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势如破竹-《楚兵》

  河北道。

  易州郡。

  十一月六日,午时。

  赵国大股骑兵,烟尘滚滚,通过了东仙坡,离开易州境内。

  到十一月七日,午时。

  赵国皇帝湛金十字枪的光芒,已经出现在了河间府的南端。

  前方即将出现一个梁军大据点——束城。

  此地之前由梁将王君汉驻守,乃是梁国东侧的关键城池。

  赵军一路南下,吕公庄斥候来报,那里是空的。

  韩县也有斥候来报,只有几百个老弱在,也是空营。

  束城前方平原,

  奔腾的赵国大军中,分出了一支小流。

  不到片刻,束城的梁军旗帜掉落,换成了朱红的赵旗。

  如此情况,不用多说。

  赵国君臣已经明白,王君汉走了,束城也是空城一座。

  梁军主力果然跑了。

  按脚程算,这会应该走到巨鹿了吧。

  北风卷着烟尘,轰鸣的马蹄声中,

  后方骑兵总是要吃点灰的,好在这个时代,没人在乎这些。

  “李义,吹号,继续南下,梁军在逃跑,莫要放走了他们。”

  赵帝周云的吼声,在军阵中飘荡。

  ‘继续南下,梁军在逃跑。’

  ‘继续南下,梁军在逃跑。’

  ……

  皇帝的意志,穿透了赵军大阵,穿透了苍穹,

  越传越远,好像来到了巨鹿郡的安平原。

  安平城外,安平原上,

  深蓝旗帜飘飘,杂乱的脚步声响彻原野。

  一支军容还算完整,披坚执锐的兵马,正行军南下。

  他们蜿蜒如长蛇,一眼望不到尽头。

  忽然,一阵苍凉的号角声,从队伍尾巴的远端传来了。

  “什么声音?”

  束城王君汉是最后撤退的兵马,他们一直等大军走远,才徐徐撤离。

  所以此刻,右神军二营统领,成了梁军第一支被追上的大部队。

  王君汉勒马驻足,他身体随着战马起伏,甲胄发出细碎的金属颤音。

  可就在他威风凛凛,举目远眺,还没看清楚状况时,

  后方的兵马已经乱了。

  溃逃。

  没错,就是溃逃!

  无数梁军哭泣着、呐喊着逃跑,就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此情此景,右神军二营王将军不禁勃然大怒,冷喝道,

  “督战队,给老子去后面杀。特么的,区区赵兵也怕,沧州阻击线一共才几万人?”

  “咱们这里就有几万,去传令,不管赵军谁来,老子王君汉要干死他。”

  督战队听从主将的命令,带起烟尘,奔腾而去。

  安平原大地,王君汉看见了神奇的一幕,

  督战队策马的身影,与地平线尽头逃跑的梁军,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应该是王君汉在安平原,最后的回忆了。

  因为下一刻,右神军统领王君汉看见了一样东西,

  那样东西让他瞳孔微缩,头皮发麻。

  大地的尽头,出现了一杆金光熠熠的长枪。

  九节铜环,随风摇摆。

  赵帝周云四个大字,随战马而奔腾。

  梁国大将王君汉嘴巴微张,愣愣的看了几息,再三确认是赵国皇帝来了之后,

  王将军没有任何犹豫,勒马转身,大吼咆哮道,

  “老子去你妈个蛋!跑,弟兄们快跑。”

  “右神军的弟兄们跑啊。赵帝周云来了。”

  兵败如山倒。

  梁军大环境是失败,此刻正是撤离之际,

  赵国皇帝袭击,哪有打赢的希望嘛?

  生死关头,保命要紧。

  忠心耿耿的王君汉,还管个球的大梁国。

  梁国北伐失败,必然陷入内斗。

  大都督杨重楼回到洛阳,必会掀起腥风血雨,

  可萧启鸿、安公公这些人,兵法可能不行,但内斗都是行家,大都督还真未必弄得过。

  到时候,梁国一团乱麻,谁有兵谁就是大爷。

  安平原上,

  赵帝大纛在湛金十字枪后。

  赵国皇帝横槊胯马,阿流斯强健的四肢,在安平原健步如飞。

  周云望着前方,束城几万兵马,就像海浪遇见礁石一般,

  溃败的速度,比赵军骑兵奔腾的速度还快。

  此情此景,皇帝周云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一万余赵军骑兵,轰鸣的马蹄声,响彻原野。

  一路上,即使还有零星抵抗的残存梁军,

  在赵军面前,也是甲胄碎裂,身体横飞,被摧枯拉朽的击杀。

  北疆几家后族庄园子弟的屠刀面前,梁军毫无抵抗力,被轻而易举的突破。

  王君汉逃跑,虽然在军人情节上可耻,

  但就结果而言,周云认为此人还算是果断。

  即使不考虑军心,单就此刻战场环境,梁军也是必败。

  没有大盾阵型,没有预设战场,后方也没有营寨依托。

  这种条件下,步兵在赵国精锐骑兵面前,只能被无情碾压。

  ---------------

  “擂鼓!”

  “列阵!”

  巨鹿郡。

  孙公坡。

  二十八面战鼓同时擂响,沉闷的怒雷之声,让数万梁军将士的手臂微微震颤。

  前锋来报,赵帝周云御驾追来,

  虽然不知道,武川人的老大,抽什么疯,一两万人要来追几十万梁军。

  但他既然敢来,南阳天骄骁将萧师都,就要率领大军,

  让赵人知道,什么叫中原雄兵!

