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白岩山雪林战-《楚兵》

  “啊……杀啊,冲啊,破城就能封侯了。”

  “弟兄们,高句丽不行了,破城就在今日。”

  “杀,杀,高家有平京渔女三百。跟着我抢钱,抢粮,抢女人。”

  永远也不要低估一个猎户的心。

  尤其是一个有本事的猎户。

  老猎户的大孙子不但自己要出来,还把弟弟带上了。

  跟在大哥后面,偷偷爬出雪地营区,小猎户惊呆了。

  天地之间,旗帜飞舞,浓烟滚滚,

  目之所及,到处是高耸的土台,

  那土台高达十丈,堪比城池,围绕白岩山城,就似远古大阵,誓要绞杀高句丽。

  土台之上,震颤声不断,‘砰砰’声之下,

  一颗颗带着浓烟的火油罐,高高抛向天穹,落入高句丽城池深处,

  引得山那边,火光熊熊,男女老幼哀嚎尖叫声不绝。

  翻过挡风墙后,小猎户更是目露恐惧,白岩山城宛如末日。

  这是赵国皇帝的意志吗?

  巍峨的白岩山城,几乎支离破碎,

  围绕大山几里,到处是被火焰灼烧过的痕迹,山城一片狼藉。

  此刻,城上的高句丽军队在汝墙后面射箭,

  城下的赵军,则顶着盾牌阵,如同蚂蚁一般,寻找机会。

  赵军杂兵,已经渐渐适应了战场,

  高句丽的弓箭虽然如蝗虫般,射向大坡上的攻城部队。

  但赵国攻城的杂军,盾牌阵用的很好。

  他们角度成斜面,盾盾相连,形成了一座移动的堡垒,

  盾阵里,偶尔还有善射者,能给城墙上的高句丽兵卒,来一支阴箭,

  只要汝墙上,高句丽人稍有不慎,被箭射中要害,掉落下来,

  那瞬间就会被赵军兵卒淹没。

  小猎户看见,远方攻城战很残酷,一直在死人。

  时不时有深棕色兵卒掉下城墙,还有不少赵军被高句丽人,用石块砸死。

  那一阵阵哀嚎和惨叫,让小猎户听的耳膜生疼。

  可小猎户兵不知道,现在双方拉锯战的死伤情况,已经比刚开始好很多了。

  至少目前几万人,三条攻城山道,都没看见有人敢上云梯。

  因为现在的情况,只要离开盾阵,基本死路一条。

  没机会上城,今天赵军杂兵,哪怕就是再多,肯定是没人敢去试先登的。

  大伙都打的很有章法,躲盾牌里跟高句丽对射,赌的就是城内高句丽崩溃,他们刚好又在城下。

  不要问为什么,赵军越来越会打了。

  因为,不会打的已经死了,

  留下来的,自然能进化出这些套路。

  这就是军事上常说的对峙,

  只要两支军队,后勤跟组织力没有崩坏,

  那么长期对峙下来,双方战斗力必然是差不多的。

  因为大家都是用命在打仗,不强大那可是会丢命的。

  当然,这个时候最怕不懂行的瞎指挥,

  若是杨延强行命令杂兵登城,亦或是高惠寿命令守城兵卒出战,

  一旦有这样的庸才操作,那就会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况。

  这就是名将的作用,他们都会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规避弱点。

  仆从徭役兵的营地,在白岩山城的最外围,

  这片营区的环境,老祖父说很不错,

  有吃有喝,还有火道,比辽东圣元皇帝那会,正军还住的好。

  可小猎户看来,这里木屋低矮,火道热力也不足,

  比起玄武军的营地,差太远了,说是狗窝也不为过。

  “走,去前面营地,”大哥认识路,在到处是兵卒的白岩山下,带着弟弟,自信的道,

  “咱用你射的兔子,认识了一个赵军,他说是赵军定襄马将军的兵。”

  “后来见到了一个姓张的傻子,得知咱们善射,邀请我们加入赵军。”

  加入赵军?!

  听到这里,小猎户有点害怕了,他想哭。

  祖父警告过他们,不要上战场,

  这回比上战场严重多了,那可是去当赵军。

  他们是高句丽人,被赵军知道会杀掉的。

  “大……大哥。要不要问祖父。”小猎户有些胆怯的道。

  “不用!”大哥眉头紧皱,目露凶悍,毫不犹豫的回绝了弟弟。

  他走到山道高处,指着远方无穷无尽,山呼海啸的杂兵,冷哼道,

  “阿弟,你看看这白岩山下十几万人,他们谁不是在拼命?”

