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四皇鼎立-《楚兵》

  圣武八年,上元节。

  辽东大地,

  风雪凌厉,

  几十万赵军听从赵王意志,将对高句丽展开灭国之战。

  当赵国后勤军队,绞尽脑汁,在茫茫雪原,炊烟滚滚,

  让远征的将士们,热火朝天的吃上一顿饺子宴时。

  燕山以南,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

  圣武八年,元月十二日,

  不,圣武的年号已经没了。

  因为在中原地带,出现了三个皇帝。

  以南阳为根基,在洛阳帮助黄九、将门等势力,击杀暴君项济的原九皇子项汉,

  正式恢复祖姓,改名,萧汉!

  正月九日,萧汉于南阳登基称帝,国号大梁。

  南阳立年号光武,自称梁光武帝。

  而攻陷洛阳,掌握大楚帝都,并席卷了河洛七郡的黄九,

  正式建立大齐,自称平天政权,立年号平天。

  洛阳之乱中,虽攻陷皇宫,却于当日兵败,

  饮恨失去帝都的赵皇后,带着圣武皇帝长子项仁,投奔了昔日皇帝旧部孟百川、杨猛。

  元月十四日,在金吾卫大将军、羽林卫大将军的拥戴下,

  项济长皇子,项仁正式在开封郡登基称帝。

  如此,项仁成为大楚第十一帝,圣德皇帝。

  圣武七年结束后,楚国山河破碎,皇帝林立,

  这标志着楚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时代已经到来。

  北疆赵国,乃当世第一强国,

  些许宵小也敢窥探帝位,赵国文武岂能心服。

  遂,财政总官程知重、铁圣、兵司贺诗楚等多次上书,文武百官三请四催下。

  赵王周云,在盘州郡的风雪中,

  点燃中原民族火种,祭祀天地,

  正式登基,建国大赵,

  取‘一元复始,开天辟地’之意,

  大赵立年号,元始!

  -----------

  “快,快,快。饺子出炉,给军士们上,这可是最新鲜的。”

  “别催,再催老子骂人了。狗日的,军营雪道太难走了,人挤人啊。”

  “你特么的不长点脑子,叫兵卒用滑雪板,从积雪上走。”

  辽河以西,

  赵军盘州大营,

  元始元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风雪之中,大地白茫茫的一片,

  赵军营地到处是篝火,黑褐色的烟柱,升腾的很高。

  冬至寒冷,滴水成冰,正是辽民躲避极端低温之时。

  与荒凉的辽东大地不同,

  赵王盘州中军,十几万人,喜气洋洋,热火朝天。

  因为今日,赵军开坛,祭祀天地,

  赵王周云登基了。

  要说这次登基,确实是简陋,

  别说没在平城普天同庆,就特么连个像样的宫殿都没准备。

  可不少武川大将们却很开心,

  他们更信奉另一种说法。

  赵军乃应雪而生!

  雪中军营登基,自是意味大赵,将成为武兵鼎盛的国家。

  武兵鼎不鼎盛不知道,

  这会盘州大雪中,上元节加登基庆贺,吃食就搞得很鼎盛。

  自昨日起,辅兵营全力启动,黑土烧水,杀牛宰羊,那是手忙脚乱。

  牛肉饺子、羊肉饺子,还有酱牛肉、牛筋、牛杂、羊汤、胡饼……等等,最关键还有酒。

  如此劳军犒赏,自是十几万赵军,士气大振。

  上元节前后,盘州的雪很厚,足足有二尺多,

  要是一般的中原军队,必然适应不了。

  可赵军不一样,他们有对抗白灾的经验,甚至能顶着暴雪生存。

  对于雪地扎营,赵军辅兵后营,那是水平很高的。

  两丈挡风墙,围绕数里营地,

  整个地形下陷,大部分军队都住在半地穴营地。

  加上火道跟篝火,赵军在宛如几十条壕沟连通的雪营里,几乎没有什么非战斗减员。

  目前来说,赵军正处于巅峰,是一支高组织化的军事力量。

  他们的物资,绝大部分都用到实处。

  这使得不仅仅是主力兵卒,没被寒冷影响,

  就连民夫奴隶,也基本没有因为寒冷和饥饿死去。

  赵军的宴席铺的很大,所有营房上面、雪道之中,几乎都摆满了桌子。

  十几万兵卒吹牛打屁,胡吃海喝,那是好不热闹。

  盘州大营,祭祀天地的校场,大约一里见方,

  此刻校场雪地上,长桌无数,人头涌动,全是武川子弟。

  赵帝周云在十八位金甲仪仗兵卒的簇拥下,有些扭捏的走了出来。

  他今日穿了一件绣着五爪金龙的桑锦赵装,

  幞头龙帽上,乃是金丝缠线,辅以两龙斗珠。

  校场营区,本来胡吃海喝的上万赵国子弟,渐渐将目光集中到了周云身上。

  即使偶尔有两个还在吹牛打屁的,也被同伴拉扯,望向了周云这方。

  短暂且诡异的安静之后,

  是响彻天地的哄堂大笑。

  “哈哈哈……笑死老子了,二当家,你咋个穿上龙袍,也不像皇帝啊。”

  “就是,就是。溜肩幞头,圆领腰带?跟大楚差远了。咋的,陛下准备覆甲上阵啊?”