  大将萧师都持刀跃马,率领左神军一营数千铁骑,来到了大军侧翼。

  楚梁时代,以左为尊,左神一营可谓是梁人帝军的根基兵马。

  大军主将乃是裴俨,此人是神军六大统领之中,与郭孝恪齐名的智将。

  四万五千梁军,在孙公坡地列阵,以待赵军前来送死。

  “铛-铛-铛-铛铛铛……”

  湛金十字枪,威武无双。九节铜环,叮铃作响。

  孙公坡远方,已经出现了赵军铁骑轰鸣的马蹄声。

  这是一支庞大的骑兵,旗帜潇潇,一眼无边。

  这也是一支可怕的骑兵,马匹雄壮,铁甲长槊,强弓劲弩。

  “嗡-嗡-嗡……”

  赵军在五里外,缓缓放慢骑速,骑兵迅速集结,凝聚阵型。

  不消片刻,赵骑动了。

  一千人马皆甲的铁骑,率先出阵。

  他们一开始打马慢走,渐渐如离弦之箭,地动山摇而来,

  一路土石飞溅,那恐怖的威势,让梁军第一道关卡的大盾阵有些微微颤动。

  撞开!

  金狼卫破阵?!

  梁军将台上,裴俨不敢相信,赵帝周云没有任何花哨,也不进行任何拉扯,一上来就是搏命。

  以骑兵冲阵,就算是李玽的铁骑营又如何?

  梁步骑完整,严阵以待,裴俨不信赵军能冲开大阵。

  只能说,固有印象会害死人!

  周云已经打过太多步骑合力,大破骑兵的案例了,

  以至于不少将领迷信建制步兵,一定就能挡住骑兵。

  更可能的是,重骑兵的数据毕竟太少了。

  因为整个五千年历史,能拥有重骑兵的军队屈指可数。

  梁国的盾阵,岂能跟当年的赵军十三营比。

  要知道,十三营当年,在阿史那海山的金狼卫面前,也被冲烂了。

  他们是用命,用身体挂在金狼卫上,最终配合铁甲锐士,才用烂仗打赢了重骑兵。

  重骑兵真的拼命,除非进行土工作业,否则很难挡住。

  就似铁犁翻起泥土。

  又似礁石破开海浪。

  梁军步卒在惊呼声、嚎叫声、哭泣声中,彻底消散。

  赵军皇帝的铁骑营,宛如破阵之锤,一路摧枯拉朽,无人可挡。

  孙公坡上,梁军盾甲碎裂,兵卒倒飞,残肢断臂无数,鲜血飞溅,

  铁骑营所到之处,掀起阵阵血雾。

  大将秦寄,一马当先,双锏如龙,所向无敌。

  赵军重骑兵开路之后,又是最强的皇帝玄甲铁骑。

  骑兵如潮水,一路奔腾,当赵军不计伤亡时,

  中原无敌的梁国兵卒才知道,他们跟北方赵国的战力差距是很大的。

  “啊,救命啊,哥,救我,救我啊。”

  “老马子,快帮我,带我走啊,我想活着。”

  “跑,快跑,我们打不过。”

  赵军铁骑,如同潮水一般,突进梁军的阵内,

  马蹄踏碎血泊中的尸骨,将梁国抵抗者的哀嚎,踩在脚下。

  湛金十字枪,金光熠熠。

  九节铜环,叮铃作响。

  它宛如这方天地的神器,威压孙公坡。

  赵帝周云横槊跨马,目光如炬,

  他脑域中的嗡鸣之声,从未停止。

  整个孙公坡战场,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忽然,周云目光闪过凌厉,他看见了远方西侧,萧师都率领三千骑兵正从上风位杀来。

  “大纛跟随三皇子,所有人冲锋,直取五龙山。”

  说完这句,周云在李贞跟李定不解的目光中,转头李义道,

  “命令武川子弟,分出一部分兵力,来两千骑兵随朕去斩了萧师都。”

  北风呼啸,

  战旗潇潇。

  十里荒原,混乱的孙公坡战场,赵军骑兵在突破梁军大阵时,

  见左翼有骑兵杀来,遂有一骑将,带领少量骑兵,左侧迎战。

  尸横遍野,残旗乱马,血泊坑洼的战场,

  只见一员赵将,身覆山文玄甲,手持饕鬄两刃槊,跨下一匹杂毛马王。

  在两千赵军子弟的簇拥下,奔腾如飞,直奔梁国萧师都。

  与此同时,几百步外,

  梁国深蓝旗帜飞舞,三千梁军见有骑兵杀来,亦是自信满满。

  他们侧面突袭赵军,本就算是骑兵战术中的上风位。

  此刻,见赵军比他们还少一千,自是不放在眼里。

  两股骑兵,一红一蓝,争锋相对,

  宛如两头猛兽,迅速接近。

  身材雄武的梁将萧师都,手持一柄盘龙关刀,

  见赵国有一甲胄极为华丽的男官将领杀来。

  他当即面露鄙夷,忍不住放声大笑。

  “这是赵国哪家的男宠,不知死活?”

  “既然敢来,待萧某斩下你的狗头,送于你家主人报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