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乌骨山城-《楚兵》

  辽东道。

  乌骨山城。

  千山山脉,鸭绿江东侧,

  凤凰山与高丽山之间,夺天地造化,孕有一天然盆地。

  此山中有数条溪水流出,盆地广大,除南边有一个天然隘口,几乎都是高山。

  可谓是,两山自有天筑城,乌骨雄浑据北国。

  历史上,高句丽七百年的国祚里,乌骨城扛住了一波又一波中原王朝的进攻。

  隋唐几代雄主,皆拿此城无可奈何,

  最终还得是高句丽内乱,敌人献城,方才拿下。

  乌骨山城占地广大,东西长八里,南北宽六里,

  左侧凤凰山高四百丈(约860米),右侧高丽山也有三百五十丈(约800米)。

  设有南门、东门、北门。东门于高山之上,难以进攻。

  赵国军队攻城,只能考虑南北二门。

  北门又在群山之中,部队很难展开。

  唯有南门,是一个天然隘口,但高句丽先祖历经数代,在此修建了庞大的瓮城。

  加之杨延进攻之时,两侧山壁,有高句丽的弓箭支援,

  这里可谓是五座山城里,最难啃的硬骨头。

  如今,渊盖文又在凤凰山,筑夯土乌堡十三座,

  高丽山到后方丸都山城方向,另筑有二十八座兵堡,共计四十一堡。

  赵元始元年,十月。

  高句丽军队形成了以乌骨山城为中心,大山带小堡,方圆十几里的庞大山城防御体系。

  北风。

  篝火。

  赵军西部,乌骨凤凰山下营地,

  这种情况,不仅玄武将军杨延看了头疼,

  重新归建的马桐、梁仇等将领,看着也是愁眉不展。

  “要不就围吧。硬搞不是个办法。”营房里,炉火很旺,兵痞梁仇,一边烤树叶糍粑,一边眉头紧皱的吹牛打屁。

  “围也不是个事。小的在乌骨城待过半年。”高舍鸡一家,靠着功劳,算是进入了马桐的营帐里。

  老猎户高舍猪,年轻的时候是高句丽的小兵官,

  他拿着舆图,在上面一一点出了乌骨山城内部的情况,

  渊盖文的地盘,经营的很好,内中有集市、仓库、兵营、作坊、采石场,外加牛羊圈。

  大山坡地,高句丽人还开发了很多良田。

  且在非战争时期,赵军此刻扎营的位置,就是高句丽大量耕种的地方,

  每年,高句丽还利用这些平原,大量收割麦子,补充城内粮草。

  总之,乌骨山城,相当于一个设施齐全的城镇,足以十万人长期生存。

  围?!

  也许一年之后,高句丽确实扛不住了,

  但问题是,赵军也扛不住一年啊。

  四十万大军,每天的消耗都是恐怖数字。

  这场高句丽之战,赵帝周云拖欠的军饷赏赐,以北疆的赋税,起码要还五年。

  “罗五,你说呢?”马桐询问神机营,双眼对中的旅将,

  这个木讷的小伙,马桐很喜欢。

  罗五做事板板正正,虽然没什么突破性的能力。

  但在马桐这种马匪眼里,他交待的事,罗五能干好,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马……马将军。”罗五得到重视,有些激动,稍稍语无伦次,

  “围山土台可以,但……但需要时间和人力,凤凰山上面乌堡太多,不是很好打。”

  西侧攻山部队的营帐里,马桐跟几个主要人员,都是忧心忡忡。

  这么打下去,不是个办法,

  赵国就算经济好,也经不起这样消耗。

  若是最后靠着关中长安等地补贴东边,那即是最终熬住了。

  东路军这些将领,脸也挂不住啊。

  并且此刻,还有一个难题,摆在马桐的面前。

  定襄郡兵跟程庆、梁标等人的过节,越来越大了,

  这些玄武主力,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而马桐的定襄兵卒并不服气。

  过去的功劳,谁没有?

  定襄兵卒同样也打过哲林草原战,扛过薛延陀部帖木伦。

  就在昨天,定襄军有个山林统领,也是口无遮拦,嘲讽了步一营几句。

  结果双方又差点发生打斗,这一次杨延将军可就没有轻轻放下了。

  两边军官各打十鞭子,那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并且玄武将军下了铁令,今后再打者,就地斩首!

  事后,鉴于这种情况,杨延决定,将程庆等人跟马桐分开,

  由定襄人攻打西侧凤凰山,玄武军本部攻打东侧高丽山。

  当然,南面正门虽然没说,但肯定是玄武将军杨延负责。

  所以,总的来看,定襄兵卒算是被前营元帅冷落了。

  不过,这也正常,马桐能理解。

  有些矛盾发生的时候,定襄将军马桐无可奈何,

  同样的,玄武将军杨延也没有办法。

  他必然是要暗中偏帮步一营的,否则,连嫡系兵马都保不住,如何统兵。

  事实上,杨延能做到面子上公平,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

  “哎……这乌骨城难打啊。”

  “狗日的,真想去打中原。安庆看着厉害,咱们可不怕。”

  “就是,西线一场硬仗都没打,现在牛皮哄哄的,烦人。”

  辽东道,乌骨山城下,

  正当马桐等人发着牢骚时,

  他们没有发现,赵军篝火营地的几十里外,

  远方山林尽头,有一条火龙,正快速涌向乌骨城后方。

  这是一支残兵败将,他们甲胄散乱,不少人还带着伤。

  那摇摇欲坠的旗帜,在火光下,依稀能看出,写着‘乙支’二字。

  乙支武雄要兵卒们拉着绳子,百人一队,防止雪山打滑。

  他深棕色的玄甲,再没了往日的光彩,

  橘黄色的火光下,乙支武雄走过了一座山头后,看见了远方的凤凰山。

  此刻,北风凛冽,刺骨的寒冷直往他戎衣缝隙里灌。

  可与这寒冷相比,乙支武雄心头的凄凉,

  让他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辽东的极寒天气。

  片刻后,他想起了父亲的嘱托,

  不免叹息一声,对着雪林部队怒吼,

  “弟兄们,加把劲,前方就是乌骨山城。进去之后,咱们就安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