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会整事的臣子们(下)-《众生芸:王者浴血》

  1.南宫适:心腹大臣的秘密

  他叫南宫适,适是多音字,读“阔”。

  他生在春秋里,长在烽火中。

  一生戎马,是冲锋陷阵的大英雄。

  周文王把他当成最好的朋友,总以国家相托。

  文王死后,南宫适继续辅佐武王,攻打风雨飘摇的商朝。

  纣王在鹿台自焚的那一刻起,宣告了商王朝的覆灭。

  之后,南宫适被封为心腹大臣,奉命抄了纣王的家。

  就像那年的韦小宝,抄了鳌拜的家一样。

  纣王的家财,都放在一个叫鹿台的地方。

  那是座以四阿重檐,茅茨土阶,泥墙木骨为结构的金字塔宫殿。

  纣王花了7年时间建城,藏满了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光拉铜钱的牛车,就准备了一百辆。

  所有的金银珠宝拉完,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据说,南宫适把鹿台的钱,全部发给了老百姓。

  为了给组织有个交代,还专门把这件事写进了《史记》里。

  最近,有历史学家出来跳出来翻供说。

  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曾侯乙编钟。

  出土于曾国的曾侯墓,而这个墓地的主人就是南宫适。

  一同出土的还有曾侯乙尊盘、四龙曾徽、龙凤玉佩等大量国宝。

  如果专家说的没有错,那么南宫适就有私吞之嫌。

  毕竟,这么多的财产,平常人很难说清楚。(完)

  2.伍子胥:姑苏复仇者联盟

  伍子胥的一生,都是在复仇。

  在姑苏,他终于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复仇者联盟。

  其中战斗力最强的,要数吴王阖闾。

  而伍子胥的敌人,是声威显赫的楚王。

  当年,费无忌向楚平王进谗言。

  说太子建,勾结伍子胥的老子伍奢,想要谋反。

  楚平王因为抢了太子建的女人,所以潜意识里认为他会谋反。

  太子建闻讯,连夜逃跑,但伍奢思想顽固,非要据理力争。

  结果伍奢和他的大儿子伍尚,被楚平王杀了。

  吴王阖闾的战力恢复,不得不感谢伍子胥的帮助。

  上一任的吴国君主叫吴王僚,他是个谨小慎微的人。

  对于伍子胥而言,吴王僚渐渐成为他复仇路上的绊脚石。

  于是他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吴王阖闾,刺杀了吴王僚登上王位。

  昨日,吴王阖闾下令,出兵攻打楚国。

  听到这个消息,伍子胥一夜未眠。

  他太兴奋了,因为复仇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他等这天的到来,足足等了十六年。

  他的复仇者联盟,终于可以闪亮登场了。

  他的目标,是楚平王的尸体。

  他要挖出来,然后鞭尸三百下。

  他要兑现当初的承诺,以慰藉父亲和大哥的在天之灵。(完)

  3.田单:单枪匹马来相见

  今夜,田单单枪匹马,疾驰在前往淄城的小道上。

  他要去拜见齐国太子法章,接他回临淄城登基。

  齐国,终于又将要回到从前的那个样子了。

  那年,燕国大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合纵攻齐。

  连下齐国七十七个城池,最后只剩下了和即墨两个城。

  要说为什么五国联军要打齐国,还得从齐闵王田地说起。

  齐闵王从齐威王、齐宣王手中,接过来一把好牌。

  本想仗着有一对“王炸”,向周边小国收点保护费。

  保护费收了不少,却没有分给民众,所以民众就不乐意了。

  最后,当五国联军怒气冲冲地杀过来。

  民众不愿意在后面虚张声势,令“王炸”瞬间变“哑炮”。

  丢盔弃甲的齐闵王,最终死在了莒城。

  困兽犹斗的田单,熬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

  为了迷惑军民,他下令吃饭时必须先祭祀祖先。

  空中的鸟儿,闻到饭菜香味,都围落下来。

  他说那是神鸟相助,再让一个士兵扮神师,加料不加价。

  他还故意散播“齐国人害怕割鼻子”的谣言。

  误导燕军对抓到的齐国人实施割鼻,激发对燕军的仇恨。

  最后,收城中黄牛千余头,短刃绑牛角,尾巴系芦苇。

  命军士牛尾点火,放出城,直冲燕军大营。

  自己则亲率五千壮士,勠力复国,才有了开头这一幕。(完)

