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袭暗色便服的萧玄佑看着拦在门口寸步不让的两人,眉头深深皱起。
“这是何意?”
暗月和入影对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挣扎,却还是牢牢守在门口,“殿下恕罪,您实在不能进。”
萧玄佑原本尚算温和的脸上闪过不耐,“离开东宫胆子变大了,连我都敢拦。”
“属下该死!”暗月和入影惶恐不安。
从小到大接受的训练已经刻在了骨子里,大脑还未反应过来,肌肉记忆已经让她们下意识跪下请罪。
但即便如此,她们依旧拦住了萧玄佑的去路。
萧玄佑外表看起来温润好说话,但久居高位,骨子里是个不容人反驳的强势性格。
他凤眸微垂,唇线紧绷,声线带了寒,“我看你们真的是不想活了。”
他出手如电,瞬间扣住了两人的脖颈。
入影和暗月脸色苍白,却丝毫不敢反抗,只能垂着手,任由脖颈上那只修长如玉的手越收越紧,胸腔内的空气也随之消失殆尽。
“你们听的到底是谁的命令?”他凤眸凌厉如冰,仿佛下一秒,两人的脖颈就要断在他的手中。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清浅的声音,“她们听我的令行事,太子殿下若是生气直接下令处死臣女便是,何必牵连无辜之人。”
萧玄佑手中的力道松开。
入影和暗月二人摔落在地依旧跪好身形,低垂着头瑟瑟发抖。
萧玄佑转过身,就见到了站在门口的姜栀。
她的长发松松挽着,外衫披在肩上,脸色带着难掩的疲惫之意,正皱眉看着他。
萧玄佑看了看暗月和入影,又看了看姜栀,忽地笑了一声,“是了,你们如今是她的手下,自然该衷心听她的令行事。下去吧,日后不用再听我传唤,尽心护卫好姜小姐就是。”
暗月和入影如蒙大赦,顿时重重磕头,却不敢下去,看向姜栀。
直到姜栀对她们点了点头,她们才立刻退下。
萧玄佑冷笑,“她们倒是对你衷心。”
“还要多谢太子殿下将她们送给我。”
“你倒是会收买人心,”萧玄佑却明显不买账,“襄王世子也是这般被你收服的?”
姜栀叹了口气。
她就知道萧玄佑定然不会轻易让这件事过去。
“太子殿下,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随我去书房?”
若是被人看到萧玄佑大半夜在她的府门口,那她就别想有消停生活了。
萧玄佑哼了一声,却还是随着她进门来到书房。
青杏睡眼朦胧地来上了茶,姜栀又吩咐她不要离开,就在书房外候着,省得萧玄佑大半夜又发什么疯。
“太子殿下,您和襄王世子之间是否有过什么过节?”姜栀问他。
否则实在无法解释,他为何要试探自己。
萧玄佑不明所以,“我与他很小时候便熟识,他生性淡泊不争不抢,极少与人争执,不曾与我有过节。”
他走到书案前,看到桌上才刚开始抄写的佛经,范本竟然是前朝就已经绝迹的《赵城金藏》。
他知道这本经书的真迹出自襄王府,襄王妃又潜心佛学,所以姜栀是为谁抄写,答案不言而喻。
“先是沈辞安,后是萧允珩,我是不是跟你说过,不要让别的男子接近你?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姜栀看他一眼,“我怀疑襄王世子在试探我们之间的关系,至于目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太子殿下确定要因为这种小事来质问我?”
