚。

  战场之上。

  草原人的骑兵在数次碰撞之后,狼狈撤退。

  两支建安军骑卒就像是恶狼,逮住了其中一只掉队的小羊羔,狠狠的咬了上去。

  一名凶悍肥壮的突厥人,手持圆盾骑矛,他是胡山部的勇士。

  此刻他的眼里全是恐惧。

  弱小的两脚羊,怎么可能如此骁勇。

  胡山部在太原战场,可是压着楚人官军打的精锐贵族。

  这不是北方来的楚人残军?这特么残军比官军厉害。

  只有跟这支骑兵对战,才知道他们的恐怖。

  上千人的队伍,竟然配合默契,人人悍不畏死,攻势凌烈无比。

  突厥人手臂粗重,圆盾在他手里显得非常小。

  他看见一名楚人骑兵冲锋而来,他眼眸中闪烁凶光,举盾格挡。

  手中骑矛举起,准备结果了他的性命。

  “砰!!”

  ……

  一杆长槊击中圆盾,雄壮的突厥汉子失去平衡,差点坠马。

  骑槊的力量太大了,他低估了对手,失去平衡是骑战大忌。

  他心中大惊,害怕那名骑兵抽刀杀了他。

  然而,那名骑兵竟然奔腾而去,丝毫不理会胡山部的雄壮勇士。

  正当他庆幸逃过一劫时,一柄锋利的马刀,精准的划破他的喉咙。

  这把刀漂亮无比,寒光闪烁,刀上有花纹,比他见过的任何马刀都漂亮。

  这支队伍,凶猛无比,五人配合之术,如同机械。

  他们眼眸炙热,闪烁凶光,突厥人就像纸片,被他们撕碎。

  骑一营的第三旅!

  虽然组建不久,但都是昔日楚军骑兵的底子,马上功夫还算扎实。

  这一个多月,他们听着戏台上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欢声笑语,见识到了建安军的伟大。

  雪夜之上,美丽的红甲花旦,说出了那一句军魂,

  楚人,绝不抛弃!

  那一刻,下面的士卒热血沸腾。

  金甲花旦,讲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

  上阵杀敌,生死同在!

  吃着最好的食物,伤员被一个个美丽的女卒医治。

  老农、妇人总给他们送来山林挖出的吃食,偶尔还弄来些野味。

  那些东西,他们不舍得吃,说给战士们,养好身体,打异族。

  营房里的士卒哭的歇斯底里,他们过去就是异族走狗。

  很多楚人子弟,面对不了这些民众的尊重。

  他们还不配是建安军,还不配山民心中的子弟兵。

  一个月,短短一个月。

  骑三旅拼命训练,汗如雨下,手掌都是血泡,但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弟兄们都憋着一股火。

  这场阻击战,发生之前。

  没人意识到他们的强大,没有人。

  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从大奇关一路杀来,骑二旅跟骑三旅,展现了不属于他们的战力。

  那凶如猛兽的士气,就连后方压阵的青龙看了都怕。

  本来三支队伍相当于三条恶狼,张开獠牙,在突厥人的牛群外游荡,有机会就咬一口。

  做为狼王,骑一营骑一旅是有点懵的。

  这特么压阵的玄甲骑兵,就没出过一次手。

  两支小弟,直接一路平推了几个部落。

  赵忠义甚至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月前,几乎没有战力的楚国骑兵降卒。

  这一刻,赵忠义才知道,什么是兵圣。

  兵者,善借万物之形,善用万物之势。

  赵忠义越懂兵法,就越看不懂周云的高度了。

  为何要骑一营先选?为的是保障优势骑兵的强大。

  为何要丢弃那些看上去厉害,却品行不端的强兵?

  为的是这支部队灵魂,拥有信仰的军队是可怕的。

  忽然,赵忠义看见了远方的旗语。

  “将军,杨豪来了。要不要吃了这小子?”

  大纛之下。

  李兴一身青龙玄甲,披肩随着北风飘扬。

  他横刀踏马,眼神中闪过戏谑,讥讽的道。

  “不打!走,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磨。”

  “让突厥人见识一下,何为龙骧军战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