  “为什么?因为有机会啊!这种机会不常有。”

  “哥哥不想永远做猎户野人,哥要出人头地……将来给你说房媳妇,别像哥这样,下等贱户。”

  远方,兵卒在冲锋,在呐喊,在咆哮。

  土山上,抛投机木轴的颤动声,震耳欲聋。

  小猎户知道大哥嘴上不在意,但内心永远忘不了说王家媳妇的事,

  那是建平县下,一户姓王的农家,

  父亲跟四叔带了一扇野猪肉,六张上好的皮子,这可是很贵的聘礼了。

  可人家就一句话,你们有户籍吗?没户籍就是野种。

  俺家闺女是良人,不嫁野种。

  那夜大哥哭了好久,他忘不了王家女看他时,嫌弃的眼神。

  前方,大哥踏步在雪泥路上,

  嘴里不停抱怨祖父的胆小,

  自幼,他们听着祖父的故事长大,

  少有腕力,能开强弓,屡立战功,却总是官位原地不动。

  时日一久,同僚排挤祖父,

  因为有祖父不懂事,会显得他们很没用。

  后来,祖父恶了一位乌骨山城的将军,

  那些同僚竟然对祖父挥动屠刀,杀了他的父兄,祖父最终被迫逃亡辽东建平县。

  “这也就是赵军攻打高句丽山城,要不,咱们哪里有机会成为赵军!”

  “不冒险?不冒险咱们凭什么翻身!”

  两个衣着臃肿的猎户兄弟,说着说着,就来到了一处军营辕门前方。

  小猎户看了看,这里应该是赵国的郡兵,

  因为旗帜没有镶金边,也不是土黄色的,那就肯定不是赵国主战军。

  这几个月,虽然他们是民夫,

  但只要身处军营,赵军的兵卒等级,他们还是搞明白了。

  赵国起自清水河谷,麾下有赵帝亲军、四方军、郡兵、散兵、民兵。

  郡兵辕门外,小猎户看见他大哥点头哈腰,递交了名帖,

  凶神恶煞的赵兵看了一眼,随后不耐烦的叫他们等着。

  不多时,辕门内里,一阵甲胄响动,

  绰号定襄河神的张小应,笑呵呵的垫脚,跟小猎户的哥哥打了招呼。

  “哈哈,高兄弟来了……”说着,张小应木讷的看了看大猎户身旁,还有个小个子。

  他不是很高,蓬头垢面,冬衣臃肿,大概十岁左右。

  “张大哥,这是咱弟弟,他十四岁了。”

  ‘十四岁?骗傻子呢?’张小应虽然有点不信,但他为人和善,也就没多计较了。

  军营辕门,数柄锋利的长矛竖起,让出了一条道路。

  小猎户走在营道里,目之所及,都是甲胄鲜明,呼喊口号的赵军。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哥要将姓氏,告诉这个赵军兵卒,

  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他说成十四岁,

  但聪明的小猎户,并没有乱说话,他相信大哥肯定是有目的的。

  脚步整齐,铁甲长刀的赵国兵卒,自前方排成两列,巡视营地,踏雪而来。

  打头的那个兵卒脸上有疤,目光很凶,

  他好奇的看着小猎户,小猎户也好奇的看着他。

  只是小猎户不知道,

  在他们走远后,刚才那个凶悍的兵卒,目光柔软了起来,

  他一边踏步,一边回头望着两个蓬头垢面的大孩子道,

  “这张小应真不是东西,就算山林战损失惨重,也不能拉小孩来填补军队啊。”

  “谁知道呢?”一旁,另一个巡逻兵卒,嫌弃的鄙夷道,

  “他要不是拿媳妇给马桐,老子不信他能当副将。”

  “哎,走吧,走吧。都是弟兄,少说点。”巡逻队,一名老卒呵斥了两人。

  但随后,这个老卒,也望着那个猎户孩子,摇了摇头。

  赵军失算了,高句丽是苦寒民族,雪林战也很强,

  一开始不适应,现在慢慢打的势均力敌了。

  步一营程庆都打到要轮休了,可以想象,雪山里有多激烈。

  但不打又不行,若是这些山城都能通过千山山脉,获得补给和支援,

  那岂不是摆了个大军阵在跟赵军打。

  所以,山林战哪怕再难,赵军必须切断山路,

  否则这样打下去,等于人家城池打野地,赵军还得吃亏。

  但赵小应拉小猎户过来,参加这种死亡战,还是太恶毒了。

  可惜了,他只是个兵,管不了上头的事。

  远方是出操兵卒的吼叫,

  片刻后,这支巡逻兵卒消失在军营雪道。

  --------------------

  小猎户对危险浑然不知,

  他发现带他们进来的将军,地位似乎很高。

  一路所见,无论是出操的楚军,

  亦或是巡营的楚军,都要对他行军礼。

  终于,小猎户跟在大哥后面,在一片肃杀之气的军营里,七绕八绕,来到了一处校场。

  这座校场不宽,但很长,远端有靶子。在屋子里,还有不少弓弩箭矢。

  不用介绍,小猎户也知道,这是赵军的一处靶场。

  “嘿嘿,”箭房前,一身甲胄的张小应摸了摸后脑,不好意思的道,

  “高兄弟没办法。咱说你善射,他们不信,硬要观箭造册。”

  “你放心,咱说好了。你初来乍到,手生是正常的。只要常规的五箭中三,保管入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