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武侠:人在华山,从力挺师娘开始》

  “绕指柔倒是有点意思。”

  晨光熹微,薄雾未散。

  邱白立于小院之中,手持长剑,并未急着演练,而是以指轻弹剑身,剑身因内力的震荡,而发出清越的铮鸣。

  听着那剑吟声,他的脑海中浮现的并不是绕指柔剑法招式,而是独孤九剑那破尽万法的至理。

  “绕指柔剑,讲究以柔克刚,剑随身走,柔韧绵长,内力灌注之处,剑刃可曲可直,攻敌之不备。”

  “其精髓在于柔与巧。”

  “然而,在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的框架下,这柔与巧,又何尝不是拘泥?”

  他手腕微抖,长剑随之划出一道奇异的弧线,看似柔软无力,那锋锐的剑尖却骤然震颤,发出细微的嗤嗤声,仿佛毒蛇吐信。

  “若对手不拘泥于招式,直攻我这柔劲转换,或以更快的剑招直取中宫,我这绕指柔又该如何?”

  他身形转动,剑光随之缭绕。

  邱白身怀着独孤九剑,也对独孤九剑的剑理很是了解。

  所以他在尝试,想要将独孤九剑的神意,融入绕指柔剑那变化多端、以柔克刚的形中。

  “天下武功,殊途同归。”

  “招是死的,人是活的。”

  “张真人创此剑法,其意绝非让后人固守其形……”

  “关键在于意,而非招。”

  邱白心有所悟,剑势陡然一变,不再刻意追求剑身的弯曲绵软。

  而是剑随身走,意动剑至。

  那绵绵剑光之中,隐隐多了一股无坚不摧、无巧不破的决绝之意。

  一套剑法练罢,邱白收剑而立,额角微见汗意,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如此一来,我这绕指柔剑法却也更为强横了。”

  夜幕笼罩天际,邱白将小院紧闭。

  而后打开昆仑洞天的大门,迈步进入到其中。

  昆仑洞天之内,温暖如春,灵气氤氲。

  院落亭台之下,灯火通明。

  邱白与东方白、宁中则、岳灵珊和刘夫人母女围坐,桌上摆着些灵果点心,气氛温馨。

  邱白搂着岳灵珊,目光扫过在座几女,笑着将日间对绕指柔剑法的感悟娓娓道来。

  众女皆是习武之人,听得津津有味。

  宁中则还不时提出疑问,邱白也一一解答,彼此探讨,颇有收获。

  “看来夫君在那武当派,倒真是学了些好东西。”

  岳灵珊托着香腮,眼眸亮晶晶的看着邱白,惊叹道:“这绕指柔剑法听起来精妙得很,比我们华山派的许多剑法都更有意思呢。”

  宁中则微微颔首,神色间带着一丝感慨,叹息道:“张真人实乃不世出的奇才,他所创武功自然非同凡响。”

  “邱白,你能得其传授,并融会贯通,是莫大的机缘,只是……”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开口嘱咐。

  “切记戒骄戒躁,武道无止境。”

  “师娘放心,我明白。”

  邱白郑重点头,随即岔开话题,笑问道:“说起来,我离开这些时日,咱们那边……如今怎么样了?穆人清那小子,没给我丢脸吧?”

  提到笑傲世界的变化,众女的话匣子便打开了。

  宁中则抿嘴一笑,率先开口道:“穆人清那孩子,天赋当真骇人。”

  “他将你留给他的那些传承,都在认真学习,前些日子跟舒奇比武,舒奇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东方白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把玩着一缕青丝,接口道:“朝廷那边,朱由校那小子靠着摊丁入亩和清查田亩,国库倒是丰盈了不少。”

  “秦良玉将军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甚是顺利,偶有小股土司残余叛乱,也被白杆兵以雷霆手段平定。”

  “戚金将军麾下的新军,与熊廷弼配合默契,在辽东稳扎稳打,听说最近正在调集粮草,筹措军械,似乎……是准备对赫图阿拉用兵,要一举剿灭皇太极和后金,永绝后患。”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进行啊!”

  邱白听着这些,很是满意的点头。

  这一切,大致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新政推行,强军卫国,笑傲世界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只是听到赫图阿拉和皇太极时,他眼中还是闪过一丝冷芒。

  那个在原本历史上给中原带来无数苦难的政权,看来覆灭之日不远了。

  “华山派呢?”

  邱白看向宁中则和岳灵珊,笑着说:“封师叔、陆师弟他们可还好?”

  “我知道,我知道!”

  岳灵珊抢着回答,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掰着手指说:“封师叔如今一心扑在教导弟子和管理门派事务上,不然我和娘亲都没时间在这边呢。”

  “二师兄配合着封师叔,管理门派的事务、高师兄和陆师兄他们在钻心练武之余,也都在带着弟子们练武,大家都挺好的.......”

  她说到最后,声音微微低了下去,似乎想起了逝去的父亲,但很快又振作起来,展颜笑道:“现在华山上下齐心,比以前强多了。”

  邱白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如此看来,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啊!”

  -----------------

  时光流转,倏忽间便到了二月初二。

  这一日,武当山紫霄宫前的巨大演武场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一年一度的内门弟子论武决赛,即将在此举行。

  经过前些时日的层层遴选,最终决出了五名亲传弟子。

  宋远桥门下陆青山;

  俞莲舟门下陈玄真;

  俞岱岩门下谷虚子;

  张松溪门下陆守一;

  以及张翠山门下邱白;

  还有三名表现优异的内门弟子:朱白玉、玉虚、曹寒玉。

  八人将在此角逐本年度的最强弟子之名。

  邱白站在参赛弟子的人群中,目光扫过另外七人。

  除了陈玄真和陆守一,他算是打过几次交道,其余几人对他而言都颇为陌生。

  那陆青山身形挺拔,面容沉稳,气息内敛,站在那儿便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显然是众人中的最强者。

  谷虚子虽然依旧带着那股韧劲,但是看着周围的师兄,多少有些紧张。

  不过,相比起上次见时,多了几分自信。

  朱白玉等三名内门弟子,亦是精气饱满,显然非是弱者。

  “陆师兄.......”

  邱白碰了碰身旁的陆守一,朝其他人努了努嘴,好奇询问。

  “那几位……你都熟吗?给我介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