萧玄佑被她一噎,脸色有些难看,又觉得此事涉及蝉衣,的确应该多加小心,以免梦境中的悲剧真的发生。
他想了想道:“好,先不谈这事,我会派人盯着襄王府,看看他到底在故弄什么玄虚。”
他又道:“我今日过来,是想提醒你有关三皇子一事。”
萧玄佑上前一步,将姜栀圈禁在他与书桌之间,龙涎香的气味在书房内如有实质,“严文弘将所有罪责都认了下来,陆渊撬不开他的嘴,忠勤伯爵府又有祖上传下来的丹书铁券,还有朝中不少三皇子党的大臣替他求情。”
萧玄佑神情冷凝,“圣上最终只派陆渊抄了忠勤伯爵府,所有男丁尽数流放北境,女眷充入教坊司。”
姜栀闻言,却并没有什么意外。
上辈子忠勤伯爵府也是因为此事才被抄家,如今的结果相差无几。
“多谢太子殿下告知臣女此事。”
萧玄佑拉过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的手心,缱绻中又带着不容抗拒的强势。
他的习惯一向如此。
将她当成他豢养的一只宠物,每次见面不是拉着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就是对着她动手动脚。
姜栀想要后退,后腰却抵上了冷硬的书桌边缘,根本避无可避。
却听萧玄佑继续道:“萧承瑾前些日子被严文弘囤兵一案搅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但等这次危机一解除他回过神,必定会报复始作俑者——也就是你。”
他的声音不无沉重,“你的处境并不乐观,安全起见,我想将你先送出京都,在外面先待上几年,等朝局稳定了再接你回来。”
他揽过她的腰肢,让她的整个身体更加迎合自己,“不知你意下如何?”
姜栀一惊。
他虽然表面上在征询她的意见,但深谙萧玄佑性格的她,知道一旦开口,他就已经做下了决定,轻易不会改变。
可姜栀并不想离京。
若就这么被萧玄佑送走,她的所有言行都逃不过萧玄佑的眼睛,只会更加被动。
更何况三皇子若真想要她的命,她难道要躲藏逃避,成为见不得光的存在?
现在的她的形式比上辈子要好上太多,若这样还要依附着萧玄佑庇护才能活下去,那她岂不是白白重活这一世了?
“多谢太子殿下美意,只是我还是想要留在京都。”
“我记得你母亲早亡,与父亲的关系也并不亲厚,更没有至交的好友。我倒想知道——”
萧玄佑伸手挑起她的下巴,凤眸居高临下攫住她,“为何一定要留在京都,京都到底有谁在?”
“这是何意?”
暗月和入影对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挣扎,却还是牢牢守在门口,“殿下恕罪,您实在不能进。”
萧玄佑原本尚算温和的脸上闪过不耐,“离开东宫胆子变大了,连我都敢拦。”
“属下该死!”暗月和入影惶恐不安。
从小到大接受的训练已经刻在了骨子里,大脑还未反应过来,肌肉记忆已经让她们下意识跪下请罪。
但即便如此,她们依旧拦住了萧玄佑的去路。
萧玄佑外表看起来温润好说话,但久居高位,骨子里是个不容人反驳的强势性格。
他凤眸微垂,唇线紧绷,声线带了寒,“我看你们真的是不想活了。”
他出手如电,瞬间扣住了两人的脖颈。
入影和暗月脸色苍白,却丝毫不敢反抗,只能垂着手,任由脖颈上那只修长如玉的手越收越紧,胸腔内的空气也随之消失殆尽。
“你们听的到底是谁的命令?”他凤眸凌厉如冰,仿佛下一秒,两人的脖颈就要断在他的手中。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清浅的声音,“她们听我的令行事,太子殿下若是生气直接下令处死臣女便是,何必牵连无辜之人。”
萧玄佑手中的力道松开。
入影和暗月二人摔落在地依旧跪好身形,低垂着头瑟瑟发抖。
萧玄佑转过身,就见到了站在门口的姜栀。
她的长发松松挽着,外衫披在肩上,脸色带着难掩的疲惫之意,正皱眉看着他。
萧玄佑看了看暗月和入影,又看了看姜栀,忽地笑了一声,“是了,你们如今是她的手下,自然该衷心听她的令行事。下去吧,日后不用再听我传唤,尽心护卫好姜小姐就是。”
暗月和入影如蒙大赦,顿时重重磕头,却不敢下去,看向姜栀。
直到姜栀对她们点了点头,她们才立刻退下。
萧玄佑冷笑,“她们倒是对你衷心。”
“还要多谢太子殿下将她们送给我。”
“你倒是会收买人心,”萧玄佑却明显不买账,“襄王世子也是这般被你收服的?”
