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堂谋略天团(下)-《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四章:朝堂谋略天团(下)

  1.魏征:老李家的镜子

  大家都知道,老李家很富有。

  这大唐的天下都是老李家的,能不富有么。

  老李家不仅富有,还有一面神奇的镜子。

  嘿,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呢?

  这面镜子啊,可以照出君王的得与失。

  君王做错了,镜子就变得冰冷,开始教训他。

  君王做对了,镜子就变得温暖,开始表扬他。

  正所谓,树要皮,人要脸,谁不想成为好孩子。

  所以,老李将这面镜子视为珍宝。

  其实,这面镜子,并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

  它的里面,住着一位灵魂尊者,叫魏征。

  前世,魏征是一位聪慧的谏官。

  因为直言善谏,灵魂被注入铜镜之中。

  比起恶毒皇后的魔镜,还要早上个五百年。

  老李途经瓦岗寨,无意中在山寨的正厅发现了它。

  老李感觉铜镜很亲切,便把它带回了家。

  半道扎营休息的时候,铜镜居然开口和老李说话。

  老李身为真龙天子,自然不会吓到尿裤子。

  言谈之间,老李发现镜子里的那个人很有思想。

  于是,他遇到无法决断的事情,就会向铜镜寻求帮助。

  铜镜魏征,成为老李家制胜天下的宝具。(完)

  2.牛弘:又牛又红的人

  在大隋,牛弘是藏书史研究的丰碑,无人可及。

  牛弘,人如其名,又牛又红。

  首先,他老爹的姓氏是北魏皇帝御赐的,很牛。

  儿子随老子,他便成为牛氏家族的第一代传人。

  无论是家底,还是关系,都是“杠杠滴”。

  这为他的发展,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其次,他尤其喜欢翻古人的着作,不怕尸腐气,很牛。

  他对隋以前书籍的丢失,做了很好的研究和总结。

  为了很好的保护书籍,他购买了许多的房产。

  不是用来金窝藏娇,而是用来贮存各类的古籍。

  妻子虽有不解,但他从来不听解释。

  再次,他靠真本事考上公务员,而且两朝做官,很牛。

  这公务员,不仅在北周时,就得到了提拔。

  北周亡灭,到了大隋依旧风生水起。

  在他的建议下,修明堂、定礼乐,撰书籍。

  很好地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复兴,以及宫廷礼仪的养成。

  最后,他生活简朴,耐得住性子,很牛。

  他的弟弟叫牛弼,一次醉酒,射杀了他家驾车的牛。

  妻子在边上接连抱怨,他古井无波,不以为意。

  兄弟重要,还是牛重要?

  妇人之见,不足为外人道也哉。(完)

  3.裴矩:西域风土人情

  讲到西域的风土人情,裴矩特别的兴奋。

  讲上个三天三夜,都不觉得疲倦。

  此刻的裴矩,刚过完他的八十大寿。

  参加宴会的,除了皇亲国戚,还有当朝的皇上。

  歌尽舞罢,宾客们陆续都散去了。

  唯独裴矩的兴致,还没有消减。

  陪侍的小妾,带着小厮和丫鬟,把裴矩架回了房间。

  裴矩还在喋喋不休,说着西域的故事。

  裴矩的西域故事,有着神秘的香味。

  这香味,来自于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种子孜然。

  街头巷尾的烧烤摊,少了它,便少了灵魂。

  裴矩的西域故事,如同瓷器般精美。

  隋唐的古玩、字画,以及玉石、玉镯,冠绝一时。

  不曾想,它们会出现在张掖这片土地上。

  原来,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原来,金钱这么洗,其实人人都爱。

  裴矩的西域故事,更有民族的情怀。

  一百多年前,战乱让西域诸国饱受折磨。

  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几近瘫痪。

  在裴矩的治理下,边贸互市和民间贸易得以发展。

  并且将民族之爱,修成了世界之爱。(完)

  4.长孙晟:好大一笔生意

  一位隋朝的大官,居然在唐朝受封。

  说起来,也是前所未有,骇人听闻的事情。

  被封赏的这个人,叫长孙晟。

  封赏他的那个人叫李世民,大唐国主,是他的女婿。

  如果说,远交近攻,离强合弱,是长孙晟的战斗策略。

  那么,多元发展,待价而沽,才是长孙晟的生活智慧。

  多年的工作,令长孙晟深切的感受到。

  在现行的体制下,努力工作最多换来三餐温饱。

  想要致胜千里,家族事业顺风顺水。

  就必须找好的姻亲,罗织更加庞大的网络。

  作为一名资深,且聪明的投资人。

  他善于制造,或者采购合适的工具。

  以帮助自己,在短期内实现财富和权力的裂变式增长。

  生女儿,攀龙婿,是他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

  也是给自己及后世子孙,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最终,长孙晟真的做到了。

  他的成功,让无数父亲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不过,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够依葫芦画瓢的。

  长孙晟的成功,还有其潜在的因素。

  那便是他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敢于做梦的勇气。

  仅这一点,就打败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父亲。(完)

  5.长孙无忌:不争利只求名

  最近,唐太宗提出要为开国大臣立像。

  并将画像,置放在凌烟阁供奉。

  一时间,朝野论论纷纷,似有黑云压境之势。

  话题的焦点,无非是准入凌烟阁的名额只有二十四个。

  而于大唐有功之臣,密密麻麻,却不下千人。

  想要在立像的人选中,脱颖而出,确实有点儿难度。

  长孙无忌虽然居功至伟,但心里也是没谱。

  于是,他便约了房玄龄到东阁楼喝酒,顺便聊聊。

  在这些功臣中,要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关系最铁。

  两个人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

  曾在两人的密谋之下,促成了震惊全国的“玄武门之变”。

  酒过三巡,房玄龄就开始安慰长孙无忌。

  他说太宗皇帝,一定不会忘记当初的那份恩情。

  尤其是玄武门前的那一刀,是长孙无忌硬扛下来的。

  再说了,如今长孙无忌的妹妹贵为皇后。

  夫妻两人的感情,如胶似漆。

  长孙无忌入驻凌烟阁,那是迟早的事情。

  长孙无忌听完房玄龄的话,纠结的心绪放下了许多。

  对他而言,利可以不要,但名不能不要。

  名不可传子嗣,却可以让子嗣得到BUFF加持。

  利可以留给子嗣,但往往会让子嗣变成纨绔子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