  4.尹铎:故事从晋阳说起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是打了胜仗的将军,将君主一军的话。

  怎么看,都算不得光明磊落。

  晋卿赵鞅的家臣尹铎,却不喜欢藏着掖着。

  当赵鞅派尹铎去治理晋阳,他就直言不讳的说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榨干老百姓,充实国库。

  第二套方案,是减轻赋税,扩张耕地,修筑城堡,御敌防寇。

  无论实施哪套方案,都不要干涉他。

  以赵鞅的胸怀,自然是选择第二套方案。

  毕竟,作为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他是赵氏家族最优秀的子嗣。

  当尹铎到了晋阳,按照富民的方针,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一方面减轻农民的赋税,一方面动员官兵百姓开垦更多的良田。

  甚至前朝的城墙,他不仅不拆,还加高了许多。

  赵鞅到晋阳考察的时候,见城墙垒的更高了,非常的生气。

  尹铎当面汇报说,城墙从来没有国籍,关键是保护谁的子民。

  如果拆掉了重新建造,这么劳民伤财,那不是便宜了敌国么?

  赵鞅听罢,羞愧不已,暗暗赞赏尹铎的眼光独到。

  后来,赵鞅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晋国有难,就去晋阳避险。

  晋阳城,不仅有尹铎积累的千囤粮食。

  还有董安于所储备的箭镞,以及制作箭杆的材料。

  就算是遇到中山狼,照样也是弯弓而攒射其臀部也哉。(完)

  5.李牧:想要做个牧马人

  有些人甘愿平凡,但他却如繁星般闪亮。

  有些人想要归于平淡,却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

  廉颇出走之后,赵国只剩下李牧一个人撑。

  原本的同事和战友,那些烽烟中的英灵。

  田单、赵奢、蔺相如,个个驾鹤西去。

  留下岌岌可危的江山,以及外强中干的社稷。

  对于李牧来说,肩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前日,虎狼之心的强秦,终于撕破了伪善的脸皮。

  派出大将王翦,带领十几万兵围住了邯郸城。

  赵王连夜派宠臣郭开,召来李牧入宫。

  命李牧举全城之卒抵抗,定要守住风雨飘摇的邯郸城。

  李牧得令,还没走出外城,晴空便作乌云聚。

  他心头一紧,想起那年廉颇来到雁门郡。

  受赵王的命令请他出山,抵御匈奴的劫掳。

  当时的李牧,因为保守的作战方略被赵王解职在家。

  白天牧马草原,晚上数着星星入眠,日子过的很清闲。

  李牧离开牧场的那天,也是乌云盖顶,不见天光。

  后来,天文学家邹衍授课邯郸,李牧登门询问了这件事。

  邹衍托门生送给李牧一根刻了“三”字的竹签,底端已烧焦。

  李牧未及细问,邹衍已去了别国。

  加上今天的异象,李牧已经是第三次碰到了。(完)

  6.廉颇:天下无敌干饭王

  廉颇,是战国时期最能干饭的人。

  每次带兵上战场之前,都要狠狠扒上四碗饭。

  活着回来,那就继续端着饭桶干个底朝天。

  死了抬回来,那也能做个饱鬼,下辈子投胎继续干饭。

  廉颇是赵国的老将,一直为赵国的开疆辟土作贡献。

  尤其是当年长驱直入,大破齐国阳晋,被封上卿。

  后来转学坚城固守之术,成为防御型肉盾选手。

  他的双抗能力,不是一般武将可以比拟的。

  甚至整个战国时代,都找不到比他更皮糙肉厚老不死的人。

  对于赵孝成王来说,攻城掠地是荣耀,保家卫国是责任。

  所以,赵孝成王选择纸上谈兵的赵括,孤胆冒进。

  不愿意老沉持重的廉颇,稳扎稳打。

  建功立业未成,却令四十万赵军全部被秦国坑杀。

  廉颇的心在滴血,但解职在家的他,无计可施。

  邯郸城在楚、魏联军的帮助下,解除了灭国的危机。

  赵孝成王,再次启用老将廉颇,后功拜相国。

  后来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

  靠能力吃饭的廉颇很生气,把过来接班的乐乘打跑了。

  一时激情退去后,廉颇自知不妙,出走去了魏国。

  在魏国混了一段时间,最后在楚国的寿春抑郁终老。

  廉颇死后不久,赵国就被秦国灭掉了。(完)