姜栀叹了口气。
她就知道萧玄佑定然不会轻易让这件事过去。
“太子殿下,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随我去书房?”
若是被人看到萧玄佑大半夜在她的府门口,那她就别想有消停生活了。
萧玄佑哼了一声,却还是随着她进门来到书房。
青杏睡眼朦胧地来上了茶,姜栀又吩咐她不要离开,就在书房外候着,省得萧玄佑大半夜又发什么疯。
“太子殿下,您和襄王世子之间是否有过什么过节?”姜栀问他。
否则实在无法解释,他为何要试探自己。
萧玄佑不明所以,“我与他很小时候便熟识,他生性淡泊不争不抢,极少与人争执,不曾与我有过节。”
他走到书案前,看到桌上才刚开始抄写的佛经,范本竟然是前朝就已经绝迹的《赵城金藏》。
他知道这本经书的真迹出自襄王府,襄王妃又潜心佛学,所以姜栀是为谁抄写,答案不言而喻。
“先是沈辞安,后是萧允珩,我是不是跟你说过,不要让别的男子接近你?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姜栀看他一眼,“我怀疑襄王世子在试探我们之间的关系,至于目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太子殿下确定要因为这种小事来质问我?”
萧玄佑被她一噎,脸色有些难看,又觉得此事涉及蝉衣,的确应该多加小心,以免梦境中的悲剧真的发生。
他想了想道:“好,先不谈这事,我会派人盯着襄王府,看看他到底在故弄什么玄虚。”
他又道:“我今日过来,是想提醒你有关三皇子一事。”
萧玄佑上前一步,将姜栀圈禁在他与书桌之间,龙涎香的气味在书房内如有实质,“严文弘将所有罪责都认了下来,陆渊撬不开他的嘴,忠勤伯爵府又有祖上传下来的丹书铁券,还有朝中不少三皇子党的大臣替他求情。”
萧玄佑神情冷凝,“圣上最终只派陆渊抄了忠勤伯爵府,所有男丁尽数流放北境,女眷充入教坊司。”
姜栀闻言,却并没有什么意外。
上辈子忠勤伯爵府也是因为此事才被抄家,如今的结果相差无几。
“多谢太子殿下告知臣女此事。”
萧玄佑拉过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的手心,缱绻中又带着不容抗拒的强势。
他的习惯一向如此。
将她当成他豢养的一只宠物,每次见面不是拉着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就是对着她动手动脚。
姜栀想要后退,后腰却抵上了冷硬的书桌边缘,根本避无可避。
却听萧玄佑继续道:“萧承瑾前些日子被严文弘囤兵一案搅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但等这次危机一解除他回过神,必定会报复始作俑者——也就是你。”
他的声音不无沉重,“你的处境并不乐观,安全起见,我想将你先送出京都,在外面先待上几年,等朝局稳定了再接你回来。”
他揽过她的腰肢,让她的整个身体更加迎合自己,“不知你意下如何?”
姜栀一惊。
他虽然表面上在征询她的意见,但深谙萧玄佑性格的她,知道一旦开口,他就已经做下了决定,轻易不会改变。
可姜栀并不想离京。
若就这么被萧玄佑送走,她的所有言行都逃不过萧玄佑的眼睛,只会更加被动。
更何况三皇子若真想要她的命,她难道要躲藏逃避,成为见不得光的存在?
现在的她的形式比上辈子要好上太多,若这样还要依附着萧玄佑庇护才能活下去,那她岂不是白白重活这一世了?
“多谢太子殿下美意,只是我还是想要留在京都。”
“我记得你母亲早亡,与父亲的关系也并不亲厚,更没有至交的好友。我倒想知道——”
萧玄佑伸手挑起她的下巴,凤眸居高临下攫住她,“为何一定要留在京都,京都到底有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