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快挖地道-《楚兵》

  “嚓泗,你这该死的马奴,快给尊贵的主人套几匹战马。”

  阿巴林部。

  一个突厥人的小部落。

  此刻全族动员,牧人策马奔走,一片忙碌。

  各个毡包里,草原汉子穿上甲胄,拿起马刀。

  远方,牛羊栅栏的尽头。

  一支雄壮的突厥阿史那族骑兵,旗帜如林,队伍宛如洪流,轰鸣而过。

  整个山谷都在颤抖,突厥人的骑兵,就像洪水一样,淹没了远方的官道。

  北狐现在是部落的女婿了,世上没有一个男人扛得住女子的死缠烂打,尤其是漂亮的。

  作为暗探的他,也不例外。

  “歹岔林叔叔,外面怎么回事?”

  北狐牵着妻子给他准备的战马,挂上箭壶和马刀,担忧的询问。

  皮肤黝黑的老牧人,在战马上,紧了紧皮带,平淡的说道。

  “楚人的大军困在荒漠上,伟大的可汗要带领草原人去消灭他。”

  什么?建安军困在草原?

  皇城司的密探,已经无法传递消息了,北狐的上线下线全被杀了。

  信鸽也飞不出去,马邑郡跟大楚的联系基本断绝。

  北狐面带焦急,想要将情报传递,希望建安军能立刻逃跑。

  但他苦思冥想,好像无计可施。

  “阿古,你在干什么?跟随大军出发……”

  远方的呼喊,惊醒了北狐,阿巴林的几百人已经集合完毕。

  他心不在焉,浑浑噩噩的加入了草原人的洪流。

  在跟随族人,马蹄踏雪,走过山坡的时候。

  北狐看见了雪原上,无穷无尽的骑兵,那宛如末世兽潮般的军队,淹没了这方天地。

  马蹄轰鸣之声,就似地龙翻身一般。

  ------------------------

  前方是无边的旗帜。

  后方是无尽的军队。

  雄鹰般的男子铁力,身着甲胄,胯下西域宝马,随着大军奔袭。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上阵了。

  骑上宝马,覆甲奔驰的时候,甚至有些不适应。

  迎着风雪,回头遥望。

  霍长真已经被庞大的骑兵军团隔开,离他很远了。

  老军师不能骑马,尤其是急行军,马车在北疆这种路面,确实快不起来。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铁力快要笑疯了。

  建安军竟然敢去攻打定襄?这不是找死的行为吗?

  定襄城池高大,可容纳数十万人,只要有三万正兵,守两个月就跟好玩一样。

  定襄城下一马平川,最近的山林还在东方的几十里外。

  这种地形,突厥人能碾压楚人。

  就算建安军步兵再强也没用,团团围住,慢慢耗死他们。

  罗浮山的时候,突厥人无法展开,山脚还有几十万楚兵。

  这才导致了突厥铁骑,不得不在吃亏的情况下,强行开战。

  但定襄城不一样,方圆几百里,全是骑兵的主场。

  突厥人更是骑兵的王者,周云坐困死地也!

  “快,叫大军加快。”

  “一定要在定襄城下,逮住周云。”

  铁力可汗兴奋的下达军令,这两个月来,这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周云给他得压力太大了,大到寝食难安。

  他甚至有不在并州道发动大战的打算了。

  突厥人去东方,灭了契丹跟高句丽,从幽州攻入中原。

  因为他总有一种直觉,很强烈的直觉。

  即使占据定襄城,跟马邑的周云对峙,他也认为,似乎很困难。

  没想到,白头神庇佑了他的子孙,周云竟然自己去送死了。

  哈哈哈,铁力简直像白捡了宝物一样开心。

  北起罗浮山,南到楚兴城。

  几十里的马邑大道,突厥人的战马撒开蹄子狂奔。

  小到几百人的部落,大到数万人的特勒王。

  几乎都在催促麾下的骑兵北上。

  草原作战,突厥人很熟悉,再不用攻这该死的城。

  几十万骑兵,足以能碾死周云的六七万主力军。

  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可汗有令,杀周云者封万户。”

  “快……快,可汗有令,杀周云者,封万户!”