  周云听着赵国主力兵卒们,嘴巴损的跟贱猴子似的,

  当即脸色铁青,口吐芬芳,鄙夷这些个大头兵的审美。

  说归说,闹归闹。

  皇帝来了,这个吉利还是要沾的。

  他们纷纷停下手头的事,贱兮兮的讨要彩头,并用手抚摸龙袍,沾点金龙气运。

  “有,有,都有。别摸,这可是昨日赶出来,就这一件。”

  “说你呢,二狗子,你特么要抓金线去卖呢?”

  人群里,李二狗被说的不好意思了,

  他摸着后脑,鸡贼的笑着。

  下一刻,二狗拿来了一杯温好的黄酒,

  他手臂高举,附近几百兵卒,立刻安静了下来。

  “陛下……李玽有个不情之请。”李二狗笑了,笑的很贱。

  “前几日,咱们铁骑营的兄弟,正面突破高句丽渊盖文嫡系铁骑。”

  “咱们扯根龙袍金线,绣在军旗上,不过分吧。”

  宴席上,李二狗一说,铁骑营的兵卒,不由起哄了,

  赵帝登基,也许是历史性的开国时刻,他们都想留点东西。

  作为最初的雪林八骑之一,

  李二狗花了一百贯,改了个美名,李玽(gou)。

  这些年,虽然李玽声名不显,但一直担任要位。

  曾经,河原大营最危险的时候,

  就是他跟贾平庆,带着假圣旨,去楚兴三座粮仓,骗走的几千囚徒。

  如今,赵王麾下的一千重骑兵,正是由此人统领。

  曾剃头说的很对,任人不唯亲,难道为疏吗?

  赵军从雪洞出来,当初一百多人,

  如今只要活着,最低都是将官起步了。

  “哎呀,李狗子。那我们可就不服了?没玄武军正面对敌,你们能行?铁骑营纯喂饭吃啊。”

  “是啊,这次辽河战渊盖文,咱们才是主力。你就砍了两刀,算上遛马的时间,半个时辰有没有?”

  李二狗将突破高句丽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自是惹得程庆、梁标等人不服。

  “程瞎子,你这么说,老子十三营可就不服了。乙支文德的精锐步卒,是谁搞定的?”

  “你马拉个巴子,步兵算个屁,没老子骑二营掩护两翼,高句丽骑兵不得遛死你们?”

  ……

  校场营区,赵国主力军皆是骁勇之辈,

  这次辽河大败高句丽,他们战功赫赫,功劳再添一笔。

  此刻,虎狼之军谁也不服谁,已经越说越过分了。

  不少统领旅官说的激动,甚至提议摆个擂台比武,

  叫军中猛士上来练练,谁输了谁就写个服字。

  当然,十七营童虎那是白狼军的,不能算朱雀军。

  本来喜庆的日子,

  周云实在是不想发怒,

  可没办法,这些个武川将领,硬是逼得皇帝周云刚一登基,就发了第一次龙威。

  校场宴会,众兵卒低头不语,渐渐蔫了吧唧,偃旗息鼓。

  恢复秩序后,周云来到了赵军主宴台。

  在三丈长桌宴台前,两个绣娘正在为周云拆解龙袍上的金线。

  此情此景,李保、李泰、杨延等人纷纷出言阻止,但都被赵帝周云打断了。

  金线可以再补,将士们的热血却不能浇灭。

  今日既然大伙提了这个事,那龙袍金线,索性便分发给所有赵军主力。

  周云要借此,告诉赵国子弟兵,

  大赵是天下人的大赵,是他们共同建立的大赵。

  小片刻后,当这些金线团,出现在校场营区时,即刻引发阵阵骚动,

  不少武川老卒子,激动万分,他们笑了。

  可笑着笑着,都流下了猫尿,随后哭声一片。

  从雪林九死一生,到后来突厥人的夹缝中生存,楚兵残卒艰难维护了武川政权,

  这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太多苦难,太多看不到希望的战争。

  那些过去的煎熬,在拿到金线的这一刻,就像是化为最好的军功章。

  校场中,曾经的良家子武川主力军,不禁感叹,

  世事难料啊!

  当年,把他们从雪沟子里,拉出来骑着黄牛的不伦不类的年轻领袖,竟然当皇帝了?

  眼下,只要赵帝灭了高句丽,消除后患,

  以赵国大军的力量,举国南征,统一天下,简直易如反掌。

  可,真有如此容易?

  盘州郡冰天雪地的赵营里,这些武川大头兵不知道,

  东征高句丽,可是赵帝的一次国运对赌。

  诚然,若是灭掉盘踞在辽东的扶余人后裔,

  那赵国自是高枕无忧,全力南攻。

  可若是如圣元皇帝一样,输在粮道艰难,高句丽山城众多,易守难攻,

  那赵国大好的形势,就算是葬送了。

  目前,周云从暗影卫得来的消息看。

  天下各豪强,对赵国进攻高句丽这步险棋,

  不说怀疑正确性,至少是持观望态度的。

  从汉代开始,高句丽凭借山城,拖垮了多少强大的政权。

  远的不说,就是三十年前,

  大楚圣元皇帝,国力鼎盛,兵马百万,就是败在高句丽手里。

  大量军事战争证明,击败高句丽容易。

  但想要灭国高句丽,那可是一件中原民族丰功伟绩的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