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步二营与十二营-《楚兵》

  辽东道。

  鞍州郡赵军大营。

  元始元年六月,风雪早已逝去,

  天气日渐炎热,午时最热的地头,已经可以穿单衣打赤膊了。

  鞍州郡比邻辽河,其几十里河谷,是不错的耕地。

  此刻,不少赵军兵卒,三三两两,一边吹牛打屁,一边喧嚣的倒腾耕地。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缺粮这玩意,赵军如此庞大,自然是人才济济(鬼点子多)。

  有人提议,从青岭山的盖州北境算起,一路过辽河二道梁子,这不就直接耕嘛?

  经过皇帝跟主簿团,当着农司、后勤的面算过之后。

  这二十多里,就只算沿着河谷的上好耕地,按最少数量计算,得有一万二千余亩呢,

  这一万二千亩,最低可得麦子一万多石,

  按照敌境就食一石,等于后方五石算,

  鞍州郡这地盘,四舍五入,得省十万石粮食。

  赵军的组织力很强,这事说干就干。

  河谷地带,农司探查后,发现了过去公孙家族时期耕种的痕迹,

  这里本来就是熟地,现在赵军不过是复耕,难度还真不大。

  夏日。

  辽河。

  “给我加点野菜,今天粥里怎么没肉?咱们可在干重活,还喝寡淡的?”

  “火爷,你可得争取一下,玄武军、朱雀军吃的比咱们好多了。要不咱们也去攻城得了。”

  辽河谷地,

  赵军就地搭建了伙棚,还有兵卒机灵,就在耕地附近扎了营,省的跑半个时辰。

  由于野战上,赵军有绝对优势,

  童虎六千斥候骑兵,随时等着立功,

  高句丽骑兵不敢,也根本过不去安市山城的朱雀军辖区,

  所以这里基本算是安全的赵军腹地。

  热腾腾的灶房前,几个上官家的兵卒嫌弃的搅动粥锅。

  他们有些无奈跟烦躁,悻悻的跟火房说着要求。

  这特么耕田的活计,最后算给步二营、十二营也就不说了,

  毕竟他们后娘养的,吃点亏正常。

  可驾马耕地,操持起来,也是粗重活。

  哪能天天不吃好?最少喝粥,它不能断肉啊。

  田埂空地,棚区长桌,

  不少上官家的兵卒也起哄了,他们情绪激动,感觉受到了武川李氏的针对。

  可就在火头兵老卒,油光脸全是汗,一筹莫展时,

  一个高大的身影,双目炯炯,将自己的野菜给了那个叫的最欢的上官家兵痞。

  几个闹事的兵,看见了来人是上官定方,

  瞧了瞧碗里的东西,欲说无言,叹息一声,也就离去了。

  上官定方也参与了耕田,他没有穿外甲,只有一身朱红金边戎衣,

  火房给他粥,打的很多,还弄了点酸菜,

  上官家的猛将,喜欢安静,自顾自的找了棵大树,

  苦中作乐,一边喝粥,一边欣赏辽河景色。

  这地方气候独特,跟徐州还真不一样。

  别的地夏天都是防暑,它不仅要防暑,还得防冰雹。

  那第一次下的时候,一个个兵卒都被打懵了,咋个夏天还有冰雹?

  河谷地,麦子已经抽穗了,正是大伙忙碌的时候。

  这春麦一片一片,虽然几经波折,

  但上官家种出来的粮食,够一万人四个月之用吧。

  如果是喝粥,那就能吃上八个月。

  “定方,你真的在这里呢!”

  一阵甲胄响动的声音,步二营统领上官彪,鬼鬼祟祟的来了。

  他手里藏了两份油纸包好的肉,小心的给了上官定方,要他放粥里,赶紧吃了。

  上官定方轻蔑的看了一眼,并没有接,

  他反而大口喝粥,一脸嚣张的来了一句,“不吃。给弟兄们吃吧。”

  “定方,何必这样呢?你可是我们上官家的猛将。不能弱了身子。”

  “战场上,武艺高一点低一点,意义不大。”上官定方忽然改主意了,

  他接过肉块,仔细看了看,这是上好野兔肉。

  闻听此言,上官彪脸色一变,恨铁不成钢的道,

  “哪能差距不大,你以前自信天下第一呢?将来你可要撑起上官家的天啊。”

  “上官家的天,还不高吗?”高大冷厉的上官定方,怒斥反驳了上官彪。

  “哎呀……你,你。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你。”上官彪气的灌了两口热粥。

  其实他不说,上官定方也知道一些事情。

  作为徐州来的降兵,赵帝周云展现了广大的胸怀。

  皇帝重用了上官家,在赵国亲军六营里,

  步二营的统领是上官彪,十二营的骑兵统领是上官定方。

  且这两支兵卒,都是他们上官家的族兵,战力强大,士气高昂。

  也就是说,周云的亲军嫡系力量中,上官家占了三分之一。

  如此实力,加之上官若雪跟四皇子,颇得皇帝垂爱。

  这让很多上官家的族人,对赵国大位产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同样的,武川李氏元老们的眼睛也不瞎,

  这些年,上官贵妃没少受青山寨元老们的罪。

  田地广袤,河风习习,

  树阴下带着一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坐在老树根上,猛将上官定方仰头,将碗里的粥舔干净,

  下一刻,他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彪叔,你说这碗粥,为什么吃惯了赵国军粮的几万嫡系兵卒们,都愿意吃呢?”

  老实说,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赵军主力,到目前为止,

  在赵帝的带头下,已经喝粥几个月了,并且秋收之前,大概率伙食是没什么改善的。

  因为白岩山城跟安市山城一直在打仗,保爷的粮食肯定会偏向战场,

  作为后方的鞍州郡大营,伙食要差一个档次,这也是正常情况。

  “为……为什么?”上官彪疑惑。

  “你看粥里有沙子吗?你看这粥熬的不好吗?”

  “你想想咱们以前徐州嫡系,吃的粮食要磕牙,还得防江南那帮畜生的毒粮。这吃食比那个时候差吗?”

  说到这里,上官定方一身气血澎湃,杀气腾腾的警告了上官彪,

  “赵人心中有本帐,皇帝待兵卒如子侄,兵卒自当以陛下为父母。”

  “陛下只要一句话,上官家立刻飞灰湮灭!”

  “安安心心耕田,本本分分打仗。”

  上官定方起身,顺手拿走彪叔手里的兔肉,朝着食棚大步而去。

  不多时,粥棚区响起兵卒们的欢呼声,他们大声起哄了,

  还有好事者,拿起两块兔肉,

  乐呵呵的巡回展示,就好像在说什么珍宝一样。

  “诸位,请看好,上官将军弄来上好兔肉两块,一斤……一斤不到!”

  “让我们高喊,上官将军威武……”

  “威武-威武-威武……”

  老树下,上官彪望着这些兵卒,不理解的摇了摇头。

  两块兔肉而已,值得一个个兴奋成那样吗?

  某一刻,上官彪瞧着身形巨硕的上官定方,

  眼里闪过异样,喃喃自语道,

  “阿定,家主说有机会的。九五之尊,怎么能放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