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寻亲桥-《嫁糙汉养崽崽,纵享八零甜宠》

  了解完情况后,负责办案的警察安排一位面容和善的女警先将惊魂未定的小女孩带回家照顾,因为自己家中也有小孩子,故而沈音音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着那瘦小的身影被带走,她心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闷得难受,她觉得,人贩子可恶,养父母更是狠毒!

  “音音,别太担心了,警察同志会尽力找的。”

  许真真拍了拍她的肩膀,自己脸上也带着未散的余怒与忧虑。

  听着许真真的安慰,沈音音却摇了摇头,“光靠警察排查赵家村,范围太大,像大海捞针!这孩子被带走半个月,她父母不定急成什么样了。”

  沈音音一边说着,突然想起后世那些利用媒体和网络快速寻亲的成功案例,一个念头猛地窜进沈音音的脑袋,现在没有网络,但报纸可以!她!可以花钱登报把孩子的信息登出去,看看能不能让她父母或者知情人看到!

  这样想着,沈音音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提议让孙旭志和许真真都愣了一下。

  “登报……这花费可不小,而且效果……”

  “费用我来出。”沈音音语气果断,没有一丝犹豫,“效果不敢保证,但这是我们目前除了等待警方消息外,唯一能主动为她做的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试试!万一……万一她父母正好能看到呢?”

  她话语中的恳切与担当感染了许真真。

  “算我一份!”许真真立刻表态,“我工资虽然没你高,但也凑一份力!”

  孙旭志过够了苦日子,考虑问题一向更加现实,但是看着自己身边的丫丫,想到那个小女孩同样瘦削的身影……

  “也算我一份!”

  事不宜迟。

  几人先将孩子们带回家,安排妥当后便直接前往距离这边最近的一家报社询问情况。

  得知这家报社的范围不够广泛,但是可以试着帮忙登报后,提出在报纸上登上小女孩的照片效果更佳后,沈音音和许真真又往警局走,成功要到了小女孩的照片。

  登报寻亲的举动,在沈音音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她想到,凭借自己一己之力,能帮助的范围实在有限。而这个年代,信息闭塞,不知有多少破碎的家庭在苦苦寻觅,有多少被拐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酝酿成型。

  孙青山!他是全国畅销报纸《新闻日报》驻海市分社的主编,因为之前沈音音曾与他有过几次愉快的合作,彼此欣赏,算是熟人。

  沈音音没有犹豫,立刻拨通了孙青山办公室的电话。

  她将河边救起小女孩、登报寻亲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清晰而恳切地向孙青山道来。

  电话那头的孙青山听完,沉默了片刻,随即听筒内传来他郑重而有力的声音:“音音同志,你做的这件事,功德无量!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这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大事!我们报社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此尽一份力!”

  他顿了顿,显然经过快速而周密的思考,果断拍板。

  “这样,我可以在报纸上专门开辟一个专栏,名字可以叫《寻亲桥》或者《让爱回家》!以后凡是寻找失散亲人的,无论是父母找孩子,还是孩子找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寻人,只要经过基本核实,我们一律免费刊登!专栏定期发布,争取形成持续的社会关注!”

  沈音音握着话筒,激动得眼眶有些发热。

  她原本只希望能得到一些版面优惠,没想到孙青山竟有如此魄力和担当,直接开辟免费专栏!“

  孙主编,太感谢您了!这……这真是太好了!我代表那些正在寻找亲人的家庭谢谢您!”

  “不必谢我,这是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孙青山语气沉稳,“这样,我们一起去一趟市公安局,和程卫国局长当面沟通一下。

  这件事,需要警方的大力支持和信息核实,才能确保真实有效,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两人一拍即合。

  当天下午,沈音音便和孙青山一同来到了市公安局,见到了局长程卫国。

  程局长刚刚听下属汇报了小女孩案情的进展,正为摸排“赵家村”范围过大、线索有限而深感压力。

  他得知孙青山代表《新闻日报》提出要开设免费寻亲专栏,并且沈音音是主要的推动者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公安脸上露出了由衷的敬佩和欣喜。

  “太好了!孙主编,沈音音同志,你们这可是雪中送炭啊!”

  程卫国激动地握住两人的手,“我们公安系统每年接到大量失踪人口报案,很多案子都因为线索中断而陷入僵局!如果能借助你们报纸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的优势,无疑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为那些离散家庭带来了多一重的希望!”

  他们之前不是没想过这种方法,可是警局的预算有限,登一次报纸的代价过大,失踪人口太多,他们也只能无力放弃。

  眼下孙青山居然主动提出!这样好的机会,他说什么都不能错过!

  他立刻转身对身边的办公室主任吩咐,“马上把这个好消息通知下去!让各分局、派出所都把《新闻日报》这个《寻亲桥》专栏的信息张贴在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告诉前来报失踪案的群众,让他们多一条寻亲的途径!”

  程卫国的手下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市公安局以及下属各分局、派出所的公告栏上,都出现了一张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崭新大红海报,上面清晰地写着《新闻日报》开设免费寻亲专栏《寻亲桥》的消息、联系方式和投稿要求。

  沈音音站在市公安局门口,看着那张鲜艳的海报,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

  她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救援,一番力所能及的尝试,竟然能像滚雪球一样,推动建立起这样一个可能惠及无数家庭的公益平台。

  那一份份带着墨香的报纸,将化作无数只信鸽,飞向千家万户,承载着团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