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宦海浮游人(下)-《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十一章:宦海浮游人(下)

  1.赡思:监察不如读书有意义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有个不愿做官的父亲,赡思自然也不会太热衷。

  毕竟,大元建国,百废待兴。

  当官,不仅风险大,而且待遇不高。

  一不小心,还要有杀头的风险。

  同时,异族藩邦治国。

  很多社会矛盾,不太好调解。

  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群体性问题。

  此外,面对嗷嗷待哺的老百姓。

  光靠学识不够,还要有强硬的手段。

  对于在儒家学说耳濡目染下长大的赡思,亦是难为。

  后来,赡思不得已为官,当上了监察御史。

  主要的工作任务,也是考察各地官员的得失。

  这看上去很威风的职务,其实是个闲差。

  想要扳倒官员,比带领老百姓致富要难多了。

  再加上,赡思本身就是个书呆子。

  所以任上,政声也就是一般。

  写了很多有用的奏折,但基本是微言大义。

  落到执行层面,基本是无望。

  幸好,赡思的志趣亦不在此。

  反倒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博览群书,成为着书大家。(完)

  2.宋本:翰林院里抬杠第一人

  读书太多,不听人劝,难免执拗。

  执拗至极,嘴巴厉害,也变成了杠精。

  工作上要抬杠,生活上要抬杠,把抬杠当本事。

  宋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小,宋本就比普通孩子要聪明很多。

  也就是旁人嘴里那一位,别人家的孩子。

  等到长大一些,家人就把他进了私塾。

  大摇大摆进入私塾的宋本,如鱼儿得了水。

  日日读经史,夜夜穷子集。

  自然,甩去了同龄人百丈有余。

  他的父亲,在江陵做官。

  又为他步入仕途,铺了一条捷径。

  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不懈努力,宋本就成了翰林院修撰。

  翰林院修撰的工作,是一份文职。

  薪资虽然不错,但活动的空间不大。

  唯一的乐趣,就是和同僚们扯嘴皮子。

  起先宋本扯不过他们,是因为脸皮儿薄。

  他说不出的荤段子,别人时常挂在嘴边儿。

  三个月下来,宋本的荤段子讲的大家都溜了。

  自此,翰林院成了宋本的主场。

  宋本,也成了翰林院无可撼动的杠精。(完)

  3.伍宗尧:先烈的忠魂永世不忘

  元末,军阀四起。纷飞的战火,烧到了清流县。

  匪首,是陈友谅手下的大将邓克明。

  此时的陈友谅,称帝建立汉国。

  此次进攻清流县,主要是为了扩张版图。

  并不顾及清流县城,以及全城百姓的感受。

  民众对邓克明大军的做法,非常抵触。

  于是,纷纷向县中大拿伍宗尧问计。

  伍宗尧自幼习文练武,又熟读兵法。

  被推举为护城首领,保卫家乡。

  面对邓克明大军,伍宗尧组织有效的防御战。

  致使邓克明大军数月无功,军心气馁。

  眼看久攻不克,邓克明又派出使者进行劝降。

  又被伍宗尧,硬生生地怼了回去。

  气急败坏的邓克明,集中火力攻打清流县。

  清流孤城,前无箭矢,后无援兵。

  但有赖伍宗尧父子五人,身先士卒,拼死抵抗。

  清流县城,终究未被邓克明夺取。

  可惜的是,伍宗尧父子五人,皆死于战火之中。

  县人感念其一门忠烈,在城东龙津桥尾兴建忠烈祠。

  春秋两祭,缅怀先烈忠魂。

  一时间,哭声、喊声、锣鼓声,响彻云天。(完)

  4.张文谦:紫金山的太阳正升起

  天文,地理。

  那可是,两门博大精深的大学问。

  人类算什么?张文谦爱上了天文、地理之后。

  方知宇宙之浩渺、时空之无限。

  人类不过蝼蚁,不过微尘罢了。

  站在紫金山之巅的张文谦,拂须轻叹。

  主政紫金山天文地理学院,是他的理想。

  他矢志要用天文、地理的常识,指导农耕实践。

  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一口饱饭吃。

  同时,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

  天文地理学,并不是玄学。

  他是自然规律的总结,是天体运动的规律。

  任何违背自然的行为,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任何违背天体运动规律的学术,一定会淘汰。

  有时候,看见的东西,未必是真的。

  就像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只有天文学的人,才懂得的理性辨析。

  当朝之人,就应该多一些理性。

  才能在百废待兴之时,有未雨绸缪之策。

  马上,第二期紫金山天文地理培训班又要举办了。

  这次,邀请忽必烈致辞,郭守敬作主题演讲。(完)

  5.郑文暹:荆州子民实在太苦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实干派的领导,不爱说这种话。

  不是太虚,而是真的太虚。

  做了再说吧,吃饭对得起良心。

  看着面黄肌瘦的荆州子民,郑文暹万千感慨。

  去年的水灾,依旧在眼前。

  而汹涌的江水,又在暴雨中汹涌。

  希望,上天能够眷顾下荆州的子民。

  跪在菩萨面前,没有半点用。

  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

  至少,让大家把堤坝修筑起来。

  给愁苦的老百姓,吃下一颗定心丸。

  背井离乡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州府的粮库,储备粮不多。

  几个月前,就开始买进一批。

  哪怕不够,也没有关系。

  已经做好了,随时开仓放粮的准备。

  老百姓吃不上饭,至少吃上一口稀饭。

  稀饭吃不上,也要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米汤。

  家中的老母,已经接到了县衙。

  今天的米汤,应该已经煮好了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