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卧龙凤雏生死对决-《楚兵》

  “铁爷,第十六天了,敕勒川要放晴了。咱们部落换了这批牛羊,就不换了。”

  “嘿,嘿。别介啊,今后回草原,你们需要木材。咱可以跟你们长期合作。”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血腥交易,

  它伴随着赵国资本最原始的压榨手段,信息差。

  铁驼子利用北疆根本不值钱的柴薪,在冰天雪地之下,跟多个部族交换值钱的牛羊,

  目前,青山寨三当家,已经拥有超过四千头规模的牛群了。

  北疆等地,这是一锤子买卖,

  雪化之后,再没有下次机会了。

  等这些草原部族知道,赵国有部门专职管理木材山林,并会做出合理消耗跟分配时,

  他们就会明白,眼前慈眉善目,遵守信用,

  还总是多给他们一点木头的赵军长者,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魔。

  北疆虽然耕地少,水源也不足,人口更不用说,

  但有一点,它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第一位,

  在封建时代,火能是使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而赵王周云,在山林治理上,那是花了大功夫的。

  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

  分区砍伐,分区蓄林,人工精细管理,这都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策略。

  赵国大规模开发下,自雁霞、公屋等深山老林,开采出来的木头,堆积如山。

  甚至专业、标准化的捆扎柴薪,都贩卖到关中、河北一带去了。

  前两年,赵人还将原来的毒煤,经过多次改良,生产出来不少蜂窝状的煤块,

  这玩意有异味,比柴薪难点火,虽然烧的久,赵人却不喜欢用。

  且它在室内是禁止的,但在屋外,烽窝煤块绝对是好东西。

  所以,快则半年,多则一年。

  当这些窝在雪地里,千恩万谢的草原部族,回过味来的那天,铁驼子将会成为臭名昭着的赵国奸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柴薪至少目前来看,帮助了不少草原部落,度过了雪灾的难关。

  他们将原本不能活的牛羊保住了,柴薪的价值,实际已经在白灾中体现了出来。

  至于此刻放晴,还从远方赶来,第一次跟铁驼子交易的草原部族,

  基本都是纯想占便宜的草原首领,他们被坑也是活该。

  当然,商品的价格是相对的,

  如果没有赵国大规模提升生产力,那铁驼子这回卖的柴薪就亏到姥姥家了。

  总的来看,火能在草原依旧是稀罕物,只是说它在赵国的价值,已经相对很低了。

  “尊敬的铁长者,黑水部感谢您的帮助,我的妻子决定给您一匹最好的小马驹。”

  达达胎可,是个老实巴交的牧人,

  他的黑水部出自匈奴一系,在突厥部落不怎么受待见。

  这匹小马驹,才半岁多,就骨架粗大,蹄骨健壮,

  铁驼子一看就知,这是几年来,黑水部难得的好马,

  现在确实瘦了点,一则是黑水部养不肥,二则是天寒地冻,马匹掉膘。

  “嘿嘿,感谢你,亲爱的达达胎……可,”

  “如果以后要铁锅、陶壶,甚至冬衣棉袄,可以去一个叫武川镇的地方。你的老朋友,在那里很有面子。”

  不需要出兵南下的草原牧人,是热情好客的,

  达达胎可还问驼子,要不要去他小孙女的毡包。

  可此话一说,铁驼子就哭了,泪流满面,

  在他身后,几个年轻的武川兵卒,都是六婶那个恶妇的眼线,

  想到那个提着刀,可恶的铁匠女儿,他只能狠心拒绝。

  草原部落的走婚制度,一直持续了几千年,

  在那贫瘠的地域,很多人口稀少的部落,要走几百里去换女人。

  他们自有一套衡量草原女人的价值标准,被换的女子会告别家园,去遥远的部落繁育后代。

  当部落里,来了远方客人的时候,

  草原部族也会让少女爬进客人的毡包。

  因为祖祖辈辈的经验,这样生下来的孩子,才会强壮,才能长成强大的草原勇士。

  所以,在中原看来,无法接受的事情,草原部落却是习以为常的。

  物资匮乏,土地贫瘠的漠北地带,女人想要活下来,往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铁驼子的慷慨,让黑水部首领,又叫来了几个相熟小部族,

  他们颤颤巍巍的靠近火堆,害怕得罪这个赵国的大商贾。

  是的,大商贾。

  能一次性收购如此多的牛羊,那肯定是大商人,他们都想跟驼子搭上线,

  这些都是匈奴系后裔,在草原被欺负惯了,

  他们对赵人也还停留在定襄奸商的层面,

  能搭上一个讲信用的赵国商贾,对这些蓬头垢面的草原首领,是很重要的事。

  华夏历史上,在东起长白山,西至罗布泊这一广大地域,

  整个北方草原部落,基本可以追溯为,匈奴人跟东胡人的后裔。

  公元前二百年左右,匈奴人雄主辈出,击败了东胡,成为第一代草原王,

  他们将东胡赶去贫瘠的长白山,将大汉王朝一度压得喘不过气。

  可在匈奴跟大汉,长达几百年的唠嗑里,

  尤其是汉武帝,发掘出霍去病跟卫青后,匈奴基本被揍的奄奄一息。

  而与此同时,被击败的东胡,分化成了鲜卑跟乌桓。

  鲜卑追随汉军,成为仆从部落,一路渐渐壮大。

  檀石槐统一散落的部族后,大鲜卑族取代了匈奴。

  黄巾之乱的三年前,鲜卑第一代雄主死去,导致鲜卑分化成多个部落。

  否则,当年统一的鲜卑配合黄巾之乱,那三国时期的战争,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同为东胡系的乌桓,遭到曹老板疯狂打击,名将张辽白狼山大破异族,乌桓就此灭亡。