  “快,快,急行军。”

  ----------------------

  “快……快,快挖。”

  “去那边找,去那边。”

  ……

  南卫城,大军云集。

  在恢复了城防之后,项济的中军,已经进入此地。

  上千人在城内配合郭通和八瞎子寻找密道。

  这条当年定襄将军偷运军饷的地道,出口在一户城外的农家。

  两年前大楚北伐突厥国,修建南卫城的时候,农家已经被土石盖住了。

  众人忙活了很久才发现,根本找不到进口,此刻只能从中部截断。

  但这个工作量不小,武川镇很有土纹经验的建造营大匠,已经找了两天。

  打下一个个盗洞,就是没发现。

  几里之外。

  火光滔天。

  建安军攻打定襄的部队一刻也没有停。

  攻城云梯搭上去,攻城车缓缓搭上,神机营抬高角度,疯狂对城内咆哮。

  火油罐带着浓烟,呼啸而过,城内燃起熊熊大火。

  建安军攻城打的很有节奏,没有一股脑的想登上城池。

  而是利用前方踩云梯的盾兵慢慢推进,后方长矛,弓箭继续招呼。

  并且攻城的人数很少,都是三队一组,几十个人一波的形式展开。

  形成各种三三制的攻击模式。

  与其说是攻城,不如说是在打一场弓箭战。

  并且是三面城墙,全城开花,最大化的分散敌人的守卫力量。

  虽然有密道这个极限杀招,但必须是趁乱而进,

  否则城内防御没乱,万一将地道奇兵赶回去,那就是前功尽弃。

  周云的将台在南卫城北城头。

  此刻战鼓如雷,战旗潇潇。

  “叮,警报,警报。”

  城楼之上。

  周云身覆玄甲,反手跨剑,独立城头,挺如苍松。

  披肩随着北风,盖着周云,荡起波纹。

  刀削似的脸颊上,是一张眉头紧皱的英俊容颜。

  兵神系统在疯狂预警。

  定襄城的防御很严密,

  郭倾之是知兵之人,城内的兵力雄厚。

  最重要的是,有两千具重弩,威胁很大。

  这玩意极有可能,是当年上官弘运来的那批。

  这两天,除了消耗对方的守城器械外,建安军基本没什么大作为。

  周云很想快速推进,最好是猛攻城池。

  但兵神系统给出了进攻的时间、兵力函数关系,最优解就是慢慢打。

  一则,如此能让周云的大军熟悉攻城的节奏。

  二则,大量消耗敌人的守城物资,并且熟悉敌人的守城强度。

  如果强攻定襄城,周云心里清楚,损失肯定是巨大的,且不一定拿得下。

  守城的前几波火力是不怕敌军人多的,雷石滚木面前,一个人跟一群人都是死。

  他没有炮灰用,这是攻城最大的人员问题。

  更重要的是,定襄城不是孤城,城内兵力也够。

  兵法云:外无可救之兵,则内无必守之城。

  定襄城的外围,有突厥人的大军,它的体量是周云的数倍。

  一旦回归,建安军就会被前后夹击,死路一条。

  胜利在望,定襄城的士气,进取也许不足,但守城是足够的。

  历史上,很少有城池,是在军心稳固的情况下被攻陷。

  堡垒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北风吹过。

  周云的目光落到城内忙碌的建造营身上。

  那里的楚人,在争分夺秒。

  这是一场跟时间的赛跑。

  就在周云刚刚视野的尽头。

  有个稍稍矮壮的盗墓贼,他轮起大锤子,在跟同伴打一根探针。

  那个挥舞的大铁锤,令扶着的同伴担忧不已。

  “哥,哥你悠着点,我可是你妹夫。”

  “怕个屁,老子锤子准着呢。”

  “啊……狗日的,嫂子勾引的我,砸我干啥……”

  ……

  忽然听见妻子的事,矮壮的盗墓贼怒不可遏,

  但下一秒,他猛然愣住了。

  因为那根探针,已经陷入了黄土之中。

  空的,下面是空的!

  “找……找到了!”

  他急急忙忙,从土坑里爬出来,疯狂的向大旗的方向奔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