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技艺模范生(上)-《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八章:技艺模范生(上)

  1.郭守敬:我的小行星你在哪里

  夏天的池塘,青蛙在歌唱。

  坐在小马扎上的郭守敬,听着爷爷讲七龙珠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以前,大山的石洞中住着一位神仙。

  神仙的名字和怡红院小翠的年龄一样,那是绝密。

  神仙的后背,盖着一个硕大的乌龟壳。

  于是十里八乡的村民,都管神仙叫做“龟仙人”。

  这一天,山下来了一个长着猴子尾巴的年轻人。

  他偷偷撬开了龟仙人家的大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嘴里说着“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龟仙人侧着身子,背对着年轻人。

  缓缓地举起右手,食指和中指打着剪刀的讯号。

  年轻人心领神会,快速的递上一根华子。

  “介绍信”,龟仙人一指弹飞华子,大声地说道。

  年轻人满身抓狂,从肚兜深处翻出了介绍信。

  “哦,原来是鸟山兄介绍的。”

  “对了,鸟山兄现在怎么样?”龟仙人问道。

  “他留言说去了域外行星了。”年轻人甩着尾巴说道。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龟仙人问道。

  “漫画停刊了,我想找到七龙珠,去域外行星找鸟山老师。”

  “爷爷,后来孙悟空找到鸟山老师了么?”

  “如果我有七龙珠,能不能许愿得到一颗小行星呢!”(完)

  2.黄道婆:童养媳也有自己的梦

  人分贵贱,但梦想不会。

  身为童养媳的黄道婆,心里有个梦。

  她要用自己的巧手,纺世界上最柔软的纱。

  她要用这柔软的纱,做世界上最美丽的衣裳。

  衣裳美不美,色彩是关键。

  为了增加棉布的色彩,黄道婆不仅改良了织布设备。

  还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提花工艺,可以增加色彩的种类。

  一时间,山门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大部分学徒,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

  在当时,棉纺织业仍属于家庭的副业。

  主要是劳动妇女,贴补农耕不足的职业而已。

  同样是女人,吃苦耐劳的黄道婆更加理解女人。

  她明白,一个女人想要靠自己翻身得解放。

  要么有资本,要么有技能。

  资本靠先天,而投胎又是个技术活。

  唯独只剩下技能,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来补足。

  只要功夫深,铁杵一样可以磨成针。

  织布、裁剪做花衣裳,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每位女学徒都免费入学,这是黄道婆唯一的标准。

  而她对学徒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须在三年内完成资格考试。

  但只有成功织出提花布才算合格,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完)

  3.刘秉忠:大元帝国的总设计师

  蒙古灭宋,百废待兴。

  坐在大殿之上的忽必烈,接受百官觐见。

  今日要商讨的,正是大蒙古国的国号及都城之名。

  国不可无君,亦不可无号。

  国祚长不长,取个吉祥如意的名字很重要。

  自秦建国,番邦立国的有很多。

  但能够一统中原,大蒙古国还是第一个。

  所以,虽然前朝的国号有很多。

  但没有任何一个,适合蒙古国来借鉴。

  异族番邦,没有现成的番号可以用。

  作为朝上最有学问的人,刘秉忠意气风发。

  昨夜,忽必烈请他入宫夜谈。

  提前先把国家和国都之名,敲定了下来。

  国号名“大元”,国都名“大都”。

  今日上朝,不过是走个过场。

  大殿之上,从来不是商量事情的地方。

  只是把定好的事情,告知下文武百官而已。

  两年前,刘秉忠开始负责订立朝仪和制定官制等事情。

  但凡明日早朝要宣布的要事,忽必烈都会在前晚与此商讨。

  而且定下来的任何事情,都顺利通过了。

  看来这次,也是毫无悬念的事情。(完)

  4.马可波罗:威尼斯男人的幻想曲

  东方,神秘的东方!

  那是小小的马可波罗,心中大大的向往之地。

  从他记事开始,他的叔父就跟他讲述东方的故事。

  规模宏大的元大都,遍地勾栏瓦舍。

  手持琵琶的女子,在华丽的戏台上又弹又唱。

  穿金戴银的贵夫人们,悠闲地听着小曲。

  殷勤的酒保满脸堆笑,殷勤地服侍着众人。

  眼角时不时向门口瞥去,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客人。

  天真烂漫的马可波罗,每每沉醉在叔父的精彩描述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东方的向往之情越发剧烈。

  明天,就是他十六岁的成人礼。

  成人礼之后,他就是一名预备役威尼斯商人。

  他就有资格和叔父一起,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

  可以去到神秘的东方大陆,亲眼目睹元大都的繁华。

  在这之前,除了必要的航海知识。

  还要学习元朝的文字、文化还有习俗。

  叔父带回来的元朝书籍,他都认真看完了。

  明天,他终于能够得到叔父的游记了。

  那是在他十四岁生日那天,叔父对他的承诺。

  比起其他人的生日礼物,他觉得叔父的生日礼物最棒了。

  那是一件与梦想有关,值得珍藏一辈子的礼物。(完)

  5.王祯:农业生产是宏伟事业

  把酒话桑麻,还来就菊花。

  桑是什么,是蚕的主食。

  蚕是什么,是丝的宿主。

  丝是什么,是衣的原料。

  衣是什么,是保暖遮羞之物。

  当然,麻也是很重要的做衣服的材料。

  这一切,都与农业有关。

  最关注农业的,非王祯莫属。

  他浸淫农业二十年,走南闯北,收获颇丰。

  首先,他对南北方的农业技术进行分析。

  提出在不同的地区,农桑种植应该采取相适宜的方式。

  其次,他从技术男研究的角度。

  科学分析了不同蔬菜、水果的栽种技术。

  再次,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

  将当时所有的生产农具,以及农业设施做了详细解析。

  为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

  后来,王祯把相关的内容,整合出版了《农书》。

  以零版权费的方式,将心血交给国家。

  农业,关乎老百姓的生死。

  农业,关乎国家的存亡。

  农业生产,国家基石,是人类最宏伟的事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