  之后鲜卑南下占据中原,漠北柔然乘机崛起,

  随后风云变幻,柔然锻奴突厥人成为了草原霸主。

  所以,作为匈奴人的后裔,在东胡后裔当霸主的草原,那日子自然是不好过的。

  “好说,好说。几位首领投缘,不如签份契约,”

  “今后这牛羊,尤其是健牛,你们不走定襄边关,直接卖给我……”

  大雪盖阴山,雄浑的军营尽头,那牛马成群的中间,

  几个大屁股的草原妇人,带着孩子,清出了一块供男人吃喝的小地方。

  三根手臂粗的榆木,吊着一个旧瓦色的陶罐,里面是滚滚沸腾的羊肉。

  在天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羊肉因其口感相对细腻,一直都是待客最好的肉类。

  古人语,丰年留客足鸡豚,

  鸡豚可以,羊头羊肉不行,因为当时真的很稀有。

  佝偻的铁驼子,笑的很鸡贼,

  只要能签下这份契约,今后武川镇的健牛供应,就不用求八瞎子那个狗东西了。

  到时候补贴照拿,中间的差价,自然是驼子凭本事挣的。

  只是,想曹操,曹操就到。

  正当铁驼子还沉浸在即将成功的喜悦时,

  远方,牛羊尽头的大雪道,几辆雪橇车缓缓驶来。

  打头一人,面色阴沉,正是还在跟二当家周云置气的八瞎子。

  一看见那个老头,铁驼子不禁头皮发麻。

  这仓库的木材拉了七八车,要是被八瞎子那铁公鸡看见,妥妥的大麻烦。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雪橇车上,瞎子心中有气,带着罗五,一路来到赵王中军。

  他亲自来,就是要让周云看看,罗五到底行不行!

  可正要入营之际,他余光一闪,居然看见了雪地上,几车木材跟牛羊群分类摆放。

  长期管财务,八瞎子看啥都像是贼,没事都能怀疑出大事,

  更别说这回,那是真有事。

  “巡防骑兵,去,把这个倒卖木材的赵军贼人找出来。”

  “哎,哎哎!是我,八瞎子,这是武川镇的几个合作下商。”

  牛羊群里,铁驼子急急忙忙的跳了出来,

  他谄媚的跟八瞎子扯些不着调的东西。

  可八瞎子是谁?那眼里要容的下沙子,周云岂会给他干北疆大财政官。

  雪橇车上,瞎子独眼冷厉,恶狠狠的道,“老夫就知道是你这个狗东西,别人也没这个胆。”

  “什么狗屁契约,所有草原商品都要走定襄关口,你那契约无效。”

  “我尼玛!八瞎子,老子给你脸了。滚蛋,不然要你好看。”

  三当家到手的鸭子要是飞了,他今后还怎么在武川镇带徒弟,

  雪地里,铁驼子当即怒斥八瞎子多管闲事,

  他还杨言,二当家都没管,要他这只狗来拿耗子。

  八瞎子这些天,本来就有怨气,见驼子这副模样,

  指着他鼻子,怒不可遏道,“就是你们这帮混蛋,害的赵国现在乌烟瘴气。”

  “二爷日理万机,多少国事要处理。他哪有空来管你这鸡毛蒜皮的小事?”

  牛羊在蹄叫,赵军雪道,战争开始了,

  武川卧龙凤雏,时隔多年后,再次上演全武行。

  只是瞎子已经老迈,何况管理账目劳心劳力,他哪里还是驼子的对手。

  不出三五个回合,驼子就占据了上风,得意的压制这个老对手。

  正当瞎子被按在地上摩擦时,

  一支庞大的马队,旗帜招展,从大地尽头,轰鸣而过。

  如此动静,自是让武川镇两个老人停了下来。

  “那……那个好像是龙骧军的旗帜。”雪地里,按着瞎子的铁驼子,喃喃的说道。

  “龙骧军来干什么?”

  “什么来着……”铁驼子也只是偶尔去一下赵王营地,这会还真想不起来了。

  努力回忆之后,他卧龙一般的脑袋,才灵光一闪,恍然大悟道,

  “好像是龙骧军要继续打玉璧城,找赵王解掉本部主力军的限制。”

  上本部?!

  上我大赵四万本部精锐?

  闻听此言,八瞎子不禁勃然大怒,呵斥道,

  “废物,你在二当家身边干什么的?刘忠武如此做,你在搞鸡毛啊!”

  “放开老子,我要去赵王营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